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旧日音乐家 > 第一乐章 唤醒之诗(53):狐百合原野(二合一)

第一乐章 唤醒之诗(53):狐百合原野(二合一)

书名:旧日音乐家 作者:胆小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09 11:58:52

《唤醒之诗》,序引,“芳卉诗人”的夏天起床号。

号角之声拉开了《第三交响曲》的序幕,即攀升路径的密钥基底、世界形式最低级的形态、“生命初始”阶段发展的序幕。

没有任何伴奏,单纯的铜管宣泄,但又在金属感中带着温润,是性格最像木管的铜管。

节奏律动似铿锵步伐,通篇音符标以“>”的强奏记号,但旋律又以哀乐小调为雏型,在雄浑中带着悲壮和惨淡。

这与范宁的前两部交响曲风格完全迥异,以至于无人能够产生联想,但它们在结果上是一致的:开篇先声夺人,直接击穿灵魂。

“这条旋律?”

“感觉没什么奇特的写法啊?节奏型这么简单,没有任何变化音,连伴奏都没有,为什么听起来直接就.”

几位试听的音乐总监、大投资人和院方高管当场瞳孔睁圆,内心语句起了个头,又找不到接续描述的形容词。

这种对立语汇的粗暴而直率的演绎,就如空腹痛饮烈酒,让食道与胃部颇觉苦痛,让心脏出现更有力的搏动。

有人开始重新回看总谱第一页上的作曲者名字,之前这可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

“咚——咚!————”

主题进行的后半部分,大管、长号、大号、弦乐器和打击乐开始出现齐刷刷的向下五度震击音符,就像模仿着原始部落人群手下的击鼓之声。

号角之声随着主题的进行逐渐高涨。

“嚓!!!”

在达到最高点时,乐手扣响大镲,旋律向下跌落。

“起床号”只是苏醒之前的预演,音乐又重新回归黒暗和寂静。

一小段阴郁晦暗的柱式和弦,连接起管乐器沉闷而迟缓的同音起伏。

此之谓“神秘动机”。

神秘的音调代表着“无生命的物质”,但从隐喻的角度来说,它是指“在进入门扉之前的人”。

就像范宁这个创作者自己。

或者说,只有先认清未进门扉的自己,才能理解之后穿越门扉的自己。

这种音乐语汇在范宁的探讨中是怪异的,来自辉光的灵知还没有照射到这片荒原,瓦尔特尚不能理解到辉塔,不过他至少可以忠实地呈现音乐本身。

于是众人听到的是碎片化的织体,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旋律,唯一的倾向性,是以圆号为主导的、在极低的力度中进行的色彩性描绘。

低沉的弦乐声从四面八方涌现,创造出的神秘物质有如夜间的黑暗——是陌生、可怖但伟大的,而灵知的幻影此刻不过如帷幕轻纱。

坦白来说,第一次合奏而已。

瓦尔特自然知道很多拍点都进得不齐,力度也偏平铺直叙,精细化的表情术语还没做出来,但是,听众们起始的改变已经强烈地发生了。

“这是灵感?这就是高灵感的世界?”

很多大投资人或院方上司,不过是附庸风雅或者具备行政资历,他们这辈子都没体会过这种“错觉”——可能是错觉——自己对音乐细节的感知力什么时候有这么强?

不过是一次仓促的排练而已!

那是灵性中某种驽钝状态的扭转、改变,他们觉得与此刻相比,之前自己的状态根本就不能算睁眼,尽管到处都充满着以太到星灵体的振动,但那个时候的世界黑暗且死寂如冰,而现在,灵感再低的人也能意识到,虚无中似乎有什么神秘而强大的事物在复苏。

瓦尔特手指捏着指挥棒,小心翼翼地在空中划拍。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定音鼓的微弱三连音一直在持续敲响。

“哼鸣。”瓦尔特示意大管与低音大管进拍。

它们吹出线条平缓,带着颤音的醇厚男低音旋律。

这是田园诗的颂歌,哼鸣一小节,又休止一小节,循环往复。

“拂晓。”瓦尔特的眼神在总谱又一处掠过。

第二次哼鸣出现的同时,长笛与单簧管进拍。

高八度双音跳进,晨光穿云,带来拂晓。

“**!”他指向小号。

乐手们立即粗暴地跟进,仰天吹出凝胶胎膜上的re、fa、la、#do四个音符,并在最不协和、感官最为刺激的#do上悬停。

“哼鸣。”

大管对田园风光的赞颂声又起。

“悸动!”他余光扫过总谱的中提琴声部。

排练厅左前方奏出了灰暗的d小调和弦震音。

“**。”“哼鸣。”

两个对立的动机在震音中再次出现时,位置产生了微妙的互相调换。

乐手们感觉空气中有什么东西出现了裂痕。

而看排练的那六七个人彻底听傻了。

他们以平生的见识,就不知道还有交响诗能这么去写,能写成这个样子。

你们这是什么曲子啊!?有人心里在卡带似地咆哮。

“扬升。”

瓦尔特双目如炬,内心节拍在精准地向前推进,右手给出一个手势,向上挥扬。

沉寂已久的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以fff的力度奏出极速向上的7连音阶,然后突然变得凝滞,往下三度的音符上拉扯。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从完全静止的呼吸中恭迎新生。

“锤击!”

最后一音,定音鼓、大小军鼓和铜管残忍锤响,新的生命被无情灭杀,鲜活的**开始在泥土中腐烂。

“**!”小号用暴力承接苦痛。

“re/fa/la/#do!——————”

乐者和听者均觉得,有一种力量从自己颅边砸落,击碎了另一种力量。

它的侵略性针对的不是自己,而像是……封住自己和这边空间的透明玻璃。

玻璃在碎裂。

“拂晓。”

瓦尔特接二连三地指挥声部进拍,长笛与单簧管再度向上刺破云层。

“**。”“悸动。”

长号吹响不协和的d大小七和弦,弦乐震音开始朝各个提琴声部蔓延。

“哼鸣。”“扬升。”“锤击!”大管、低音弦乐与鼓的排列进行。

第一轮排练合奏,在存在诸多瑕疵的情况下,能有这种感觉是瓦尔特做梦也想不到的。

他感觉到自己灵台澄明,渐至佳境,甚至逼近了穷源尽委之程度。

“这种唤醒是由深不可测的死寂向音符和和声的苏醒,但见证之主的醒觉恐怕还不是老师深层内在标题的全部,它隐喻的是更本质的‘从无到有’的根本性转变,是从一种最原始混沌的世界中成功突破的伟大之举……”

“我感受到了‘盆地’,我绝对能得见辉塔的基座,老师在试图通过音乐作品,探讨一条神秘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攀升之路’,没有人能仅仅把他认为是一位深思的、微妙的大自然的歌者,后者评价颇高,但对他来说是无比的狭隘……”

第三分钟时,瓦尔特竟然觉得自己的灵性升华了。

只差一次入梦!

曾经在故乡教会就有了扎实积累的他,在旅费生涯的今天,高位阶的境界已经咫尺在望!

调性在发生悄无声息的变化,“哀乐进行曲”主题被范宁用圆号和小号继续续写,音程上下跳跃,节奏生硬堆砌,冷酷而暴虐的特征越来越明显。

“咔嚓——”空气中某种无形之物的裂缝正在蔓延。

阿科比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已经呆若木鸡。

“这……”

如果在平时,深谙盘算利益的他会迅速转变态度,下决定将这首曲子替换近正式曲目,但现在,他丧失了思考能力。

年迈躯体中为数不多的激情全部被强行抽了出来,然后,迅速又臣服于另一种激情。

就像被风卷起的花瓣与叶子。

“拂晓。”“**!——”

在瓦尔特的调度之下,暴力与田园诗的灵感有的前后连接,有的同时并行,有的交替循环,以奇特错杂的节奏、充满张力的音响、极其深奥的规律进行着探讨、衍变、推进……

一如受到某种神秘力量支配的古老仪式。

“悸动!”“哼鸣——”

晨光与田园诗依旧不间歇地歌唱。

“扬升。”

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向上音阶从7连音,到8连音,再到10连音,管乐组与弦乐组出现过山车般的滑音。

“锤击!!”

后方的低音鼓手落槌的下一刻,突然感觉到了上空的异样,好像有什么色彩爆裂了,一堆纷纷扬扬的东西落了下来……

“何等的奇观!!”

狐百合原野的一处山坡之上,范宁怀抱吉他,眺望远方而叹,夏风拂动他的衣衫作响。

安终于穿回了平日觉得更自在的T恤与短裤,她蹲在一旁,用额头轻贴脚边的一束狐百合。

即使单看一束,它也有着奇特的花型,其花瓣向后反卷、瓣缘呈波状绽开是最鲜明的特征,艳丽而高雅的色泽犹如燃烧的火焰。

而放眼眺望原野,小小的云朵在缓慢飘动,像光滑打结的白丝线将青石般的天穹系上结带,太阳在闪烁间越过高耸的山峦,橙黄和桃红光点有若泡沫浮起,狐百合花群从白到红变幻的色彩,就似一片生命的火海倾注在起伏的山野上。

“老师,你喜欢吗?”安从蹲姿变为席地而坐,她伸了个懒腰,解开束着头发的绳箍。

“我能听到它们在说话。”范宁一贯如常忧郁而笑。

风过群山,花飞漫天。

香气因风而来,令人心慌意乱,心痒难耐地想寻觅到招惹自己的罪魁祸首。

“是吗?原野的花儿告诉你什么?”

“也许是下一个乐章。”

“下一乐章?”夜莺小姐不敢相信地眨着眼睛,“难道你给瓦尔特先生的《唤醒之诗》只是个不完整的作品?”

“老师,这会不会有问题。”另一侧持着黑伞的露娜担忧地开口了,“您自己说写得急,还没好好精修,又是临时更换,又只有一个白天排练时间,您自己也没过去指导,而且,这下还只是个不完整作品…….”

这会儿她们的瓦尔特师兄,应该正在大音乐厅的排练厅里工作。

“肯定没有问题。”安的神情轻松自信,“今晚的音乐会上‘芳卉诗人’就会彻底苏醒,老师,我现在就对你说盛夏快乐,这是每一年南国的花礼时节必有的祝福,以后可以的话我都先对你说。”

“谢谢,也祝你快乐。”范宁依旧眺望远方,“露娜,继续接着为我们讲‘芳卉诗人’的起源故事。”

“哦,好的。”露娜重新举起手中的小册子,“其实最为经典的这版故事已经快结束了。”

“在教会最主流的派别里,祂通常被认为是古老见证之主‘原初进食者’之子,教义记载,‘原初进食者’与世界同源,掌握吞食之秘,吞食与生诞又在某种程度上一体,故而准予摄食者诞下自己……’,从这句话上来说,‘芳卉诗人’也许就是‘原初进食者’的另一面相或新生自我,所以祂们都与‘池’有关……”

范宁微微颔首:“那说下一个故事。”

这段时间,他已通过在启明教堂中布置防护性秘仪,为这两位学生传输了必要的隐知,并开始练习基础的控梦法。

总体来说,这一版起源文献占据主流,具备相当权威性,但仍有一些疑惑,譬如按照“新生自我”论,“芳卉诗人”与“原初进食者”应为同源,但后者是界源神,前者却似乎为质源神;而按照‘之子’论,似乎又难以解释亲缘关系的天孽效应,当然,界源神的生育法则或许与凡俗生物所理解的生育法则相去甚远。

露娜将手中的小册子放入挎包,开始摸索新的册子:

“在以平原地带为主的弥辛城及周边群岛,教会的另一派别又将‘芳卉诗人’称呼为‘潘’,祂被认为是平日里总是半睡半醒的牧神,祂执掌的‘池’之领域包括山林、乡野、牧羊和自然之力,祂还隐喻着暴力、活力、创造力与……性。嗯,也与恐慌、躁动或**的梦境息息相关……”

“第三则故事。”站在香风中的范宁,理了理凌乱的长发后再次点头:“安,告诉我们,你这两天对吕克特大师所赠予的那副油画的研究。”

“《阿波罗与马西亚斯》。”坐在狐百合花丛里的夜莺小姐,从前方的双肩包里将画卷徐徐展开。

“布面油彩,29.5x40厘米,南大陆浪漫主义油画大师里贝拉·何塞因作于上世纪80年代,这幅作品再现了‘森林之子’马西亚斯正在被剥皮的场景——”

安在徐徐地为两人讲述,正当准备先对画面做一个初步赏析时,她的声音戛然而止。

三人均心有所感地抬头,望向了清晨从其而来的东南方向的缇雅城。

“咔嚓!!”

他们就好像意识到,原来环绕周围的不是空气,而是玻璃。

然后现在,玻璃被敲碎了。

花瓣雨从天穹上纷纷扬扬而落,又被带着暖意的香风吹得漫天起舞。

而在缇雅城的方向,有一道巨大的桃红色光柱突然冲天而起,直上云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