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旧日音乐家 > 第五乐章 天使告诉我(3):浩渺星光

第五乐章 天使告诉我(3):浩渺星光

书名:旧日音乐家 作者:胆小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5-12 01:37:34

这时范宁余光瞟见安在用袖子轻轻沾脸。

他一时没有继续起奏,抬起头作出询问的表情。

笑容开朗依旧的少女,正在朝自己点头又眨眼。

“冬!——”

于是范宁将早已放在低音区八度e键上的左手沉了下去。

夏天(六),《圣洁的河流》。

全音符和二分音符的凝缓低音进行,就像教堂的钟声一次又一次沉重的敲击。

随即他右手奏出长短交替的附点节奏旋律,先是自上而下,又重新回旋而上,如河面波浪一阵阵翻涌。

“在圣河粼粼的波光中,

倒映着大教堂高耸的城楼。

教堂中有一幅画像,

画在金色的布匹上,

在我生命的沙漠中,

它的光辉时常把我照亮。”

同样是夏季袒露心意的告白,但情绪不再是之前的酩酊和炽热。

这首歌曲的基调偏向庄严和倾慕。

安所唱的旋律音区适中,起伏克制,也几乎没什么临时升降音。

但不知为何,前面才八个小节,范宁就听见她的声线微不可察地抖动了几下。

这在之前那么长时间的拉锯比拼中都是从未出现的。

后面才慢慢恢复了此前稳定而清澈的质感。

钢琴八度低沉的伴奏,渲染着一座雄浑奇伟的城,画面一幅幅从听众脑海浮现,随着歌唱的进行,音乐渐渐转入大调,神圣的崇拜也转为细腻的呢喃和仰慕。

“在我倾慕的圣像旁啊,

花朵开放,天使飞翔;

而那眉目、双唇和脸颊,

和我爱的人一模一样!”

附点旋律在范宁手指连音线的指引下,让河流流淌时微有起伏又更显静谧的形象逐渐远去。

“有没有发现这一套曲目都好短?”

“确实,第一首一分钟出头,已经很短了,后面竟然还有仅仅几十秒的!这首两分钟已经是最长的了……”

听到第六首时,开始有评委意识到这点。

“但你们有没有发现,他钢琴后缀的成份很大,演唱完毕之后,伴奏就不再是伴奏而是独奏……钢琴继续渲染着作品的后景,作为对曲式的一个补充,甚至是整首作品的一个总结,这很好地弥补了听众觉得意犹未尽的问题……”

“所以时间短,但信息量不小,这舍勒完全不做无意义的旋律或歌词重复,每一秒都有新的音乐材料,或新的情感变化!”

他们趁着第六首结尾自由延长的间隙很长,和身边人轻声交流起来。

“我觉得很多别人写的歌已经听不下去了......”

“这部套曲和《美丽的磨坊女》完全不一样,不是靠叙事逻辑串联,是情绪逻辑!”

“没错,它的文本完全是为情绪服务的,我从来没被这么强烈的情感所压倒过!”

听众们也纷纷评头论足,发表感受。

《诗人之恋》的文本来自于海涅诗集《抒情的间奏》,从“间奏”一词就能看出,它每首篇幅很短,也不是为了陈述实体化的剧情,而是以象征、白描或抒情手法,求得巨大的情绪感染力。

一切为情绪服务。

舒曼显然准确地把握到了这一特征,他在曲式结构上选择了通谱体和单段体,既很少用重复的旋律配相同的歌词,也不分什么“主歌”和“副歌”。

换句话说,材料呈现完了,情绪释放完了,该结束就结束,只有几十秒就几十秒!绝不像有些蹩脚的作曲者作词者,继续无谓地重复或插入间奏来硬生生凑到三四分钟!

这种极度洒脱又极度凝练的情绪化表达,无疑是狠狠戳中了这些南国民众的审美内心。

范宁的右手开始敲击起连续的c大调柱式和弦。

低音区进入两拍一音的低沉八度,在此衬托下,右手一直敲击出绵延不断的“邦邦邦邦”声。

“即使心碎,我不怀恨!

即使心碎,我不怀恨!

爱情永远消失,我不怀恨!

虽然珠宝闪耀,赐予辉煌,却没有一束光,能透过你黑夜般的心……”

夏天(七),《心碎也不恨你》。

简单的c大调,夜莺小姐却将它唱出了哀而不伤的感觉。

尤其在拖长“herz——”(心)音节上,旋律出现了特殊的、带着一丝压抑的临时降a音,唱到这里时她脸上率性微笑,睫毛却在晶莹闪闪,苦的是那些痛彻心扉的听众。

“即使心碎,我不怀恨!

我真的梦见过你,见过你内心的黑夜,见过毒蛇咬啮你的心;

我见过,这是多么可悲,

但我不怀恨!”

这首的织体极为特殊,全曲都在右手的敲击声中进行。

范宁手指下分布着“>”重音记号的柱式和弦,仿佛一把锤子在不停敲打,要一直把诗人的心敲碎才肯罢休!

这样的音乐处理方式,有些敏感易悲或怜爱之心涌起的听众,都恨不得将这个舍勒从钢琴前拎起来,去好好质问一番为何如此决绝无情了!

幸亏这一首同样很快结束,范宁用抖动踩法压起踏板,然后双手奏出一片极轻极快、同音反复的三十二分音群。

夏天最后一首,《那小巧的花儿如果知道》。

他指尖下流畅的清脆震音,仿佛天上的星星,正在一闪一闪散发着微弱的光。

随后少女就着其中隐伏的连音线条,唱出一支纤细孱弱又优美动人的歌谣:

“假如小花知道,我的心伤得有多重,

它们会陪我哭泣,减轻我的苦痛。

假如夜莺知道,我有多么悲伤,

它们会帮我振作精神,让我欢快歌唱。

假如金色的星星,知道我的痛苦,

它们会从天降临,对我说安慰的话语——”

花朵、夜莺、星星,这些寻常事物到了诗人眼里,全部都成了“小巧且脆弱”的东西,足以见他此时的状态有多么脆弱敏感。

可在人声旋律即将结束之时,范宁极速跑动的指尖下,五个特强记号(sf)突然毫无征兆地的被奏出,好似主人公的悲愤之情在此刻如火山版喷发!

“可惜它们都不知道!

只有一个人了解我的心酸,

是她把我的心,

狠狠撕为两半!

听着夜莺小姐唱出最后一个诗节,很多听众这下不禁闭眼仰头,靠回座椅,微微张嘴,喘息着呼入空气。

这个舍勒调动情绪的功夫,可属实把人给弄难受了……

之前《美丽的磨坊女》,不管后续如何,至少在中间位置的第11首《属于我》,音乐和诗歌内容还是十分幸福欢乐的。

现在才到第8首“夏天”就这个样子,之后谁知道他能干出什么事情!?

其实,《诗人之恋》在舒曼的创作时期里很微妙,1840年是他与克拉拉步入婚姻殿堂的爱情之年、音乐创作的丰收之年,于是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这部作品是“充斥着幸福喜悦的灵感结晶”……

但事实上,两人成婚在9月,而这部作品完成于5月,正是舒曼与恋人分开,聚散悬而未定,外界阻力重重,内心最煎熬痛苦之时!

完全可以想象,一位悲观忧郁又敏感的艺术家,在创作这部作品时,会有多么患得患失,会将自己代入到何种坎坷又凄美的境地中去。

秋天要到了,第九首,《笛子在奏,琴声悠扬》。

“冬——冬冬冬—”“冬——冬冬冬—”

听起来,它似乎像是一首“独奏版”的圆舞曲作品,3\/8拍的音乐一开始,范宁的右手就在高音区奏出上下起伏的十六分音群,同时左手用浑厚的柱式和弦,敲击出鲜明的舞曲节奏型。

“笛子在奏,提琴悠扬,

喇叭都都地吹响;

在婚礼的舞会上她跳着,

她是我心中全部的爱。”

这是一首描绘婚礼场面的舞曲,上方流畅跑动的单音旋律线条,就像长笛和小提琴奏出的音乐飘扬,而下方声部则仿佛让人们听到了“冬冬冬”的鼓响。

但调性又是带着暗澹色彩的d小调。

与上下奔流的伴奏旋律不同,夜莺小姐的人声起伏却并不活跃,节奏和音域始终处在克制的范围内。

火苗在空中跃动,乐器们交织在一起,多么热闹,多么欢乐。

人声却始终融不进这个伴奏,处在一种于热闹中抽离的状态。

“铃铛在响,喇叭在吼,

双黄管在吹,鼓在擂,

喧闹声中可爱的小天使啊……

却悄悄地啜泣流泪了。”

夜莺小姐仍旧在笑,脸颊上却淌出了两道浅浅的痕迹,在舞台灯光的反射下清亮一片。

老师写的音乐里,这位唱着歌谣的诗人,这位出席舞会的诗人,真的是婚礼的主人么?

笛声在奏,琴声悠扬,喇叭和鼓声冬冬地响,听众们感觉思绪正从华宴上飘升而起。

他们仿佛嗅到了盛会的香水和火苗燃烧的味道,听见了新年夜的钟声,瞧见了夜空中绽开的凄美烟花和拉扯彩带奔跑舞蹈的人们。

但这一切与自己无关。

可爱的小天使在啜泣啊……

“怎么办,她好像真的哭了!”

“也就是一场比赛啊,明年可以再来啊,夜莺小姐年纪还这么小。”

乐迷们看到少女脸上的泪痕后真的怔住了。

很多人重新抓起自己早已折掉的熄灭花束,在心疼怜惜又追悔不迭地徒劳摇晃着。

甚至有不少评委也在做这个动作。

尾声,用尽力气的人声在音乐中消融,但范宁的双手仍然奏着那欢快的圆舞曲,并逐渐化作一团下行的甜蜜的半音阶旋风。

“你又没参加经历过,怎么知道对她有多重要呢?”

“这舍勒写的都是些什么啊,我也是真的服气了……”

“我要你跟着我投,你他妈自己听桃色歌曲听得那么起劲,都快结束了装什么后悔啊!”

“都怪你们把可爱的夜莺小姐弄哭了!

一直热烈但不失礼节的巨型露天歌剧厅,经这第9首凄美的《笛子在奏,琴声悠扬》一曲后,竟然逐渐出现了议论和争吵的声音。

音乐自然没有因此停止。

范宁的伴奏一改之前的热烈流畅,而变得分散纠结、缓慢无力,夜莺小姐仍然在唱,尽管泪痕未干,她脸上仍然带着恬澹开朗的微笑,认真地表现着乐谱上老师所作的每一个指示。

在《当我听见恋人的歌》一曲中,诗人听到一首恋人曾经唱过的歌谣,相思之情顿时溃如决堤,满腔的悲凄化作泪水滚滚流淌。而在《少年爱上一位姑娘》里,诗人又用讥讽的态度叙述一个民间故事,来表示恋人错过这样好的自己一定会追悔莫及,可这种讽刺恰恰是诗人内心脆弱又千疮百孔的证明。

如此到了秋天的最后一首《在晴朗的花园早晨》。

范宁在上方声部接续奏响下落的十六分音符,又以长时值的附点四分音符承接,就像清晨的露珠在一片片树叶上凝聚打旋,然后在某个瞬间终于掉落在地,化成了一滩晶莹清澈的水。

“在一个晴朗的早晨,我在花园散步,

花儿一股劲滴咕,我依然在静静地走,

花儿一股劲滴咕,满怀同情地瞧着我:

‘不要对我们姐妹生气,你这苍白忧郁的小伙儿’!”

这首曲子描绘的诗人清晨在花园中漫步,试图忘记曾经的恋人。

最后一个秋日。

夜莺小姐的嗓音像低低自述般小而轻,渐强渐弱的的力度组合交替出现,好似缤纷的花儿们在窃窃私语,怜悯诗人那得不到回应的悲惨爱情。

自第九首起听众席就一直在传来断断续续的叹息和争吵声。

内容都大同小异。

吕克特大师已经有很久没抬头了。

他夹钢笔的手一直撑着额头盯着桌面,心情复杂惋惜之下,感觉整个人都被一张无形沉重的网给拉扯着抬不起脖子。

直到分散在远方几处的惊呼声,打断了众人的絮叨抱怨,也突兀地刺入了琴声与歌声之中。

“怎么又开始亮起来了?”

“我的也是!什么情况!?”

“全部亮了,全部都在亮!

歌声未停,吕克特腾地一下站了起来。

足足四十八位评委全部站了起来。

一直百无聊赖、打着呵欠等待结束的芮妮拉小姐,也站起浑身燃烧在焰色中的身子,满脸震惊地往台下张望而去。

只见原本一片昏暗,仅能偶尔看清听众鲜艳衣物一角的各处席位或地上,大家或弃置、或拿在手上的花束全部重新发起了澹澹的光芒!

不是最初分发下去的红色,最初还只是莹然的白。

但接着逐渐带上了极少极少的浅黄。

一眼望去,就像黑夜漫天星河中的浩渺微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