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我真的只想当一个学神啊 > 第四百六十章 实验意外?一触即发的大危机!

清明假期的第三天傍晚,春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漫山遍野都被朦胧的雨雾所包围,连空气都带着湿气。

秦克在拉着宁青筠一起走向会议室时,看到窗外的细雨,脑海里还闪过一个问题,下雨天会不会影响到实验效果?但很快就有些想笑,影响当然有,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

这样带着微风的毛毛细雨,对实验的最大影响,应该是要让一线的科研人员得多撑把伞或者多披件雨衣了。

走进会议室后,秦克便已收敛了所有发散的思绪,将心思放回到这次的重要实验上。

面对着段教授在内所有参与这个课题的科研工作者们的目光,秦克沉着冷静地开始作汇报:

“数学研究所提供的这个数学模型水平还是很高的,关键环节都没发现问题,但因为是团队合作,参与数学建模的成员水平不一,部分成员对于物理方面的理解并不够深入,对于实验室这边提供的标注也没细读,导致了一共出现十一次小错误,包括今天早上我们已反馈给数学研究所那边蓝教授的那个超限高水位问题……”

秦克说了大概十分钟左右,宁青筠在旁边配合播放着ppt。

ppt图文并茂,是从实验资料里截取出来的,使得众人秦克提及的模型错误细节能一目了然。

最后秦克抬头看向会议室里以段教授为首的众人,总结道:

“……以上,就是我和青筠研究了数学研究所发过来的资料后,作出的初步评估。因为我俩对本次超大型实测的了解并不如各位前辈,不敢妄自下定论,还请各位评估这次超大型实测的风险,以及是否继续如期进行实验。”

段教授赞许地点点头,对众人道:“接下来是五分钟的自由讨论时间。”

会议室很快便陷入到了一片嗡鸣声中。

段教授自己也拿起方桉,对着刚才标记出来的细节反复思考。

五分钟后,段教授合上方桉,说道:“各自都发表一下看法。”

发言顺序是按座位的顺时针来的,齐志聪最先发言,他一边打开笔记本一边道:

“秦克和宁青筠刚才的报告已很详细了,他们发现的数学模型错误,基本上都是极端条件下才会对实验产生较大影响。比如,我们在部分结构中使用到‘弧板式透空’,它的透射系数与相对波高和入射波周期的具体数值关系,因为数学模型的错误,目前的建造方式存在结构倾斜的风险,但也只会在波高超出我们实验设定限定数值1.2倍时才可能会出现。”

齐志聪又举了几个例子,最后道:“本次超大型实测的前期准备很充分了,也做足了应急预桉,我认为可以继续实施。”

其余的三十几个科研人员也依次发言,绝大多数都表示实验应该如期进行。

在场的科研人员心里都清楚,现在流固耦合力学实验室的压力挺大的,上头给的课题出成果期限就是今年,所以对这次超大型实测极为关注,明天夏科院包括副院长文远平院士在内的几个重量级大人物都会亲自来视察。

在这样“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关键时期,这次超大型实测又岂是想改期就能改期的?

如果万不得已改期了,将会极大地影响到流固耦合力学实验室的信誉威望,更会影响到这个课题接下来的全年计划。

因为六七月就是汛期,也是台风的高发时期,如果这次的实验不能如期举办,就会影响到后续的试点工程开展,错过了这最佳的试点实测时机,怕又要拖上一年了。许多已盼着采用“J-92防波堤”方桉的洪涝灾害频发地区也会大失所望,甚至不得不上马其他次等的方桉。

种种压力与原因,使得在场的众人都偏向于继续如期进行这次的超大型实测。

段教授认真听取了所有科研人员的意见,自己也反复琢磨了好久,才抬头,迎着众人期盼的目光,作出了决定。

“明天的超大型实测按原计划准时实施,不过对于限高水平与最高波高的数值,都调低10%,避免发生意外。另外所有人今晚加班,将应急预桉再演练一次,确保明天哪怕出现最坏的成果,也不能有任何人员伤亡!”

众人齐声应下,神色都轻松了下来。

只要关键环节没问题,他们就有99%的信心能取得这场实验的胜利。

毕竟这次的超大型实测准备了两年,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验模型上都反复论证过了,这次秦克指出的11个问题之所以一直没发现,除了数学模型的问题众人不熟悉外,也是因为这些问题出现所需要具备的条件,都不在超大型实测的实施计划内,只要严格执行实施方桉,这些错误并不会对实验本身造成不良影响。

至于根据这11个问题,对“J-92防波堤”的细节进行修正,那完全可以在本次实验之后再做。

散会后,段教授叫住了秦克和宁青筠:“你们对实验如期进行有没有什么意见?”

秦克想了想道:“我看过应急预桉,应该问题不大。”

宁青筠则略带忧心地答道:“我看了天气预报,明天可能会有大雨,到时对实验怕会有一定的影响。”

“天气的问题我们当初就做过预估,只要根据风雨的大小来控制造波系统的功率就行了,风险很小。”段教授对两人的表现非常满意,他含笑道:“你们的这份细心与慎重,对于实验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说着他的语气里多了分感概:

“我年轻时总想着,实验实验,不就是要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吗?如果知道能100%成功,那还有实验的必要吗?而且实验上的失败,还可能成为发现的开端。但现在年纪越来越大,做过的实验越来越多,我反倒认为,只有想方设法地提高实验的成功概率,并做好最坏结果的应急预桉,才能进行实验,尤其是可能会出现人员伤亡的实验,更不容得有半分试错的侥幸。”

他看向秦克和宁青筠,语重心长道:“你俩是姜老院士的弟子,将来参与的实验课题可能会比明天的大型实测还要影响深远,风险也会更高。我刚才说的这些小经验,希望对你们有用。”

秦克和宁青筠都能感受到段永恭教授话里的殷殷期许,肃然道:“谢谢段教授的教诲。”

……

超大型实测的各项准备工作在科研人员们的忙碌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直到第二天中午12点,一切都准备就绪。

唯一的意外是原本一直负责大型造波器的原厂工程师因为半路遇到了车祸受了些伤,被送到了医院,原厂不得不紧急地从别处调了一个工程师过来,这个工程师直到下午两点十五分,实验即将开始前才赶到。

不过大型造波器的操作是由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来负责的,原厂工程师不过是以防设备有什么问题能迅速处理的保障力量罢了,这点小意外自然不会影响到大规模实测的开始。

下午2:30,超大型实测如期实施。

超大型实测是在大湖泊的某个U形段里,这片水域有点像窄口烧瓶,瓶底就是“J-92防波堤”,而瓶口位置则部署了几台大型的造波器,它们和震谐器、通讯模块、控制模块等设备共同组成造波系统,尽可能地营造出风急浪高的真实环境。

除此之外整片水域里的探测器,防波堤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的感应器更是多不胜数,详尽地监测、记录下波浪的压力频次,还有地基液化的程度,以及“J-92防波堤”的状态等。

这些都是最珍贵的实验数据,实验结束后,就是靠着这些数据评估“J-92防波堤”的效果与安全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