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的我只想专心学习 > 第203章 真正的知识体系与虚假的知识体系

唐光荣前脚刚刚进办公室,易阳后脚就敲了门。

刚刚放下教案,唐光荣回头看了一眼,看到是自己班上的一个学生,露出微微诧异的表情,问:“有事吗?”

易阳迟疑了一下,因为老师并没有说“请进”之类的话,便站在门口,说:“有一点问题……”

唐老师说:“进来说吧。”

易阳这才走进办公室。

唐光荣拧开了茶杯的盖子,浅浅地吹了一下,喝了一口,问:“什么问题?”

易阳站好,稍微组织了一下语言,说:“是这样的唐老师,这一次的数学考试,我的分数下滑了一些,今天上课的时候又听您讲了理科思维的事情,我觉得自己还没有那种理科思维,所以过来想请您帮我分析一下。”

唐光荣没有打断易阳,认真地听他讲完,随后思索一番,才点点头:“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

他再一次看了一眼易阳,想了想,“你是叫易阳对么……”

尽管开学已经挺长时间,但是作为科任老师的唐光荣还记不住班上学生的姓名,主要原因是易阳平时向来低调,而唐光荣更是没有上课抽问点名的习惯。

当然,这是一视同仁的,唐光荣向来没有记忆学生姓名的习惯。

易阳点点头。

唐光荣笑了笑,说:“你有两个问题,我们一个一个来说吧。”

“首先是这次成绩下滑的事情。”

“这件事其实大可不必过于担心,实际上这一次测试题的难度是偏高的,你们可能感觉不难,但有几个思维需要转弯的地方,设置的比较隐晦,这套题是我出的,如果你这一套试卷能考到110分以上,我认为那么高考难度下130左右是合理的。”

易阳微微一怔,难么?

“第二个问题,关于理科思维的事情。”

“嗯……”唐光荣看了看手表,倒是刚刚下课,还有时间,于是想了想,说:“所谓的理科思维,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接下来的一些概念,都是我的一些个人感悟,你可以在学习实践中用一用,如果适合你的话,就使用,不适合你的话,也可以探索出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出来。”

易阳连忙点头。

“我用两个字来概括这种科学的思维方式:管理。”

易阳轻轻皱起了眉头。

“什么叫管理,我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对知识体系的管理能力。”

一面说着,唐光荣一面翻开了数学书,“来,我举例子给你看,这样你能更直观地理解这个概念。”

翻到了“集合的概念”一页。

仅仅一页,小小的篇幅里容纳着集合与元素的定义、集合元素的确定性、集合元素的唯一性、集合相等……**个概念。

唐光荣说:“这一页,非常典型地反应了高中理科的特征,概念知识体系驱动,概念的密度很大,知识数量很多,知识的关联性很强,而且层层依赖,抽象度高。”

“如果你是,不理解,先记,能做题再说,通过反复联系熟练解题来学习这些知识,大概就说明还没有形成管理的思维。”

易阳沉默片刻,忍不住说:“我的脑子里其实有一个知识体系……”

唐光荣哈哈大笑,摆了摆手,说:“我不针对你,但是我想说的是,绝大多数同学啊,建立的所谓知识体系,比如你们经常用的思维导图,实际上是一种强行拼凑出来的体系,什么叫强行拼凑的体系?我举个例子,许多同学,他们建立的知识体系,和咱们数学书前面的这个目录没什么区别,一回忆,哦,我们学了这些知识,但那是分类式的体系,是拼凑式的体系,如果建立体系这么简单,大家都去背一背目录表就行了嘛……”

易阳愣住了,仔细一想,初中以来,他的所有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的确更像是一种更加细致的目录表……

反正学历史的时候,这种知识体系挺好用的。

唐光荣又喝了一口茶,继续说:“但是强行拼凑出来的体系知识让你对学了那些东西有一个记忆,说到底,还是文科思维。理科和文科的本质是不同的,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是没有办法真正吃透学科的。”

易阳忍不住问:“那唐老师……要怎样才能掌握那种真正的体系呢?”

唐光荣微微一笑,他从易阳的眼中看到了一种对知识极度渴求的光芒,这种强烈而炽热的情绪让他十分欣慰。

因为这里是重点高中,绝大多数学生啊,自觉性是不缺的,刻苦也是不缺的,但是缺少一种谦逊。

为什么这么说,可以这么下结论,在他进入重点高中任教以来,教过的学生里至少有一半的,更喜欢自学,老师在上面讲,他们在下面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有一个段子是如此说的:

普通高中,你看老师傻逼,老师看你如是。

重点高中,你看老师牛逼,老师看你如是。

唐光荣不知道他的学生看自己是不是牛逼,但他的确清楚,能进入重点高中的学生,绝大部分智商至少是在平均线以上的,自学能力和悟性都没得说,有些学生甚至让老师汗颜……

久而久之,他上课时并不会在意底下的学生在做什么,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走,没关系,他们要跟着老师的节奏走,自然更好。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重点高中的学生大都有一套自己认定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你灌输一些自己的东西给他们,他们未必会欣然接受。

所以,一些关于学习心得上的东西,他并不会主动去跟学生们讲。

眼前的易阳,却有一些特别,很谦逊。

唐光荣笑了笑,说:“怎样掌握真正的体系……两个字尔,推理!”

“推理?”

“是的,推理,这种学习方式适用于所有理科学科,这是一种能力,要通过不断地训练来获得,就是能够徒手推导出学科的核心知识体系。”

“只有自己推导起来的体系,脉络清晰,组织有力,面对几百上千条学科知识点,依然可以有效掌控。”

“还是拿集合的第一节来举例,如何才算是形成了真正的知识体系?来,顺着我的思路来,我带你走一遍。”

“这一节的知识点很多,集合的表示描述、属于与不属于……足足十个,让你说出这些知识点,你只能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因为你不理解这些知识点的相互关系、整体结构。”

“首先,我们从定义开始学习,集合与元素的定义,是集合知识体系的起点。”

“有了定义,就会有性质,我们研究集合的基本性质,也就是确定性和唯一性。”

“接下来,我们开始研究关系,我们已经有了两个基本概念的定义,集合和元素,所以也就是研究这二者的基本关系,是什么?就是属于和不属于嘛。”

“接下来,为了方便研究,我们需要更简洁高效的表达方式,所以接下来学的是集合的表示法……”

“好了,这就是集合这一节的知识脉络,怎么样经过这样的提炼梳理,是不是不需要死记硬背,就可以从头把这一节的核心知识体系给推导出来?”

“你现在可以理解了,如果把知识体系比作一棵树,拼凑式的知识体系就是,你脑子里有一颗树的照片,主干上有多少个枝干,枝干上又有多少分叉,你是记忆出来的。”

“而逻辑式的体系,应该是你学习理解了知识,有了知识的主干,接下来它的每一个枝干,分叉,在需要的时候,都能在极短的时间里推导出来,也就不必记忆了。这是一种能力,掌握了这种能力,知识就不容易忘了,而且可以受用终身。”

“数学的学习,无需记忆,只需理解。”

此时,铃声响了。

易阳默默将唐光荣的这些话记住,消化,认真地说:“谢谢,唐老师!”

唐光荣摆了摆手:“谢什么,老师应该做的。你下来以后先自己实践一下吧,未必对每一个学生都有用的……嗯,上课去吧。”

……

唐老师说的这些东西,要消化且融会贯通自然那还是要一点时间的,不过已经给易阳打开了一条学习的新思路。

一直以来,他都是知道知识体系的重要性的,但正如唐老师说的那样,以前构建的知识体系更倾向于一种文科思维下的体系。

相比于理科,文科的一些知识其实也可以用这种逻辑串联起来,但更多还是需要记忆一些东西的,尤其涉及到概念性的东西不多,那么“拼凑式的知识体系”有时候甚至很必要。

但是理科不同,此时想一想罗冰,他就有那么一种能力,平时花在记忆上的时间的确没有那么多,比如一个概念,他掌握了,接着它的性质、表示、对应的公式,通过上课学过的一点点印象,在做题的时候几秒钟之内就能回忆起来……

现在理解了,那不是回忆,其实是一种推导。

只是这种能力说起来简单,但是要真正能够运用到做题考试的场景中,一方面必须要吃透理解到位,另一方面……还是需要大量的练习!

这种练习不是无脑的刷题。

而是有针对性地,进行概念知识体系理解和构建。

理科是建立在概念知识体系上的学科!

清楚了解了这一点,接下来的学习方向也就明确了。

此时,易阳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打开学习理科的正确方式是通透的理解。

而应试教育是追求熟练的应用。

当然,也不能好高骛远,从成绩的角度上说,熟练的应用在短期也是有效的,这大概也是一些人一开始进入高中还能跟上节奏的原因。

只是当知识体系越来越复杂,知识点越来越多,概念关系越来越密切后,这种方式就越难以奏效。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学生到了高中学习的后期,成绩断崖式的下跌。

就是因为高中后期知识太多,没有搭建好知识体系,混乱了。

接下来,要用这种方式建立新的知识体系。

但也可以预见,这将是一个更加漫长且困难的过程……一些简单的概念还能够很容易地理解到,但一些稍微复杂一点的概念以及通过复杂概念推导出的性质、公式、公式的变种,或许那个推导过程就足够烧脑,而他要做到的是在不断的理解过程中,在做题时能够迅速推导,难度就更高了。

一遍掌握不了,就多来几遍,而题目则作为检验对那些知识掌握牢固程度的试金石。

如此一点点地搭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将受益无穷。

这节课是语文课,但是易阳此时却忍不住翻开了数学书。

此时班主任沈小丁正在十分激情地讲曹操的短歌行。

王桑柠一面读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一面灵感来了,在本子上写下……

我给父亲念诗,

念曹操的对酒当歌,

念曹操的人生几何,

父亲说,

曹操是个厉害的人,

但,

你未成年,

不许喝酒。

写完,她不禁莞尔一笑,随后为自己的不务正业感到羞愧,偷偷望了一眼沈老师……

但随后,她看到易阳正在拿着数学书,在草稿本上写写画画。

一时间,王桑柠表情复杂。

易阳尝试用这种方法来推导等式与不等式相关的知识体系。

自然,这些知识都是掌握的,毕竟这一部分的知识在高中数学知识体系中难度很低,所以这个过程并没有花费多长时间。

以不等式的基本概念为基础,逐渐推导出它的性质、基本不等式……种种进阶概念,并且与书本上的知识点一一对照。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是环环相扣的,是一条完整的逻辑链,那么当某一个知识点半懂不懂的时候,就能够清晰地反应在构建的知识体系上,哦这里还没有彻底掌握。

如此一来,无论是问老师也好,问同学也好,慢慢弄懂,就能不留死角地将知识全部掌握透彻。

这样的方式比单纯地记忆公式要费脑筋一些,也更费时间得多,但易阳相信,将更多的时间花在这上面,比无意义的刷题要好得多。

当然,不是说刷题没有用,只是一定要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去刷题,这样的刷题才有意义。

易阳正沉浸在构建知识体系的快感中无法自拔时,沈老师突然念了一声:“下面请一位同学分享一下读这句诗的体验……嗯,易阳吧!”

大家都将目光望了过来。

易阳一惊,下意识地站了起来。

糟了……什么诗?多少页?哪一句?

尽管内心慌的一批,易阳的表情却十分镇定,说:“读到这句诗,我的内心是激荡无比的……”

随后瞟到了王桑柠的本子。

“不过,我未成年,最好不要喝酒……”

(本章完)

ap.99xs.inf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