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火红岁月,我在空间里种田 > 第212章 生产队的大铁牛【谢谢大家的一路陪伴,数据暴涨,很感谢!】

罗旋刚刚走到家门口。

却见陈晓端,手里提着一个“食盒”,正站在自家门口敲门。

“咦,罗旋?”

陈晓端听见响动,转身看见罗旋,不禁一愣,“我还以为你在睡懒觉呢!敲了半天,也没见你来开门。”

罗旋嘿嘿一笑,“人家那几位客人,一大早就要起来赶路,我哪可能睡懒觉?再说了,咱农村人,天天要出工,可没人有睡懒觉的习惯。”

生产队里,除了5岁以下的小孩,可以偶尔睡睡懒觉之外。

其他人,真还不敢赖床。

要不然的话,七大姑八大姨的闲言碎语,光那口水都能淹死人。

在生产队里,不怕别人说你憨,就怕别人说你懒。

生成地里刨食的庄户人家,还敢懒吊吊的?

那样的话,以后娶老婆都困难。

罗旋打开门,

陈晓端随后提着东西跟了进来,“这是我妈给你熬的杂面粥,还有两个窝窝头、一块咸菜,你就凑合着吃吧。”

陈晓端手里这种食盒,基本上都是解放前打造出来的物件儿。

现在新社会了,农村社员们的家里,即便是要往田间地头送饭,那也是一个竹篮、两个海碗就解决了。

基本上用不上这种木质的、一共三层的“食盒”。

而且社员们家里除了主要的劳动力,其它小孩子,很多人都是没有早饭吃的。

这次陈晓端提过来的早饭,其实也不怎么好:一碗里面有砸扁了的黑豆、黄豆、豇豆,掺杂着一点点大米、捣碎的小麦熬制而成的粥。

这种稀粥,搁后世叫“天然纯绿色无污染健康食品”。

但放在这个年代,却是让人难以下咽的粗粝食物:只因为没经过深加工的豆类食品,它有一股天然的豆腥味。

还有就是缺乏粮食加工机器,捣碎的小麦颗粒,上面还带着麸皮,吃下去让人有点难以消化。

历史上有一位帝王,就是因为贪吃新小麦熬成的麦饭,而被活活撑死了...

罗旋拿起那碗粥,勉强自己咕噜噜的把它喝了下去。

自己其实已经吃过早饭了。

但陈晓端的娘,给自己多熬了一碗杂面粥,自己又不能不领情。

要不然的话,那就没有下次了...

陈晓端见罗旋光顾着喝粥,却并不吃那两个窝窝头,不由感觉有一些奇怪,“我妈说你家里有灶没锅、缺筷少碗的,所以才在做早饭的时候,给你多做了一份。

你怎么不吃窝窝头呢?光那一碗粥,怎么能抗饿?”

罗旋道:“我一大早上起来,吃了两个包谷粑,现在不饿。”

陈晓端道,“原来是这样啊?咯咯咯,刚才,我还以为你是舍不得吃、准备把窝窝头留到中午当午饭吃哩。”

罗旋也笑,“那倒不至于。我虽说也是农村人,但还不至于穷到那份上。只不过学校里,确实也不少同学,她们的日子很是艰难,吃不起早餐。”

陈晓端微微叹口气,“何止是吃不起早餐?有不少同学,她们连中午饭都只有一把红薯干,甚至是一把炒蚕豆...哎,我一个月的工资,恐怕还不够贴补进去呢。”

这个时期,教育部门那是真正的清水衙门。

像陈晓端这种教书育人的老师,她们的工资经常会被拖欠一部分。

甚至是扣除一部分,用来支援各种建设。

每个月都有固定工资的教师,尚且过得不容易,而来学校里面念书的这些学生们,家里面则更是艰难。

尤其是其中有一部分生产队里来的女同学,她们的日子,才叫一个惨!

因为在她们父母的观念之中:金贵的粮食,要拿去优先保障家里的主要劳动力。

接下来就是家里的男丁。

因为这些男孩子长大之后,就会成为家中的顶梁柱,所以他们的父母,就更看重这些男孩、更倾向于优先保障他们的粮食供应。

而女孩子嘛...大家都懂的。

这也不能简单地去责怪这些父母们重男轻女。

而是因为他们手头上的资源极度匮乏,使得他们不得不做出这种艰难的选择...

罗旋吃完饭,把碗、咸菜,连同那两个黑乎乎的窝窝头,一起放进食盒,“我中午在学校里蒸饭吃,用不着这窝窝头了。

放着又怕会馊。

所以你还是把它拿回吧,我这里还有几个包谷粑,你也一同拿回去,请伯母尝尝鲜。”

陈晓端笑道,“我是奉我家老母亲之命,过来给你送饭的,哪有反倒往家里搬东西的道理?要送,还是你自己去送,反正我不沾染这事儿。”

陈晓端母亲做的窝窝头,说实话,确实要卖相有卖相、要看相有看相。

但无论她如何手巧、如何会调味,毕竟全麦窝窝头还是口感粗糙、让人难以下咽。

罗旋有软糯香甜的苞谷粑不吃,干嘛要去啃没盐没味的窝窝头?

陈晓端不愿意往她家里拿东西,那罗旋就只好把杜鹃送过来的苞谷粑捡了几个,放进食盒里,给陈母提了过去。

到了陈晓端家中,

陈母客气几句,然后对陈晓端道,“晓端啊,你昨天说学校里的领导,非得让你组织一个文艺节目,你准备的怎么样了?”

陈晓端嗔怪她母亲一句,“妈,那是工作上的事情,你当着人家罗旋的面,说这些做什么呢?”

敲锣听声,听话听音。

陈晓端是一个骨子里,极其骄傲的人。

她上一次和罗旋淡淡的提了一下,这个文艺节目的事情,但其实陈晓端当时就出于一种:行就行,不行就拉倒的意思。

陈晓端只是随口一问,想看看罗旋有没有什么好法子罢了。

因此,

这两天她被袁校长给催的不行了,但陈晓端始终也没有在罗旋面前,提及过这事情。

陈晓端的母亲,此时却装作不经意的、又旧事重提。

罗旋哪能不知道她的用意?

“我有一首儿歌,不知道能不能行?”

罗旋道,“只不过,我一不会谱曲、二不会填词。只能我哼唧出来,然后看看你有什么办法没有?”

陈晓端讶异的问,“那上次那首《生产队里的小社员》,你是怎么写出来的?”

罗旋回道,“那是广播站的张维,他私底下去找人填词谱曲的,我都不知道这事儿。”

陈晓端微微一笑:“哦,那我知道啦。没事的,你只要能哼出来,我就能给你写出来。”

陈母在一旁也帮腔道,“我们家晓端,那可是果民第一女子中学的高材生,琴棋书画都会一些。别说她,就连我也能替你伴奏呢...只可惜,家里没有古筝、长笛这些东西。”

“哎呀妈!您老是提以前的事情干嘛呀。”

陈晓端推推她母亲,“妈,中午我想吃鸡蛋摊饼,您能不能给我做一顿白面饼、大米稀饭吃?”

陈母笑道,“行!你们先忙,我就不在这里碍手碍脚的了。”

等到陈母走开,陈晓端拿上纸笔,带着罗旋来到后院那个小小的天井里。

罗旋深吸一口气,把脸皮抹下来放进兜里,就开始低声哼唧起来:“张小牛,王小牛,饲养院里来看牛。黄牛黑牛花花牛呀,队里又添大铁牛...大铁牛劲头足,不吃草来光喝油...”

“啊?”

陈晓端一愣,旋即肆意的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哈哈——”

罗旋恼怒道,“你再笑一声试试??”

陈晓端笑得上气不接下气,闻言赶紧用双手捂住嘴。

但一股股喷气,还是从她如水葱一般的指头缝中“噗噗”的往外冒。

“还敢笑?”

罗旋如今年龄虽不大,但好歹自己前世也是一个成年人。

现在当着别人的面,居然哼唱这种最为幼稚的儿歌,脸上怎么挂的住?!

“你还笑?”

罗旋转身,作势欲走,“不唱了,你那个节目咱掺和不了。你另找高明吧,我不干了!”

听见天井里的响动,一直竖着耳朵留意动静的陈母。

此时她也跑在后门口来了,对陈晓端道,“晓端,你笑什么呢?人家罗旋这首歌,不就挺合适让你们那些小学生表演吗?”

陈晓端强行忍住笑,但一张俏脸着实扭曲的厉害,“妈!我实在是没忍住笑嘛。

咯咯咯,罗旋啊,我不是想笑...噗嗤……”

“对不起,对不起...哈哈哈!”

陈晓端双肩耸动,“我是在想,你拿这种小鸭子儿歌,去参加文艺汇演,能行?”

“麻烦你把疑问句,改成肯定句。”

罗旋回道,“你也不想想,那是什么文艺汇演?那是全县中小学,向国庆献礼的表演!

咱又不是去企事业单位、工厂矿山,搞慰问演出。

小学里面这些参演节目,一要符合主旋律,二要符合我们中小学生的年龄段、符合我们中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才行。”

听到罗旋这么一说,原本还在那里暗自窃笑的陈晓端,忽的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罗旋刚才说的对呀!

现在上面在大力提倡什么?

上面正在鼓励所有生产队里出来的学生,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当一个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有知识的优秀社员!

鼓励他们安安心心的,把农业合作社建设好、为农业生产贡献出他们应有的力量。

而刚才罗旋哼唧的那首歌,虽说歌词很直白、毫无意境可言。

但这不正符合,现在上面提倡的、要创作出一批能够让广大生产队的社员们,都能朗朗上口、都能通俗易懂的文艺节目的号召吗?

要是不采用罗旋刚才哼唧的这首歌。

等到汇演之时,陈晓端自己跳上台去,弹奏一首肖邦...那,嘿嘿。

不被评委们当场否定才怪!

曲高和寡,叫好不叫座。

顶个屁用!

那种场合,可不是玩高雅的地方...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