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东京泡沫时代 > 第289章、让大佬吃惊的志向

第289章、让大佬吃惊的志向

书名:重生东京泡沫时代 作者:半亩南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3 13:57:59

庭院其实很朴素,董华带着两人边看边说:“宅子有30多年历史了,先父买过来之后并没有重新营造,图的就是这里山色盎然,清幽雅静。”

陶知命过来一路看过环境,也看看了这里占地的面积,心里其实已经很满意了。

不论放在哪里,地皮都是稀缺的资源,何况在这寸土寸金的香岛?

进了房门,陶知命问道:“董伯,这些家具,也一并算在内吗?”

“看陶总的需要了。其实也不是先父购置的,是上一代主人当时专门请人打造的,用的都是好木料。”

陶知命点了点头,原来不是他们家传之物,上上下下看了各间房,他笑问道:“一直没有翻修过啊?”

“当年也是大匠的做工,结构是一点问题没有的。”董华看了看这个年轻人,笑着说,“陶总年龄不大,觉得这里风格老气的话,再花点力气改造一下,彻底翻修一次也行,加一些设备。”

“挺好的。”陶知命回到了一楼的客厅里,坐在了他说的那套红酸枝沙发上,“看样子,还留在这里的东西,都是可以一起盘下来的。霍伯伯说总价要一千多万,董伯,确切的数字,想多少卖啊?”

董华表情有点复杂地看了看这房间,随后才说道:“香岛的均价已经过了一万一平,而且还在涨。说来惭愧,是我力有不逮,无法守住父亲购置下来的产业。陶总,既然是霍叔介绍的朋友,我也就直说了。虽然外面都说这宅子风水不好,但低于1200万的话,我也只能另想他法。”

陶知命很干脆地点头:“好。1200万,我有。风水这些,我也不在乎。”

“陶总……确定了?”董华没想到他这么爽快,价都没还。

“如果手续都是全的,董伯想今天拿到钱也行。当然了,香岛这边我认识的人少,办手续的人,还需要董伯帮忙打个招呼加快一下了。”

“今天?”董华看了看客厅里的老座钟,已经快四点了。

但想到时间已经是10月底,确实早一天是一天。他沉思了一会,再次问了一句:“今天能办手续的话,陶总的钱就能到?”

陶知命点了点头,然后对赵元曦说:“老赵,你去帮我办吧,我写个支票。”

董华就见他接过赵元曦从提包里拿出来的支票本和笔,就在这里写起来。支票本上,是住友银行的抬头。

看这架势,是真要买了。董华也就到一旁打电话,让弟弟过来。

不一会,董华就回到了沙发旁,看着已经签好支票的陶知命:“陶总,不需要再检查一下房子和房契?”

“不用。”陶知命咧嘴笑道,“我信得过霍伯和董伯。再说,具体办手续的时候,老赵会查验的。”

爽快又老练,这是董华对他的印象。当然了,也确实像霍叔说的那样,有钱。

想起霍叔说的他的背景,董华忍不住问道:“你叫我一声伯,我就托大一点了。陶生,我听霍叔说,你在东京担任了三井和住友联合成立的一家银行的社长?”

陶知命心想霍英冬果然查到了,看样子他的人脉圈子确实广得离谱。

“是啊。”

董华很难以相信地看着他:“陶生,你是年轻俊杰,霍叔了解了一下你的情况也吓了一跳。去年还名不见经传,怎么突然……”

“机缘巧合罢了。”陶知命也不细说,结果更重要,他把话题直接说到了董华真正关心的方向,“董伯,是不是想为东方海外找些贷款?”

董华沉默了一下,随后说道:“我知道以东方海外现在的负债情况,很难。听说霓虹那边现在钱很多,但一来没有好门路,二来东方海外可以拿出来抵押的资产不多了。”

“我在三友银行,占的股份也不多。而且这个银行主要的方向,并不在航运这种成熟产业上。”陶知命看着他,“不过如果董伯真想找试试从霓虹的银行贷款,我可以帮忙介绍住友的会长,说得上几句话的。”

“真的吗?”董华在心里对他再高看了不少,“今天晚上让董伯做东,给你接接风!”

“荣幸之至。”陶知命态度很谦虚,“有很多方面还要向您请教。”

“哪里哪里,我对陶生的本事,相当佩服。这么短的时间就能轻轻松松拿出1200万的现金出来,靠的还是自己,整个香岛都找不出几个这样的人。”董华这是实话实说。

“1200万,董伯这是要借资到公司里解燃眉之急吗?”陶知命顺嘴问道。

董华苦笑了一下:“是啊,要付息,还有马上要到期的贷款。如果不是这样,又怎么会把先父购置的这处宅子卖了?”

陶知命想了想就说道:“霓虹人办事的效率不高的,尤其是东方海外这种在香岛的公司,流程会很长。董伯,短期的资金缺口有多大?”

董华见他关心这个,心里一时摸不准他的用意,但还是说道:“年底之前,能筹到5亿港币是最稳妥的。实在不行,最少也要2.5亿!”

“我听说霍伯伯注资了1.2亿米元,还是不够吗?”陶知命总算体会到他的处境了,“那卖掉这个房子,岂不只是杯水车薪?”

“没办法,也有很多朋友劝我放弃算了。但是,还有几万人靠着东方海外吃饭啊。”董建华凝重地说道,“其实之前已经在跟霓虹的一些银行接触,但都还没谈好。他们不肯接受贷款,想要持股。我们董家已经不是东方海外的大股东了,股份再降低的话,我们想挽救祖业也会越来越麻烦。”

陶知命听得出来他可能懂自己的意思了,于是笑着说:“负债率太高,想贷款确实很难。霓虹的财团想趁着霓虹円升值购买力增强抄底优质资产,这种心思是能理解的。董伯,怕的只是新进来的人和您不是一条心吧?”

董华笑了笑没说话。

“霓虹円的贷款利率现在确实降低了,是个好选择。”陶知命想了想干脆挑明,“董伯,您需要的这个钱,我私人有。可以入股,也可以入股加私人借款。我在香岛开了贸易公司,以后也需要和海运公司合作的。”

“……你有5亿港币?”董华这次是真的惊了。

5亿港币,换成霓虹円的话,将近100亿円了啊。这可是现金,不是资产。

陶知命只是微微笑着说:“董伯,可以考虑一下。我的股份,投票权委托给您就行。我相信您的能力,经营决策我不会过问的,定期了解一下财务状况就行。”

董华听他这么说,忍不住问道:“陶生,你对东方海外,对我……了解多少?”

他觉得这个决策太离谱了,这不是才刚认识吗?霍叔跟他之前显然也不认识,才需要通过朋友问清楚了他的情况。

陶知命心想我对你了解得可多了,然而此刻只能说道:“其实吧,也就是通过霓虹円的升值,在外汇市场赚了些钱。您放心,钱是很干净的。我觉得这钱留在手里就是个数字,花在合适的地方才有价值。我对霍伯和董家的事迹也有所耳闻,现在董家有困难,我虽然人在霓虹,但都是华夏一脉,我有钱,就帮一帮,仅此而已。董伯不用太多虑。”

他非常清楚,董华最终是把这件事办成了,东方海外从现在开始花了五年时间扭亏为盈,后来还上市了。最终被收购时,霍英冬都赚了300多亿港币。

更何况,这也算是陶知命用钱开路,以别开生面的角度与霍英冬、董华这样的大佬建立联系的好方式。霍英冬在香岛可是连黑道都不敢动心思的主,董华也走马上任首任特区长官。

这时候叫两声伯,帮一帮,雪中送炭,将来在香岛的根基就扎实了。

董华没想到今天有这样的意外收获,随后说道:“这样,等霍叔来了,当面议一议这个事吧。现在,霍叔在东方海外也是大股东之一了。”

其实陶知命现在颇有些土大款的架势,但偏偏他太年轻,又是从东京过来了。

此刻的世界,米国是第一大经济体,红苏虽然仍在,但霓虹风头正经。他本身就来自经济第二发达国家,又带着些白手起家的神秘色彩,董华本身正值家业低谷,因此还真的颇为认真地了解起他来。

陶知命也没什么可隐瞒的,因为他在霓虹已经建立起的根基,也是他实力的一部分。

东方海外这种世界海运大公司,就算要增加新股东,也不会随随便便找有钱的人。

霍英冬果然在五点之前到了,听说事情已经谈妥、手续都去办了,不由得意外。他和陶知命握完手就凝视着他:“陶生,这么爽快啊?”

陶知命看着他敏锐深邃的眼睛,嘴里说道:“我一个小辈,跟长辈还价有点难为情。而且,说我有点衣锦还乡的心态也行,让我显显阔。”

他说得有趣,霍英冬不免笑了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怪不得直接找朋友想见我。衣锦还乡这个词有点意思,东京不好呆了?”

“那倒不是。”陶知命坦然说道,“东京现在有钱赚,我至少还得在那边呆到快三十岁吧。”

“哦?”霍英冬和董华对视了一眼,“快三十岁,到了那个时候,准备转移?”

陶知命只是笑了笑:“都说三十而立,到时候,可能会调整一下,决定一下方向。”

“我听说你在那边搞金融,搞出版,搞娱乐。在香岛这里还有贸易公司,怎么这么杂呢?”霍英冬直言不讳地问道。

“……”陶知命知道在正常人眼中,自己这就属于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于是只是讪讪笑道,“各有一点小心思吧。金融是因为现在赚钱,这放不了。贸易呢,是知道国内现在要靠出口赚钱,这一块也算是身在国外,帮着对接一下市场吧。”

霍英冬是胆大心细也很直爽的人,陶知命知道他早年还有扛把子经历,又知道他后来一心为国,因此说得很直接。

“哦?”霍英冬果然诧异地打量了一下他,“听你话里这意思,人在东京,心在燕京吗?”

“这可不是因为知道您的身份和经历故意这么说的,我已经在南粤开了一家磁带厂。”

“既然有这份心……为什么不干脆回去发展?”

面对这个疑问,陶知命坦然回答:“国内能人辈出,缺的不是一个我。在国外,资金、市场、玩法规则,才是将来那些能人缺的。我既然生在了国外,一样有我施展的天地。”

霍英冬静静地看了他一会,忽然摇头:“不像,不像!”

陶知命有点懵:“不像什么?”

“不像22岁的年轻人!”霍英冬伸手指了指他,“已经是老江湖的感觉了。”

陶知命哑然失笑。

“那搞出版和娱乐又是为什么?”霍英冬显然是想好好了解一下他,一直在问。

陶知命想了想就咧嘴笑道:“最终是想在文化和媒体的领域,在国外的世界里建立一定的话语权。我是相信夏国迟早也能走到霓虹今天的经济地位的,到时候,举世围剿。如果我回到国内,怎么有现在的身份好用,在国外建立一个文化媒体集团呢?”

“到了他们都抹黑我们的时候,总要有一个能影响普通人的媒体,说几句公道话嘛?所以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什么,我就做什么。时政、经济什么的,我不去碰它,我就搞年轻人喜欢的,跟娱乐、跟生活有关的东西。悄没声息的,我就能搭建起这样一个文化媒体集团。赚着钱,还把底子打下了。”

霍英冬和董华都呆了呆。

夏国迟早也能取代霓虹的位置,成为全球经济第二强吗?

举世围剿之中,一个说公道话的,文化媒体集团?

他们是万万没想到,这个年轻人心里竟藏着这样的计划,有这样的格局。

问题是:交浅言深了吧?

这才头一回见面啊。

然而他们又不得不承认,对这小子更加认可了。

霍英冬良久方能开口说道:“原来你对自己的规划挺清晰的,不过……媒体向来管得严,这条路,很难走得通啊!”

陶知命只笑不说话,反正吃喝玩乐这样的杂志,是注意力的边缘;到了互联网时代,又是流量的来源。

他是做好了苟他个二三十年,等社交媒体出现之后再尾大不掉。

到时候,哪有那么容易被轻易打下去?二三十年,够他积累什么级别的财富、拉拢多少利益集团了?

霍英冬不由得好奇了:“我挺想知道,你现在到底有多少钱了?你别多心,你心这么大,钱都只是基础。这一行都是跟人心打交道,光有钱不行,没钱更不行。”

董华先开口了:“还没来得及跟您说,霍叔,他说可以入股东方海外。我说年前缺5亿,他说有。”

霍英冬忍不住看了陶知命一眼,然后就说道:“现在就能拿得出这么多的话,确实有基础了……金融这么赚钱?”

陶知命乐得不正面回答,财多虽好,但也不必过于露白。对他们说现在自己有将近百亿港币的话,有点太夸张了。

于是他只是谦虚地说道:“金融确实赚钱啊,要不然,米国的花街为什么那么厉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