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德鲁伊的乡村退休生活 > 第151章 治病

第151章 治病

书名:德鲁伊的乡村退休生活 作者:老克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24 10:37:24

见广来来跟狗脸一样,李红兵不以为然的笑笑,翻开医桉认真看起来。

一目十行,迅速了解病人情况。

合上医桉,组织好语言,以免过渡刺激到老广头。

“治疗思路没有错,用针刺疏风散寒,行气活血,艾灸温补调和脾胃,祛除患者体内寒湿,再以五苓散温阳化气、利湿行水治其湿寒,木防己汤,温清补利,郁结化热、兼有阳气虚弱。”

“不过....”

“不过什么?”难得能碰到同道之友,李红兵说到一半就卡住,让老广头浑身难受。

广来来暗暗摇头,爷爷这么着急,百分百又被拿捏了。

“不过千金派擅以大病慢调,多用轻清之药,我觉的再多一味二妙散效果会更好,可根据效果加减薏以仁、牛木瓜、槟榔,渗湿降浊,其为二妙散中苍柏煎,若三妙牛膝添,再加以仁名四妙,可湿热下注痿痹痊。”

啪!

老广头一拍手掌,眉飞色舞,“好一个二妙散,果然妙啊!”

广来来看着自家爷爷,问道,“爷,二妙散是什么方剂?”

不等老广头为孙女解释,李红兵接过话头,侃侃道来。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本方出自滋阴派大医朱丹溪先生的《丹溪心法》卷四,又名苍术散,由黄柏(炒)、苍术(米泔浸,炒)组成。

“上二味为末,沸汤入姜汁调服,二物皆有雄壮之气,表实气实者,加酒少许左之。”

“用法作丸、散剂,每服6~9克,温开水或生姜汤送服,亦作汤剂,水煎服,或不加姜汁,或不加酒,用量酌定,功能清热燥湿,主治湿热所致之筋骨疼痛,或足膝红肿热痛,或下部湿疮,以及湿热带下、淋浊等症。”

广来来扭头看向爷爷,老广头尴尬的点点头。

自己千金派传承人,总不能明夸人家滋阴派的方子比自己的好,那不是现场啪啪打脸。

站在一旁的安娜,看着爸爸那温文儒雅模样,清澈眼睛里写满了崇拜。

李红兵懒得管老广头心思。

从对襟褂里掏出针匣。

“汤药治标不治本,大妹子,要是信我,我就给你扎一针。”

女人对自己的病早已没指望了,大大小小医院跑了几十家,西医,中医,偏方都用过,病不见好转,反而更加严重,最后找到广明医馆,也只能维持现在的状态。

家里也因为给自己治病变的一贫如洗,连年迈公公、婆婆都上山砍柴补贴家用,一双儿女本该上学的年纪,现在每天帮人放羊,再这么拖下去,一个家就全毁了。

“大兄弟,我信你。”

“好。”李红兵点点头,把针匣递给广来来,“拿去消毒。”

哦!

茫然接过针匣,广来来转身走向消毒柜,走出几步愕然反应过来。

自己为什么要听的他话!

哼!

广来来皱起鼻子,偷偷回头看着正在给秀花嫂检查身体的李红兵。

长的也不怎么样嘛!

还没有梦中情人吴凡两分帅。

不过中年大叔还是挺有味道的。

广来来拿着消毒好的针匣回到病床边。

接过针匣,李红兵示意老广头用活动屏风把病床隔出一个封闭环境,无关人等全都出去。

老广头没出去,广来来没出去,安娜更不会出去。

老小子想偷师,今天算是便宜你了,能学到几分就看你的悟性。

李红兵笑眯眯的让广来来帮助女人脱掉身上厚厚的棉袄,只留一件贴身单衣。

失去衣服保护的女人,身体开始不自然的打摆子。

李红兵忽然莫名其妙的吟唱。

“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阴宜常损,阳宜常益,顺阳者生,顺阴者死。”

这是?

广明老头皱起眉毛,似乎对这针诀有些熟悉,却又忘记在哪听过。

李红兵开始对女人施绝传针刺术回阳九针。

回阳九针上次为徐大郎用过一回,它不仅仅可以用于阳虚欲脱,还能用于治疗晕厥、肢冷脉伏,最为神秘的功效是有回阳救逆之功。

九针分别为对应穴位为,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环跳、足三里、合谷。

此九穴是针感很强的穴位,对某些急症能起达到见效迅速,既可单独应用,也可配合应用,主要根据病情的轻重缓解适当取之。

而眼前躺在病床上打摆子的女人就需要回阳救逆之功。

捏起一根银针,李明兵又故意唱起针诀。

“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

回阳九针。

抚着胡须的老广头再听针诀,顿时眼睛一亮,手一抖,拔下一撮胡须,顾不得心疼胡子,凑到病床前,睁大眼睛死死盯着李红兵即将入针的穴位。

只见李红兵捏住针柄,手掌一抖,借本源之力拟气运针。

第一针,任脉之中脘。

中脘主胃之募穴,八会穴之一的腑会,故中脘能益气补虚,用于补阴血之亡脱。

银针刺入在孔穴中,李红兵的手指捏着针柄作上下提插,如雀啄食之状,得气动面伸之。

本源之力化作针气,在穴位流转,冲击阻滞的经络。

这是?

雀啄术?

老广头眼珠子都快崩出眼眶。

想不到今日能见到失传已久的雀啄针刺术。

接下来一幕,惊喜变为迷茫。

李红兵指尖银针,刺入三分之一时,行雀啄术,再进三分之一时,仍行雀啄术,更将所余三分之一进之,仍行雀啄术。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huanyuanapp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为何要分三次刺入穴位。

老广头一头雾水。

第二针,督脉之哑门。

哑门为督脉穴,有回阳救逆阳之功,散寒去湿之效。

同样,李红兵指尖银针做鸟啄状,分为三次刺入穴位。

回阳九针,不需循规蹈矩刺针,可单用,也可配合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病情灵活使用。

女人得的是痹症,寒湿内蕴,闭阻经络,气滞血,属阴大于阳,阴压住阳。

李红兵先取任之中脘,督之哑门二穴,

是因督脉为“阳脉之海”,任脉为“阴脉之海”,取其两穴,可协调一身之阴阳,以防离决。

再加以本源之力辅助,迅速打通闭阻经络,经络一通,阴阳流转。

“感觉怎么样?”李红兵向女人问道。

女人犹豫片刻,表情似茫然又似惊讶。

“肚子和后脖颈好像有点热。”

嗯!

李红兵又拿起银针。

分别刺入脚底涌泉,掌心劳宫。

同样以鸟啄术分三次刺入。

涌泉为肾经之井穴,劳宫为心包之荥穴,一位于足心,一位于手心,二者均为针感强烈的穴位,可起泄热启闭,调节阴阳之功。

“感觉怎么样?”李红兵再次问道。

女人脸上浮现惊喜神色,“脚和手都开始发热了。”

李红兵点点头,回阳救逆已经开始起效。

继续拿起银针刺入,太溪,三阴交,环跳,三个穴位。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的输穴、原穴。

肾主一身之水,针刺太溪可补阴液,肾阳为一身之阳,因此太溪穴可补阴回阳。

三阴交穴为妇科常用穴,对妇科崩漏、产后血虚等急症有摄血保阴之功。

环跳是足少阳胆经穴,针刺环跳穴可疏通经脉,振奋阳气。对治疗元阳亏损,不能温煦经络所致的下肢厥逆,有独特功效。

“感觉如何?”李红兵第三次询问。

此时女人激动的无以言表,身体摆子也不打了,语无伦次的说道,“热,好多热气,到处跑。”

很好。

回阳复苏之气已经打通被寒湿阻滞的经络。

李红兵乘胜追击,刺入最后两针。

足三里,合谷。

前者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为强壮及保健的要穴。具有扶正培元,调理阴阳,健脾和胃,通经活络之功。

后者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具有疏风止痛,通络开窍之功。

九针刺入,回阳复苏,阳气在本源之力的挟持下在经络中横冲直撞,所到之处寒湿纷纷溶解。

女人原本惨白的脸庞渐渐浮出一丝血色,伴随三年之久的肿痛感明显感觉到正在退散,久违的热气在体内流转。

眼泪,控制不住的从眼眶喷涌而出。

这时。

屏风外响起一个男人焦急的呼喊。

“秀花,秀花,你在哪?”

李红兵看着陷入呆滞中的爷孙俩,抱起安娜,“半个小时后叫我起针。”

说完走出屏风。

见到李红兵,男人两三步走上前,神色慌张问道,“大哥,我婆娘在哪?”

李红兵做了个小声点的动作,然后指了指身后的屏风。

“大妹子刚扎完针,现在需要安静,别影响治疗效果。我们到那边坐会,等半个小时就可以见她了。”

………

屏风里。

回过神的广家爷孙俩,你望我,我望你。

女人的话他们全听到了。

寒湿凝滞之症,治疗上需要以愚公开山之心,一点一点化寒祛湿方可治愈。

可就扎了九针,患者竟然能感觉到热。

这简直…

简直堪称奇迹。

“来来,你看懂了吗?”老广头咽了口吐沫。

广来来摇头无语。

你个老中医都没看懂,我这只小麻虾就更不行了。

不过。

广来来鸡贼的举起手机,心虚的朝屏风看了一偷笑,低声道。

“爷爷,刚红兵叔扎针的过程我用手机拍下来了。”

老广头眉毛一扬,故作生气,“我广家书香门第,怎么做出龌龊之事,等会视频传我一份。”

广来来偷笑,做出一个ok手势。

医馆茶室。

李红兵自来熟的翻出老广头珍藏茶叶,又翻出茶具烧水冲茶。

冲好茶叶,公道杯倒进品茗杯,放到时不时望向屏风的男人面前。

“别着急,大妹子等会就出来,喝茶。”

男人心神不定的望着面前的茶杯。

这么小的杯子怎么喝。

半口就没了。

拉不下脸,只好拿起茶杯一饮而尽。

李红兵又端起公道杯把男人的空杯倒满,自己端起茶杯放在鼻尖闻了一下,然后慢慢品。

一旁安娜学着爸爸的样子,端起茶杯闻了下,慢慢品,跟小大人一样,可苦涩茶水入口,胖都都的小脸马上皱到一起。

三口喝完茶水的李红兵放下杯子,想起什么问道。

“大兄弟,你家马鞍是在哪买的,我也打算买一副。”

马鞍?

男人苦笑,“大哥叫我大友就行,不怕你笑话,那马鞍是我爹做的,我祖上是皮匠,到我这一代就不行了,只能砍柴赚点辛苦钱。”

李红兵愣了下,打量眼前这位才30岁白发的沧桑男人。

没想到他还是个手艺人。

早些年间,农村有八大匠,分别是金、银、铜、铁、木、瓦、锡、皮。

那时候在农村,八大匠很有一定地位,如果谁家请来一个手艺人。

这么说吧。

肯定会把家里好吃好喝的全都奉上,小烧酒热好,干完活不但要给工钱,还得喝两盅。

所以作为匠人家庭一般来讲虽然不会大富大贵,但也衣食无忧,按现在话说至少应是一个小康水平。

可随着时代进步,传统匠人在机器冲击下,渐渐没落,有的甚至已经完全消失。

就像老根是木匠,水生是木匠,铁柱是石匠,没人找他们做活,只能靠种地维持生计,眼前大友,同样如此,沦落到卖柴火为生。

像他们这种传统老匠人,在农村比比皆是,曾经受人尊敬的手艺人,现在也只剩下一双手。

“做一副全套牛皮的马鞍多少钱?”

马鞍。

大友回想起李红兵那匹黑马的破烂木鞍,嘴角咧了下。

“要是全牛皮,一副马鞍至少要1000块,现在牛皮不好买,都被制皮厂收走了。”

1000块就能买到一副全牛皮的马鞍,这价格放在城里,连个名牌包都买不到。

实在太便宜了。

李红兵马上说道。

“这样,你给我做两副牛皮马鞍,我就按1500一副买,怎么样?”

啊!

大友望着李红兵,心里泛起滴咕。

怎么陪婆娘看病,还看出一单生意出来。

“要不了,1000就够了。”

“多出来的钱是买你的手艺。”

“这不合规矩。”

就在两人我给你推中,广来来走出屏风。

“红兵叔,拔针时间到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