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德鲁伊的乡村退休生活 > 第211章 到位

第211章 到位

书名:德鲁伊的乡村退休生活 作者:老克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5-16 02:03:27

接过电话,看到村委会的座机号码,李红兵以为是怀中叔找自己有事。

刚按下通话,里面就传来李红旗噼里啪啦的啰嗦话。

把手机离耳朵远点,听完后知道是戏班子到村里,懒得继续听李红旗啰嗦,直接挂断电话。

起身拿起衣服穿上。

“哥,村里有事?”山杏问道。

李红旗笑笑,“是戏班子来了,我去安排一下,下午估计请的厨子也会过来,搞不好老妈,大姐,二姐他们也要来,晚上多备点菜。”

听到红兵哥爸妈下午回村,山杏赶忙站起身,准备去收拾房间。

“安娜,去村里玩不?”李红兵问完后,吹了声口哨。

马圈里传来一声嘶鸣,黑风跑了出来。

“去!”安娜兴冲冲的答应。

“太爷,我们过去不?”瞎子和傻娃走过来。

李红兵想了下,“你们在家里帮杏婶把房间拾掇出来,晚上家里人多。”

说完,抱起安娜放在黑风背上,自己翻身上马,骑着黑风跑出远门。

跑出大门,挖机已经开始挖土修门口场子,工人们把青砖一块一块铺在地面。

......

村稻场上。

蹦蹦车里戏班子的家当卸完,张守信看着只有巴掌大的石台,心里犯愁起来。

就这么大点地方,别说唱大戏,就是武生翻个跟头,一下就能翻出台子。

要是不用台子,又不合戏班子规矩。

就在为难时候。

一匹黑马哒哒哒的跑进稻场,村民们已经见怪不怪,红兵叔骑马不稀奇,啥时候骑大象才叫真牛鼻。

倒是戏班子的人看到李红兵骑马而来,不由啧啧嘴。

看看。

人家才叫正儿八经的骑马。

自己唱戏时抓根鞭子就算是骑马了。

黑风站稳脚跟,李红兵跳下马,把安娜放到地上,“去玩吧,不准到堰塘玩水,敢去腿给打断。”

当年自己怎么受的威胁,现在一字不拉传给安娜。

“知道了。”安娜蹦跳的去找小伙伴。

“红兵啊,你可给我找了个难事。”见到李红兵,张守信马上吐槽。

“咋了?”

张守信指着石台,吐槽道,“你们村戏台子也太小了,根本施展不开,怎么唱戏。”

就这。

李红兵看向石台,确实小了点。

不过小问题,掏出电话打给孙强,让他辛苦来一趟村里稻场。

没一会。

孙强骑着摩托赶到。

李红兵长话短说,指着破旧的石台,“修一个7乘7米的戏台子,明天中午用,能不能搞?”

明天用?

孙强走到石台前研究一会,折返回来说道,“没问题,可以搞,加3%的速凝剂,9再撒一层石灰,明天中午就能用。”

“辛苦了。”李红兵很欣赏孙强的效率,决定多卖他两粒崹阳丸。

“没事,反正施工队闲着也是闲着,我看窑厂还有不少青砖,我马上回去安排人干活。”

目送孙强骑车离去,李红兵笑眯眯看向张守信,“还有啥问题?”

张守信竖起大拇指。

出手就是一支施工队,张口就是一天时间砌出一个戏台子。

在林区混迹几十年,形形色,色的人见到多了去,像李红兵这么牛逼的任务还是第一个。

错了,当年还有一位李老太爷,也是草沟村的。

咦!

两人都姓李,难道他们之间有关系?

可惜,没时间给张守信去打探底细,一旁的演员们喊他过去帮忙。

戏台子的困难解决,也就没李红兵什么事了。

闲着无聊就跟村里游手好闲的懒汉们,蹲在柿子树下看戏班子忙活,勤快的村民这会都在菜地里给李红兵干活。

刘长军嬉皮笑脸的从石头上拿起李红兵放下的烟盒,先是抽出两根夹在耳朵上,接着又抽出一根才点上吸起来,用一种长辈的语气。

“红兵啊!你这场面搞得大,戏班子多少钱一天,唱几天啊!”

李红兵看了他一眼,也不气恼,澹然说道,“唱三天大台。”

嘶!

柿子树下众人发出吸气的声音。

三天大台!

有钱人。

不过再一想,前几天一口气承包村里所有的土地,手一抖十几万就出去了,眼睛都不带眨一下。

想到这事,刘长军怨毒的目光偷偷望向李大全。

驴入的玩意。

非说地下有宝贝,他娘的四个人晚上刨了几宿地,被蚊子咬痩好几斤,宝贝个毛都没看到,现在再想把地承包给李红兵,人家直接说不收了,都是特么的李大全害的。

旁边李大全收到这记仇恨的目光,心虚一批,连忙岔开话题,顺便补救一下双方破裂的关系。

“红兵啊!听说明个还要请村里吃大席,是个啥子事,我好准备上个礼。”

“这不老宅翻新好了,我爹算明儿是个好日子,把瞎子和傻娃收进家谱里,两个事就一起办了,请全村喝个酒。”

说完李红兵站起身,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尘,就朝村口田里走去,跟这帮懒汉实在聊不到一块去,眼不见心不烦。

来到田埂,村民们正在往地里引水,最近天气热,草沟村的梯田存不住水,需要每天都要浇水,保证土壤湿、润。

水是从村里沟渠引过来的,当年祖辈们开荒,特意修了一条灌既水渠,引流元宝山的活水浇灌土地。

水渠有一米宽,以田字格的模式分散在田头地间,保证每块地都能吃到水,

可惜随着退耕还林,人口搬迁,外出打工,粮食贱卖,村里种地的人越来越少,灌既水渠就逐渐荒废,被泥土和野草占据,直到前几天大奎带着一帮老爷们,用了一天时间才把灌既水渠清理出来。

当总闸门一打开,清澈汹涌的山泉水顺着灌既水渠流向四面八方,哗哗清水冲刷去尘封多年的渠沟泥土,露出它本来面目。

听说开闸放水那一天,很多老人都哭了。

想不到有生之年还能再看到田间地头灌满水的一幕。

李红兵走在水渠上,沿途村民纷纷打招呼。

“红兵叔,你可算来了。”

“红兵爷,这是啥种子,才几天就发苗了。”

“就这长势,估摸三个多月,就成收第一茬菜了。”

....

三个月!

你们太小看本源之力的作用。

就算我用了一丝丝的本源之力,也能保证这些蔬菜二个月就能收获。

望着田里绿油油,长势喜人的菜苗。

李红兵心里暗暗得意,嘴上却虚伪的跟村民们互动。

“红兵啊,听说你请戏班子来唱大戏了?”金花婶提着粪瓢子走过来。

李红兵赶忙上前夺过粪瓢子,埋怨道,“金花婶,你咋能干这重活,我不是说了,你们岁数大的,就帮忙除除草就行,田头上转转,赶赶鸟。”

这番话听的金花婶眉开眼笑,瞪了李红兵一样,“我又不是啥大户家的千金小姐,这点活算个啥,每天从水井里提水,我都能提三桶。”

听完,李红兵不喜反而皱起眉。

村里像金花婶这种家里孤寡老人的还有一,二十户,岁数大了还得亲自打水。

这样可不行,年纪大身子骨脆,万一打水打个好歹出来,又得全村吃席。

吃席是好事,可要分吃啥席。

嗯!

等徐大郎来村里,要跟他好好诉个苦,作为明珠市的杰出富二代,看到人间疾苦怎么能忍心。

通通通!

一阵蹦蹦车特有的排气声从进村的山路上响起。

干活的村民们纷纷望去。

几辆蹦蹦车出现在众人视线中。

不用问,肯定是来找红兵叔的。

“红兵叔,你又买啥了。”

“草沟村村霸,就是不一样,刚才戏班子都过去两辆,这回又是啥!”

“我看到桌子了,是做席的,红兵叔。”

李红兵也看到蹦蹦车里装满看桌椅板凳,不用想是苏师傅也来了。

连忙对村民们说道。

“给大伙放假三天,在家好好听戏。”

说罢,手指放在嘴边,吹出一个嘹亮口哨。

休!

哒哒哒!

不一会,黑风疾驰而至,李红兵翻身上马冲向山路。

此时,苏师傅坐在头车驾驶室里跟司机聊天诉苦。

说实话,草沟村只听说位置偏离,山路难走,可自己从没来过,也只当旁人说笑话。

山路有多难走,现在都村村通了,就算路上有坑也不能阻挡他赚钱的热心。

可亲身体验过后。

苏师傅那叫一个难受,跟张守信一样,浑身骨头都快颠散架,沿途悬崖峭壁,尤其是过朝天十九拐的时候,透过车窗看着没有护栏的陡坡,心都快提到嗓子眼里。

要不是司机师傅经常跑这趟路,时不时的跟他说开几个颜色笑话,保不住自己得打退堂鼓。

“苏师傅,李大夫来接你了。”司机看着前方提醒,顺便减慢车速。

苏师傅摇了摇昏沉沉的脑袋,看到李东家骑在一匹黑色大马,朝着车队跑来,不禁好奇问道。

“李东家是大夫,怎么没听说过?”

司机笑道,“不生病肯定不知道,李大夫医术可好了,原先还每天坐诊,现在不行了,只有每个星期三才坐诊,看病也累人不是。”

“那是,好大夫难找。”苏师傅莫名想起什么,自言自语。

随着车队停稳,李红兵掏出一包烟丢给司机,驱马走到副驾笑,“苏师傅,怎么不给我打个电话。”

苏师傅摇头苦笑,“李东家,你这路...不说了,东西在哪卸。”

“跟我走!”

李红兵调转马头,奔向刚拓宽的麻青石路。

车队再次发动,跟着黑马身后。

“我们这是去哪?李大夫没住在村里?”看着村口离自己越来越远,苏师傅茫然问道。

司机似羡慕又似炫耀说道。

“李大夫什么人,人家住在自己的大院里。那院子真大,前几天送材料进去看过一次,光菜地都有一亩多,还有果园、鱼塘,盖的房子都是纯木,听说还有空调暖气。啧啧,有钱人过日子就是不一样。”

很快,车队开进一个宽敞的场子,地面用青砖和青色石块铺成,在场子边缘还有人在施工。

苏师傅从副驾跳下车,落地瞬间差点跪地。

好一会缓过劲,这才有心情打量眼前这座宅院。

高墙大院,搁在过去就是大户人家。

还有那棵需要仰头才能看到树顶的大树。

这可不是一般人家。

“苏师傅,进屋坐。”李红兵下马,放黑风去草甸玩,来到车队旁招呼道。

苏师傅连忙摆手,“这不合规矩,等我把场子摆好,再亲自拜门。”

说罢,连忙转身招呼一通而来的帮厨开始干活。

桌子,椅子从车上卸下来。

这摆桌是有讲究的,靠近大门方向的只能放一桌作为上席,后面依次两桌,三桌,五桌,六桌,直到摆满所有桌子。

桌子摆好,苏师傅又带帮厨把菜归拢好,在空地东北角搭建露天厨房。

锅碗瓢盆,成堆食材,各种调料,码放在一起。

最后从工人那里借来的青砖垒成土灶台,架上十口大锅。

全程只让李红兵看,不让他动手。

忙乎完,苏师傅提着两瓶陶罐来到李红兵跟前。

“李东家,还不知道您还搬新家,送上两瓶老酒,恭喜恭喜。”

“客气。”李红兵接过酒,“屋里坐。”

“叨扰了,正好跟李东家过目一下菜单,看看有啥忌口,我这也好调整。”

苏师傅笑呵呵拱手,跟着李红兵走进大门。

进了门,苏师傅知道司机没说瞎话,甚至说的还保守了。

长年在林区十里八乡做大席。

有钱的人家不是没见过,可像这么大的院子,这么漂亮的房子,属实第一次开眼。

两人来到老橡树下。

山杏端着茶水出现,苏师傅赶忙站起身接过茶杯。

寒暄几句之后,苏师傅掏出一封红纸。

“李东家,这是二十道菜,十大碗的菜单,您看合适不。”

李红兵接过菜单。

红烧鲤鱼,东坡肘子,啤酒腊鸭,香酥带鱼,粉蒸排骨,梅菜扣肉,酱烧甲鱼,盐水大虾,卤香驴肉,清炖羊肉,干锅牛骨,大刀红烧肉……

看完菜单,只有一种感觉。

农村的物价实在太便宜了,就这一桌600块,放到城里没有2000块下不来。

迎着苏师傅忐忑目光,李红兵合上菜单,“可以,就按这个单子上菜。”

呼!

苏师傅松口气,做席菜就怕东家临时换菜单,这样是最麻烦的。

完后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对了,李东家,有个事要行个方便,做席用的水要从你家的水井里打,还有柴火,车子装不下,能从你这里匀一些,回头从席钱里扣。”

就这。

李红兵笑眯眯起身朝正在菜地里翻地的瞎子和傻娃喊道。

“瞎子,接根水管拉到院子外面。傻娃,柴房里的柴给苏师傅送过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