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灵异 > 玩命追凶 > 第15集、祸起萧墙

第15集、祸起萧墙

书名:玩命追凶 作者:吕默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3-02-19 22:30:51

王仁维与妻子索伊每天习惯性的争吵,就好比老年人每天必须坚持的有氧运动,激活了王仁维的思维,启动了他积蓄多年的人生见解。

争吵过后,索伊气的嘴唇发紫,浑身颤抖,她几乎晕厥过去

她的愤怒源于王晟的现状,以及对孩子未知的恐慌。无奈成了索伊难以忍受,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索伊哭泣起来。

她不像其她的家庭主妇那样,用边哭边唠叨的方式,宣泄心中的不满。她的悲哀是对那不堪回首的往事,发出了声嘶力竭的呐喊。

要知现在,何必当初。她只能在心里无数次的劝慰自己:脚上的泡,是自己走出来的。

王仁维的豁达,与他经多识广的阅历相牵连。

时过境迁,他练就了鱼的七秒钟记忆。

他与索伊争吵后,端起茶杯,喝上一口普洱茶,滋润了嗓子,再用毛巾,轻轻擦拭一下额头的汗渍。

是的,争吵也是很费力气的。他出汗了,周身的血液,经一番争吵,开始了有序的运转。

见王晟一反常态,稳稳坐在那里,给他斟茶倒水,递毛巾擦汗,愣是没有一丝反感,王仁维笑了。

“晟儿,咱们聊到哪了。”

“如果换了您,该如何面对眼前的状况。”王晟犹如一个小学生,坐在课堂里,就一道难解的数学题,虚心请教。

“把不解当成机遇。”王仁维回答得十分干脆说:“哪怕明知道这是一个陷阱,也要有目的的跳下去。”

“你这是教育孩子吗?”索伊又要谤道。“你在害他!”

“妈,别打岔,听爸怎么说。”王晟在王仁维又要发火时,及时平息了可能发生的争端。

“不到长城非好汉。”王仁维说出了一句至理名言:“你年纪轻轻,吃上几次亏,那是苍天对你的眷顾。”

吃亏是福的百年古训,被王仁维形象的破译出来。

“晟儿,他老糊涂了,你别听他的。”索伊依旧抄持着,对王仁维那由来已久的抱怨,横加阻拦说:“你听妈的,明天就告诉孙主任,这事咱干不了。”

老两口的争吵,因这句话再次重燃战火。王晟微笑着看父母的争吵,他第一次感觉到父亲的可爱,以及母亲的无知。

“行了,你俩慢慢吵吧。”王晟笑在脸上,起身返回自己的房间。

“晟儿这是怎么了?”王仁维对王晟的教导意犹未尽,他责怪索伊耽误了大事。

索伊见王晟回房间了,也懒得再跟王仁维说废话。她起身去了厨房,身后传来王仁维的叮嘱声:“到点了,给我烧水泡脚。”

王晟惊奇的发现,父亲虽然平时说话啰里啰嗦,谈到政府工作,却条理清晰,观点独特,让王晟打心眼里对父亲赞佩不已。

趁母亲在为父亲烧洗脚水,王晟又返回客厅,父子俩开始心平气和的,分析郊区办事处的招商引资环境,以及接下来王晟应该从哪方面入手,正式开展工作。

第二天上午,王晟把从父亲那里得到的建议,确切地说,是经过王仁维的口传身授,形成了一个几千字的工作报告,拿给孙主任说:“这是我的一些想法,请主任审核。”

王晟的文笔自然不用多说了。

他的工作思路,给了孙主任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里需要一个说明。

孙主任多年从事机关工作,他从写公文开始,直到看属下写公文,经历了漫长的几十年。

他看到王晟的总体思路,就知道这个报告出自深谙政府工作程序的人之手。

再看具体实施条款,可谓细无巨细,条理清晰。虽然没有更多的创新,但每一个工作环节,都是那么的丝丝入扣,行之有效。

“厉害。”孙主任冲王晟竖起大拇指。他甚至怀疑,这是赵淼偷偷将以往的工作报告,提供给王晟,让王晟锦上添花了。

有道是看破不能说破。

这是孙主任从事机关工作多年,早已驾轻就熟的处事方针

(本章未完,请翻页)

“咱们马上把这份报告上报q政府。”孙主任向王晟正式授权,等报告审批下来,一切都由王晟全权操作。

换句话说,孙主任当上了甩手掌柜的。

王晟想到了父亲王任维的预判:这孙子在抓冤大头。

报告很快就被正式批复了。

王晟新官上任没几天,便正式挂帅,出任郊区办事处主管招商引资副主任。

招商引资公告刚刚发布,王晟便接到大姐王梅的电话,约他当晚来家里一趟,说有要事商量。

“我没时间。”王晟挂断了电话。

每次他去王梅家,王梅都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动辄开口便训的蛮横,让他厌恶之极。这次王梅以商量的口吻,邀他去家里,肯定没有好事。

王晟与大姐王梅的交往,目的性很强,不是为了了解她与贾政道的过往,为自己寻求贾政道的护佑,王晟绝对不会舔着热脸,去贴王梅的冷屁股。

当然,王梅对待索伊的态度,也是王晟讨厌她的主要原因之一。

没过多久,父亲王任维亲自打来电话,让王晟当晚回家,说大姐刚刚送来海鲜,让王晟回家尝鲜儿。

准是王梅的一手设计,想拿一顿海鲜,强加给他什么,门儿都没有。

王晟懒得去想王梅所谓的商量是什么。

既然老爸发话了,王晟只能遵命行事。

当晚,王晟回到家里,发现一个异乎寻常的现象。

母亲索伊坐在客厅里吃水果看电视,厨房里传来锅碗瓢盆声。

这是王晟从小到大,从没见到过的情景。他好奇地走进厨房,看见大姐扎着围裙,正在烹制海鲜,二姐、三姐跟在一旁打下手。

几个姐姐看见王晟,都跟久别重逢一样,围过来对他嘘寒问暖。

这是什么套路?

王晟木木地返回到客厅,向父亲王仁维投去质询的目光。

“你有出息了,几个姐姐都替你高兴,来给你庆祝一下。”王仁维大声说完这句话,又压低了嗓音小声说:“别客气,跟她们来个狮子大开口,有啥要求尽管说。”

“我求他们什么呀?”王晟很是不解。

“嗯——”王仁维煞有介事的低头思索片刻说:“你车有了,房子也有了,再缺的就是……”

“女朋友。”索伊不失时机补上一句话,王仁维猛一拍巴掌说:“对,谁求你办事,必须给你介绍三个……四五六……不对,必须保证给你介绍成对象,最好能让你马上就结婚。”

“爸,您也太偏心眼了吧。”王梅端了一大盆海飞蟹走出厨房,向王仁维发泄不满说:“没您这样的。”

“我说啥了。”王仁维笑得像个孩子,跟大女儿调侃说:“你听见我说啥了,就先发出抗议。”

“王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从你记事那天起,姐对你咋样。”王梅明显带有讨好的语气,让王晟无形中提高了警惕。

“你这么兴师动众的找我回来,有啥话就直说了吧。”王晟的脸,冷冰冰地说:“别说那些没用的。”

“怎么就没用了,我对你咋样,你心里没数吗?”大姐有些激动了。

“有话好好说。”王仁维急忙制止住大姐的情绪激动,他拽上王晟,先坐到餐桌前,亲自拿过一支海飞蟹,送到王盛面前说:“晟儿,从海里打捞上来还不到五个小时,味道非常鲜,尝尝。”

“姐,有啥话你先说,看我能不能帮到你。”王晟转换了语气,对王梅和颜悦色说:“但有一点事先声明,我能办到的,肯定尽力而为,办不到的……”

“你是招商办副主任,主管招商引资,你办不到的,还有谁能办到。”王梅的嘴像机关枪,“突、突、突”一梭子子弹打过来,顿时把王晟气乐了。

“你这是从哪得到的消息。”王晟话音未落,王仁维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晟儿,我先替你,在家里做了招商引资,结果……”王仁维只强调一点说:“所有项目,必须在合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合法前提下进行,任何人也不得借晟儿手中的权力营私舞弊。”

“这点您尽管放心,不过,我有一个要求。”王梅坐在王晟身旁,主动为王晟剥蟹壳说:“该给的优惠政策,你还得给。”

“你要什么优惠政策?”王晟对大姐这句话非常警觉。

他为贾政道兴建金鼎大厦,已经吃到了苦头,这次,他必须要做到两袖清风。

“政策允许下的贷款资金呀。”王梅一句话,说到了王晟的痛处。

“不行,这个我……”王晟要当即回绝。

“爸,该您发话了。”王梅率先搬出老爸。

“晟儿,按我们的工作思路,应该有政策扶持这一块。”王仁维非常严重地说:“内举不避亲,外拒不避嫌,这可是古训呀。”

王晟猛挠头皮,十分为难的样子。

凭他现有的能力,以及在银监局工作的经验,为大姐办理几千万贷款,应该不成问题。

“你想要干什么吧?”王晟被迫退了一步。

“放心吧,保证合理合法。”王梅做出了承诺。

“那……我尽力而为吧。”王晟做出了回答。

“还有我们呐。”二姐三姐从厨房里出来,你一句我一句,也表明了愿意到开发区投资创业。

“你们跟着凑什么热闹呀。”王晟预感到大事不好,他要公事公办,不徇私情。

“晟子,你二姐夫在外地办厂这么多年,早就想把工厂迁回来了,这事你不是不知道。”二姐王竹一句话,让王晟语塞。

“还有,你们管辖区那些d迁户的安置问题,可是头等大事。”王仁维说:“这直接涉及到你们的招商引资,能否顺利进行下去。”

“这是我最头疼的事。”王晟不遮不瞒说:“仅这一项,就需要一大笔资金来解决。”

“我倒有个办法,你们可以商量一下。”王仁维说:“与其花费一大笔资金,来完成d迁户的异地搬迁问题,不如腾出一块土地,兴建安置住宅。只要d迁户的现有住房,有合法居住手续,就可以给他们提供新的住房,不仅能有效地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还可以借此扩大居住面积。”

“两全其美,何乐不为呀。”三姐王兰作了补充。

“三姐,这事跟你有啥关系呀。”王晟瞥了三姐一眼,认定她也有所企图。“你别跟着瞎搅合。”

三姐不计较王晟的不满,她嬉笑着说:“有件事你还不知道,你三姐夫的哥哥,搞建筑几十年了,只要政策允许,安置房就由他们公司承包了。”

“得嘞,晟儿的招商引资工作,我们家就帮你解决了一半。”王仁维乐得合不拢嘴,王晟受父亲的影响,也不敢贸然对几个姐姐说不。

“你们容我好好考虑一下吧。”王晟做出表示。

“你还考虑什么,你从小到大,都是姐姐们在帮你,现在你有权了,该回报姐姐们了。”王梅给这次家庭聚会,作了总结发言。“老爸说的对,我们是支持你的工作。”

王晟用了半个多月时间,反复权衡姐姐们的参与。他最后做出决定,除大姐王梅以外,二姐三姐的项目投资,均把投资人的名字改为二姐夫,以及三姐夫直系亲属身上。

这样一来,能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王仁维得知此事,由衷的给王晟竖起大拇指,夸赞他已经初步具有领导者的思维能力了。

当王晟把开发区投资项目名单摆在孙主任案头时,孙主任首先对他大加赞叹,同时,也引发了他对未来仕途的担忧。

他主持郊区办事处工作,为之三年未解的苦恼,在王晟来办事处工作不到三个月时间,就迎刃而解了。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王晟年纪轻,是干事业的最大本钱,又有相当的工作实力,再加上他的背景,可以说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孙主任当下需要解决的燃眉之急,是如何化解自己的仕途危机。

王晟随时都可能将他取而代之。

(本章完)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