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买它几百斤房产证 > 第九百七十三章 社会地位

第九百七十三章 社会地位

书名:重生买它几百斤房产证 作者:精品马甲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18 00:32:59

赵明阳之所以和方程聊的这么多,是因为他知道两人不止有这次合作,还会有下次合作,他也会选择自己退出团美去发展自己的项目。

创始人团队分为两种,一种是一直跟带头大哥干到底,一种是赚到钱就大家各自分开了,因为一个企业只允许一个掌舵人,多了就会出现意见分歧和内部拉帮结派。

聪明的人都会选择在出现分歧钱拿一笔钱离开,大家没必要在一起勾心斗角了,就像某东方的创始人团队那样,企业做大做强一定不可能有多个声音出现了,这势必会造成企业内部拉帮结派了。

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大家的友情。

赵明阳知道方程在一个时间点就会退了,而退了之后的方程才是赵明阳想要的,跟他合作和给他投资,他是有着丰富的创业经验和管理经验的。

再直白说一下,如果你个人能力过强,功高盖主的话,那么掌舵人也会想方设法让你离开的,深怕被夺权。

体面的就像某东方创始人团队,大家留个美好,退出管理层,保留股份,就吃分红,其余的不干涉,不体面的就像十八罗汉团队中,最终有人被不体面的请走了。

方程是个体面的人,所以赵明阳知道他最多在干个一两年就会离开,或许会保留股份吃分红,或者直接出售股份彻底离开。

这时候赵明阳要给方程一个有用,有价值的存在,日后赵明阳要和他合作,他也不会轻易拒绝赵明阳的,越聪明的人越是追求高效率,赵明阳和方程两人都在试探对方,能否达到高效率的合作,如果可以,互相都知道是一路人,可以合作的一路人,一样效率高的聪明人。

赵明阳起身拉开方程办公室的窗帘,然后看向下面的万家灯火说道:未来几年不止外卖这个行业用工难,是各行业可能都存在用工难。

这些年经济好,而且新的打工一代人基本都是九零后和零零后了,这是大势所趋,这群人首先经济条件和以前几代人不一样,说白了,一个百分比中生活所迫到吃不起饭的少了,只有饿着肚子的人才知道体面的活着是给衣食无忧的人的,饿急了就不会在乎脸面啥了,不吃饭就会死啊。

可现在这群人又不是过去那些人为了口饭什么都愿意做,过去的人不要脸面吗?当然要,这么说吧,以前只不过大家都差不多,也没人在乎这个,但是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信息渠道传播那么快,加上营销号各种运营宣传。

不知道的还以为人均月入五十万了,人均都是豪车豪宅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想过苦日子了,本来也没人想过苦日子,所以能舒服一点就舒服一点,像一些付出体力劳动的工种势必会缺少人去做的,这就和发达国家一样,蓝领的工资往往很高,因为服务型行业的人越来越紧缺了,我们也即将要经历着。

现在大部分年轻人更怕被人看不起之类的,有色眼镜不摘除,一些基层服务业肯定难招工,比如现在农民工就少了很多,为啥少?大部分农村孩子其实不想听到农民工这三个字,为啥要加个农民在前面,建筑工不好吗?

就比如普通老百姓,老百姓就老百姓,加一个普通干嘛?

一些行业的名称,往往很可能阻碍一个行业,最好别轻易取外号。

还有工厂的车间女工,原本多好听的车间女工啊,但现在被叫厂妹,多少人还愿意去?主要还是累,大家都不想吃什么的苦了,不如做做微商拍拍美照不赚钱但可以被人叫仙女和富婆啊。

外卖员,快递员,现在之所以招工难,因为没找到一个招工的方向。

你看出租车司机换个名字叫啥了?的哥的姐,这是服务行业吗?是的啊,但是称呼一边,每个人接受度不一样,很多年轻人宁愿去跑出租也不会去送外

卖送快递的,

加上很多影视剧和媒体的渲染,的哥可能以前是大哥,的姐也可能是拆迁无所事事去开出租开公交这类的。

心里接受程度不一样,如果你想做到招工容易,就要改变宣传方向让人主动进来做。

而不是自己去招工,微商为什么能快速占据市场,因为很多人主动想做,想过上人上人的好日子,想被人羡慕被人夸赞被人点赞,虽然他们知道这些都是p图的,都是摆拍的,但可以满足人的虚荣心啊,抓住人的心里去招工。

方程听后来了兴趣,去酒柜开了一瓶82年的拉菲,又让人送来了一些下酒菜,他要和赵明阳长谈。

学长也爱喝拉菲?赵明阳问道。

那倒不是,我不懂酒,喝酒也少,白酒我就买茅台,其他的不懂,但茅台年份和种类太多我也不知道哪个最好,害怕招待客人让人不开心,但我就经常听人提及82年拉菲。

在一个朋友那里买了十几瓶放家里和公司,遇到贵宾就拿出来招待下,你懂这个吗?

赵明阳笑道:我和你差不多水准,也不太了解酒,可这不耽误我有个酒庄,里面有不少好酒,我回头让人给你做个定制酒,你以后就说这是你私人订制的酒,一定比这82年拉菲有牌面。

那说好了,我等你的好酒,说回正事,说说这个招工,我对这方面不是很了解,你就当传授点经验给我,不过我这不是白学的啊,好酒好菜给你准备了,以后常来常往,下次我组个局,把蔡学长叫上一起吃个饭,在喊上其他学长们聚一聚,给你介绍下。

你现在在复大任教对吧,我想给咱们学校捐点款项,回去你把我问问要什么手续。方程说道。

行,回头我帮你问问。其实方程就是送个人情给赵明阳,以赵明阳名义拉到赞助的,要不然直接和蔡启民说就行了,这就是大花轿子人抬人,互帮互助。

这招工难啊,无非是现在大家觉得送外卖社会地位不高,而且没那么体面,但如果你把思路换一下呢?

我们可以先做几个推广,比如研究生送外卖,这就瞬间提升了外卖员的学历认知,不是送外卖的就没高学历,高学历也送啊,如果真有人查,咱们就说人家是过渡的,不差就不解释。

而且就团美的直签员工,不管博士还是研究生,都让去基层跑几次外卖,这也是送餐,文字游戏罢了,也没造假。

其次还有就是找个富二代,开个超跑去送餐,这就丰富了外卖员这个行业内的人群复杂性,有高学历的有富二代,然后再弄几个场景,比如送餐到KTV里被顾客要求唱一首,直接找个专业音乐学院的去穿外卖服唱歌,或者跳舞。

这就增加了外卖行业的才艺性质,最终是把这个行业先变成一种流行,一种娱乐性,一种大部分人想去尝试的行业,不会觉得做这个行业有什么面子问题,不管他们干一天也好,干一月也好,都是劳动力啊。

反正又不是直签,可以做成合作性的商业模式,大家是合作关系,规避风险就是你出事和我无关,你没出事就得帮我打工。

方程喝了口酒说道:你说的这个我们其实想过,我说的是合作模式,有法律团队帮我们拟定了稿子,但是服务行业总归是会出现差错,这人数上来了也麻烦,基数大了,出错率就铁定多。

这个好解决,现成的模式,只要复制一些营销方案就行,等到人多了,开始用道德来制约投诉率和满意度,减免矛盾,就突出外卖员的不容易,多么可怜和艰苦,让人不敢去喷,你看是不是很多行业,都这个模式,借鉴一下就行了。赵明阳说道,

方程沉默了,他知道人活着都特么不容易,但这么做确实有效。

因为道德这个东西太可怕了,如果你不同情你就是坏人的标签形成了,那么没人敢去指责了,这对于企业管理真的是好处多多。

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虽然我不认同这么做,但这确实是可以减少企业风险的方法。方程说道。

这是你们团美的事,我只是给点建议,赵明阳吃饱喝足离开了,商人吗,一切都是向钱看,方程不认同但会去做,这不矛盾。

赚钱吗,要学会换位思考,比如一个企业家说他从来不开除员工,他说的是对的吗?当然是对的,是真实的,只不过他没说不允许其他高管开除员工啊,他不开除是真的,但企业HR开除员工也是真的,看你怎么说怎么理解了。

方程不认同这个理念不碍事,但团美有人认同就行了,也不耽误他赚钱。

赵明阳离开后,方程坐在那里在想一件事,就是赵明阳临走前留下的一段话:师兄,你如果哪天想单干,第一个要想到我,我可以给你无条件支持。

看来赵明阳是看出他的心思了,方程在想是否加快离开的速度,他现在手上有个项目,不知道能否和赵明阳合作,但这段话就是挥之不去了,他只要单干就可能会想到赵明阳。

赵明阳这就是开个空头支票,方程现在缺钱吗?压根不缺,有关系吗?有,所以赵明阳的所谓无条件支持无非是给对方一个好的印象。

·······

第二天,赵明阳就去学校教学了,他现在知道一点,利用老师这个身份能和很多人快速攀关系,企事业这一块不用说了,没学历是不行的,而近代的商业中,新崛起的企业家基本都是名校生了,想找个不是名校生的都难。

这里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的第一笔投资人都是学长,比如雷布斯,大强子,老俞等等,他们都有投资公司,而他们投资的首先都是他们的学弟学妹们,普通人现在创业太难了,因为大部分的行业都被独角兽公司分食了。

而名校生说白了,综合能力是非常强的外,他们很多人的背景也不简单,这群人大多校内就组团创业,而这些投资公司在他们在校期间就给了投资,就是试水,一个不成就一百个,成了一个就赚回来了,这其实也是一种投资垄断。

都是被这群以学长身份的投资者垄断了,而和这群人接触后,赵明阳清楚的认识到了,这群人会先从老乡关系开始聊攀关系,但老乡这个太难了,一个地区可能就出他们一个人,其次是共同好友,但如果有共同好友他们早就认识了。

可从上学聊就好聊了,你是哪个学校的?我有个老乡我有个朋友我有个合作伙伴等等和你是校友,总能快速攀上关系找到共同话题。

之后再从老师聊,这就容易聊了,而现在这批企业家大多出自国内的C9院校,其实一点也不大,这个圈子就小了。

赵明阳现在上课有经验了,知道怎么快速和同学们建立互动和提高教学质量,他在复大和申戏两边跑。

和蔡启民聊了聊方程准备捐款的事,又聊了聊赵明阳想要在校成立一个投资基金,用于学生创业和做科研用。

蔡启民知道赵明阳什么意思,但这事就很难办,因为复大不缺优秀校友了,太多了,各家的目的大家也都知道,赵明阳想做很难。

但是蔡启民给赵明阳想了另一条路,不要以这个形式做,而是在学校附近弄个店铺或者写字楼,然后做一个硅谷出来,不止有复大的,还有其他学校的过去。

租办公位给他们免费用两三年,在这个区域内弄个创业扶持,前提是这个办公位不是白给用的,要审核,提供一些材料,比如创业内容和方向等,只支持实打实研究项目的人。

选址后的地方就叫梦之初,也可

以叫创客之家,这里明确就是一群创客聚集地,直白说,这群人是遗珠,就是被人没看上的,赵明阳二次筛选一下,因为只要是好的,压根轮不到赵明阳了,早就被人盯上了,而如果互相竞争一个创客,那么这类投资不划算,创客就会提升筹码了。

赵明阳一听,这说的确实有点道理,不过这个道理赵明阳也懂啊,因为除了帝都中关村外,国内就没有一个成了气候的这类地方,要好做早就有人做了,但赵明阳还是觉得蔡启民说的这个还是有价值的。

因为别人不知道未来做什么能赚钱,什么项目能赚钱,赵明阳知道啊,他只要把一个行业集中在一起就行了,不要其他行业,只守着一个行业,比如短视频这个领域,比如生物医学这个领域。

他还是决定这么做,先找个地方,可这附近的房价太高了啊,租金也太高了,一个写字楼一个楼层动不动就几百万租金,确实太贵了。

赵明阳想找的还不是写字楼,而是想要弄个打卡地,最好四五层独栋商业房。

这类的就是复式楼层门面房,租金都不便宜,一般都是一些酒吧或者大型餐饮店还有奢侈品会租下来。

租金不会低于千万的,平方和地段在那了。

不过赵明阳还得去找这类的,找一个旗舰店,并且要高价买下,因为这里以后就是一个象征。赵明阳知道未来趋势,一定可以从这群创客中发现宝藏,成功一两个,这里就会聚集更多的创客过来。

想到就去做,赵明阳在这附近搜索一番,首先符合这类的地方还真不少,但都是在营业中和出租的,基本没找到要出售的,主要都知道这就是个下蛋母鸡不愁租,这时期确实房子不愁租,而申城和帝都这类城市市中心的房子也确实不愁租,只要经济流通,这里就有商业价值。

唯一符合条件的是一处商场,还是建造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这商场有弊端,没地下车库,而且只有四层,四层楼还没观光电推,全部是老式一节一节的那种扶手电梯。

这里还有个弊端,就是承重柱太多了,到处都是承重柱,还有外墙也显得很老旧了。

这栋商场闲置了六年了,有个很大的BUG,当时开发的时候为了快速卖出去回笼资金,商场选择了区域出售,就是按面积出售卖出去,结果买家们成了集体房东了,刚开始商场是卖给购买者,然后在租,这样其实能让购买者有个保障,开发商也节省成本。

后来租金上涨,开发商又想到一个方法,那就是购买者和商场合作做生意,商场收益的百分之三十可以分给这些购买者,也就是房东。

就在这个店暴雷了,开发商把客户办卡的钱全部拐走了,商场也不管了,客户来闹事,商场的所有房东也亏了房租。

之后这商场就没人愿意租了,大品牌更想整租下来不受干扰,短期内不张祖,更多的企业干脆自己建造商场自己用,不租了。

不租了也麻烦,这里空太久了,很多设施老旧需要更换,可谁家掏钱?集体掏钱有人不愿意,而且这租金也没说好,各家都不想降租。

久而久之这里就彻底空了,没人愿意租,有人说这里风水不好了,购买者急了,亏了六年没租金,到处找人买,没人想接盘,价格高买来还得重新翻修,翻修费用很高,主要停车位少,承重柱太多了,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商场使用,大概率要推倒重建,这就更不划算了。

赵明阳觉得他现在要买下这里也很难,因为只要有人买一定会有人闹事不想买,就是想抬高价格。

怎么让他们无法抬高价格且想急着出手呢?赵明阳看了看商场,嘴角露出不厚道的笑容了,他有了计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