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打卡:从三流主播到顶尖食神 > 第627章 吃菌守则

第627章 吃菌守则

书名:打卡:从三流主播到顶尖食神 作者:南墙先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12 01:49:03

“这一朵蘑菇和我刚刚摘下来的菌子可不一样,这菌子有毒的。”

小王将背篓里面的蘑菇拿了出来,放在那朵红色的蘑菇面前,给大家做着对比。

“额……说实话,我看不出来有啥大的区别,我看着都一样。”

“像你这样的来我们云南吃菌子很容易被闹的。”

“额……我感觉我还是不要吃红蘑菇了,我也分不出来。”

“没到山上找过菌子的我觉得,看起来没啥太大的区别。”

“……求科普。”

李潇端详着这两朵蘑菇,开口道:“这一朵,菌盖正面深红,中心暗红,并有横皱纹,菌盖腹面菌褶细密均匀,呈浅灰蓝色,菇脚矮圆不空心。”

“而且这一朵上面还有虫眼,所以无毒,我说的对吧?”

小王挠了挠头,道:“这个我也说不了你说的那么详细,毕竟我从小就跟着寨子里面的人上山讨菌子……反正就是我手里的这朵菌子没毒,地上那一朵有毒。”

“而且你看,其实他们的颜色大小都有一点不同,这一朵大一点,这一朵小一点,有毒的蘑菇是长不了这么大的,而且虫子不吃有毒的蘑菇,这个能吃的菌子闻起来比较香一点,有毒的那个闻起来有点辣……”

李潇很聪明,很快就弄清楚了这两种蘑菇的区别。

然而直播画面前面的各位观众们却没那么容易分清楚了……

“在此忠告大家,没经验不熟悉这些蘑菇的,还是不要吃这个菌子了……”

“还好还好,虽然我是云南人,可是我们这边没有吃这种红菌子的习惯,我们这边都不捡这种菌子。”

“果然还是牛肝菌比较好认啊,基本上那个形状的菌子都能吃……”

“白牛肝菌和红牛肝菌,还有黄牛肝菌,真就只是换了个颜色而已,我感觉还挺好辨认的。”

接下来,李潇和粉丝小王又收货了一堆其他的菌子。

像是松树菌,铜绿菌这种常见的菌子,扒开松树底下的松针就能发现好几朵。

这两种菌子长得也很像,不过铜绿菌被挂过之后会变绿,菌身上也有许多地方会呈现出类似于青铜的绿色。

虽然都能吃,但是这变色的蘑菇,还真是让直播间的粉丝们吓了一跳,甚至怀疑这是不是又是另一种毒蘑菇。

156n.

一路上还看到了一些其他的奇奇怪怪的菌子,有毒的无毒的都占一些。

长得也是五花八门奇形怪状。

李潇的运气不错,或许是因为自己还有运势加成的缘故,居然还找到了好几朵鸡枞菌。

鸡枞菌在云南的地位那可是很高的,它的口感吃起来就像在吃鸡肉一样,甚至撕碎了也是一丝一丝的,像是煮熟的鸡肉,而且他还有一股普通的肉类所没有的清甜。

这些鸡枞菌看样子刚冒出来没多久,菌帽也才刚刚打开,一点都没有裂开。

黑色的菌帽下面,是纺锤形的杆杆。

这些鸡枞菌都长在同一个位置,有大的也有小的,全都摘下来之后一数,好家伙,居然有足足十七朵!

其中最大的菌子,比李潇的巴掌还要长那么一点。

当然,这其中小菌子也不少。

“哇,主播运气也太好了吧,居然是鸡枞菌!”

“不得不说这个运气是真的好,而且一找就是一大窝!”

“天哪,这么多鸡枞菌,云南人实名羡慕!”

“我要是去找菌子的时候看到这么大一窝,都够我回去和朋友们吹好久了!”

“这单单鸡枞都可以炒一盘了!”

“哇,鸡枞菌在云南人的眼里那可是顶级的珍馐!主播你这些菌子买不买,我以最高价收!”

“什么啊,你看咱们主播像是缺钱的样子吗?”

“主播的运气也太好了吧!”

“主播不仅仅人长得帅,还会做饭,运气还这么好,还懂那么多知识,天哪。”

“补充一下,主播还身材巨好,长得又高,还有八块腹肌,还养了一只熊猫……”

“哪位姐妹嫁给他简直就是三生有幸啊。”

“好像有哪里不对,前面的,你怎么知道是八块,从实招来。”

眼看话题逐渐朝着越来越偏的方向发展,李潇连忙指着不远处的一朵蘑菇转移话题:“诶,你没看那个菌子,你们猜猜他有没有毒?”

李潇指着的是一朵看起来很像是牛肝菌的菌子,但是这朵菌子却是紫黑色的。

看起来就对人不大友好……

“我觉得这蘑菇应该是有毒的吧,这长得也太磕碜了。”

“同上,我也觉得这蘑菇有毒吧……这个颜色让我联想到了中毒之后嘴唇发紫的样子……”

“可是前面采了那么多这样的蘑菇好像都是无毒的啊,说不准这个也没毒呢?”

李潇见话题终于被拉回了正轨,才为粉丝们解释道:“这个菌子叫做苦马肝菌,剧毒,吃了是要命的。”

“前面那位同学,你这句话就片面了。”

“虽然我们找了很多类似的蘑菇,但是这并不代表这个形状的蘑菇就没有毒啊。”

“不仅仅是这个紫黑色的家伙,类似的还有菌帽是绿色的,红色的,红黄相间的,也都有毒不能吃哦。”

“可长点心吧。”

“当然,也有长得类似的……比方说见手青,但是见手青是可以吃的,前提是要做熟了之后才能吃。”

“绕来绕去,我当然还是那一句话,那就是不要吃不熟悉的菌子。”

雨后的山上到处都是菌子,没捡多久,李潇和小王的背篓就满了。

两人也就没有在继续找,出了树林子,就顺着山路回到了寨子里。

太阳终于从云层之间漏了出来,不过现在已经是下午了。

将背篓里面的菌子倒出来之后,按照不同的种类分别放进不同的容器里放置,有的是要自己吃掉的,有的则是要加工之后卖掉。

也有的蘑菇品相比较好,就卖给了寨子里收蘑菇的人家。

在山上跑了半天,李潇都有点饿了。

头一次在云南吃野生菌,而且这些菌子还是自己亲手从山上找来的。

李潇开始有点期待了。

首先是这些蘑菇的处理。

背篓里最多的蘑菇就是牛肝菌和见手青,这两者小王都打算吃掉一部分,另一部分拿来卖。

再一些偏远的寨子里,每到雨季,售卖野生菌是一项很重要的经济来源。

李潇背篓里的鸡枞,在经过两人的商量之后,小王决定用来制作鸡枞油。

鸡油菌则拿来炖煮家里的土鸡。

被清点出来的菌子很快就被一群人围住,每个人手里拿着一把小刀,将菌子根部的泥土刮去。

不仅仅如此,刮掉泥土的同时还要注意,菌子有没有烂掉的地方。

一朵菌子最先被虫子吃掉的地方往往是他的根部,所以这也是需要检查的一个点。

蘑菇处理清洗完毕之后,就开始做饭了。

因为李潇是远方而来的客人,为了招待他,小王还特意宰了一只在山上散养的土鸡。

在外面用石头垒起来一个灶台,下面是干燥的柴火。

点燃了柴火,上面则放置着一个大锅。

这可是今年的第一顿野生菌,鲜美一场,小王怎么能够一个人独享呢?

当然叫来了自己的亲戚朋友。

小王杀完了鸡,开水烫过之后很快就把毛给拔了个干净。

开膛破肚,动作一气呵成,很显然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情了。

李潇也跟着忙里忙外,洗干净了蘑菇,恰好小王的鸡也处理好了。

起锅烧油,在热油里放入干辣椒花椒姜片草果爆香,加入鸡块,炒制金黄。

鸡肉的香味从锅里飘出,炒的差不多了,小王就在锅里加入沸水,任由这一锅鸡汤在灶上炖煮。

鸡肉和鸡汤在锅里“咕嘟咕嘟”的冒着泡泡,小王则从盆里捞出来几朵洗干净的小蘑菇。

有青头菌也有铜绿菌。

这是要做什么?

李潇坐在灶台旁边,关注着锅里煮着的鸡肉。

小王从灶台里扒拉出来几个火炭,就把手里的小菌子放到上面烤了。

刚刚洗干净的菌子上面还沾着水,放到碳火上面,发出“嗤--”的一声。

碳火上明明灭灭,水滴落在上面将原本烧红了的碳火扑灭,没过多久,水汽干了,这碳火便再次燃烧起来。

小王将菌子的菌帽和菌肝拆开来烧,菌帽凹陷的那一面朝上,没烧一会儿菌子里面的水分就溢了出来,成为鲜美的菌子汤,而菌帽在此时似乎成为了一个容器,将汤汤水水都好好的保护在里面。

烧菌子没一会儿就熟了,小王就从调料盒里抓出来一小撮盐,慢慢的撒在菌子上面。

“好了好了烧熟了,可以吃了。”

小王急不可耐的将菌子从碳火里面捡出来,放到碗里递给李潇:“这个菌子烧着吃最好吃了,你快点尝尝!”

李潇自然能看出来这菌子已经烧熟了,他也不客气,接过来吹了吹就放进了嘴巴里。

直接放在碳火上面烤出来的菌子上面还沾了一点灰,不过这并不是什么脏东西。

相反,这灰是由于柴火燃烧形成的,经过了燃烧的高温之后,这里面就连细菌都没有。

而且这样的做法,会为菌子本身增添一种别样的风味。

由于是在碳火上面烤出来的,有的地方被烧的有点糊了,有的地方却烧的刚刚好。

一朵菌子上面,有着几处不一样的口感。

然而放进嘴巴里的那一秒,李潇最先感觉到的,却是鲜甜。

明明烤制的时候只是在上面撒了一点点的食用盐,就能够将这菌子的鲜美提现的淋漓尽致。

明明只是撒了一点点盐!

菌子入口,先是一股菌子特有的来自山林之间的清甜味道,再然后则是汁水的鲜甜,带着盐的咸味,隐隐约约还能感受到一股松针的清香。

牙齿咬到菌子上面的时候,本以为应该是很软的口感,然而这朵菌子,却是脆的。

脆脆的口感之中,又带着一种难以让人形容的软,但是又好像不能够用一个单纯的“软”来形容。

菌帽吃起来更软,菌杆吃起来则更加脆韧。

只是这一口,仿佛就能够想象到这菌子是如何生长在山林之间的。

即便是吃惯了众多美食的李潇,也觉得这样的菌子,直接烧着吃就是最好的吃法。

这是来自于大自然的味道。

“好吃吧好吃吧。”

小王热情的询问道:“我可喜欢这么吃了,我觉得像这种铜绿菌,还有松树菌,就适合烧着吃。”

“当然,炒着吃也行,炒着吃就比较脆了。”

李潇朝着它竖了一个大拇指,道:“好吃。”

这是来源于顶级食材的优势。

这可是原始无污染的森林里,雨后刚刚长出来的菌子。

要是论起食材的新鲜,还有谁能够比得过?

鸡汤在锅里炖着,接下来则要制作鸡枞油。

鸡枞菌撕成条状,大概需要两斤左右。

菜籽油和鸡枞菌的比例是1:1,然后还需要准备一些辣椒,大蒜,生姜,草果。

在云南,只要是炒野生菌,都一定会放的一样东西就是大蒜。

有人说大蒜去毒,也有人说大蒜可以识别野生菌的毒性。

多放大蒜可以解毒,要是炒野生菌的时候,大蒜变黑了,那这盘野生菌就是有毒的。

当然,这只是个说法,真实性未知。

在锅里倒入菜籽油,生姜切成细丝,辣椒也切丝,生姜则切片。

油温大概七成热,下入处理好的鸡枞菌。

由于菌子表面以及内部的水分较多,需要炸制一段时间。

等到炸的菌子里的水分差不多都蒸发了,再在油里加入姜蒜辣椒,还有盐调味。

盐要放的比炒菜时候的量多一点钱,这样鸡枞油做好了才不容易坏掉,也不会发酸。

听说做的好的鸡枞油,可以保存一两年都不会坏掉。

鸡枞油炸好之后,放进罐子里密封就可以啦。

炸好的鸡枞脆脆的,然而鸡枞里面的味道已经大部分留在了油里面。

这样做,即便是在没有野生菌的季节,也可以品尝到野生菌的鲜美。

鸡枞还剩下一些,李潇决定将它清蒸了。

鸡枞切片,在盘子里加入姜蒜,还有一些火腿片,上锅清蒸就可以啦。

627.吃菌守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