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德鲁伊的乡村退休生活 > 第154章 开诊

第154章 开诊

书名:德鲁伊的乡村退休生活 作者:老克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24 10:37:24

晚上招待完帮忙搬运石料的村民,李红兵没有跟上次修水渠一样,开出300元一天的工钱,因为上次发工钱在村里闹的沸沸扬扬,还被李怀忠说教了一顿。

在林区,一天工价也就在30到60之间,给太多反而会扰乱行情,以后草沟村村民出去干活,张口问主人家要300,说出去不笑死人,最后丢的还是草沟村脸面,以后谁还敢请村里人干工。

李红兵有个优点,善于接受批评。

回头想想,估计那会自己在村民眼里,就是一个冤大头。

这回建房,就把工钱重新定了一下,高于林区工价水平,也不能高太多。

小工80一天,大工150一天。

当然,李红兵单独跟大奎他们几个说好了,除去工钱,另外再给150块的辛苦费,这样做既稳了行情,也得了人心。

夜幕笼罩草沟村,一盘圆月从云隙中闪出,草甸上弥漫起朦胧月光,像是升起来一片澹澹银雾。

虫鸣鸟叫声比白天更响亮,回绕在耳边宛如一首大自然的交响乐。

李红兵躺在老橡树下摇椅里,怀里趴着慵散的公主,垂下尾巴左右轻甩,惹得蜜狗崽们追着尾巴打闹。

愁啊!

好好的,答应当什么老师。

上课干什么?

做广播体操,跳绳、赛跑还是其他体育运动?

瞎子和傻娃扛着工具走进院子,刚刚去草甸上给羊仔、猪仔盖了间牲口棚,反正不能按太爷说的往草甸一丢就不管了,既然带回家,那就得好好养。

太爷懒,自己可不能懒!

李红兵眯起眼睛,望向瞎子,“牲口棚盖好了?”

“盖好了,就在草坡边上,明儿再修整,搭个围栏。”瞎子板着脸,放下铁锹。

“黑角呢?没回来?”

“没,看样子打算在草棚过夜。”

呸!

渣羊!

自己媳妇都怀孩子了,还要出去勾搭新羊。

李红兵暗暗鄙视一番。

可这事还真能不能怪黑角,一次出现上百头母羊,谁看了谁不迷湖。

别说是羊了。

就是人也一样,在你面前一百多位各色美女,还是予取予求那种,那个男人看了不迷湖,不心动。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 换源app】

更何况是黑角这个有异性没羊性的渣羊。

“瞎子,问你个事情,你上小学的时候体育课一般干什么?”

瞎子愣住。

表情一如既往的冷漠,“我和傻娃都没上过学。”

李红兵语顿,暗暗责备自己嘴欠,没事提这个干嘛,戳人家心口窝。

正巧山杏捧着簸箕从厨房走出来,簸箕里装着玉米,黄豆,蚕豆之类的粗粮,这是给黑风和小红准备的饲料,马不能光吃草,还要喂精料,要不然会掉劲。

李红兵把问题抛向山杏。

山杏歪着脑袋,一副小题大做的表情,“想那么多干什么,有啥就教啥,我们小时候上体育课不也是瞎玩,只要不出事就行。”

对啊!

自己真是往牛角尖里钻。

李红兵一拍手,想到让人头疼的问题竟然让山杏解决了。

揪住公主脖颈子,往边上一丢,走到山杏身旁,“晚上留门,检查身体。”

山杏俏脸一红,默默低头点了一下。

冷不丁的,安娜不知从那跑出来,睁大清澈的眼睛,好奇的喊道。

“趴趴,检查身体,我也要检查身体。”

嘤!

本就脸皮浅的山杏顿时脸红的都能滴水,送了某人一记勾魂白眼,捧着簸箕扭身走向牲口棚。

望着山杏妖娆的身段,李红兵脑海中浮起一个念头。

果子快熟了。

“趴趴,我也要检查身体。”安娜见爸爸不回话,生气的抱腿摇晃。

李红兵虎着脸,低头看着女儿。

“好,等会检查身体,我们先检查作业,来把aoeywu拼音背一遍。”

听到要背拼音,安娜马上松开李红兵,做个鬼脸,向院子外面跑出,“不要,我去找二黑,坏趴趴!”

小丫头,敢跟爹耍心眼。

不知道这些都是我玩剩下的。

李红兵背着手,在院子里闲逛起来,看看菜园茂盛水灵的蔬菜,看看果园硕果累累的果树,看看池塘里活力十足的鱼儿。

这才叫享受生活。

......

清晨鸡鸣声打破寂静的小山村。

寥寥炊烟升起。

吃过早饭,李红兵换上山杏新做的深蓝色的棉麻对襟褂,头发用水向后捋了捋,要是再配上一副眼镜,还真有几分老师的架势。

傻娃早早给黑风架上马鞍,李红兵翻身上马,接过一脸不情愿的安娜。

“中午我俩在崔姐那对付一顿,瞎子和傻娃帮忙搬石料,准备好午饭,多做点肉菜,干活累,要不饿的快。”

山杏笑眯眯的点头,目送父女俩骑马离去。

黑风出门就朝草坡下飞奔而去。

咩!

草甸上带着妻妾悠闲吃草的黑角听到马蹄声,抬起头对着天空叫了一声,兴奋的朝着黑风跑来,其它羊见黑角叫的这么欢,也纷纷叫起来,跟着黑角移动。

顿时,羊群的叫声划破天空,回荡在草甸上,就连远处觅食的鸟儿也收到惊吓,怕打翅膀“扑棱棱”的飞向云端。

二黑和三灰发现羊群动向,站起身张望,看到李红兵和安娜,随即摇晃尾巴跟上来。

只有黑猪仔抬头看了一眼后,继续低头寻找草丛里美味蘑孤和野菜。

上课时间快要迟到,李红兵挥手跟黑角和狼犬打声招呼,骑着黑风朝村庄奔去。

崔姐的出现,解决了村里留守儿童问题。

不收钱,免费上课,这种好事到哪找。

能学知识起码要比满山乱跑,追鸡打狗的村熘子强。

一大早,当当当的金属敲击声响起,各家各户的大人们,连打带骂,揪着耳朵,提领脖颈,送到崔姐的临时学堂。

李红兵赶到时,崔姐正带着留守儿童们做早操,黑风出现,让孩子们一个个眼睛放光,口水直流。

“你还知道来,都几点了。”崔姐嗔怒的接过满脸不情愿的安娜。

李红兵讪笑,“下次一定早点,对了,中午多做点饭,我也过来吃。”

说完,调转马头,朝村医务室奔去。

讲真话,从接手医务室,自己还真没开过几次门。

一来,村里人本就不多,也没那么病人,慢性病基本都看完了,到点按时复诊就行。

二来,杂事太多,根本顾不过来。

不过,今儿医务室门口倒站着不少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几乎都是生面孔。

下马把黑风绑在篱笆院,一位老爷子拄着拐杖走近,眯着眼睛,“你就是李大夫吧,我是二道沟大队的富旺,天不亮就赶路,专门找你看病。”

不等李红兵开口,那些陌生人哗一下围过来,七嘴八舌。

“我是杏花村,我堂妹就嫁在草沟村。”

“我是大石村...”

“我是山头村...”

“我是桃花沟...”

...

一个人说话还能接受,一群人说话吵的李红兵脑仁暗暗作痛。

好家伙。

二道沟大队,离草沟村几十里地,老爷子可不是天不亮出门,而是天没黑就出门。

其他人,更是来自林区十里八乡的村民,远的都有4、50里地,近的如十里铺也有30里地。

连忙举起双手。

“大家静一静,听我说,要看病就排队,一个一个来,我尽量都给大家看上病,好不好。”

话音刚落,嘈杂的医务室门口迅速排起一条长龙。

村里村民看到这么多人找红兵叔看病,好奇的凑过来,跟病人们唠起家常。

反正林区村庄是一家,各个村之间本来都有通姻,聊着聊着就成了夫家人,娘家人。

李红兵走进医务室,有几天没来房间里依然干净整洁,桌上连灰尘都没有,不用说,肯定是村里安排人定时打扫卫生。

“第一位,进来。”

那位拄着拐杖的老爷子晃悠悠的走进房间,坐到诊椅上。

李红兵目光扫了一眼老爷子的脸。

纳呆神疲,面色萎黄,脸上还有红色脓痘,脖子上也有。

这是湿疮之表啊!

“老爷子,那不舒服。”李红兵轻声询问。

老爷子缓缓站起身,脱去外套,一股恶臭味迎面扑来,伴随恶臭味,老人双臂布满大大小小的脓疮和抓痕,有些脓疮已经被抓烂,形成腐蚀溃烂区。

“李大夫,这脓包前几年长的不多,现在浑身都是,又痒又疼,一抓就烂,去乡卫生院也治不好,就开药膏让天天搓,刚搓还有点用,后面就不求用了。”

“那怎么不去市医院看,发病初期很好治。”李红兵问道。

“去大医院要花钱,你这能看吗?”

老人期盼的望着李红兵,似乎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李红兵身上。

唉!

李红兵无奈的叹口气。

那怪林区流传着一句话,小病拖,大病挨,临死才往医院抬。

这也是农民对待疾病的一种态度。

生病时候,基本上是能拖就拖,一般小感冒过几天也就慢慢好了。而一些重大疾病,因为没钱,也只好能忍则忍,实在忍受不了了,成为了不治之症的时候,才会想起要去医院。

有些人可能不理解,说农民就是“命贱”,不懂得珍惜自己的身体,也不会好好爱惜自己的生命。

可是,他们却不知道,农民也是有着无奈。

首先,在农村里很多人的文化程度不高,对于疾病防控方面的意识也不高,反正是过好今天就行,不会管明天。

再加上在农民常年干很多的力气活,身体是比较硬朗、结实的,所以一般都很少生病,就算是有一些小毛病,只要在忍一忍,过几天就一般会恢复,也就没有生病就要及时就医的习惯。

其次,去医院看病麻烦,也不知道如何去就医。

最后,医院看病贵,看不起病。

其实,归根结底导致很多农民不愿意去医院看病的原因,还是没钱,在农村里有很多老人,一辈子都没去过医院,他们也很害怕去医院,因为去医院看病的各项花销实在太高了。

先不说别的,光是做一番全身检查,还没有开始治病,钱就已经花的差不多了。

虽然现在有医保了,对于农民来说,可以缓解一下经济压力,但是如果是重大疾病的话,也还是要开支很大,很有可能会拖垮一个家庭,甚至还负债累累。

可就算是这样,也未必能挽救生命。

所以一些人为了不成为家庭的负担,不愿意因为自己而全家人都过苦日子,所以是宁愿一拖再拖,然后实在坚持不住了才去医院,可病情已经恶化了!

眼前老爷子就是这样,本来刚开始就是脓包,去市里医院百十块就能解决的事情,可就是心疼钱,不愿给子女添麻烦,导致变成毒疮蔓延到全身。

不过幸亏还知道来找自己,要是再晚一些变成毒血症,就算医圣也救不回来。

毒疮名叫“疽”,简单来说是因为湿气引发人体皮肤上长出一个带有毒气的红色包块,这个包块中分布着很多大小不同的脓包,而这些脓包堆积到一起就形成了一个类似粟堆的红包,而后来这种病就被逐渐称为了“疮”。

历史中,范增就是毒疮发作而亡,孟浩然也是毒疮而亡,明朝徐达也是死于毒疮。

李红兵拿起执笔,看了老爷子身上的毒疮。

“我给你写个方子,你照方子去抓药。”

老爷子小心翼翼问道,“李大夫,药不贵吧!”

李红兵摇摇头。

“不贵,就是大黄、黄连、黄芩三味药,你去山上挖也行,挖回来洗干净,用米醋泡一晚上,在跟猪油一起煮,煮沸三次把渣过滤掉,每次适量外擦,每天3次,连续擦,直到毒疮散去为止。”

听到不用花钱,老爷子乐的咧嘴笑,林区人谁没事不上山挖点药材,而且大黄、黄连、黄芩家里都有现成的。

“那就好,那就好。”

“对了,家里有去年端午的艾叶吧!”李红兵补问一句。

“有,晒了好多。”

“那行,回家用艾叶煮水到桶里,每天晚上泡下艾草水,再抹药。”

“好好好,谢谢,谢谢,李大夫,你真是好人。”老人穿上衣服连连鞠躬感谢,从兜里掏出一个塑料袋,里面一叠毛毛钱。

“不用给钱,我就出个方子。”李红兵直接拒绝老人的诊金。

“这…看病哪能不给钱。”老人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样。

“真不用,我又没开药,收什么钱,赶紧回去吧,擦药这段时间,不要喝酒,吃辣子,熬夜,干重活。”

李红兵是真心不愿收钱,当年爷爷给人看病,碰到困难的病人同样不会收钱。

再说了,自己会差这点钱。

随便卖点菜,搓几颗崹阳丸,不比看病赚钱来的快。

“老爷子,慢走啊!下一位进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