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我刷情绪也能致富 > 294、光伏布局,蓝色光能(四更)

294、光伏布局,蓝色光能(四更)

书名:我刷情绪也能致富 作者:尘埃与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3-31 00:44:20

12月26号。

凤凰路,袁泽下午来到公司后,正在搂着生活秘书韩冰想一些事情。

前几天和陈德怀聊完光伏领域的事情后,袁泽就让郝勇成立了一家专做光伏组件的新公司。

该公司取名为蓝色光能科技公司,注册资本10个亿。

袁泽本人持股35%,剩余的65%的股份,都是他打算分出去的蛋糕。

当然,与其说是分出去的蛋糕,还不如说是为了圈钱和套现做准备。

按照他的设想,蓝色光能科技公司,就是一家推出来给蓝鲸能源公司做挡箭牌的企业。

该公司的核心业务,是从蓝鲸能源公司进货那种光电转换效率达32%的光伏电池片,然后进行组装和销售。

目前,该电池片已经被命名为了‘蓝鲸一型光伏电池片’,而储存的技术型号,还另有九档。

通过蓝鲸能源公司在电池片端的供货和价格兜底,组装好的蓝鲸一型光伏组件,不出意外,肯定能获得市场的青睐。

届时,只要蓝鲸能源公司这边的产能可以跟上,短则一两年,长则三五年,蓝色光能科技公司的营收就能突破千亿,甚至膨胀到几千亿的地步。

只要让其保持一定的年复合增长率,估值也能水涨船高。

到时候稍微运作下,借个壳上市,随时都可以找个理由套现提钱走人。

与此同时,收获最大的,则必然是蓝鲸能源公司。

蓝色光能科技公司每销售1W蓝鲸一型光伏组件,蓝鲸能源公司,就能按照供货价格,获得相应的销售收入。

只要产能可以跟得上,以蓝鲸一型光伏电池片生产线的成本,每年将是数以百亿计,甚至是千亿计的利润!

当然,产能这个问题,得交给运气和主角光环。

但是袁泽觉得问题应该不大,因为外挂在这方面,一向都很给力。

就拿驻颜灵来说,打印机最开始还只有1台,但随着前几天从赵璐丝头上刷下1台驻颜霜打印机。

到现在,打印机的总数量已经足足有8台了。

此外,说到蓝鲸一型光伏电池片的成本问题,那可就比较有意思了。

现目前,蓝鲸一型光伏电池片的项目,已经正式投产。

每条生产线每天的产能约46MW,三条则是138MW。

根据昨天下午,袁泽自蓝鲸能源公司那边了解的情况来看。

当前,该蓝鲸一型光伏电池片的生产成本,十分低廉,每1W仅仅0.05RMB!

是的,在不考虑生产线设备成本的情况下,每生产出1W那种光电转换效率32%的光伏电池片,成本仅仅只需要5分钱!

而现在市面上主流的topcon电池和HJT电池的出货价,普遍都在1.2RMB/W以上,即便是PERC电池价格稍低一些,但也每1W的出货价格,也依旧在1RMB以上。

而且,他们的电池片的生产成本,受限于硅片价格,基本都在0.8RMB/W以上。

蓝鲸能源公司那0.05RMB/W的成本,与之相比。

嘿嘿,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成本相差如此巨大,主要源于科技的差距,毕竟领先了世界100年。

按照当今世界的主流生产步骤,要想生产光伏电池片,没有硅片做基底是不行的。

当然,钙钛矿电池不需要用硅,但市场占有率并不高,且问题很多。

而硅片属于光伏电池产业链的上游产业,一些这方面的龙头企业,目前牢牢掌控着硅料的出货价格。

光是这一块,就占据了光伏电池片的绝大部分成本。

所以,对于现在市面上的光伏企业来说,只要硅片价格不下降,那么光伏电池片的成本便将不下去。

这是硬伤,没办法。

但蓝鲸能源公司的那三条生产线,却直接绕过了单晶硅片。

原材料就是普通的石墨和二氧化硅,以及一些其他元素。

在黑科技的帮助下,只要电能足够,就能打印出电池片的成品。

而原材料的成本十分低廉,贵的主要是电费和人工搬运费。

甚至由于能耗较高,三条生产线只要一开工,按照工业用电的价格,每天的电费就超过了300万RMB。

当然,针对电费问题,蓝鲸能源公司那边也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那就是,直接把生产出来的光伏电池片组装起来,形成完整的光伏组件,然后安装到光照充沛的地区,形成分布式发电站,再把发的电接回到工厂中来。

正常情况下,只需要不到1GW的光伏电池片,就能满足一条生产线每日20个小时的用电耗能。

不过,这里面也有两个难点。

第一个是建造光伏发电站的价格很高,即便电池片是自己的,但其他组件需要不少钱。

此外,建造发电站,还需要逆变器,配电箱,电缆,以及智能电网平台,等等这些,都需要钱。

按照当前的市场价格来算,建造一个1GW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站,至少需要三四十亿RMB,老费钱了。

第二个则是夜晚光伏电池不发电,而且也有阴雨天发点不足的问题。

所以,光伏发电虽然称之为绿电,但实际上也是垃圾电,因为发电不稳定。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个办法。

一是储能技术搞上去,蓄电池肯定是不行的,目前来看比较成熟的办法,有抽水蓄能、重力蓄能和熔岩蓄能。

二嘛,直接绕开地球,去太空,或者在月球赤道上建造一圈光伏带。

那样就24小时都能接收到太阳光,从而24小时有电了。

当然,现在蓝鲸能源公司那边生产光伏电池片的成本,就已经很低了。

搞不搞发电自给自足,都可以,甚至短期来看,搞了发电自给自足,因为建造发电站太费钱,反而还会增加成本。

当然,长期来看,那肯定是降低成本的,只是这事儿目前不是必须做的项目。

所以,0.05RMB/W的生产成本,对于蓝鲸能源公司来说,实在是太低太低了。

如此低廉的价格,再比一比市面上动辄1RMB/W的成本,二十倍的差距。

光是这点,其他的企业,就没法和蓝鲸能源公司竞争了。

毕竟科技领先一百年摆在那里,由不得他们不服。

当然,0.05RMB/W这个成本价,那是绝对不能对外公布,知道的人,全都签署了保密协议。

所以,在蓝鲸一型光伏电池片的供货价格上,还是得根据市场价格来定。

不过,因为电池片的生产成本,仅有其他光伏企业的几十分之一。

这就使得在组件端,蓝鲸能源公司有足够的实力,为蓝色光能科技公司来兜底,不怕别的光伏企业打价格战。

毕竟,就拿隆基这类全产业链的光伏龙头企业来说,他们光伏电池片的生产成本,在0.8RMB/W。

但是,蓝鲸能源公司,却敢把对蓝色光能科技公司的光伏电池片的供货价格,给打到每瓦0.7RMB,0.6RMB,甚至是0.5RMB。

他们敢吗?

或许一时为了价格战,敢!

但是又能支撑多久呢?

能打一辈子吗?

显然是不能的。

可是,蓝鲸能源公司就能!

所以,什么成本啊,价格啊,这些目前统统都不是袁泽所忧虑的东西。

领先世界一百年的光伏科学技术,就已经直接建立起了一堵当代光伏企业所无法逾越的技术壁垒。

只不过,科学技术这个东西,在这片土地上,不是万能的,很多时候都要受到人情世故的辖制。

袁泽目前主要担心的,其实还是柏天科技公司此前面临的问题。

光伏产业,是十四五规划的重点产业,与正策挂着钩。

且采购方不是Y企就是G企,民营企业极少极少。

里面的水,可一点都不会比环境保护领域浅。

所以,要想做大,要想把市场推广开,光有技术可能都还不行,得懂得分蛋糕才行。

这一点,不是表面上使用代持协议,把股份分散开了就行的,必须得实打实的让一些利益出去才行。

因为这件事面对的,并非普通商业竞争对手,而是如同华光环境集团那样的Y企和G企。

对此,袁泽也做好了一定的规划和准备,其中的主要蛋糕,就集中在蓝色光能科技公司之上。

“不管如何,反正蓝鲸能源公司的光伏电池片的生产制造,是绝对不能让外人参与进来分蛋糕的。

否则一步退就会步步退,容易搞着搞着就被人夺权了,嗯,这是底线。

核心技术得握在自己手里,其他的蛋糕分一些出去,倒是无妨……”

袁泽暗暗琢磨道:

“到时候,蓝色光能这家公司,可以像‘大白鲨医药销售公司’计划的那样,以上市为目标。

那样,参与进来的人一多,就算蓝鲸一型光伏电池片,会给这个行业造成颠覆性的影响。

也不会惹来什么是非,反而会……迎来喝彩!”

蓝鲸医药公司那边,在国内,目前已经初步形成自己的产业链了。

再让袁泽分蛋糕出去,他肯定不乐意。

但是,蓝鲸能源公司所涉及的光伏产业,要想在国内做大做强,吃独食肯定是死路一条,这点用脚指头想都知道。

“蓝色光能科技公司已经成立了,可以拉些人进来合作。

陈德怀对此有兴趣,他算一个,不过,其他的人又该选谁合适呢?

张浪这小子得算一个,有他的背景在,以后光伏这块就算面临压力,他也会先顶上去。

彭氏集团也可以算一个,另外,葛诚业、康磊和胡旭三人,说好的要带他们发财,既然有机会,那也不能食言。”

思索到这里,袁泽在光伏领域的计划已经初步定型。

如果能实施下去,在光伏这块,能帮他分担压力的盟友将会很多。

而且说句实话,对当前的他来说,钱这玩意儿,已经基本上只是一串数字。

他想要的东西,不再是单纯地赚钱和发财,而是另外的一些东西。

比如安全感。

“说来道去,安全感靠别人给,那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因为被什么保护就被什么限制……

现在,就先继续忍忍吧!

等回头实力足够,情况也允许了,我迟早要跳出这个泥潭,去建设属于我自己心目中的世界!”

最近经历的事情多了,袁泽的心态也在逐步发生一些变化。

以前的他,想的是当个好公民,老老实实发财。

但现在的他,却逐渐成熟起来,有了些新的想法。

当然,如今他的基本盘还在国内,这里还是得好好耕耘才行。

收敛心思,袁泽看了眼怀里的小秘书,见她正在对自己动手动脚,有些无奈。

“干嘛呢你,是不是欠收拾了?”

“我看袁总您愁眉苦脸的,想让您开心下。”

“狡辩,我看你就是欠收拾了,看我怎么收拾你!”

“啊呀,袁总你欺负人,不要不要,外面还有人呢,我会哭的!”

“桀桀,那你就哭吧,要是不哭出声,扣你工资!”

袁泽说着就把她按在桌前,然后对着她一阵收拾,韩冰吓了一跳,连忙娇声求饶。

她那娇滴滴的声音,更是助长了袁泽内心的怒火,誓要好好教训她一顿才行。

教训完秘书韩冰之后。

袁泽又与陈德怀约见了一面,与他签订下保密协议后,带他去蓝鲸能源公司转了一圈。

然后又把这几天刚刚组装好的一块光伏板,交给他,让他自己拿回去检验。

第二天中午,陈德怀就急急忙忙地跟他打来电话,兴奋地表示要把他自己全部的身家,都拿来入股蓝色光能科技公司。

袁泽听得大笑不已,表示千万别,因为当前的蓝色光能科技公司,刚起步,处于第一轮融资阶段,可经不起陈德怀那几十亿上百亿的钱砸进来。

最终,经过一番商谈下来,陈德怀投资30亿RMB,获得了蓝色光能科技12%的股份。

由此,蓝色光能科技公司的第一轮融资结束,公司总资本40亿RMB,公司估值250亿RMB。

其中,袁泽持股35%,陈德怀持股12%,剩余的53%的股份,则等待其他投资人来入股。

当然,下一轮融资,公司的估值就肯定不止是250亿RMB了。

因为陈德怀对这家公司很感兴趣,所以,他自告奋勇之下,也成为了蓝色光能科技公司的CEO。

袁泽信得过他的管理能力,对此自然表示支持。

另外,在蓝鲸控股公司的股权代持方面,袁泽还请陈德怀帮忙代持了3%的股份,陈德怀也未拒绝。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