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火红岁月,我在空间里种田 > 第829章 家乡的变化挺大

第829章 家乡的变化挺大

书名:重生火红岁月,我在空间里种田 作者:闲庭数蚂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7-17 00:20:30

班车于中午时分,缓缓驶入了荣威县长途汽车站。

以前整个荣威县城里,只有一个汽车站,而且不分长短途,都是在同一个地方发车。

这些年,随着荣威县经济的迅勐发展,再加上荣威县的干部们又比较开明,对于普通群众的日常出行方面,并没有做过多的限制和要求。

所以如今整个县里的客运需求,增长的异常迅勐。

这才把原来的“荣威县客车运输服务社”一分为二,拆成了长途汽车站和短途汽车站。

不仅如此。

整个汽车站的硬件设施,那也是相当的完备,完全是按照后世长途汽车站的标准,超前建设。

在班车的停泊区域,不仅有可供旅客方便上下车的台阶。

而且在汽车的顶部,还有一个方便上下货物的2楼平台,这种建筑样式,在后世很常见,但比同一时期别的县市的汽车站,要人性化多了。

不仅如此。

在宽敞明亮到候车大厅那些售卖香烟,饮料,瓜子的零售亭,现在也不仅仅只属于供销社一家。

反而还引进了好几家,属于集体性质的商店。

这些由各个大队组建的零售商店,他们不仅可以出售本大队出产的农副产品、瓜果小吃,而且一样可以售卖香烟,饮料之类的东西。

有竞争好啊!

要是依旧还是供销社一家独大的话,那些服务员的脸色,可就实在是太难看了。

为了体验一把荣威县这些年来的巨变,罗旋还特地走到候车大厅的售卖亭,掏钱买了一袋炒花生。

店铺里出售的商品分量很足,而且这个花生还是用油砂炒出来的,受热均匀,火候也控制的很好。

更难能可贵的是,罗旋只不过掏了1毛3分钱,买了2两炒花生而已。

买卖虽然小,

不过售卖群里面的服务员,她们的服务态度,却异常的热情。

这两位女服务员一听罗旋说的是普通话,2个小姑娘立马就把满口巴蜀话,给切换成了川普。

虽然她们说出来的川普,让人有点忍俊不禁,听的人忍不住想笑。

可毕竟通过这个细节,就能知道:这里的人很友好,她们至少不排外。

要想做到这一点,可不容易!

要知道在这个时期,很多人根本就没有商业观念,更没有经济头脑。

她们多半会抱着一种:我穷,我光荣!我宁愿不挣你的臭钱,也不干这伺候营生的可笑想法。

而且一旦是遇到外地来的客人,那些有点神经质、动不动反应过度的人,他们根本就不会去想着怎么热情的接待对方。

而是动不动的就问:“出行证明呢,你的工作证呢?哪里来的?来这里准备做什么?打算待多久?”

这连番质问下来...

说老实话,那些刚刚下车的外地客人,心里就会顿生反感:怎么在你们的眼里,好像个个都不是好人,对吧?

怎么走到哪里,个个都把我们当贼一样的防着?

这不是相当于莫名其妙的,认定对方不是好人,然后再从这个角度开始去搜集证据,来证明一开始的推论吗?

这么一搞,很多本来想来荣威县谈点业务、或者是找点合作项目的客人,顿时就会心生退意...

又买了几颗早熟的柑橘。

罗旋一边慢慢剥着花生,吃着桔子慢慢悠悠的出来汽车站大门。

要看一个地方的人文环境好不好,汽车站,火车站,码头这些地方就是一个很好的展示窗口。

在这里鱼龙混杂,靠着坑蒙拐骗为生的城狐社鼠挺多,小偷小摸也是爱光顾这些地方。

刚刚走出车站大门。

罗旋就站在高高的台阶上,举目四望。

现在刚刚到了两趟班车,正是下车的旅客急着出站,而那些已经买好票、准备坐车的旅客,急着要检票进站,把行李往车上搬的忙乱时刻。

在这个空档期,正是那些三只手、行骗的家伙们最为活跃之际。

要想看出来车站广场上有没有小偷,其实也并不困难:正常的旅客都是行色匆匆,眼睛都是望着候车大厅的门口。

而那些偷摸扒窃的坏家伙,他们的眼神游离、没个聚焦,尤其是爱盯着别人的衣兜和身上的包。

只要看见这种人,那就得小心了。

结果站在台阶上好几分钟,罗旋始终没看出有可疑的人在广场上活动。

倒是看见有几位穿着便衣的人,在那里不停的巡视。

等到罗旋下了台阶。

立马就有一位中年妇女凑上来低声问,“这个同志,要不要住招待所?走嘛,安逸的很,价钱不贵,既干净又还实惠。”

在这位中年妇女的后面,还有2,3个和她差不多装扮的人,一看应该就是开那种打着集体名义、其实是私人经营的小旅馆生意。

罗旋对于这些小招待,所倒是没什么恶感。

存在即合理。

有一些出门在外的生产队社员、因公出差的生产队干部,还有是小厂的办事员,他们舍不得花2块钱7毛钱,去住那种好一点的国营大招待所。

甚至就连掏上1块5,住粮食局或者是供销社的招待所,他们也是舍不得的。

而这些只需要6,7毛钱,就能住一晚上,还能提供热水的小招待所,就成了手头拮据之人出门首选。

在这种小招待所里住着,环境可能不是太好。

不过呢有一些从乡镇上来、到县中心医院来看病的那些夫妻,有些时候他们的治疗时间会很长。

这种人往往也喜欢在小招待所里,长期包下一个房间。

在这里不仅仅是价钱便宜,而且招待所的负责人,往往还会允许他们借用招待所里面的锅灶,做饭什么的。

这种服务,在大的招待所可没有。

出于好奇,罗旋开口问,“你们招待所干净吗?”

“干净,绝对干净!”

中年妇女见有生意上门,不由面露喜色,“我们的被子3天一换,换下来就晒到外面消毒。然后7天一洗,洗的时候可舍得放肥皂、消毒液了!保管让你住的放心。”

巴蜀地区阴雨天气多,很多时间段里,不太容易遇到艳阳天。

所以这家招待所,说她的被褥3天一晒,7天一洗都很不错了,毕竟很多时候,洗了也干不了。

“我不喜欢太过于干净了。”

罗旋神秘一笑,“我要在这里等人,可能要住好几天...不知道你们招待所管不管一日,三餐?”

那位中年妇女听说罗旋要住好几天,先是面露喜色。

但听到后面的话,她的脸色渐渐变得阴沉下去,“同志,我看你穿的还很得体,身上的精气神也不错,你应该是个吃公家饭的人吧?”

罗旋摇头,“算不上。我不过是一个外地畜牧站的畜牧员,工作就是天天出去给生产队饲养室配种、替社员家阉鸡的。”

“三餐可以管,就看你吃什么样的伙食标准了。一天早中晚包干,1块5毛钱的标准有,2块5,3块5的都有,区别只是油荤大小。”

中年妇女神情有点严肃,“我们只包三餐,一日没有...我们荣威县是个文明的地方,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仔细看着中年妇女的反应,罗旋竟然在一时半会儿之间,还区别不出对方说的真假。

万一对方怀疑自己是个公家人、是个老六,是个来踩点的暗探呢?

在这种情况下,对方当然不会承认了!

“那就算了。”

罗旋作势要走,“我另外再问几家试试。”

中年妇女冷哼一声,“我劝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没有的,你再问10家也是没有。”

跟在中年妇女身后的另外2位妇女也涌了上来,“这位同志呀,收起你那些歪心思吧!

我们荣威县的经济发展水平挺高,大家天天忙着上班赚钱、经营各自的小日子都过不过来呢,所以本地没有那种人。”

另一位妇女开口道,“要说临近的有些县市,倒是有过来捞那些偏门的人。但只要被我们荣威县这边抓到了,这些人,最少也得去修半个月的路,也好让他们做点社会贡献。”

罗旋一愣,“为什么是去修路,而不是罚款呢?”

“罚款有什么用?谁有钱了还做这些?”

先前那位中年妇女,如今她似乎对眼前这个长得人模人样的年轻人,还挺失望的。

只听她冷冷的回道,“本来就没钱,再罚她们的款...最终她们还不得通过歪门邪道,去挣回来?你没看见马路对面的标语《要想富,先修路》吗?”

“哦,原来如此。”

罗旋赶紧赔罪,“看来是我的思想太过肮脏、还需要净化灵魂呐。谢谢几位大姐的提醒,我这就去对接单位办事,等到办完了事情,我也得赶紧回去了。”

匆匆逃离了汽车站。

罗旋一路上不由心生感叹:看来荣威县治理的确实是井井有条、而且还非常的人性化啊。

荣威县城,距离红星公社只有26里地。

而且公路也经过了几次翻修,交通状况已经比以前好了很多。

现在是中午2点钟左右,时间还早,再加上今天的太阳也不毒,天气有点阴阴的。

所以罗旋准备干脆走一路走回去,沿途还能看看生产队的变化。

等到出了县城,公路两边的稻田里秧苗正绿,还有不少生产队的社员正供着腰,在稻田里忙着薅水草。

路边有一家供销社的代销店,罗旋进去买了2包“红梅牌”香烟,外加一盒火柴放在包里。

在这个时期,物价好多年都不会怎么变动。

这种“红梅牌”香烟,自己离开巴蜀之时卖的是3毛6分钱一包。

火零卖3分一盒,如果是整包买的话,那就是2毛8,里面是10盒火柴。

自己并不抽烟,但是身上揣上2包烟,会有很会很有用处的。

等会要想和生产队的社员们搭上话,一支香烟递过去,基本上就能打开话匣子了。

顺着公路往前走了个4,5里地。

在公路右侧,出现了一条比较宽阔点的机耕道。罗旋顺势一拐,然后就来到一片黄麻地边上。

自己之所以不选择一出县城,就去找那些社员聊天。

那是因为临近县城的生产队,他们的经济条件一般来说,都要好一些。

毕竟离县城近。

社员们在房前屋后种了点瓜果蔬菜、捞一点鱼虾什么的,拿到县城里面去变现,也方便很多。

所以一般临近城关的生产队,经济条件多半都会好一些。

等到罗旋来到黄麻地,一群生产队的男男女女,真用锄头在地里锄草。

“老乡,歇会儿?”

罗旋笑着招招手,“来,抽上支烟解解乏。”

生产队里,能被队长搁在和一帮子妇女干活的汉子,多半都不是什么壮劳力。

但一天活下来,这些男人跟那些婆娘一样,只能挣8个工分。

几位汉子放下锄头,一边用草帽扇着风,一边走了过来。

等到他们接过罗旋手上递过去的烟,个个低头一看,随后抬头笑了,“哟,这么好的烟,今天又抽同志你的发财烟了啊。”

“哪有什么发财烟、不发财的?烟酒不分家嘛。”

罗旋一屁股在田埂坐下来,“老乡们,我想问一下,你们生产队现在能吃得饱吗?”

那些汉子纷纷用草帽垫着,屁股,也坐了下来,“现在都什么年月了,有啥吃不饱的?

白米干饭,除了过年,平时那是不敢敞开了吃。红薯米饭,玉米碴米饭,倒还是能塞饱肚皮。”

“菜籽油呢,现在的定量标准是多少?还有猪肉呢?”

罗旋问,“你们一个月能吃几回肉?”

“现在的菜籽油,大人每个月的供应标准是3两8,小孩不一定,从2两6到3两3的都有。”

“至于说吃肉,一个月就那么2,3回吧。”

有个汉子回道,“我们这生产队,经济水平不行...听说红星公社有一个振兴大队,那可就牛皮了!”

“我老婆有个亲戚在那边。”

“听他们说振兴大队的社员们,一个月鸡鸭鹅,那是真没少吃。人家的猪肉供应,一个月和我们还是差不多8两2。

只不过人家生产队里有肉联厂、罐头厂,而且他们有自己的屠宰场,天天光是猪下水,都够他们吃的了!”

“是噻。”

另一位社员开口道,“那没办法,人家正兴生产大队连排水沟里面流着的,都是猪油。”

“我们这个县好多人家家里,遇到有婚丧嫁娶、红白喜事,提前就把自己家的供应肉票给卖了。”

“到时候需要办席了,就托人到正兴大队,去搞点猪下水、猪头肉、剔骨肉什么的...不就靠这么相互调剂着,才能办得起席面吗?”

听到这里,罗旋心里还是不由一紧:荣威县在整个巴蜀地区,经济水平都算是不错的了。

而其中的正兴大队、也就是自己的老家,由于养殖场多,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也多。

所以正兴大队社员们的生活水平,已经远远超过其他的生产队了。

可即便是如此,大家伙儿的日子,其实也谈不上多富裕。

只能说是温饱不愁,肉吃不多,但每个月多多少少有。

看来还得想办法努力提高一下家乡的经济水平,让老乡们过得更富裕一些才行。

不过光靠一点农业养殖,农产品深加工什么的,显然是不行的。

至于说红星公社的纺织机械厂、农机厂、铸造厂这些工业企业,他们创造再多的财富,也是需要如数上交的。

能够留在本地的财富,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多。

那就得想个办法,再看看怎么开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