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科幻 > 三体:史上最称职的面壁者 > 第一百二十三章:循环(为大家的推荐票加更)

狄风懿继续汇报道:“太空城计划的进展也比较顺利,虽然太空电梯还没有建好,但是有大量的建筑物资已经运到了近地轨道,最初期的建设已经开始了。

“这个计划我国出力最多,因为需要两个空间站作为建设太空城的平台,而国际空间站在三年前就已经报废。

“由于国际空间站是多国合建,想新建一座非常困难,而美俄上个世纪的空间站设计早已经落伍,目前我国是唯一一个掌握独立建设新型空间站的国家。”

姜宇点了点头,国际空间站的弊端,在十年前就已经显现出来了。

“‘太阳国行动’并不是太顺利,”狄风懿道:“到不是遇到了技术性难题,而是全世界都认为这是一种逃亡主义。

“世界各地爆发了多次游行,都在反对继续向太空发射探测器。

“一些反对者说得有鼻子有眼,说在木星建立前进基地后,就会有一艘叫‘方舟’的星际飞船带着大量的人类受精卵,各种动植物的DNA等等,飞向其它星系。

“飞船上的少数船员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他们将会在遥远的星系,开启人类的第二轮文明。

“当地球上的人知道他们逃走的时候,已经追不上了。”

姜宇笑道:“那他们有没有说,PDC认定逃亡主义是非法,就是为了偷偷地进行逃亡计划?”

狄风懿一愣:“还真有人发表过类似的观点。”

姜宇拧着眉头:“PDC真有他们说得这么开窍也好。”

接着他摆了摆手:“你继续说。”

狄风懿继续道:“而且据说‘太阳国行动’项目组的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都不高。

“因为到目前为止,没人愿意去火星或者木星的卫星,就算是探索了也没什么意义。

“人们都认为,未来这些地方都会是战争的前线,而人类在那里脱离了保护,根本没办法生存。

“现在的另一个主流观念是,去探索这些地方,很可能会被当作前哨放在那里,永远都不可能回到地球了。”

姜宇叹了口气:“如果那里是前哨,我们干脆不要抵抗啦,三体星人‘一脚油门’就到地球了。”

对于姜宇这个比喻,狄风懿咧嘴笑了笑,但马上又笑不出来了。

是啊,如果木星是前哨,人类的战线未免也太短了。

姜宇看着车窗外飞速向后的景色:“人类不会被入侵者灭亡,只会自己锁死自己!”

他用手敲着膝盖,突然有了个大胆的想法!

姜宇在心里仔细琢磨了一下,决定找机会向航天方面的专家请教一下,自己这个隐秘计划的可行性。

不过这个计划不能急着实施,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再动手。

这一夜姜宇睡得很香,这似乎是从冬眠醒来的一个好处,不管多大的愁心事,躺下就着,一睡就到自然醒。

养足了精神,姜宇乘坐汽车,跟齐光禄去往两百多公里外的沙漠试验田。

保护姜宇的人,以及随行的科研人员,加起来有两百多人,组成了一个长长的车队,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车队像黑色长蛇一样前进。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车队来到一片不大的沙漠。

离试验田还有一段距离,就看到了沙漠中一片耀眼的绿色。

齐光禄介绍道:“这片试验田是第一组的最新成果,利用了一种变异的霉菌,跟小麦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生态循环。”

来到试验田的近前,已经春末了小麦竟然才刚刚开始长杆。

如果是种在平原上的话,这些小麦的长势就太差了,可是在黄色的沙漠里,它们却像是宝石一样耀眼。

有个科研人员拿了一把铲子,在齐光禄的授意下,从麦田旁往下挖了几下。

一开始还只是黄沙,可以在挖了十几公分后,就看到沙子开始发黑。

齐光禄蹲在坑旁介绍道:“大家看,这就是代号为T1-68的霉菌。

“一般而言,微生物都喜欢在潮湿阴暗的地方生活,不过干燥、炎热的沙漠里也是有微生物存在的,只不过数量很少。

“大家看到的这种黑色霉菌,就是用沙漠中的一种微生物跟霉菌杂交,又在辐射下发生了变异的产物。

“它们很喜欢热量,所以藏在十几公分的沙漠里,对他们来说很舒服。

“它们的活动会把水分留住,大家可以看到,只要挖到了T1-68,沙子就没有表层那么干燥。

“继续往下挖的话,还能看到更多的T1-68,沙子也会越来越湿。”

姜宇欣慰地点点头,十几公分的沙子下面,的确看上去有点湿润。

工作人员又挖开了离麦田较远没有霉菌的沙子,一直挖了二三十公分,从上面一直干到下面。

再往下挖,才多少有了点水分的样子。

可见这种霉菌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齐光禄继续介绍道:“大家看到的这种小麦,也是一个新品种,根系非常发达。

“一般而言我们肉眼可见的小麦根系,长度也就十公分。

“可是这种小麦的根系,可以达到三十公分,完全可以扎到T1-68的生存区。

“肉眼不可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小麦根须更是会达到两米左右。

“所以这种小麦整个冬季和春季都在发育自己的根系,到夏季才开始生长,目前一年只能收一季。

“小麦死亡后,它的根系又会成为T1-68的养分。

“这个小型的生态循环系统,只用原先沙漠小麦一半的水分和肥料,是目前我们发现的沙漠农业的最优解!”

姜宇带头鼓掌,在沙漠农业方面,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等接受了大家的掌声,齐光禄才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大家先别忙着鼓掌,我还没介绍它的缺点。”

大家笑了笑,继续听齐光禄往下讲。

齐光禄又道:“这个小型生态循环系统的缺点就是,T1-68需要一定的培育成本。

“但是只要种植了一年,沙子里就有这种微生物了,不需要继续添加。

“另外,还是要解决水的问题,只不过不需要添加粘合剂了,对水的需求量也小了一半。”

姜宇笑道:“不管怎么说,这个项目都为沙漠农业减少了二分之一的负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