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旧日音乐家 > 第一百五十二章 一瞬追忆(4800)

第一百五十二章 一瞬追忆(4800)

书名:旧日音乐家 作者:胆小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2 20:28:17

冬夜,街寒,煤气灯光黯淡,马车匆匆,行人稀疏。

该如何去描述这个12月17日晚,特纳艺术厅的新闻发布会那令人震惊的程度呢?

很多记者和乐评人在散场后回去赶稿的路上,都不断在心中预演,自己待会向同僚及亲友分享这条消息时,到底会是个什么语气和肢体动作。

这么说吧…

在后吉尔列斯时代,如果一位大师在积累大量的人生阅历后,宣布将用合唱的方式升华他的下首交响曲,这是条震爆各国音乐界的消息无疑。

如果一位天资稍逊于大师的伟大音乐家,在暮年之际试图用合唱攀登自己的《第九交响曲》巅峰,这也是条劲爆的消息无疑。

名气和影响力更窄的音乐家下定如此决心,也算是人生最后阶段的“飞蛾扑火”,各国音乐界依旧会将所有的目光聚焦到他的这一全过程,以成全他的致敬与攀登。

不过,一位23岁的年轻音乐家,在他的《c小调第二交响曲》?

而且他目前刚好处在音乐界的风口浪尖!

不管是那些此前对卡洛恩·范·宁留有颇多赞誉言论的主流媒体,还是本就持保守的审美立场,或擅长靠讽刺挖苦吸睛的某几家刊物和知名乐评人,他们在回去的路上构思报道时,所想到的思路都不约而同地相似——

新闻金字塔结构的顶端内容,原先预留的素材统统撤下!

什么“开幕季票房传奇”、什么“艺术天才与运营鬼才”、什么“学院派与民族精神”、什么“集过往风格之大成,开印象主义之先河”,这都不是重点!全部往后放!

写不下的东西,以“此外,据了解.”的口吻来起段就行了!!

“《N2与G9》”

——深谙引爆舆论之道的《霍夫曼留声机》资深记者费列格,双手抱胸低头、靠坐在马车上颠簸思考之时,脑海里浮现出了上述标题的大号字体占据明日报纸头版的效果。

两位音乐家名字的(霍夫曼语版)首字母,加上两部交响曲的序号。

如此标新立异,如此暗含对立,足以让所有人为之侧目,意欲一看究竟。

“《卡洛恩·范·宁宣称将在末乐章加入合唱》”

——西大陆历史悠久的严肃音乐权威媒体《雅努斯之声》,预选的拟题方式简单粗暴,显然是直接照着“炸弹糊脸”的路子在走了。

“《狂妄的求索,务实的尝试》”

——唐·耶图斯,这位《提欧莱恩文化周报》的主编,在登上连夜返回圣塔兰堡的火车之前,向报社总部草拟了一封电报,标题水平更是极高。

褒贬对置的形容词,在确保行文客观沉稳,符合帝国头把交椅水平的前提下,瞬间造成了戏剧性的冲突。

“狂妄”显然指的是范宁宣称的《c小调第二交响曲》,“务实”则是明日开票的旧日交响乐团新年音乐会,范宁所说的那次“先行尝试”:《c小调合唱幻想曲》。

的确很狂妄,也的确很务实。

对,尤其细细一思考后,这些人逐渐意识到,前者遥遥无期,但后者指日可待啊!

交响曲这样的体裁,每一部都是艺术家的里程碑,这位范宁指挥的《第一交响曲》完成才不到半年,期望马上就听到第二部肯定是不现实的,昨日交流时他自己也坦然说了,“可能数月,可能数年,可能更长,取决于灵感何日降临。”

但新年音乐会,这不是两周都不到了吗?

这位年轻气盛的天才音乐家选择这样的危险道路,到底是深思熟虑的自我实现,还是获得成功之后的飘然忘形?这次“先行尝试”能否初步对铺天盖地的争议进行回应?去听一听《c小调合唱幻想曲》,答案不说全然揭晓,至少有了五成做底吧?

于是越来越多的市民和评论家,将短期的遐想全部放到12月31日晚了。

把《c小调第二交响曲》的爆裂闪光暂时挡一挡吧!仔细想想新闻发布会上的内容,范宁指挥对于新年音乐会首演的预告细节,同样吊足了悬念和胃口!

虽然是单乐章作品,但既然是“小小的致敬”,那它的内部或许有起到乐章功能的分层,如“快-慢-快”的术语对比,经过乐队一系列铺垫后,让光芒四射的合唱加入…

大家顺理成章地作出这些猜想,不过,为什么除了乐队与人声,还有钢琴?钢琴会在音乐的发展中起到如何的作用呢?作为一种辅助音色的配器而存在吗?

还有透露的演出人员阵容,真的很有意思。

这位范宁先生不再担任指挥,而是去弹钢琴!旧日交响乐团邀请了浪漫主义大师席林斯合作执棒!

这位在浪漫主义潮流中毅然回归古典,倾注30年心血完成《第一交响曲“无标题”》,斩获“吉尔列斯继承人”称号的中生代大师,去指挥这样一首“致敬吉尔列斯”的音乐…

而他的好友尼曼大师,将在男声三重唱组合中领衔男高音!

另外的男中和男低,分别是旧日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卡普仑先生,以及此次首演了交响诗《外光》的印象主义音乐家维吉尔先生。

女声三重唱这边,女高音将由提欧莱恩著名的沙龙女主人,麦克亚当侯爵夫人领衔!

女中女低则分别是合唱团负责日常训练的伊丽莎白小姐,以及此次首演了管弦乐组曲《水之意象集》的印象主义音乐家洛桑小姐。

噢,值得一提的是,维吉尔和洛桑两位音乐家已成为旧日交响乐团的客座指挥。

这就有意思了,席林斯大师在台上指挥,范宁、卡普仑、维吉尔、洛桑这四位也是指挥,却“不务正业”,在舞台上弹琴的弹琴,唱歌的唱歌…

再加上附属于旧日交响乐团,来自“音乐救助”计划的孩子们组成的合唱团。

——这些安排,既有属于豪华配置的大咖云集,又有某些带着温情和趣味的“客串”成分。

指挥、钢琴、乐队、六位歌手、一个合唱团…要素快全了。

人很多,很好玩,很热闹。

很新年音乐会!!

别考虑那么多复杂的叙事和命题了,这…说起来难道你不想去听听吗!?

“卡洛恩,你的这种安排确实不错,我们每个人的确可以考虑发展‘副业’,老在一个位置上久了难免乏味,上次我在《死神与少女》中担任二提就很有新鲜感…”

新闻发布会散场之后,卸台清点花了更长的时间,深夜三人走在仅留有微弱煤气灯光的大厅走廊上,琼拿着一张新年音乐会的曲目单设计初稿啧啧称赞。

“你喜欢我的嗓音吗?要不下次伱也安排我去唱歌吧…”

“我忽然觉得排练压力轻了千万倍,之前间隔一天的频率密不透风,现在只用等十多天后的新年音乐会,而且那些曲子的长笛都好简单,你写的那一首乐队部分也不难…”

“对了,睡觉做梦时听见音乐片段是正常的吗?比如带低音的增三和弦之类的…”

“卡洛恩,你为什么在后面偷偷地笑?”

两位小姑娘走在前面,琼愉快又轻软的嗓音洒了一路,范宁没有说话,两人疑惑地回头,却看见他在黯淡灯光下的嘴角噙着笑意。

“我想起了一些开心的事情,很久以前了。”范宁回过神来,“然后,这个新年我也想让自己和大家同样这么开心。”

前世毕业季之前的那个新年,学校交响乐团和合唱团一起上演的,正是《c小调合唱幻想曲》,自己同样是弹的钢琴。

这是范宁非常喜欢的一首作品,它的钢琴部分充满着抗争与激情,气质一如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它的“欢乐主题”是“欢乐颂”的前身,听起来如出一辙;它时长二十来分钟,不会像四个乐章的大型作品一样将初听者拒之门外;它的乐队部分写得平易近人,声乐片段也不长,女声三重唱、男声三重唱后就以辉煌的合唱结束…

那时的范宁就一直觉得,相比崇高而充满神性的《第九交响曲》,这首“小贝九”才是自己够得着的欢乐,它的亲手演出,凭借努力就能成为现实。

所以…很愉快的一个夜晚,昔日伙伴都在,音乐振奋人心,鲜花掌声不断,彻夜把酒言欢,彷佛未来全是能实现的理想、能长久的陪伴和能触及的美好。

一瞬追忆,似乎中和了某些梦境阴影中潜在的不安因素。

“今年新年当然会更开心。”希兰看着范宁,眼里笑得很愉快,“变化太大了,我们现在有温馨的精神家园、热闹的活动安排和那么多志同道合的同伴,不会只是我们两个人在马车里追忆着儿时每一次新年的变化和生活变迁。”

回忆结束后,那些情绪似乎顷刻间不见踪影,范宁微微颔首,“密集的演出轰炸结束,先考虑考虑一些更现实的棘手问题吧…”

在生活区域的走廊上,范宁打开自己的办公室门,拉开煤气灯闸,让柔和的米黄色光线洒满桌椅和沙发。

紧接着他又打开了内边的起居室房门。

里面是豪华酒店式的敞阔单间布局,两道橡木屏风将其分割成了就寝、创作和阳台观景区域,再往里的一道小门,是带沐浴区玻璃隔断的盥洗室。

在三人都进来后,范宁关紧房门,从置物架上的一排无度数装饰眼镜中取下三副,并拆掉镜框上暗棕色的遮阳镜片。

琼从口袋里掏出三对透明的看似正常模样的镜片,换了上去,三人戴好。

她脱鞋、踩床、踮脚,将手指点向了头顶吊灯水晶阵列下方的空间区域。

于是里边的墙壁上,出现了第二道原本看不见的木门。

戴眼镜的三人,望向衣帽储藏间墙上的五幅作品。

《山顶的暮色与墙》《蛇蝎的视角》《某情绪下所见之深渊》《银镜之河》《关于极端不对称容器的创作式写生》——它们的色彩运用到了某种接近伟大的程度,颜料调和得如群星归位般恰到好处,任何微弱的平衡打破都会立马使之黯然失色。

仿佛一旦摘下这浸泡过特制灵剂的眼镜去观看,那些或饱满或劲道的笔触就会翻滚、旋转、高歌起来。

“当时匆匆两天五幅,不得不说,马莱先生仿得真像。”希兰感叹道。

“都是直接作画、快速运笔、无需层层铺色的风格。”范宁拧着眉头,“《绿色的夜晚》已升华,《痛苦的房间》多半也飘向了大宫廷学派的移涌秘境入口,如果将它们也升华,那么‘七光之门’就会打开”

范宁知道特巡厅会来复查,也知道他们对文森特的作品名录有充足采集。

既然要查,那么肯定是要让他们见到东西的,什么“卖出去了”、“自己也不知道”、“一时半会找不到”的措辞就别拿来骗傻子了。

不光见到,还得“货真价实”,对得上他们的情报描述、人员印象或那些不甚清晰的照片存档。

否则这帮人难免会把整栋艺术厅给翻成什么样子。

幸好“瓦修斯”一直在暗示他们,卡洛恩对文森特调查失常区的往事不甚明了,对音列残卷的兴趣只是在助力作曲上。

又强调了特殊画作并非唯一性物品,只需满足与“七光之门”发生神秘学联系,并杜撰了还有几幅民间采购的画作被烧毁之事。

这让特巡厅恐怕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继续搜寻民间画作上,而非死盯着这拥有特殊身份主人的特纳艺术厅不放。

虽然“非唯一性”的说法没有欺骗,但这多少又拖延了一些时间。

“只是,谁知道这和我有什么关系?暗门相关的秘密就是一颗粘手上的定时炸弹,既不敢再下去尝试拆弹,也不能拱手交人,这种局面真是危险又尴尬”

戴着镜片的三人,又足足盯了画作二十分钟,试图从内容本身读出什么暗示,但依旧无所收获,直到范宁示意撤出衣帽间,琼摘下眼镜,重新踩上床,复原水晶吊灯阵列上的秘仪,衣帽间的门缓缓消失。

“而且,特巡厅现在对‘瓦修斯’失联的态度我也摸不清楚,而且,而且”范宁后半句关于“旧日”的事情终归是没有说出,他虽然将其收容回了启明教堂,也一直没有带到醒时世界,但那天发现的种种怪异事物,裹覆的粘膜、篡改的文字,阴霾反而似乎离自己更近一步了。

再者礼帽的事情…之前意外获得并发现作用后,范宁其实畅想过,长时间陪特巡厅唱“双簧”,不过随后他意识到自己并不可能长期在刀尖上跳舞,也不能总是一个身份在活动时另一个身份不见人。

还有“小心蛇!!”的警告

“文森特叔叔就没有给你任何提醒吗?”希兰问道。

范宁先是摇头又是点头:“‘启明教堂’一事是我从美术馆内某些蛛丝马迹推测出来的,但除此之外暂时没有了。”

他不是一个会在同伴面前死守秘密的人,相反,他渴望有信任的人分担压力一起商量。

只要时机合适了一部分,就会相告一部分。

但有些事情,似乎永远等不到合适的时候。

“上次在圣塔兰堡城市学院的酒店大堂,还有什么没说的吗?”希兰打量着他。

“没有。”

卡洛恩身世上似乎背负了好多沉重的东西。与范宁的眼神接触间,希兰突然直觉有些不安,最近这种平静快乐又相对纯粹的音乐生活,不知道会持续到哪一月或是哪一年被打断。

“琼明天有课对吧,希兰早点起来,跟我一起去市立精神病人委员会医院,看望一下哈密尔顿老太太。”范宁将眼神的聚焦点从希兰的脸颊上移开。

“小问题吗?”希兰见他转移了话题,但仍旧顺着问道。

在之前大量繁琐的基础工作中,哈密尔顿与她和门罗的相处时间,比范宁要长的多

“恐怕不算小。”范宁摇头,“年纪大了,衰老已至,工作强度近年不降反增,各类调查环境的毒素又浸染了身体…”

“不算小,怎么还呆在公立医院?哪怕是从郡本级直属前济贫院独立出的机构,恐怕水平也和私人医生相去甚远吧?”

希兰问完一串问题后,自己心里却有了答案,那是哈密尔顿女士的就职单位,她或许是为了便于工作。

“你们先回去休息吧。”

床边的范宁由坐变躺,朝两人挥了挥手,然后用被子卷起了自己的身体。

网抑云pc端的歌单顺序调整功能真的智障,只能按曲名/专辑名/时长排序,我服了,而且和APP不同步。

APP的歌单顺序现在应该是正常的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