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旧日音乐家 > 第五十章 神秘学教程:隐知传递律

第五十章 神秘学教程:隐知传递律

书名:旧日音乐家 作者:胆小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2 20:28:17

“哦,没什么。”范宁陡然惊醒。

他笑着说道:“我就是觉得它看上去太奇怪了,不过我连图伦加利亚语和诺阿语都不懂,这个古查尼孜语对我来说就是天书。嗯,仅仅是直觉上的奇怪。”

范宁压制住了自己在这个世界见到中文后的沸腾心情。

杜邦说道:“那你的直觉挺准,若你以后对各种古语言有了初步研究认识,就会发现这个古查尼孜语还真是最奇怪的一个。”

“北大陆的诺阿语系是屈折语,它一部分分化成了图伦加利亚语,保留了这种典型的屈折特征,另一部分则分化成古霍夫曼语,后者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受到了沿海尼勒鲁人、通古斯人,以及西大陆雅努斯人的影响,到了现今你我说的霍夫曼语时,已存在部分兰格语的多式综合语语法特征。至于南大陆的几种语系则主要是黏着语...”

这些不会都是有知者需要研习的吧...范宁一头雾水。

“但古查尼孜语,它的语法特征似乎不属于以上任何一类,来源和年代成谜,被有些人称为‘神秘的孤立语’。在第3史早期,有极个别学者,比如这位,自称破译出了少数字符,不过我看他这语焉不详的图伦加利亚语译文,估计是在一通乱翻。到了新历,更是几乎没人能看懂古查尼孜语一个字符了。”

范宁听到这心中又有些好笑。

就算是正常的中文,你们都不一定能破译出多少词来。

这种局部字序颠倒的中文,再加上“火星文”式的字形魔改,你们能看懂就有鬼了。

我自己都快看吐了...

“所以...”杜邦无奈摇头,“这本《论代价与起源》,对我们有实际意义的,其实只有译文下面作者所作的一小部分注解...”

“作者总结了一些隐知传递中的风险规律,可为我们所参考:比如有秘仪保护比没有更安全,‘读或写’比‘听或说’的方式更安全,模糊的表述比清晰的表述更安全,等等...”

在杜邦描述这些规律的时候,范宁余光却在瞄书本摊开那页上的小插图。

他慢慢地把上面的中文默念了出来——

「隐知传递律:

隐知的流动总是遵循这样的方向:从高阶到低阶、从多数到少数、从表象到意志,逆向而行总是将乘受不同形式的代价。」

这句原文,虽然自己不能完全理解,但明显比杜邦所说更全面、更简洁、更提纲挈领!

范宁边听杜邦讲述,边若无其事地随便翻动文献。

这本书的确只有零散的几幅手抄插图,其余都是“一通乱翻”的图伦加利亚语译文。

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只有这一句,其余的中文,还真是一些乱七八糟的“黑暗童话”片段。

想要继续获得其他的信息,还是得继续听讲。

杜邦继续他的讲述。

“然后作者认为,接受隐知有精神污染风险的原因在于:语言!”

“人类的思维依托于语言才能存在,哪怕是简单的思维,至少也需要‘动作的语言’,而只要稍稍复杂的思维,就得以‘文字的语言’为载体,比如隐知,必然依赖语言。”

“而语言,是见证之主的造物。各语言的诞生与演化史本身就是秘史,也是见证之主的意志体现。人类在使用语言中生存发展,也在使用语言中被见证之主永恒地凝视。”

听到这里时,范宁对此的疑惑也打开了。

但是他有了一个隐隐约约的猜想,这个猜想让自己有点激动,他特别专心地继续听讲,看看自己的猜想是否能够被印证!

“最后作者系统性总结了规避风险的原理,将其归纳为——隐知传递三形式。”

“第一类传递形式:直接式。借助语言的载体,直接听说读写,此为高风险传递。”

“第二类传递形式:隐喻式。借助语言的载体,但采用隐喻或象征的手法处理关键信息,此为中风险传递。那些神秘主义书籍或教会文献,之所以钟爱古语言,而且语焉不详,一会讲述故事,一会颂念祷文,正是因为他们采用了第二类传递方式。”

“第三类传递形式:创作式。借助非语言载体,比如音乐、绘画、雕塑、舞蹈等艺术形式来承载隐知。作者认为,此类方式为低风险传递,甚至理论上可以做到无风险传递。”

果然如此!!!

范宁终于从理论上明白了,为什么音乐和美术能带给自己如此难以言说的极致体验。

但接下来杜邦最后一句话给自己泼了盆冷水:

“但这类形式,比如音乐,是否真能承载隐知,他人又是否真能有效理解,答案存疑,它对于创作者和欣赏者的门槛要求太高。可能在很长时间内,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在神秘学中的作用还是以一种秘氛——作为秘仪的构成部分而存在。”

“但该作者认为,借助非语言形式的艺术创作来洞见真理,可能是未来的有知者摆脱混乱与阴影,攀升至辉塔穹顶,实现彻底精神自由的唯一途径。”

范宁在听课中眼神数次变幻。

有知者何其稀少,而99%的有知者,终其一生在移涌中探索,也没法进入辉塔的门扉,成为邃晓者。

或许自己只有进入辉塔,攀升到穹顶之上,才能真正知晓世界表象之后的本质吧。

“今天的课程到此结束,我要去练琴了。”杜邦的起身打断了范宁思绪。

“谢谢。”

杜邦推开办公室的门后,又回过头来:

“卡洛恩,你必须明白,有知者永远无法追求绝对地规避掉隐知风险,哪怕终日刻意充耳不闻,世界的混乱意志也会无孔不入地污染你,因为你已经窥见了它。”

“保持求索之心,不必因噎废食。但书面的文献研讨分享、文学与艺术的隐喻、必要时刻的秘仪庇护,总是好过口头表达神秘主义。所以你要尽快掌握古语言,这些书籍作者在书写时,多多少少经过了隐喻的处理。你办公室的书籍主要涉及的都是低阶隐知,以你的灵感阅读起来风险相对较低。”

于是范宁提问:“所以接触隐知带来的风险,具体到底是什么?”

“各种形式。”

杜邦的声音有些阴森恐怖:

“它们会成为你不能割舍的共生体,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性格和价值观,篡改你的记忆和认知,催动你的**和阴暗面生长,让你的人格偏离最初的模样。它们会让你看见不该看见的东西,听见不该听见的声音,闻到不该闻到的味道,让你产生各种不该有的想法,最终导致你的‘畸变’或‘迷失’。”

“听到我这句话,你的第一感受是忌惮和反感,对吧?”

“但实际上有些改变发生时,你内心是接纳的,你并不自知,觉得自己本应如此,甚至认为这就是自己‘心路历程’的蜕变轨迹。”

尽管维亚德林已经告诉了自己这个世界的基调,自己也已做出选择,但听到这些话,尤其是后段,范宁心中仍然感到阵阵凉意。

“这就是追求无形之力的代价?”范宁语气有些凝重。

而杜邦带上房门前的最后一句回答颇有深意:

“指引学派的初代领袖‘圭多达莱佐’曾有一句名言——”

“有代价的不是力量,而是知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