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武侠 > 青河魔师 > 第五十二章 圣道起源

第五十二章 圣道起源

书名:青河魔师 作者:远山依旧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04-30 09:59:21

黎水河底。

方独树从航标内传送出来。

他在太子峰已经把诸事安排妥当,决定启程返归镇文派。

青青使用幽王座护送他安全驶出航标水门,这次分别后,下次见面可能就是几年以后。

青青依依不舍,讲了许多临别言语。

直至方独树催她回去太子峰。

等她携带通天牌坊消失在河水里,方独树顺手撤收了航标,这样一来,连接太子峰的传送通道就会暂时关闭。

下次方独树想要前往太子峰,他只需要把航标重新定入道河内。

河西境内的三条道河,无论任何一处水域都可以满足航标开启的条件,他随时可以启程,瞬间完成传送,青青会驻守在太子峰接引他。

从黎水河底出来,他先顺着河道赶去了黎山法会,通过镇文派的炼真文师,把消息传给官署的傅玉卿。

傅玉卿特地赶回法会驻地,与方独树见了一面,交待他:“往后可以把灵露寄存在炼真文师这里,她会帮忙把灵露送去官署。”

方独树也不希望太麻烦。

他专门委托炼真文师,捎了一封信函给傅玉卿,请傅玉卿来一趟驻地,他有一件要事想请傅玉卿帮忙。

傅玉卿得知他遇到困难,这才亲自赶来相见,又问他:“到底出了什么事,一定要当面对我讲?”

方独树当即把他遭遇青野派弟子偷袭的经历讲了一遍,同时取出一批与勾叶真文相关的灵物,展示给傅玉卿观看。

然后说道:“我认为青野派与枯荣宗都有勾叶人的内应,而且人数不少,河西其它宗门是否存在同样的事情,我不得而知,我暂时没有把这件事上报给宗门,想听听你的意见。”

傅玉卿逐一打量他展示的物品,先给了他一个明确判断:“这些玉简上记载的文字,肯定是勾叶真文!勾叶人是以灵叶为真文,他们参悟出来的钟鼎道、甲骨道、结绳道,全部是灵叶形态,这是道统区别!”

傅玉卿又摇摇头:“但那个偷袭你的青野派弟子,未必就是内应!”

方独树皱眉:“不是?”

傅玉卿解释说:“从古至今,河西修仙界都零星传承有勾叶人的道统!数千年前那场大战结束后,勾叶人联军退回了天绝漠,不过并没有全部离开,他们的势力划分有点特殊,本质上却与河西差不多。”

她所讲都是勾叶人的老底。

方独树兴趣很大,听的非常专注。

她继续道:“勾叶人的统御核心是六芒圣殿,这座圣殿并不是宗门,也不是仙朝,类似一个联盟组织,管辖着天绝漠内的六座绿洲,这六座绿洲内分别成立有仙朝王国!

因为绿洲相隔遥远,六国原本互无统属,族群也不一样,但他们全都朝拜‘六芒圣殿’,奉为主宗,道统一律是六芒殿传下的叶文,他们就以‘勾叶人’自称。”

方独树心想,按照傅玉卿所讲,六芒殿的性质应该与国教差不多,但这个国教是一个庞大组织,势力抵得上河西三国宗门的总和。

方独树道:“天绝漠内的六座绿洲,所有道统都是传自六芒圣殿,那这座圣殿的起源又在哪里?”

傅玉卿没有给出答桉:“那六芒殿内种了一棵六芒树,此树能够启发修士悟道,传闻最初是六大绿洲内的智者,发现了六芒树后,参破了圣叶道统,继而成立六芒殿,并以此殿为核心,向六大绿洲传播,但这仅仅是传说。”

傅玉卿又补充:“自从青河神洲修士后裔,开辟了河西修仙界后,自始至终没有攻破过六芒殿,他们的起源到底是什么,即使在青河上宗也没有解开。”

方独树想起六芒圣叶的吞噬神通,就有点不理解青河上宗修士的做法:“那一棵六芒树能够帮助修士悟道,难道上宗修士就没有染指之心吗?”

傅玉卿透露:“返回河西之前,师尊曾经对我讲过一些勾叶人与六芒殿的情况,她说很早以前,就有上宗修士深入天绝漠,试图抢夺六芒树,甚至是那种得道的老上师也曾去过,但每一次都空手而归,始终找不到六芒树的扎根方位。”

如果六芒树有办法躲避上师的追踪,那就意味着神通肯定是不弱于上师的。

这引起了方独树的担忧:“假如开战以后,六芒圣殿是由上师级别的大神通修士所率领,到时应该怎么抵御?”

傅玉卿很干脆:“你放心好了,如果他们真有上师统领,河西三国宗门的元婴祖师们会集体投降,然后转修圣叶道统,这一仗根本不需要再打。”

到时候,青河上宗也会默认河西修仙界成为勾叶人的势力范围。

这种事情不是方独树可以操心的,他就没有继续追问,重新绕回到最初的话题上,青野派与枯荣宗内到底有没有内应?

傅玉卿道:“在六芒绿洲的仙国当中,除了仙国的嫡系修士外,也有数量众多的散修,上次他们攻入河西修仙界,先头部队就是散修,他们是受到六芒仙国的裹挟,被逼着参战,让他们来消耗河西修士的兵力。”

散修作战没有任何章法,他们从不抱团,历来是独来独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性质与流寇别无二致。

这种匪修最让人头疼,他们擅长偷袭暗算,打家劫舍,见势不妙掉头就跑,围剿他们需要付出数倍代价。

当然他们也毫无忠心可言,全都不会一门心思给六芒圣殿卖命,但是因为道统存在差异,河西修仙界也不会接纳他们。

这也是大型战祸的破坏力,无谁可以幸免,不管散修们再想独善其身,都不可能做到,他们必须作战不可。

不过仍旧有一批六芒仙朝的散修,他们在想方设法的躲避战乱,数千年前六芒殿与河西修仙界的大战爆发后,最初他们虚与委蛇,羊装听从六芒殿的号令,愿意加入先遣队,前往河西修仙界搞破坏。

但是等他们真正进入河西修仙界以后,立即改头换面,舍弃圣叶道统,兼修河西道统,然后左右摇摆,见风使舵,他们密切关注六芒殿与河西修仙界的大战走向,哪一方强大,他们投靠哪一方,反正就是不愿意做炮灰。

当六芒殿与河西修仙界战至高峰,近乎两败俱伤时,他们甚至与妖修们眉来眼去,打算投靠妖族。

这样一来,他们在大战当中,就有了生存空间。

墙头草往往可以活很久。

等六芒殿与河西修仙界的战事最终结束,他们不愿意再去天绝漠吃沙子,就没有跟随六芒殿退走,而是留在河西修仙界落地生根。

起初他们是以散修面貌混迹河西各地,待他们繁衍生息了数代人后,就开始拜入宗门,寻求大势力的晋身之资了。

时间一长,几百年过去,几千年过去,谁还会记得他们曾经做过什么?自然就慢慢融入到了河西修仙界。

傅玉卿讲到这里,方独树针对青野派与枯荣宗的‘内应’疑惑,也随之解开。

“这么说来,青野派森姓弟子与枯荣宗慕家人,应该都是昔年勾叶散修的后裔?”

“可能是!但也不可能不是!”

这种事情,谁也做不出准确判断。

傅玉卿也不能:“昔年战乱结束后,不仅仅是勾叶散修滞留在了河西,还包括勾叶人的俘虏、囚徒、失散者、遇困者,甚至也有六芒殿专门安插下来的潜伏者,他们具体留下了多少人,从来没有准确的测算!”

方独树不由纳闷起来:“那天暗算我的森家弟子与慕家弟子,他们是内应的可能性有多高?”

傅玉卿望着他,摊了摊手:“我猜不出来!”

方独树又问:“那我可以把这件事上报给镇文派的长老吗?”

“你上报没有用处,哪怕上报给元婴祖师也没有什么效果。”

傅玉卿说:“当年大战导致大批勾叶修士陨亡在河西,他们的衣钵慢慢被河西修士陆续找到,懂得驱使勾叶真文,未必就是勾叶人!镇文派不会因为一件勾叶个例,就去质疑青野派与枯荣宗是细作,这会严重破坏河西三国宗门之间的结盟诚意!”

方独树觉得很是棘手:“但如果不上报,万一他们真是内应,那等勾叶人打来,河西宗门岂不是要吃大亏?”

傅玉卿沉吟了片刻,忽然反问了一句:“你怎么知道偷袭你的森姓修士与慕姓修士,以及他们的家族,不是故意修炼圣叶道统呢?”

方独树不由一愣,这是什么意思?

他转念想了想,登时倒吸了一口冷气:“难道河西宗门弟子与世家都是在两头下注?”

傅玉卿澹澹诉说:“未必是全部,但肯定有一部分宗门长老与世家修士,他们为了避险,等勾叶人杀来时,假如勾叶人实力太强,他们会做墙头草,直接投降了事。”

投降并不是随便投降,必须纳一个投名状,什么是最佳投名状呢?并不是去杀死河西修士,而是研修圣叶真文,归依圣叶道统。

河西二十二座宗门虽然结了盟,但这仅仅是一个松散盟约,大家在河西这种偏壤之地艰辛修行,所为所图只是延长几百年的寿元,谁愿意舍掉性命去和勾叶人殊死较量?

如果青河上宗愿意派兵支援,大家坚决抵挡没有问题,但上宗早就遗弃了河西境,压根不乐意管,任凭河西修士自生自灭,那大家为什么执着青河道统?

所以这一场大战,大家能打就打,打不过就果断缴械,撤除磐石桥的防御,拱手让出各自的道河烘炉。

待傅玉卿讲明了这个情况。

方独树不禁自问:“河西的二十二座宗门内,到底有多少修士在主动修炼圣叶道统?恐怕自下而上,包括部分元婴祖师,都在做着两手准备吧?”

如果情况是这样,那方独树必须无视青野派森姓弟子与枯荣宗慕思夜对他的偷袭,因为每一座宗门内都存在类似森姓与慕姓的修士,在私下修炼圣叶道统,并且不会被各自宗门追究责任。

傅玉卿见他陷入沉思,似乎是在纠结于河西修士的两面做派,但这才是修士的正常行为。

修士不是凡人,凡人可以为家为大义,坚守故土,修士却只为长生,如果背离这个初衷,那就不该进入修仙界。

傅玉卿开导了一句:“贤兄,这场大战的胜负取决于元婴祖师,其余因素都无关紧要,内应也无关紧要,你一概都不用操心,只需闭关修行,尽早把修为提升到金丹期,这才是你要专注的唯一事情。”

方独树点点头:“我明白了,我会牢记在心。”

原本他认为‘内应’会成为河西修仙界的祸害,这是他想多了。

他站起身:“我这就赶回镇文派闭关,再不外出,灵露我会委托给同门,定期送来黎山。”

傅玉卿没有挽留,轻轻笑了笑:“我先预祝贤兄结丹大成。”

她认定方独树不可能结丹失败,这是当年方独树替她观读生花道真文,帮她筑基时,她就对方独树形成的牢不可破的信心。

当天晚上,方独树赶回镇文派总坛。

他先去倚天峰打探情况,小师弟袁荻凡取出几封信件交给他,这些都是三封文师与齐广襄派人送回来的信函,其中都有提到方独树,全在关心方独树的近况。

此时见方独树回归,袁荻凡赶紧把回信差事推给方独树:“师兄你自己给师傅和师娘写信吧,写好以后,小弟找人给你送信!”

这次方独树前往雪原,并没有与三封文师见到面,他在太子峰一待数月,三封文师早就从星岩峰探险出来,重新入驻了雪祁城。

方独树就现场炼制了几封符信,不止三封文师与齐广襄,但凡与他相熟的亲友,他全都打算送上信函,言明自己开始闭关结丹。

等把符信炼好,交给小师弟代传。

随后他返回孤木峰,召来看守他洞府的傅成相与秦复路,取出甘露法雨池,交给这对夫妇执掌,并委托他们每隔三个月,前往黎山送递一次灵露。

到此,他把所有俗务全部处理完毕。

次日一早,他去拜见过留守镇文派的萧杜两位文师后,潜落了落雁峡的黎水河底,进入早就申请多时的烘炉结界,开始参闭他平生最重要的一场生死险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