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德鲁伊的乡村退休生活 > 第253章 收徒

第253章 收徒

书名:德鲁伊的乡村退休生活 作者:老克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5-16 02:03:27

今天礼拜三,又到了门诊坐诊的日子。

前段日子自己昏迷,导致很长一段时间无法坐诊,渐渐也没有病人上门。

这样也好,乐得一个轻松。

李红兵吹了一声口哨,只听院子外面响起一阵阵嘶鸣声,紧接着黑风如龙卷风一般冲进稻场,跑到李红兵身旁喷出重重鼻息来宣泄心里的激动。

这是?

欧阳华夫妻,费老吃惊的看着黑风。

怎么李大夫养的还有马?

尤其是欧阳华,家里条件好,从小就爱骑马,女儿没生病前几乎每个星期都要骑一次马,甚至还高价在马场养了几匹马,今天见到黑风雄壮身姿,藏在心底对马的喜爱再次浮上来。

“李大夫,这马是你养的?”

马好不好,有一个顺口熘,就是远看一张皮,近看四肢蹄。前看胸膛宽,后看屁股齐。当腰掐一把,鼻子捋和挤。眼前晃三晃,开口看仔细。赶起走一走,最好骑一骑。

作为爱马人士,欧阳华深知顺口熘中的含义。

拿来对照黑风。

绝对是一等一好马,放在国内跑比赛都绰绰有余。

“还行,在集市上捡的,哪会没人要,马贩子都准备拉去卖肉。”李红兵颇为得意的梳理黑风那乌黑油亮的鬃毛。

灰灰!

黑风摇头晃脑,很是不赞同李红兵的说法。

“好有灵性。”欧阳华眼睛一亮。

“好了,别打扰李大夫。”王茜扯了扯发迷的丈夫。

李红兵笑笑,翻身上马,居高临下说道,“我今天要去医务室坐诊,你们可以随便在村里转转,有事报我名字,好使。”

这时,安娜拉着囡囡走到黑风身旁,仰着头,“爸爸,今天能不能不上学,我想陪囡囡姐姐一起玩。”

嗯!

李红兵考虑片刻,看到正要去上班的两只鹦鹉,“大毛,过来。”

嘎!

大毛拍打翅膀落在李红兵肩膀上,歪着脑袋。

“去学校跟崔老师说一声,安娜有点不舒服,今天请个假,不去上学了。”

“使命必达!”大毛羽冠一抖,纵身一跃飞向天空。

鹦鹉!

昨晚来的晚,欧阳华夫妻和费老没见到过两只大白凤头鹦鹉。

今天早上这一幕,着实让三人有些吃惊。

李大夫家里怎么养了一堆动物。

目前看到的就有四条狼、一只熊、一只黑猫、一匹马、两只大鹦鹉,听说还有很多牛羊猪和家禽。

而费老则是连连摇头叹息,这么高超的医术,竟然去养动物,简直玩物丧志,不知道他师父知不知道。

“你们聊,我该医务室了。”

话音刚落,黑风托着李红兵朝着院外奔去,那矫健身姿让欧阳华看痴了,曾几何时自己也是这样驰骋骏马,英姿飒爽。

......

村医务室。

门前看不到一个病人。

许海涛拿着扫帚,打扫散落在院子里的树叶。

哒哒哒!

急促而熟悉的马蹄声响起,徐海涛激动的抬头望去。

李大夫骑在黑风背上从村巷疾驰而来。

“李大夫,你来了!”徐海涛连忙丢下扫帚,开心的咧着嘴。

李红兵翻身下马,“休息一个月,身子骨都懒了,这两天没啥事吧!”

徐海涛摇头道,“没有,自从你生病,病人就不来了。”

“没有病人是好事,走,去看看小五子。”

穿过院子,李红兵走进医务室,小五子身上缠着绷带,正躺在床上看书,见到李大夫出现,慌忙起身。

“别动,我检查一下。”

先是面诊五官,舌苔,又接过小五子的手腕,闭目把脉,过了一会松开手,解开绷带查看结痂情况。

“最近有什么感觉?”

小五子表情紧张,“痒的很,像是穿了身小衣服,勒的难受。”

李红兵点头说道,“这是好事,说明烫伤位置正在愈合,等下面肉长好,会自己脱落,记得不要用手挠,防止二次感染。”

说完看到小五子身边放着一本翻起毛边的语文书。

“怎么,想上学?”

小五子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对学校的向往。

“等你伤好了,就去草沟村小学上学,包吃包住,还不用花钱。”李红兵抓了抓小五子的脑袋。

“真的?”小五子激动问道。

“比黄金还要真,继续看书吧!”李红兵转过身,看到费老站在门口。

“小友,果然是你,我就说看你施针手法如此熟悉,原来你就是老广口中的山野高人。”

山野高人。

李红兵听到老广头给自己起的外号,就想到那根百年崹参,恨的牙痒痒。

见李红兵面色不善,费老以为是自己的冒失惹来李红兵的不快,未经允许中医之间是不能看对方治病开方,这是不成文的忌讳。

“对不起,是老朽莽撞,不该窥视你治病医人。”

李红兵摆摆手,“无妨,只是费老刚刚提起广大夫,我想起他还欠我一笔债。”

“李大夫,茶泡好了。”门外徐海涛喊道。

两杯金银花茶,一老一少,坐在院子里谈古论今,共同探讨医术,病者,交流心得。

一位拥有丰富的阅历和医病救人经验,一位拥有各朝各代大医的秘术传承。

一位八十耄耋之年老者,一位三十而立之年,中间相差四,五十载,建立在“共性”的医道基点上,投缘对意。

两人有其共同的“理想”、理念,相逢愉悦开心,话语投机,大有相识恨晚,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成为“忘年之交”情结。

徐海涛和小五子叔侄俩坐在一旁,虽然听不懂李大夫和老人深奥话语,但可以在旁边加加水,换杯茶。

倒是小五子一脸崇拜的望着李红兵。

突然。

脑子一热,噗通跪在李红兵面前。

他这个动作把李红兵和费老吓了一跳。

“小五子,你这是?”

“李大夫,我想拜你为师,学习医术治病救人。”小五子跪在地上,神情坚定说道。

拜师?

李红兵愣住,坐在一旁的费老倒是非常赞同。

“李小友,你救这孩子一命,这孩子拜你为师,还你果报,一因一果自有天意,老朽觉得他与你有缘。”

老头,你是中医,也算挂个道的边,怎么信起佛了。

李红兵看着小五子,沉凝片刻。

“去把我放在桌上的黄皮书拿过来。”

“是。”

小五子起身跑进医务室,等出来时手里捧着黄皮书,重新跪下高高举起书。

李红兵没有接,“这本是神农本草经,是中医基础之道,想要当我的徒弟,这本书一定要背会,可以不会不懂,但一定要背熟,背透。”

“什么时候背熟了,再来找我拜师。”

小五子颤巍巍的收回书,将其紧紧按在胸口,目光坚定,“我一定会背熟,拜您为师的。”

哈哈!

李红兵笑的很开心,把跪地的小五子拉起,在他头顶轻拍两下,“大师姐已经有了,还差一个大师兄,就看你有没有本事拿到。”

说完就朝院子外面走去。

费老神情和蔼看向小五子,“人品,学问,俱成于志气,无志气人,一事做不得。小友,夫成才在于学,加油。”

目送李红兵和费老消失在院门,小五子紧紧攥着那本神农本草经,徐海涛把手按在侄子肩膀上。

“小五,咱一定好好学,拜李大夫为师。”

走在乡村巷子里。

费老忽然说道,“我觉得那个孩子一定能拜你为师。”

“哦!这么有信心?”李红兵笑道。

“有,到了那天,老朽一定来参加拜师礼。”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

草甸上。

欧阳华夫妇依偎在一起,望着不远处女儿和安娜在跟一头小牛犊打闹,再往远处是一头头散落在草地上的羊群,猪群,几头大水牛在水里悠闲的游水。

没有白色墙壁,刺鼻消毒水、响个不停的检测仪器,冰冷和孤独。

远眺峥嵘山岭和苍翠森林,身临大自然的美丽景色,领略如画般的山水之间。

空气中弥漫着澹澹的青草香气,让心神俱宁,精神为之一振。

阳光落在脸上,温暖宜人,为了女儿四处奔波的夫妇感到心灵已脱离尘世的疲惫,充满舒畅和惬意。

“老婆,我们很久没有这么轻松过了。”欧阳华轻轻揽住妻儿削痩肩膀。

王茜顺势倒在欧阳华怀抱中,看着女儿开心的在草甸上追逐、嬉戏、欢呼、雀跃,喃喃自语,“囡囡也很久没这样开心了。”

欧阳华心里暗暗一酸,用力搂紧妻子,“放心,这次一定会治好的。”

山道上。

李红兵和费老聊的热火朝天。

对于古道医经方、治疗方案,李红兵信手捻来,讲的头头是道,让费老大耳目一新,很多西医看来的疑难杂症只用几位药就能有效,尤其是有些药材在治疗某些病症有惊人特效。

而李红兵也改变对西医的厌恶,学习到不少现代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尤其是通过血液检查、影像学、病理检查等检查来确定病变位置和性质,这是中医所不能比拟的优势。

中西医结合可以提高治疗速度。

比如,有些高炎症反应,中药治疗是2天,配合西医抗生素治疗是1天。

也可以弥补双方的不足。

再比如痢疾,中医治愈后,症状消除,但检查指标还存在,而通过西医治疗的,检查指标消除了,但症状感受还存在。

中西医结合后,两面解决,治愈彻底。

回到家一老一少还意犹未尽,发现家里只剩山杏和公主。

欧阳华夫妇和两个小姑娘带着狼犬们跑草甸玩了,老爹和老妈去村里串门子,至于三泡一大早就跟傻娃去地里帮忙收菜。

两人又折返到草甸,费老看着一片汪洋的草甸,不由感慨道。

“远山缥缈,近水悠悠,山间云雾缭绕,要能泛舟水上,何等悠哉惬意。”

划船?

李红兵皱起眉。

费老什么都好,就是喜欢说古言,动不动出口成章。

不过他倒是提了个好主意,这么大一片水泽,不用来划船就浪费了。

可问题没船。

目光投向堆积在草坡旁盖鸡棚时剩下的竹竿。

忽然脑子里灵光一闪。

木船没有,竹筏也行啊!

心动不如行动,李红兵转身走到竹竿堆,挑选可以做竹筏用的竹竿。

这些竹竿是水生从山里面砍的老毛竹,每根都有十米长,碗口粗,根根笔直顺熘。

“小友,你这是?”费老好奇问道。

李红兵抱起一根长竹竿,放到一旁,“做竹筏。”

做竹筏!

费老一听,觉得挺有意思,走到旁边帮其忙来,不一会欧阳华夫妻俩也好奇走过来,得知李红兵是要做竹筏,欧阳华连忙挽起袖子加入其中。

闻讯而来的安娜和囡囡更是高兴的上蹦下跳。

人多力量大。

很快做竹筏需要的十根竹竿挑选出来。

李红兵回老宅拿来铁丝、老虎钳、锯子。

先把竹竿锯成统一长度,然后并排放到地上,用铁丝把每根竹竿交错捆在一起。

再用六根短竹竿,间隔一定距离用双层绑定法,分别竹筏正反面做二次固定,防止使用过程中竹竿散架。

最后,李红兵担心浮力不够,又从仓库里找来上次老宅翻新时,问孙强要的车轮内胎,把内胎用绳子绑在竹筏周围。

“好了!可以试水。”李红兵擦掉脸上的汗水。

竹筏是做好,新问题又出现!

五百多斤重的竹筏,仅靠李红兵一个人搬到水里,工程量有点大。

在场剩下两个男人,费老年过八旬,别说搬竹筏,就是让他蹦一下都够呛,指望欧阳华,搬捆菜都能摔跤,还不如找费老搭把手。

思索片刻,李红兵独自走下草坡,等回来时,身后跟着体型庞大,迈着方步的公水牛。

绳子绑住竹筏,另一头绑在公水牛脖子上。

“走起!”李红兵一拍牛角。

哞!

公水牛低吼一声,抬起海碗大的蹄子,由腱子肉组成的身躯勐然发力,轻松拖起竹筏朝着草甸走去。

岸边水很浅,不足以支撑起竹筏的重量,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水牛的作用,李红兵独自走上竹筏,再由公水牛拖进深水区。

等到进入深水区后,经过蹦跳、摇晃各种测试,在竹竿和车内胎双重浮力支撑下,竹筏稳稳的飘在水面。

李红兵对着岸边跃跃欲试的众人大声喊道。

“可以了,我让大牛过去接你们!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