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我真的只想当一个学神啊 > 第五百九十六章 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始!

国际数学家大会是全球最大型的数学科学学术会议,被誉为数学界的奥林匹克盛会,除了强者云集大神遍地走外,最重要的是它有类似奥林匹克的“竞争”,参会国家一百多个,参会者近六千人,而上台作报告者有一百八十多人,但最终能拿奖的名额不超过十个。

当中包括陈省身奖一个,奖励在国际数学领域做出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无年龄限制,但它是终身成就奖,一般授予德高望重的数学大师,与阿贝尔奖、沃尔夫奖类似。年轻人基本上没机会,毕竟没到退休年纪,学术成就怎能盖棺论定?

高斯奖一个,奖励给应用数学方面有突出贡献者。

算盘奖一个,奖励在信息科学的数学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数学家。

莉拉瓦蒂奖一个,奖励对数学推广有积极影响的数学家。

最重磅的,也是专门为年轻数学家量身订造、号称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的,自然就是菲尔兹奖,每届四个名额。

这八个名额基本上都是从一百八十多个上台作报告的数学家当中评选出来,而最终揭晓获奖者名单的时刻,就是国际数学家大会的第九天,这一天也被公认为国际数学家大会份量最重的重头戏。

秦克和宁青筠在陈明等人的陪同下来到国际会议中心的报到处时,国际会议中心里早已是人山人海,到处是寒暄客套、或者在交流着学术问题的数学家们,当然也有很多跟着导师来开开眼界长长见识的学生们。

imu召开国际数学家大会,目的是促进国际间的数学交流与合作,自然不会限制感兴趣者出入,理论上任何人都可以来凑热闹,但场地有限,为了维持会场秩序,imu会给参会者派发入场证,想要进入会议现场听现场报告,必须出示入场证。

这就使得入场券极有价值,能跟着导师来参会、拿到入场证的名额也很有限,自然都是数学界的佼佼者或者潜力新星。

当秦克和宁青筠一露面,四周原本热热闹闹的场面居然明显静了静,几乎所有人都惊讶地打量着他俩。

如此年轻的东方人,又是相貌英俊漂亮的男女搭档,哪怕一向觉得东方人种面孔不好辨认的西方数学家们,也一下子就猜到了他们的身份,纷纷投以复杂的目光。

如果说给本届可能获得菲尔兹奖的数学家排个名,那年仅二十岁的夏国数学家秦克无疑会排在首位。

哪怕他才二十岁,普通这个年纪的男生应该还在念着大学本科,但那又如何?在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和黎曼猜想的伟大学术成果面前,年纪根本就不再是问题,其余菲奖竞争者连一点抵抗之力都没有。

想到这个年轻得当自己学生都嫌小的东方男生就要捧走自己一辈子都碰不到的菲尔兹奖,在场的数学家们又怎能心平气和安之若素?

当然也不乏心胸宽广者,或者想提前结交大老者,都陆续地脸露微笑走过去,打算等两人完成报到手续后上前攀谈结交一番。

本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受邀作学术报告的夏裔数学家有近二十人,其中夏国国籍的数学家,除了清木大学的秦克、宁青筠分别作一小时、四十五分钟的报告外,还有另外五名分别代表燕大、南大等国内高校和数学研究所的教授受邀上台作学术报告。

其余的都是在外国长大或已加入外国国籍的夏裔数学家,此次来代表的也是麻省理工、马里兰大学、哈佛大学等外国着名高校来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并作报告。

来自国内的数学教授看到秦克和宁青筠自然倍觉亲切,等两人办好手续,一个中年教授最先过来搭话:“秦教授、宁教授,你们来得比较晚啊。”

秦克回头,认出是燕大数学学院的孙圣楠教授,他和宁青筠在大一时还曾听过孙教授的两节选修课呢。

这个孙圣楠教授今年三十九岁,是燕大毕业的硕士生,后来到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历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后,返回祖国,目前是燕大数学学院的正教授,博生士导师,在代数几何方向算得上是国内排名前十的高水平了。

他获得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还在五年前被评为燕大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据闻燕大最近在发力,想在明年将他推上院士之位,可谓是年轻有为前途无量。

孙圣楠这次也获得了45分钟的报告时间,与宁青筠同属于第二档次,这意味着他也有机会角逐菲尔兹奖。

不过孙圣楠心里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就是个陪太子读书的角色,哪怕他在外人面前是光芒万丈的长江学者。

这届的菲尔兹奖竞争份外激烈,尤其是众人都认为秦克会提前锁定一个名额的情况下,仅余的三个名额使无数国际顶尖的青年数学家争得头破血流。

较之那些国际大牛们,孙圣楠自觉连百分之一的胜率都没。

哪怕是与宁青筠相比,他除了年纪外就毫无优势了。

他在不胜感慨之余,不由想得当初秦克二人第一次来上他的课时,都还是刚上大一的学生,孙圣楠还曾私下里问过两人有没有兴趣跟他念研究生,结果还不到一个月,就传出秦克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的消息,然后秦克与宁青筠便开始了一飞冲天、横扫千军的伟大数学征途。

时至今日,眼前这两个年轻人已是与他同一级别的研究员,还是燕大的特聘教授,取得的学术成果更是能甩他几条街。

所以面对秦克和宁青筠,孙圣楠总有种“天才就是与凡人不一样”的感慨,甚至连妒忌的心思都生不出来——你可以眼红稍稍比你优秀的人,但不会眼红高高在上的“神明”。

起码在孙圣楠心里,这两人都已有了“神格”,秦克更是“神格”稳如泰山的存在。

秦克热情地与孙圣楠教授握手:“孙教授,你好,我们是坐火车来的,来得稍晚了点。”还向他后面跟着的几个研究生打招呼。

刚才也说过了,像这样四年一次、数学界最大的盛会,一般有资格出席会议的教授,都会带些学生过来。

但因为会议场地有限,入场券的数量自然也是有限的,普通教授能有两个额外的名额就不错了。

也就像孙圣楠这样能登台作45分钟报告的数学教授,才会额外多派了五张入场券,这次他带来的学生就是五人,全是燕大里最优秀的数学尖子生,燕大安排他们来算是一种特别的培养。

——当然,所有随教授前来的学生,都是食宿自理的,只有登台作报告的数学家,以及作为受邀嘉宾的教授本人,imu才会报销一切差旅费与安排食宿费用。

学生们见到秦克二人更是满眼的小星星,就像小迷弟小迷妹。

他们昨天早上就到了,一直跟着孙教授与各国数学家打交道,发现来宾们议论得最多的就是秦克,而绝大多数人都认为秦克会拿到本届的菲尔兹奖。

这让学生们大觉脸上有光,那可是菲尔兹奖!虽然获奖的不是他们,但这也是夏国即将收获的第一枚菲尔兹奖,他们同样深感荣耀。

现在祖国已有两个诺贝尔奖了,就盼着诞生一枚菲尔兹奖!

秦克正与孙教授寒暄着,其余南大、震旦大学等学校的教授也围过来想要加深交流,不过此时清木大学的邱老先生已带着十几个求真书院的学生过来了。

邱老先生是世界上唯二的同时获得菲尔兹奖、沃尔夫奖以及克拉德福奖的数学大宗师——另一位是普林斯顿的德利涅——所以邱老先生如今在国际数学界的影响力与地位,并不会比法尔廷斯、德利涅等逊色,每届的国际数学家大会自然都会邀请他作为特别嘉宾,他手里的入场券名额更有六个之多,再加上秦克和宁青筠的额外名额也全送给了求真书院,使得现场的求真书院学生居然比燕大学生还要多。

邱老先生与燕大的关系一向不好,瞥了眼孙圣楠教授,冷澹道:“秦克和宁青筠我要带走了。”

孙圣楠哪敢惹这个学术泰斗,苦笑道:“您老请自便。我和秦教授、宁教授只是他乡相遇,多聊几句而已,没什么要事。”

邱老先生微微点了点头,便对秦克和宁青筠道:“走,我带你们再认识认识些朋友。”

邱老先生资历够深,交流更广,此时带着两人随便转转,便能遇到相识的各个国家着名的数学家,引荐给秦克二人。

每届菲尔兹奖的评委名单都不会事先公布,保密做得非常好,但可以肯定的是,评委就在这几千个数学家之中,而且往往是那些地位较高、名气较大的中年老年数学家。

多与这些知名数学家认识认识,混个脸熟,可以减少被暗中针对的机率——邱老先生主要为的是宁青筠,现在秦克拿菲尔兹奖是十拿九稳了,有了秦克这个年纪先例,宁青筠也未必没机会拿到菲尔兹奖,毕竟合作证明波利尼亚克猜想、冰雹猜想等,并共同创造了三种青柠数论处理方法,宁青筠的学术成果同样耀眼得很。

如果真能拿到两枚菲尔兹奖,那对于邱老先生致力发展祖国数学事业的梦想,无疑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不要轻视这两枚小小的奖章,它完全可以象征着夏国数学研究的实力有了质的提升,是对夏国数学教育事业的肯定,是夏国数学和世界数学接轨的重要标志,更是夏国数学界发展的新起点!

最重要的是,会激励无数的学生投身到数学事业中!

对于邱老先生的良苦用心,秦克心清如水,所以满怀感动,积极地拉着宁青筠配合老先生的引荐,与一众数学大老们谈笑风声,走到哪里都是全场的焦点。

报到的当天便在邱老先生的陪同下度过了。

临分别时,邱老先生勉励道:“秦克、小宁,报告会上好好表现,争取拿回两枚菲尔兹奖奖章,你们要证明给世人看,我们夏国人,在数学上不会比任何人差!”

送走了邱老先生,秦克拉着宁青筠,坐陈明的车前往酒店入住,两人依然不住imu安排的酒店,另外由陈明安排住处。

“秦小克,我忽然感觉很有压力呀。”宁青筠忐忑道。

说句心里话,她从不认为自己真能拿到菲尔兹奖,虽然她近年来在数学上取得了不少成果,尤其是数论方面的水平已排到全国前列,但自知与国际上顶级的数学大师们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哪怕与那些热门候选人相比,也没太大的胜算,所以这次她只是抱着来给秦克“陪跑”的心态,轻松得很。

可现在邱老先生如此助力,让她觉得自己拿不到菲尔兹奖就对不起邱老先生的殷殷期盼,心理压力顿时大增。

秦克宽慰道:“你只要全力以赴,尽力而为,不留遗憾就行了,至于结果就不要考虑了,这些奖项的评选有很多因素的。学术成果并不是唯一的因素。”

“嗯。”宁青筠心态稍宽,但还是道:“今晚我们再练习一次登场作报告的全过程吧?”

“好好。”知道这女孩做事认真,秦克笑着答应下来。

他确实也要一起再将报告的准备工作做到最充分,狮子搏兔亦尽全力,何况是在如此关键的时刻?

……

转眼间便来到了第二天,国际数学家大会正式开幕,imu的执行委员会主席阿索尔·吉布森作了简单的致辞后,为期八天的学术报告会开始了。

代表夏国数学界的七位数学家开始逐一登台,向全世界发出属于自己的数学声音。

第一天的报告会里就有夏国数学家的场次,来自燕大的孙圣楠教授是第五个登上报告台的,他作了题为《奇点理论与极小模型纲领》的学术报告,谈及对偶复形的构造与性质、klt奇点的“局部稳定性理论”、对数典范阈值上升链猜想的证明……出色的表现赢来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连秦克也暗暗点头,孙教授不愧是燕大数学学院的中生代代表,水平非常高。

“接下来,有请米国哈佛大学数学学院的迈克来恩·哈夫曼教授,为大家送上一小时的报告,他的报告主题是——”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终于出现了,第一个一小时最高档次报告的数学家,尤其是报告人还是当前除了秦克外,公认的最有可能获得菲尔兹奖的哈夫曼教授!

众人全都坐直了身子,连秦克和宁青筠都集中精神起来。

“《从拟阵和群论方向对bsd猜想(贝赫和斯维纳通-戴尔猜想)进行的探索思考》!”

bsd猜想,与黎曼猜想同一级别的千禧年数学难题!

全场一下子骚动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