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我真的只想当一个学神啊 > 第五百九十三章 克雷数学研究奖,以及奥斯特洛斯基奖!

秦克将接下来要解决的第一个千禧年难题目标定为“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原因很简单,既然现在他和宁青筠专注于流体力学与N-S方程,就先解决这个,毕竟物理要升级,要拿奖,就得有拿得出手的物理学术成果。

至于霍奇猜想,就当成饭后甜品和乐趣,花上两三年时间慢慢地消化吸收脑海里的那份S级知识《揭秘霍奇猜想》、再考虑发布的事吧。

定下了目标,秦克打算把精力放回到物理上,但破解了黎曼猜想实在非同小可,各方面的采访报道络绎不绝,来自世界各地的演讲邀请函更是雪花般飞了过来。

幸好清木大学竭力挡住了外界的喧嚣,只有部分实在推却不了的采访,才需要秦克应付一二,使得秦克能把大多数心思放回到学习与科研上。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换源app,huanyuanapp. 安装最新版。】

未等秦克刚刚缓过一口气,又有个越洋国际电话打来了。

这回的电话却让秦克一下子跳了起来。

这是从瑞士奥斯特洛斯基基金会打来的电话,通知秦克和宁青筠,因为在数论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两人获得了本届奥斯特洛斯基奖,请两人于十月下旬到苏黎世拿奖。

奥斯特洛斯基奖,这是一项与柯尔奖、克拉福德奖齐名的国际数学大奖。

它由着名瑞士数学家A.m.奥斯特洛斯基建立的数学大奖,成立至今已超过35年。

奥斯特洛斯基奖每两年颁奖一次,每届奖励1至2名在纯粹数学或数值分析的基础理论方面有重大贡献、重大成就的数学家,不限国籍年纪性别,奖金是每人十万瑞士法郎。

只要拿到这个大奖,意味着系统要求的“争取再捧回与‘柯尔数论奖’相当或者更高级的五项国际数学大奖吧”,他就能完成4\/5了,而最后一项,无疑就是菲尔兹奖。

这个消息让秦克心情不错,尤其是能和宁青筠一起拿到这个大奖,到时他可以先去米国拿克雷数学研究奖,然后飞回国休息一周左右,就和宁青筠一起飞苏黎世拿奥斯特洛斯基奖,顺便在当地旅游几天,然后就可以直飞柏林,参加十一月初ImU举办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了。

这么一盘算,下个月从中旬到十一月上旬,他基本上都处于飞来飞去的状态……加上与科佩特教授一起合作的“拓扑量子计算”,以及青柠植物培育实验室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新型沙漠红薯研究课题,想专心在实验室研究物理方面的湍流问题怕不容易了。

不过科研之路很是漫长,接下来人生还有几十年的光阴投入到科研之中,急什么呢?

秦克放宽心态,此时他最想做的事,是把两人获得奥斯特洛斯基奖的喜讯,告诉宁青筠。

哦,宁青筠今天不在,今天是周六,谷燕菲她们约了宁青筠出去逛街。

慢慢地,宁青筠身边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好朋友,这让秦克感到特别的欣慰。

……

时光在学习与科研中匆匆而逝,秦克与宁青筠一边参加姜为先老师的湍流课题组,一边抽空到清木大学的求真书院讲课,每周两节。

而燕大那边,也平均两周左右过去作一次公开的学术讲座。

周末两人要么约会,要么就去青柠植物培育实验室,参与及指导科研人员加大对“新型沙漠红薯”的研究与实验,而当中的数据,又用来完善“计算种子学”。

与科佩特教授合作的“拓扑量子计算”因为选择了新的“拓扑超导涡旋态”方向,开始起步时进度较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良好的团队合作使得研究进度开始提速,估计最快明年三月就能出一些比较激动人心的成果了。

在秦克回归学术科研期间,媒体界与学术界围绕黎曼猜想的余音依然鸟鸟,热闹不断。

比如十月初发行的五十万册《数学年刊(黎曼猜想特别专辑)》迅速被抢购一空,而数学年刊编辑部表示不会再加印,使得这本特别专辑一时间成为了绝版,不知道多少人在网上加价求购,只为用来收藏,纪念黎曼猜想被破解的伟大时刻。

比如清木大学成立了“秦克宁青筠优秀大学生奖学金”,每年一百个名额,每个名额资助一万元的奖学金,用于奖励清木大学里表现优异、认真求学的本科学生。

这是清木大学第一次以本校青年数学家名字命名的奖学金,一时为清木大学传为美谈。

而隔壁的燕大也不甘落后,在征得秦克和宁青筠同意后,也成立了“秦克宁青筠杰出大学生奖学金”,同样是一百个名额一万元的奖学金。

两个国内顶尖高校这两个新设立的奖学金,引起了颇大的关注。

这更刺激了国内的各个商家们,他们疯狂联系秦克二人想寻求商业合作,最高的出价已超过了一亿元,比多数流量明星学都要高,一时引起了巨大轰动,当然,更轰动的是秦克和宁青筠都拒绝了所有的商业代言与商业广告,引起无数的议论。

尤其是秦克的那句秦克“学术是纯粹的,我只想纯粹地学习与科研,没时间精力也没兴趣参与任何商业活动”,更是成为了网上的热议。

有说两人太傻了,毕竟这可是一个多亿啊!这辈子啥都不用做躺在钱上睡觉玩耍就行了!秦克和宁青筠怎么会拒绝,怎么能拒绝呢?

更多人却为之而赞叹鼓掌,觉得正是这份澹泊名利的专注,才使得这对学神情侣取得今天这样耀眼的学术成果。

连《夏国青年报》都发表了专题评论,如是写道:“在这个急功近利、一切向钱看的浮躁时代,能在取得巨大成就、诺大名声面前保持冷静,不为金钱所动,只问初心,只追求纯粹的学术与科研,这才是真正的学者风范!”

另一个引起大轰动的新闻,是秦克和宁青筠同时入选了“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候选者人名单,而不是之前众人认为可能性更大的“长**年学者”候选人。

虽然只是候选人,但明眼人都知道,两人既然能被列入候选者名单,明年一月一日公布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正式名单里,再出现两人的名字就毫不意外了。

二十岁出头的“长江学者”啊!不知道多少人眼红,多少人惊叹,但没人敢提出反对意见,毕竟论起数学学术成果,放眼全国还真挑不出几人能超得过秦克和宁青筠。

甚至网上还传出风声,说这是要为秦克明年入选科学院院士做准备云云。

可以说,秦克和宁青筠在国内可谓是大红大紫,而且是红到发紫的那种。

就在这片热议声中,秦克在陈明、郑海桥等人的陪伴下,辞别了宁青筠,飞往鹰国的牛津大学,参加克雷研究所举办的黎曼猜想学术报告会,并领取克雷研究奖的证书及一百万美元的支票。

秦克的到来引起了当地学生的热烈追捧,报告会结束后,牛津大学的学生,包括来自夏国的留学生们,纷纷排着队向秦克要签名,场面比追星还要火爆。

事实上秦克在海外留学生当中确实也是传奇明星,以这个以留学为荣、以国外教育为香的年代,秦克立足国内的教育体系,却依然取得了超越绝大多数数学家的伟大学术成果,怎能不让人惊叹并将之视为学术偶像?

连牛津大学的鹰国学生在拿到签名后都激动地问:“秦教授,请问你在清木大学招收研究生吗?我们愿到清木大学留学,跟着您研究数学。”

当听到秦克目前只在求真书院当特聘教授,暂时并未招收研究生时,一众鹰国学生都难掩失望。

但在场的夏国记者纷纷拍照,飞快记录,鹰国学生慕名要到清木大学求学,这可是从没有过的事,可见秦克此时在国际上的名望与地位。

又有学生追问:“秦教授,听闻我们牛津大学的卡尔森校长以百万英磅年薪、千万级别的科研经费、还有数学学院副院长的职业,想邀请您加盟牛津大学,有没有这事?您会答应吗?”

秦克见无数期许的目光看着自己,想了想道:“首先很感谢卡尔森校长的盛情邀请。我在国内还有学业未完成,我的本职是一个物理系的研究生,我还要继续我的学业,所以只能婉拒了卡尔森校长。”

那学生不死心,又问道:“秦教授,那您完成物理的学业后,会不会再考虑来牛津大学工作?”

“不会。我从没考虑到出国工作。”秦克肃然道:“我很佩服我们清木大学的邱老先生,他以一腔热血,放弃了优握的国外生活,以七十多岁的高龄返回国内,只想为祖国培养出世界一流的数学家,我也想向他学习。而我的数学老师王衡老院士也曾说过,夏国的数学界未来,就交托到你们这些年轻人手里了。”

秦克想起自己的老师们,心里热血翻涌:“还有我高中时的邓弘国老师、施存远老师、林海波老师,以及郑建舟老师,他们都对祖国数学界怀着滚烫赤诚之心,也将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的数学事业。他们的年纪大了,现在,该轮到我了,我会一直留在国内,尽可能地推动祖国的数学事业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夏国学生成长为优秀的数学家!”

他看向一众夏国留学生:“现在国内的数学水平确实还比不上国际一流水平的高校,我尊重你们到国外进行求学的选择,比如牛津大学,确实有着良好的教育环境。但我希望,你们学成之后能回到祖国,报效祖国,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是,祖国还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但这不正是需要大家一起回来努力改变吗?”

秦克确实没想过出国工作,以宁青筠的家庭背景是不可能长期出国的,能像不时出国参加学术报告、拿拿奖已很不容易了。秦克又怎可能丢下自己家心爱的小白菜,独自一人出国?

何况他在国内,也可以有最优握的工作条件与研究条件,他也确实想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多做些贡献,无论是成立青柠助学基金,还是现在以特聘教授的职位走上讲台,以及将来招收硕士生、博士生,他希望祖国的未来更美好,人才更济济,更希望祖国的数学界能有新的风气,不要再出现那些地方山头保护主义、吸学生学术成果的血的所谓数学大师。

他希望自己老师邓弘国,好朋友陈立成副教授曾经历过的悲剧不再重演。

为此,他需要更多的同伴,他需要以自己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同伴到身边,共同为了“让数学界更美好”的目标而努力。

秦克向着一众留学生微微鞠躬:“愿未来祖国的数学发展之路上,能与你们一起同行,谢谢!”

青年人是热血的,心底里都会怀揣着报国的心愿、强国的梦想,热爱着自己的祖国,所以当听到秦克真情实意的话语后,回应他的,是留学生们热烈的掌声以及一张张含着热泪的脸庞!

……

秦克拿到克雷数学研究奖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毕竟这个奖项的名气还是弱了些,清木大学也只是在网站上发布了一条简讯,各大媒体转发了一遍就没怎么提起了。

秦克回到国内,开始与宁青筠认真地准备国际数学家大会上的演讲。

秦克是一个小时的报告,宁青筠是45分钟。

这是国际数学界最大型、也是最高规格的盛事,两人代表的不只是他们自己,也代表着整个夏国数学界,更关系到菲尔兹奖的最终归属。

所以哪怕秦克手握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与黎曼猜想的两大“神器”,菲尔兹奖已几乎塞入囊中,却依然不会放松准备工作。

不到最后关头,谁也不知道有没有意外发生,而且认真对待学术报告,本身也是身为学者的基本素质。

但没等两人出发飞往苏黎世去领取奥斯特洛斯基奖,青柠植物培育实验室的负责人魏学铭里打来了紧急求助电话:

“秦总,青柠植物培育实验室出事了,您能不能尽快过来一趟?”

秦克与宁青筠对视一眼,心里都紧张起来,魏学铭为人踏实,如果不是真发生了十万火急的事,是不会这样打电话来求救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