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打卡:从三流主播到顶尖食神 > 624. 彝族跳菜

624. 彝族跳菜

书名:打卡:从三流主播到顶尖食神 作者:南墙先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08 23:10:09

离开了挂着奇奇怪怪许愿牌的文庙,一路往东,就能走到一条满是古建筑的步行街上。

最高的城楼有两座,站在路上一眼就能看到远处的城楼。

城楼不大,却满满的都是古时候的痕迹。

听说这个地方可是南诏的古都。

在步行街上走了没多远,就看到一条小吃街。

而这条小吃街上,还有小粉丝想要带李潇来的另一家店铺。

殷记咸菜。

距离殷记咸菜第一次出现在市集上,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年。

而经营者这个小小店铺的老板,陈奶奶,也已有八十五岁高龄。

殷记咸菜选料认真、做工精细、储藏期长,如今已有豆豉、野甘露、卜酱豆、皮萝卜、腌豆腐、皱皮辣等10多种咸菜,是巍山很有名的土特产。

当小粉丝带着李潇来到此处,店铺门前的那一排排咸菜,尤为显眼。

十几种咸菜整齐排列,像是等待着检阅的士兵一般。

红的绿的,酸的辣的,几乎都有。

李潇还特意将尽头在这一幕上停留了许久。

也不知是不是特意录出来给某些人看的。

弹幕上。

“某些人啊,好好看看。”

“某些人看清楚了,这种小城市里面,这样一家小小的店铺,就有差不多二十种咸菜腌菜呢。”

“我们可不仅仅只会腌白菜,我们还会腌青菜萝卜豆腐韭菜根豇豆等等等等各种蔬菜呢。”

“其实咸菜不仅仅只有菜,也有人会制作肉咸菜哦。”

“哎呀,别说了,再说人家该酸了。”

“这么打人家的脸不太好吧?”

“我们说的是某些人,反正又没有特指是谁。”

“哎呀,我们指的是‘某些人’,大家懂得都懂喽。”

腌制咸菜的方法有那么多种,李潇当然不可能一下子全都介绍完。

况且全国各地,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咸菜腌制手法,他就算教了也不一定有人会学。

弹幕上,刚刚骂的最多的那两个人并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儿之后,再有粉丝点进主页去看时,头像已经变成了初始头像。

好家伙,居然把账号注销了。

也不知到底是因为不愿意接受事实,还是因为骂不过这群网友。

接下来自然就是去景点游玩,不过这小地方也没什么值得一看的景点。

去看了看巍宝山的各个景点,李潇就再次回到了小县城里。

在古香古色的小县城里又四处晃悠了一阵,倒是让李潇又寻找到了几样小吃。

众所周知,云南的气候四季如春,所以云南十八怪里面有一怪就叫做“四季鲜花开不败。”

云南也因为这样的气候条件,被称之为“植物王国。”

正式因为如此,云南人经常研究怎么把鲜花做成菜。

而李潇找到的小吃之一,就是一种叫做“棠梨花粑粑”的小吃。

众所周知在云南,饼子一类的食物都被叫做“粑粑”,就连饵块也能被叫做“饵块粑粑”。

所以这个棠梨花粑粑,就是棠梨花做成的饼。

那么棠梨花又是什么呢?

棠梨花是蔷薇科野生灌木棠梨的花朵,有着敛肺涩肠消食的功效。

棠梨花性质寒凉,能清热解毒,而且它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而且它能清热解毒,具有清肺止咳和化痰等多种功效,平时人们食用棠梨花以后不但能吸收多种对身体有益的氨基素,能提高身体素质,还能清肺止咳也能滋泣咽喉。

棠梨花的吃法最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摘下花瓣洗净之后放进嘴里,这样可以品味到最纯正的花香,另一种则是将鲜嫩的花瓣摘下,然后洗干净加上料汁凉拌着吃。

在云南,吃棠梨花的方法则是做成饼子。

李潇觉得有意思,就买了一个棠梨花粑粑。

五元一个,有手掌那么大。

在这样的小县城里,比巴掌还大的大包子卖一块两毛钱一个,肉馅的大包子一块五毛钱一个,馒头则是一元一个。

只要一个就能够抵一顿饭。

五块钱一个的粑粑,还算是有点贵的价格。

这是步行街上面一家叫做“吃货”的店铺。

老板看到客人来了,低着头在看手里面的手机。

头也不抬的用方言问到:“吃啥。”

小粉丝已经回了家,好在李潇勉勉强强能够听懂他在说什么。

指了指门外贴着的一张纸上面的“棠梨花粑粑,五元一个”,对老板说道:“老板,要一个棠梨花粑粑。”

“好,在这里吃还是带走。”

李潇往这店里面看了一眼。

店里的桌子不过几张,好像还分成了两栋房子,中间的位置又阳光透下来。

中间的位置种植了一些爬藤类的植物,还有吊兰的盆子挂在上面,长长的枝叶从上面垂下来。

店里还有菜单,李潇看了看门口的一个大冰柜,又要了一个三元的老冰棍。

所谓的老冰棍,不过就是各个地区的店里售卖的自己用模具做的冰棍。

酸奶的巧克力的,红豆沙绿豆沙的,还有糯米的都是比较常见的口味。

当然,云南的老冰棍,还有玫瑰酸奶和凉虾的。

云南的天气说不上热,可这太阳高照的天气在外面溜达,也绝对算不上凉快。

于是李潇又要了一个凉虾冰棍和一个玫瑰酸奶的冰棍。

老板只是瞅了一眼就说道:“玫瑰的四块,凉虾的一块。”

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冰棍还冒着冷气,冰棍被冻得硬邦邦的,李潇就在门口的油锅旁边一边啃冰棍一边看老板做饼子。

期间也有穿着校服的小孩子走进来,拿着菜单对老板点菜,老板娘就会到后厨给他们做吃的。

大多数点的都是些砂锅饵丝,砂锅米线一类的,也有的点的汆汤饵丝。

砂锅,就是把饵丝米线加上调料放在砂锅里面煮,端出来的时候连着砂锅一起端出来,烧热了的砂锅里面是煮沸的面汤,端出来时还在冒着泡泡。

汆汤,则是在水里加入要用来煮饵丝的菜和调料,最后把一把饵丝放进锅里煮软捞出,倒进碗里即可食用。

这两样在这里都是很受欢迎的吃法,不过李潇目前关心的只有他的棠梨花粑粑。

以及嘴里的凉虾冰棍。

凉虾,原产自湖北宜昌,因其头大尾细,形似虾,又是大米制浆落入凉水盆中制作而成,故称之为凉虾。

凉虾口感滑糯清爽,柔软清甜,在大理一带经常和冰粉搭配,加上红糖水,玫瑰花酱,作为一道夏天常见的甜品。

玫瑰酸奶的出现也是源于云南人对于以花入菜的喜爱,玫瑰花闻起来又香又甜,添加到酸奶当中,便成就了这样一道独特的甜品。

老板从盆里抓出来一把带着棠梨花的面团,放在油锅里面炸制。

属于面食的香气混合着油香溢出,没一会儿一个棠梨花粑粑就做好了。

刚出锅的棠梨花粑粑还很烫,由于是炸制的粑粑,所以整个饼子看起来油津津的,表皮被炸的脆脆的,依稀还能看到被包裹在面衣里面的棠梨花。

咬上一口,糯米粉制作而成的棠梨花粑粑还有些粘嘴。

棠梨花粑粑的制作方法同样很简单。

开春之时,去山上采摘一些鲜嫩的棠梨花,最好是半开不开的状态的棠梨花,吃起来会比较嫩,而且不容易发苦。

拿回来的棠梨花清水洗净,然后放入沸水中焯水数十秒,捞出沥干水分。

切一些腊肉,最好肥瘦都有,将糯米粉和切碎的腊肉混合在一起,加水搅拌均匀,最后把混合物做成一个饼子的形状,放进锅里面,或是用油香煎,或是用油炸制,待饼子呈现出金黄的色泽,就可以出国了。

咬上一口,糯米粉的口感使得整个饼子软乎乎的,并且有点黏黏的口感,却又q弹绵软,被炸焦了的外表咬一口又香又脆,饼子里和糯米粉口感不一样的则是腊肉和棠梨花。

一种带着久经沉淀之后的咸鲜,一种又带着春天到来时候万物复苏的清甜。

在小县城里晃悠了一天,尝过了七八块的面条,一两块的大包子,三块钱的炸土豆一块钱的棉花糖,李潇决定离开这个小城镇了。

这地方,或许还挺适合拿来养老?

这样想着,李潇带着团子开车一路向南。

沿路有一条河,听闻是红河的源头。

再往南边,就到了南涧。

南涧是一个彝族聚集的地方,李潇的位置在社交平台上面一更新,马上就有粉丝邀请李潇前去他家做客了。

原本李潇打算拒绝的,可那粉丝却说自己家里可是正宗的彝族,不去可就见识不到这边的少数民族风情了。

李潇思索了片刻之后……

就带着团子去买了礼物。

最终还是拎着大包小包,前往了这位粉丝的家里。

刚进寨子,李潇便使用自己的能力查找了一下彝族的禁忌以及习俗。

以免自己犯忌讳招人厌恶。

毕竟自己可是来做客的,万一一不小心触犯了什么禁忌,那可就不太好了。

彝族的禁忌比较多,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种。

“彝族人忌白天点着火把到处走动,忌从屋里相继点着两个火把走出。忌与人有冤仇时当着对方的面折断树枝、吐口水、打鸡、打狗、砍扫把、拍打头帕。忌对婴儿用“胖”、“重”、“漂亮”之类赞词。不论男女,忌跨火塘。到彝家作客,不能坐在堆放东西和睡铺的下方和左方。禁食马、骡、狗、猫、猴、蛇、蛙等肉。”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比较复杂的禁忌,不过由于不怎么常用,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或许是因为李潇运气很好的缘故,他来的时候,居然恰好遇到了彝族的宴席。

李潇的粉丝原本要在自己家里招待李潇,可是既然遇到了宴席,怎么能不去见识一下呢?

况且彝族人民热情好客,李潇带着礼物造访,便是多了一个人过来吃喜酒,也算是沾沾喜气。

征得了主人的同意之后,李潇便在席上就坐了。

南涧彝族的宴席,有一个很特别的习俗。

那就是上菜的时候,要一边跳舞一边上菜。

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彝族打歌与彝族跳菜同出一宗,“跳菜”又被称之为抬菜舞,奉盘舞,意思是“跳着舞上菜”,是彝族民间一种特殊的上菜形式,同样也是彝族宴席的最高礼仪。

彝族跳菜历史悠久,为宴席增添了一份欢乐祥和的气氛。

李潇现在所处的“南涧县”,在2003年被文化部授予了“民间跳菜艺术之乡”,在这里,几乎家家户户的宴席都会邀请别人来跳菜。

众人在自己的座位上面就坐,桌子是矮矮的四四方方的小方桌,凳子则是长凳,挺长的一条,可以坐两个人的哪一种。

一张桌子上坐八个人,李潇刚刚做好,就听到主事人吆喝了一声,顿时,音乐声响起。

两位“跳菜”师傅从厨房里相继而出,他们头顶托盘,手里还撑着托盘,在托盘里面装满了菜碗,在忽高忽低、忽急忽缓的音乐声中,一前一后,一摇一晃,根据音乐节拍,迈着轻柔而敏捷的步子,缓缓入场。

李潇在请客的主人的允许之下开启了直播,直播间的观众们见到这个场面,皆是一愣。

“主播现在在哪里啊?”

“好久没看到老公了,可想死我了!”

“主播不是说自己去了彝族寨子吃席吗?现在这是个什么情况啊?”

“桌子上啥都没有?诶,那两个男人怎么头上顶着托盘啊?”

“不仅仅头上顶着托盘,托盘里面居然还有菜呢?!”

“这是在干什么啊,难不成要表演杂技吗?”

“我好害怕啊,希望他们的表演能够成功!”

“这么多好吃的,那可肯定要成功啊,不然客人们吃什么?”

“哇你看,他们朝着我们过来了。”

“这到底是吃席还是看表演啊?怎么旁边这么大的音乐声?怎么桌子上啥都没有?”

“吃的都在那托盘里面呢!”

顶着托盘的男人一摇一晃的朝着桌子走了过来,另一个人接过他头顶上的托盘,取出了里面的一碗菜。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