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荡涤魑魅除魍魉 > 第六十四章 有人天生是做生意的脑袋(上)

第六十四章 有人天生是做生意的脑袋(上)

书名:荡涤魑魅除魍魉 作者:靰鞡草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07-06 20:18:20

七九级这一届考上大学的学生,确属“天之骄子”。

战智湛当年参加高考时,全校二百五十人左右参加,大都出自他们实验班。这些人高考预选入围不到七十人,高考录取了不到三十人。其中,重点大学二人,二表大学十三人,大专八人,中专六人。据老师讲,他们学校当年按预选录取率排整个地区第一名。说实话当年的高考对于战智湛来讲就是一场恶梦,直到多年以后,他仍然经常梦到当年在县里高中紧张的学习及高考。战智湛常常被杂七杂八,甚至很荒唐的梦惊醒,吓得出了一身的冷汗。

战智湛不仅在他们村,在战氏家族,就是在全公社他也是唯一一个被大学本科录取的幸运儿。收到录取通知书之后,整个公社都轰动了。从此,战智湛甚至成了远近的乡亲们教育自己的孩子学习的榜样。那时候大学生毕竟是百里挑一,毕业以后国家包分配,工作不愁找。尤其是像战智湛这种农村的孩子,就可以改变“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了,而且是比参军更有把握的唯一途径。在那个年代,很多师生在正式场合都会佩戴校徽,学生是白底红字,老师是红底白字。走在大街上,胸前别着什么什么大学的徽章,会引来诸多羡慕的眼神。“知识改变命运”、“寒门出贵子”在这一代人上更多的得以实现。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惨烈竞争打造了货真价实的一代“天之骄子”,那些七七、七八、七九级入学的大学生被有关人称为“新三届”。“新三届”中的很多人在“十年特殊时期”丢失过青春,对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分外珍惜。“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他们废寝忘食的苦读,大有“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的古风。

战智湛的一位老师曾经对他说过:“你们这些学生毕业以后,大多数人不会从事本专业。所以,你们在学校期间的学习,基本上是对你们素质的培养。”

有人说,我们这个社会是个消费社会,人们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占有商品的符号价值而并不在乎具体的商品有什么用。所以,我们总是为消费而消费。也有人说我们这个社会是个景观社会,大家都在各种影像的生产和交易中获得价值和刷出自己的存在感,而整个世界也都因此变成了各种影像的堆积,这从微信朋友圈里每天层出不穷的自拍照就可看出一斑。还有人说,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个犹如全景敞视监狱那样的社会,因为不管是在大街上还是在电梯里,举目可见的像麻雀一样密集像独眼的猫头鹰一样专注的探头随时提醒我们,这个社会中的我们已经变得比照相机的镜头还要透明。在这个社会里,每一个人都被过度的看顾,过度的保护,因而在失去自我的同时,也失去了犯错误的权利,这使得我们每一个人都变得弱不禁风,变得幼稚,软弱,变得奴性,甚至卑琐。

改革开放伊始,出现了很多“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机会。“新三届”尤其是七七级的学生中大都经历了太多的苦难,拥有丰富的阅历,如今又掌握了知识。他们中的好多目光敏锐的人后来成为富商巨贾,其所掏的第一桶金大都可以追朔到在念大学时的“勤工俭学”。而战智湛的同寝好友毕云涛就是淘到第一桶金的人。毕云涛很有经济头脑,这绝对和他出身于资本家家庭的基因有关系。也不知道他怎么疏通好了学校团委,居然“合理合法”的办起了一个书亭。书亭开业那天,方圆五十米之内人山人海。特别是开业那天,没了各种苛捐杂税,书亭里的书便宜得没边儿了。但不含糊地说,那时候的大学生确实真爱看书、发奋的学习。每天省吃简用从嘴里生下来的几个钱儿,也确实是大都买书了。

毕云涛准备开办书亭的时候,曾和战智湛提起过,战智湛十分不解。毕云涛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班,就是在全校也属于尖子生。都说心无旁骛,方能求知问学。可“避孕套”真另类,学习这么紧张,他还有闲工夫勤工俭学,又不是穷得揭不开锅了,真是精力旺盛!

毕云涛解释说:“咱们在学校其间大学生活,基本上是学习书本上的自然科学知识。很少接触社会,对社会了解很少。思想境界有一定的狭隘性,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所学知识的裂变,不能做到学以致用,影响了咱们智力潜力的发挥,使得咱们所学习的知识处于僵化状态。通过勤工俭学,咱们可以扩大社会接触面,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更有益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发挥。更好的学以致用,充实自己的思想,更好的定位自己。为毕业后走上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在心理上有所准备,积累社会经验,更好的适应社会。另外,在勤工俭学中,咱们还可以让长时间学习而紧张的大脑得到释放和放松,提高学习的效率。”

毕云涛的确博学多才,见战智湛一个劲儿的咔吧眼睛无言以对,又笑了笑接着说道:“老战,我通过勤工俭学还可以增加收入,减轻我爸爸妈妈的经济负担。说的冠冕堂皇一点,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理解父母养育的艰辛,增强对父母的感恩。”

毕云涛的这句话打动了战智湛,“百善孝为先”嘛。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何为“孝”?也许有人会说,古人不是有《二十四孝》嘛。说句心里话,古人的“二十四孝”很多人一样也没有做到。学生们那时虽有“助学金”,但只能维持温饱,囊中羞涩时就要靠父母补贴。有很多学生不理解父母的艰辛,更谈不上有一颗报恩、感恩的心。有些贫困学生反而因父母的贫困满足不了自己的消费对父母产生抱怨之心。战智湛对这种事自然是不以为然,就算不能做到古人的《二十四孝》,起码得理解父母的艰辛呀。要是因为父母不能满足自己的**,从而怨恨父母,人品那就有问题了,会遭天谴的。

但是,战智湛的好胜心极强,绝不会甘心被毕云涛教育的哑口无言。他眼珠子转了转,不屑的说道:“切!你少忽悠俺!书亭虽小那也是买卖,你懂吗?净跟俺俩扯犊子,到时候可别赔的吊蛋精光,无奈之下只好典妻卖子,把毛淑芬赔进去。”

毛淑芬是经济专业战智湛的同届校友,学校排球队的主力,也是她们系的美女。是毕云涛靠着天天给打热水,忽悠到手的女朋友。现在二人一同照料书亭,同学们私下里戏称“毕毛书亭”。毛淑芬身高一米七二,要是穿上高跟鞋,绝对比毕云涛高一截。真是一朵鲜花插到了牛粪上,她怎么会看上毕云涛呢?

毕云涛在七九级是小有名气的角色,经常在校刊团报上写写文章做做诗什么的。

此外毕云涛的情书写的尤其堪称一绝,任谁见了都会津津乐道,深以为奇。遇到毛淑芬之前,毕云涛是个不折不扣的“花花公子”,上大课的时候遇到个顺眼的女生也会即兴做首情诗送过去,从对方的发型夸到鞋子,从看老师的眼神夸到记笔记的姿势。所以,后来毕云涛得了个外号叫做“涛涛情书满天飞,是个女生就得追。”

毕云涛是一个清清瘦瘦的男孩儿,瘦到什么程度?瘦到好像一阵风就能把他吹跑了似的。但毕云涛的气质和常人却是大不相同的,他一躯清瞿,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模样。毕云涛瘦,又喜穿极瘦的服装,如此这般地飘飘而来渺渺而去,想不引人注目都不行。

刚入学的时候,毕云涛曾经发挥“情书满天飞”的特长,对本班的第一美女“紫丁香”颜若霞狂追不舍,颜若霞“紫丁香”的绰号就是毕云涛的杰作。多年后,战智湛还记得毕云涛写给“紫丁香”的一段情诗:“有风吹过窗棂飘忽着幽暗的香,微醉的酡紫缤纷了眼帘那名叫紫丁香。虽然没有牡丹的富贵芍药的娇艳,却芯蕊含香陶醉了松花江。”

直到有一天,毕云涛发现了“紫丁香”早已经心有所属,又遇到毛淑芬,这才作罢。

毛淑芬搞不明白,她与毕云涛在一起的时候,为什么总是慌慌张张的心跳加速,而毕云涛的才华横溢和深情却让她有无限的遐想。毛淑芬的身边从来不缺人追,开始时,她并不喜欢毕云涛,对毕云涛时不时的给自己的暖瓶里打满热水甚至有点烦。直到毛淑芬目睹了毕云涛在全校的“七一”晚会上声情并茂的朗诵了一首讴歌党的诗歌,这才对这个“现实主义文学”同学有了点意思。毛淑芬和毕云涛才子佳人,分外招摇。她们班女生比例很低,统计结果是1︰4,可谓狼多肉少,美女更是绝无仅有。毛淑芬班里的男同学眼见“班花”被别的系的同学泡走,舆论顿时哗然。如此,毕云涛想不出名都不行。眼见“毕毛”二人“毕不离毛,毛不离毕。”一起吃饭,一起自习,一起勤工俭学。成双入对,花前月下,惹得毛淑芬的同班同学妒火中烧,却又无可奈何。

ap.99xs.inf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