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德鲁伊的乡村退休生活 > 第183章 木匠

第183章 木匠

书名:德鲁伊的乡村退休生活 作者:老克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24 10:37:24

两人肩并肩漫步村间巷子,除去碰到村民们热情的打招呼,各怀心事一时没了说话的心情。

“哥…”

“杏儿…”

突然两人同时开口,打破彼此之间的尴尬。

李红兵笑笑,示意让山杏先说。

“哥,等新宅盖好,接崔姐过来住好不好,她一个人很孤单,周围都没人跟她说话。”

“好,到那时候我们一起去接她。”李红兵点点头,对于身旁这位善良的女人,心中只有爱怜,不论何时都在为别人着想。

“哥,你要说什么?”山杏侧过脑袋。

李红兵现在什么都不想说,直接抓起山杏的手,紧紧攥在手心里。

“有人呢!”山杏羞涩的左右看,生怕有村民经过。

“怕啥,我拉自己媳妇手。”

李红兵故意放大声音,忽然想起什么,“我们去大奎家一趟,施工队已经到咱家,明天就准备动工,十多个人吃饭,你一个人忙不过来,请桂凤嫂帮忙做饭。”

大奎家。

夫妻俩正忙着把七香散撒到鸡圈,别说这药粉刚撒下去,鸡圈边边角角熏出来好多鸡虱、西瓜虫、地鳖虫,这些虫子像是碰到极为恐惧的事情,不要命的往外跑,这就便宜鸡了,一个个欢快的咕咕叫,享受一顿丰盛的蛋白质大餐。

“红兵叔这药粉真攒劲,你舀那么多干啥。”

大奎抱着装有七香散的水桶,刚还打算全部撒光,看到效果后心疼的埋怨婆娘用的太多。

桂凤也不惯着大奎,眉毛一扬准备给自家男人开个小灶,这些天挣点钱,忘记家里谁是大小王了。

“大奎,在家没?”

听到院子外红兵叔的叫喊,大奎躲过迎面飞来的水瓢,赶忙走到院门。

拉开大门,见红兵叔和山杏手拉手站在门口,打趣道,“我是该叫山杏婶还是叫山杏。”

山杏羞的满脸通红,想把手拽出来,奈何被李红兵牢牢攥着。

“随你们,我无所谓。”李红兵目光越过大奎,“我找桂凤嫂帮忙。”

“红兵叔,咋不进来坐,有啥事?”桂凤乐呵呵的走到门口,心里清楚但凡红兵叔找人帮忙,准有好处。

李红兵说明来意,“老宅不是要改造嘛,住了一批工人,我寻思请你带几个人帮忙去给做饭。”

“你那房子早就该翻了,都多少年了,现在谁还住木房,又潮又湿,要几个人。”桂凤喜的眉毛扬起。

“四个人,每天三顿饭,一天100块工钱。桂凤嫂费心,花多少钱到时候找杏儿报账就行。对了,锅碗瓢盆劳烦一块准备,今儿晚上就开始第一顿。”

“这么赶啊,也是,再过一段时间就到雨水季了。那行吧,东西我来准备。”

目送李红兵和山杏离去,桂凤心里美的像是草甸盛开的野花,找人买菜做饭都是自己管,里面油水可不小,每天多报一点帐,谁能看得出来。…

该找谁来做饭。

肯定是玉枝、铁梅、秀娥、春兰,这四人都是打断骨头带着筋的老姐妹,自己要是干点啥,她们也不会多嘴。

心里选好人手,准备进屋换身衣服去通知一声。

抬起头,勐地看到自家男人那张黝黑老脸,吓了一跳,不等开口,就听大奎瞪大眼睛。

“死婆娘,老子警告你,帮红兵叔干活别耍心眼,该是啥就是啥,别为了点昧心钱,伤了两家情分。”

“滚,老娘是那种人。”

被自家男人一提醒,桂凤清醒过来,暗骂昏了头,坑人坑到红兵叔身上。

……

回到老宅,门前王海正拿着设计图给工人分配工作。

但有个人蹲在水渠边,跟施工队伍格格不入。

李红兵打量片刻,“大友?”

听到有人喊自己,刘大友回过头,看到是李红兵后马上站起身,一手拎竹筐一手拎编织袋,快步走过来。

“大友,怎么蹲门口,进屋等啊!”

刘大友不自在的低头看了眼身上穿的补丁衣服,又看了眼老宅大门,腼腆笑道。

“没事,我在门口就好。”

“说什么话。”李红兵气恼的拽过编织袋,“走,进屋喝碗水,瞎子也是,有客也不喊我一声。”

说罢强行接过沉甸甸的编织袋走进大门,刘大友先是冲山杏咧嘴笑了一下,赶忙跟在后面。

院子里工人们正在忙着给要拆的房子标线,稻场上乱糟糟摆放着各种工具,鸡棚已经被拆除,家里的动物也没了踪影,估计被瞎子带到草甸上。

李红兵拉着刘大友坐在水井边。

“你婆娘好点没有?”

提到自家婆娘,刘大友这才露出笑容,“好多了,现在能下地走,身骨也不寒了,前两天去广明药堂抓的药,广大夫说再喝两个疗程就好了。”

听到病人好转,李红兵也替刘大友高兴。

“那就好,让你婆娘好好休息,别干重活,人好了,家就好了。”

刘大友对李红兵那是真感激,说是救命恩人也不为过,要是没有李红兵,好好一个家就完了。

想起今天来的目的,赶忙把竹筐拽到面前,扯掉上面的蒙布,“李大夫,家里也没啥好东西,这是自家做的桃干,好吃的很。”

“见外了,还拿啥东西,带回去。”

李红兵连忙拒绝,本来家里有病人,钱也花光了,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就指望这点桃干卖钱支撑家用。

“我爹说李大夫必须得收下,你可是我家大恩人。”说着话,刘大友又把鼓囊囊的编织袋打开,从里面拿出两套牛皮马鞍。

看到第一眼,李红兵就喜欢上了。

没有精美花纹,最简单质朴款式,皮子摸起来格外柔软顺滑,凑近表面毛孔清晰可见,用手握犹如绸缎一般。

如果架在黑风背上,绝对拉风。…

见李红兵露出满意表情,刘大友暗暗松口气,从兜里掏出一叠钱放在马鞍上。

“你这是?”李红兵皱起眉。

“李大夫救了我婆娘,我爹知道你花钱买马鞍,把我骂了一顿,说这钱不能收,让我送回来。”

“一码归一归。”李红兵没多说,正好山杏送茶过来,就附到山杏耳边说了几句。

等山杏折返回来时,手里多一叠钱。

李红兵把马鞍上的钱和山杏拿来的钱合在一起,递给刘大友。

“李大夫,使不得。”刘大友惊慌失措的摆手。

“拿着,我李红兵治病救人那是职责,没想过占过谁便宜。这钱你要是不收,把东西拿走,以后咱们就当没见过。”

看到李大夫一脸严肃,刘大友心里发慌,不接以后就是路人,接了回家被老爹骂,权衡利弊之后,最终还是接下钱。

李红兵瞬间表情一变,乐呵呵的轻拍刘大友肩膀。

“这就对喽,搞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干嘛,杏儿,晚上做几个好菜,等会还有人过来,一起喝顿酒。”

话音未落。

院门外面响起大奎的声音。

“红兵叔,我们来帮忙了。”

……

老宅改造,听起来简单,干起来累死人。

除去主屋不动,其它后来加盖的房屋全都要拆掉。

首先东西全都要清理出来,别看屋子没几间,收拾起来东西不是一般多,尤其是仓库里积攒很多年的农具,现在几乎都看不到了。

像是风车,比李红兵年纪都大,以前是用来车稻谷,小麦,玉米等粮食里面的秕谷,灰尘,叶子,杂质。

打谷机,收割完的水稻直接就在稻田地里用打谷机脱粒。

还有耙,犁,斗,背架…

更多的农具连李红兵也叫不出名字。

扔了吧。

舍不得,这些都是老宅的记忆。

丢了它们,估计爷爷会晚上托梦揍自己。

忙活到太阳落山,才把屋子收拾完,只剩厨房没动。

李红兵一拍脑门,“完了!”

众人投以疑惑目光,李红兵尴尬的说道,“傻娃和瞎子今晚没地方睡觉了。”

嗨!

就这。

大奎笑呵呵道,“没事,晚上去我那睡。”

瞎子摇摇头,“家里不能没人看,我跟傻娃在后院打个地铺就行。”

这孩子仁义。

众人听到瞎子的回答,默默点头,知恩图报的人谁都喜欢。

李红兵眼睛一瞪,“你和傻娃晚上去崔姐屋子睡。”

崔老师在红兵叔家还有屋子。

一众老爷们露出八卦笑容。

你们…

李红兵摇头苦笑,明天村里又有新话题了。

饭菜端上桌。

招呼众人坐下,李红兵特意把王海和孙强也叫了过来。

毕竟这段时间他们会呆在村里,混个脸熟,以后有什么事也好办。

一顿晚饭在李红兵刻意引导,两帮人熟络的称兄道弟起来。…

酒喝到一半,孙强接到一个电话,等回来时一副愁眉不展模样。

询问后得知,请的木匠因为家里有长辈过世,暂时来不了草沟村。

王海听完差点蹦起来,老宅改造最重要的就是木匠。

整个改造方案遵循以旧修旧,所有新屋都是木质结构,而且还不能使用钉子,全都以榫牟为主。

这木匠到不了位,别说改造,就是动工都够呛,而且老屋已经拆掉,总不能一直等到木匠来再动工。

李红兵听完眉头紧锁。

这事不能怪王海,毕竟人死为重,死者为大,其它与之无关的事情都要让路,可以理解。

“水生,你木匠手艺没丢吧!”

王海,孙强的视线一下落在水生身上,同时暗暗摇头。

倒不是瞧不起水生,而是工装木匠跟农村土木匠不同,眼前这位水生看不灵光。

大光头,老黑脸,句偻腰,一身土布对襟褂,腰间斜插一支吊着红布烟袋的旱烟管,时不时嘬一口,吐出呛人的土烟。

要是说他种地厉害,二人相信,可要是说木匠厉害,那还是算了吧!

邦邦邦!

水生把烟袋锅对着凳子腿磕出烟灰,不紧不慢烟杆插回腰间,“鲁班爷传的手艺,咋能丢呢。”

李红兵故意问道,“露一手?”

水生知道红兵叔这是在抬他,也就不客气,对瞎子说道,“骑车去我家,让你奶把我吃饭的家伙事带过来。”

没一会,瞎子提着一个半人高的木箱回到院子。

众人没了喝酒的兴趣,纷纷起席看起热闹。

水生打开木箱盖板,里面整齐摆放木匠用的工具,带着些许醉意伤感的轻抚这些一直陪着他的伙计。

接着水生从推倒的房屋废墟里,找到一根粗木回到众人面前。

“做个马凳,献丑了。”

说完,拿起炭笔在粗木上做记号。

孙强和王海对视一眼,眼中鄙视毫不掩饰。

农村木匠是牛鼻,但你连尺子都不用,这就有点装比,瞧不起人的意思了。

做好记号后,水生又从木箱里掏出墨斗盒,左右看看,顺手拿起桌上的酒倒进墨盒,用手指搅了搅。

这才李红兵看来,脑子里冒出一句话。

让开点,老子开始装比了。

水生捏着墨斗坠子拉出一根墨线搭在木头上,手指轻轻一挑,木头表面留下一道黑线。

动作行云流水,干脆利落,没有一丝迟疑,很快粗木上留下一道道横七竖八的黑线。

弹完墨线,把粗木斜着固定好,水生又拿出一把长锯,吭哧吭哧开始锯起来,中途又换了好几把长短不一的锯子。

随着木屑飞溅,粗木被分解成大小不一,长短不一的木料。

然后水生又拿出木钻,凿子,各种刨子,对着木料加工起来。

时间一点点过去。

不知不觉周围的人多了起来,不光有李红兵他们,还有隔壁的工人听到消息也跑过来看热闹。…

很快木料渐渐露出形状,马凳说起来简单,就是一块木板,下面四条凳子腿。

要是用锯床切割木料,再用钉子哐哐一顿钉,很快就能做好,可水生是纯手工。

配件做好,还要用刨子修形,凿子开槽,这就要靠经验和眼力,有一点不对称,这张马凳就废了。

月上柳梢头。

水生把拿起一根凳子腿往面板上的凹槽一卡,再用锤子敲几下固定好,接下来就是剩下的三条凳子腿。

最后,水生似乎有意炫技,在凳子腿之间增加一根木条用来固定结构。

完工。

一张不用钉子,纯手工榫牟的马凳完成。

“看看吧!”水生不屑的把马凳递给孙强,自己拿起烟袋锅,呼呼抽起来。

接过马凳的孙强,翻来覆去的检查,结构稳定,榫卯连接处规整平滑,表面有些毛刺,但能在黑灯瞎火的条件下手工做出一张凳子,这些问题可以忽略不计。

把马凳放在地上,孙强站上去,故意屈膝做出下压动作,马凳稳如泰山,完美承受突然增加的力量。

王海对身旁一位看热闹的工人说道。

“把水平仪拿过来,测测。”

工人拿来水平仪,放在凳子上打开开关,射出一道绿色光线,与凳子面齐平后,读出参数。

“误差0.3毫。”

哗!

周围工人包括王海,孙强一片哗然。

随即对水生投以赫然目光。

牛鼻。

太牛鼻了。

纯手工,竟然只有0.3毫米误差。

要知道水平仪差允误差范围也不过0.2毫米。

听到结果,水生反而悲伤的叹口气。

“年纪大了,眼神不好,要是被师父知道马凳做歪了,又得挨板子。”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