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旧日音乐家 > 第一百零二章 初识之光的本质

第一百零二章 初识之光的本质

书名:旧日音乐家 作者:胆小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2 20:28:17

啄木鸟事务咨询所。

「“不坠之火”是“烛”相起源之主、神圣火焰之主、希望启明之神,辉光真实之影……」

「“无终赋格”指引攀升艺术之顶,祂执掌“烛”之相位,故而是灵感之主、复调之神,祂又执掌“钥”之相位,故而还是理性之主、指挥之神。某场高位格秘仪存于历史,重现祂的言辞, 引发祂的过问,用以增加仪式感的礼器名为“旧日”……」

范宁看着摊开的笔记本,在来时的马车上,自己已将新的更高位阶隐知记录于此。

“礼器一般会带有千奇百怪的神秘特性残留,但这根材质不明,名为“旧日”的指挥棒,从移涌带出后做了反复尝试, 似乎就真只是一根指挥棒……非得要说它具有特性, 我只觉得它造型拉风,手感和我的指挥偏好异常对路,就连放在胸口内襟都贴合得恰到好处……”

范宁收好它,看向桌上两杯常温的水。

灵感丝线缠绕其上,划定空间后,采用了另外一种不曾试过的单向拉扯方式…..

几秒钟异变渐起,玻璃杯其中之一整个凝成坚冰,冒着白烟,另一杯彻底沸腾,热气翻涌。

在晋升有知者时,范宁获得的“初识之光”是“温度的交换”,而中位阶后,他的“初识之光”获得升华,不仅温度交换的距离和范围大幅增强, 还多出了另一种操控方式——直接控制两处温度的单向流动!

速度上并非近乎瞬时, 比温度交换慢上不少。

范宁此前一直都能理解为什么是“温度”, 因为温度和火焰属于“烛”的无形之力, 但他不理解为什么是“交换”,也不理解这与见证之主“无终赋格”有何关系。

而在几次灵感和明悟之下, 掌握了更多关于“无终赋格”的奥秘后,他提出了一个猜想:

“初识之光”的本质,或来源于祂所启示的部分复调创作技法!

于是范宁握着笔,试图将已有记录做进一步补充。

「复调音乐写作技法:转置、逆行、扩缩、倒影、密接和应……」

……等等。

……说起来,这个世界的人们创作音乐多以灵感驱动,虽然总结出了一些概念和技巧,但作曲理论根本没有形成独立的四大件《和声学》《对位法》《曲式分析》《配器法》,而是以《作曲学》一以贯之。

换句话说理论不成系统。

见证之主“无终赋格”同时执掌“烛”与“钥”两种相位,祂的奥秘不光包括灵感,还应包含理性!若自己想践行祂的规则…

范宁心念电转,合上了这本笔记本,然后回身从书柜里拿了一本新的。

他在扉页写上了《对位法》三个大字,然后翻到第二页,写上:

「一种在音乐创作中,使两条或更多相互独立的旋律同时发声,并且融洽和谐的理论技法,它是复调音乐的主要写作技术。」

考虑到目前的灵感碎片属于进阶技法, 为留有整理和循序渐进的余地,范宁第二次直接翻到了偏中间的页码处, 继续书写:

「若有两条旋律并行,组成复调音乐,且它们按照一定的音程关系上下转位并互换后,依旧能和谐并存,则可将其称为“二重对位”。」

「这里所说的把两条旋律上下转位的技法,就叫「转置」。」

「当「转置」的音程关系为八度时,称为“八度二重对位”,相当于两条旋律性质未变,仅仅互相交换了声部位置。如原先小提琴拉旋律1,大提琴拉旋律2,而后小提琴拉旋律2,大提琴拉旋律1。」

……

“因此,见证之主‘无终赋格’所启示的‘温度交换’,其本质为「转置」的一种特殊情况。”范宁写到这时,心中已然明朗。

他继续思考目前获得的第二种操控方式,翻页提笔继续:

「现有一条旋律,将其顺序倒转,逆向书写,如将“do、mi、fa、sol”书写为“sol、fa、mi、do”,则可将后者称为前者的「逆行」。」

「若同样是两条旋律并行,组成复调音乐,将它们「逆行」处理后,依旧能和谐并存,则可将其称为“逆行二重对位”。」

……

“灵感在两杯之间单向拉扯,低温更低,高温更高,凭空创造出原本不存在的温度差……因此,见证之主‘无终赋格’所赐予的第二种操控方法,其本质为「逆行」的一种形式”

范宁拧紧钢笔帽,闭上眼睛,在下一刻,坚冰从融化到沸腾,沸水从静止到冰封,如同水杯瞬间交换了位置。

再过几秒后,它们又恢复到了正常的温度,只是杯外和桌面留有水渍。

将见证之主奥秘与无形之力的关系梳理清楚后,他感觉到了灵性无比通透。

“范宁先生,给您送来《提欧莱恩文化周报》,新历913年第4期。”

“谢谢。”

范宁翻开这本装潢时尚精良的刊物。

“《分歧与弥合——从“死神与少女”看未来的艺术品》?”范宁念出了首版有些长的标题。

音乐沙龙上结识的音乐专栏主编唐·耶图斯,在专场音乐会结束的第二天,复试评比的最后一周,终于发表了他的重要乐评。

乐评分为三个部分,先是分析了大量的往年作品与评论,将“标题音乐”与“纯音乐”的论争抽象为“内容”与“形式”两个范畴,然后指出了范宁的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在“内容”范畴的弥合性与趋同性,称其聆听感觉为“浪漫的哲思从古典守序的音乐躯体中涌现,好似健康而富有弹性的血管中流动着激情的血液”。

在最后部分,他客观提及“标题音乐”与“纯音乐”论争的更大分歧在于“形式”。

“这位耶图斯也是神秘主义者?”范宁在这里读到了神秘元素的暗喻。

「若将艺术同样区分为表象和意志,那最高形态是什么?如果最高的共同艺术形式是歌剧(戏剧),那么音乐同美术、舞蹈和诗歌就只是实现它的表象;但如果音乐本身就是最高艺术启示,那么它就是意志的集中体现,而其他艺术只是意志的间接反映。」

「《死神与少女》是此道诘问中的一个微小扰动,虽然其力量尚不够下出定论,但我们看到了作曲者已为未来的艺术品勾出了轮廓的剪影。」

“如果那句古查尼孜语写成的隐知传递律全然真实,且杜邦所说的第三类传递法实证有效,那么至少在这个世界,我认同第二种观点。”范宁深吸一口气,合上了周报。

“前世的瓦格纳在推行‘乐剧’思想时,秉持的是第一种观点,但后来他仍旧折服于叔本华的‘音乐意志论’,即耶图斯这里阐述的第二种:认为音乐本体才是最高的艺术形态...说起来,尼采将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称为‘一首交响曲’,确实是一针见血。”

“早,卡洛恩。”

琼敲了敲虚掩的门,然后推开,愉快地问好。

少女清甜的嗓音打断了范宁的思绪:“琼,今天才周五,大一刚开学,你没课吗?”

“我请假了,有个重要的事情,要跟你商量。”

“嗯?你先坐。”

她在范宁办公桌的对面落座,脸上表情很认真:“西尔维娅的下一次聚会,我们到底应不应该参加?”

1秒记住114中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