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起航1992 > 第927章 华腾集团太厉害了

第927章 华腾集团太厉害了

书名:起航1992 作者:千年静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21 19:22:06

不止是刘专家没想到,整个57xx厂的团队谁也没想到那位吃饭风格豪放的跟个爷们没区别、身材和北极熊没区别的俄罗斯大妈竟然是一名航空发动机高压涡轮叶片工程师,甚至有人怀疑张起航是不是说错了,忍不住向张起航问道:“张总,您说她是负责生产航空发动机高压涡轮叶片的?”

生产高压涡轮叶片的人,那只能叫技师,不能叫工程师。

张起航当然明白这两者都区别,摇头道:“不,娜塔莎女士是负责研发高压涡轮叶片的技术人员,事实上,不仅是高压涡轮叶片,娜塔莎女士在风扇叶片、低压涡轮以及涡轮盘的研发制造方面都相当的厉害,”

说到这,张起航沉吟了一下,稍稍透漏了一点信息:“我们之前与空军的相关领导协商。有意从事d-30k系列发动机的大修工作的时候,曾经对空军相关领导表示过,说我们有意在d-30kp-2发动机的基础上对这款发动机进一步的优化,提升功率、降低油耗,刘教授不知道您听没听说过这件事?”

刘专家皱着眉头想了好一会儿,终于不是很确定的点点头:“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

说到这,他望着张起航,言外之意:你别告诉我你们真打算这么干。

迎着刘专家的目光,张起航肯定的点点头:“自打上次和空军的领导协商过之后,我们就委托空军的同志从老妈子那边采购了两台全新的d-30kp-2发动机用于研发和测试。

在那两台d-30kp-2发动机抵达之后,谢尔盖·伊佐托夫先生带着我们的航空发动机团队……其中就包括娜塔莎女士……开始了d-30kp-2发动机的优化工作,因为整个团队对这个发动机很熟悉,所以整个项目的进展很快,现在整个设计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了,接下来要做的是用计算机对这个方案进行全工况模拟运行,只要这个方案通过了计算机的模拟测试,就可以进行样机的制造了。”

刘专家吃惊的长大了嘴:“这……这怎么可能?”

也不怪刘专家这么惊讶,实在是这事儿听上去就离谱,因为所有对航空发动机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东西有多难,否则也不至于被称之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而作为57xx厂的技术领头人之一,刘专家也算是航空发动机领域的顶级专家之一了,他对于国内航空发动机的技术和研发水平有着轻型的认识,觉得即便是将华腾工业集团在航空发动机制造和研发能力方面的水平提高至与黎明厂同等的水平,也需要最少10年的时间才能够将d-30kp-2仿制出来,可如今的情况呢?从华腾工业集团申请成立d-30kp-2发动机的大修厂到现在,才不到一年左右的时间,华腾工业集团就宣称自己已经完成了d-30kp-2的优化工作?

这怎么听上去就这么离谱呢?

扯淡也不带这么扯的!

搁在若干年前,这种行为就叫“放卫星”!

但话说回来,考虑到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是前苏联克里莫夫设计局的第二任总设计师,刘专家又不敢完全不信。

“这其实也是巧合,”面对震惊无比的刘专家,张起航笑道:“您可能不是很清楚,在前苏联时期,生产d-30kp-2发动机的索洛维耶夫设计局与克里莫夫设计局的关系不错,而谢尔盖·伊佐托夫先生与索洛维耶夫设计局的总设计师:帕维尔·压力山德洛维奇·索洛维耶夫先生又是非常好的朋友。

当年索洛维耶夫设计局将d-30系列发动机向d-30k系列进化的时候,两家设计局还进行了深度的合作,所以谢尔盖·伊佐托夫先生对d-30系列发动机其实很熟悉,甚至于说d-30k系列发动机是帕维尔·压力山德洛维奇·索洛维耶夫先生与谢尔盖·伊佐托夫先生一起联合研发出来的也不是不行。”

谢尔盖·伊佐托夫与索洛维耶夫设计局的创始人帕维尔·压力山德洛维奇·索洛维耶夫先生的关系很不错?

d-30k系列发动机甚至是可以说是帕维尔·压力山德洛维奇·索洛维耶夫先生与谢尔盖·伊佐托夫一起联合设计、研发的?

而现在谢尔盖·伊佐托夫先生又担任了这个项目的负责人?

这一连串的冲击,让刘专家的脑子里一片空白,张大着嘴说不出话来。

但他心里明白,如果是这样的话,华腾工业集团大概率……张起航也不可能拿这种事情开玩笑……

所以,尽管这件事听上去就离谱,但极有可能是真的了?

意识到这一点,刘专家猛然兴奋起来,却又格外紧张的道:“张总,这种事情您可不能开玩笑。”

“这种事情我当然不可能拿来开玩笑,”张起航肯定的点头道:“唔……不知道您对改进后的d-30kp-2发动机的性能提升有没有兴趣?”

刘专家急忙点头:“当然有啊,性能提升的多吗?”

“很多,”张起航点头应道:“按照这份改进方案,全新设计的d-30kp-3……因为改动太大,我们都觉得这个发动机已经不能再叫d-30kp-2了,而应该叫做d-30kp-3……的最大地面推力接近140千牛,涵道比从之前的2.24提升到3.62,起飞油耗从之前的0.51kg\/(dan*h降低到了0.404kg\/(dan*h,巡航油耗要从之前的0.71kg\/(dan*h降低到了0.643kg\/(dan*h,此外噪音水平、大修间隔和整体寿命也提升了不少……”

“……”

张起航的话还没说完,刘专家的眼睛都瞪圆了,他颤声道:“张总,这种事情您可不能开玩笑。”

张起航肯定的点头:“这种事情我当然不可能开玩笑。”

“好吧,”刘专家挠挠头,说道:“但是张总,我还是无法理解,你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也不怪刘专家会这么想,因为这听上去确实是不大可能,要知道,想要对一款航空发动机进行优化,那是多么困难的事啊,就以咱们国家装机量最多的一型航空发动机:涡喷-7为例,虽然这些年来一直在持续不断的进行改进,但每一次的改进都只能用“小步快跑”来形容,怎么可能有这么大幅度的性能提升?

而且还是推力、油耗水平、寿命乃至噪音水平等几乎全方位、全维度的提升?

在刘专家看来,如果航空发动机这么容易研制,那国家养着我们这些人还有什么意义?我们这些人干脆集体去跳河算了。

张起航倒是没想到刘专家居然能这么痛快的认错,有些惊讶,但更多的却是佩服,他点头道:“我非常理解您的想法,这听上去确实是挺不可思议的,因为这确实很难,但话说回来,如果您站在谢尔盖·伊佐托夫先生的位置,您还觉得这个发动机的改进工作很难吗?就像是站在大学教授的角度,他会认为高中数学很难吗?那不是有手就能解?”

“……”

刘专家闻言,瞠目结舌,好半天说不出话来:是啊,对于大学数学教授而言,高中那不是有手就行?

看着瞠目结舌的刘专家,张起航的心里忍不住笑了起来。

说起来,其实连张起航都没想到自家这么快就进化到了“d-30kp-3”阶段,原本他也觉得华腾工业集团怎么着也要先通过对d-30kp-2的大修积累一些经验,然后开始尝试着对d-30kp-2进行仿制,等到用10年的时间完全掌握d-30kp-2的生产制造技术之后,才可以尝试进军“d-30kp-3”阶段,但现实就是这么神奇,在“d-30kp-2大修”项目启动后,谢尔盖·伊佐托夫听张起航说起了他的“从d-30kp-2到d-30kp-3”的设想之后,直接大手一挥,表示:“这么麻烦?费那个事干嘛,我对d-30kp-2很熟,交给我吧,咱们直接搞你说的这个d-30kp-3。”

然后,张起航就惊奇的看到谢尔盖·伊佐托夫只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拿出了初步的方案,在得到集团董事会的批准之后正式启动了“d-30kp-3”的研制计划,再次用了半年的时间完成了所有的设计工作,整个过程顺利的一塌糊涂。

很惊讶是吧?

觉得这事儿顺利的就像是狗血都市?

但实际上原本历史时空当中d-30kp-3的研制工作,确实就是这么轻松:2003年,生产d-30kp-2的大毛“留里卡-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提出了改进型d-30kp-3“纤夫”发动机的研发计划。

因为是在对机型的改进而非研发全新的机型,所以整个项目进行的非常顺利,而整个项目最大的最大改进是把原有d-30kp-2原本笨重的三级风扇改为全新设计的单级风扇,使得发动机涵道比从2.24左右增加到了3.62。

整个改进项目,除了将发动机的推力从d-30kp-2的125千牛增加到接近140千牛之外,噪声和耗油率显着降低,大修间隔也进一步延长,相比于原来的d-30kp-2,发动机的大修的间隔延长1.2倍,而其价格却只比d-30kp-2贵20%左右,尤其是飞行时的噪音水平,已经达到国际民航组织规定的标准,同时,发动机的耗油量也可降低18%。

而留里卡-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对d-30kp-3的改进过程中最牛的一点在于,该型发动机使用了d-30kp-2的75%的零件,这也就意味着老款的d-30kp-2完全通过改装的方式将自身升级为d-30kp-3,事实上也确实是可以这么做,改装成本为84万米元(2005年)。

整个“纤夫”项目从2003年开始,到2005年春季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地面测试,可想而知整个设计阶段才用了多长时间。

而华腾工业集团有谢尔盖·伊佐托夫以及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等这些前苏联最优秀的航空发动机人才在手,再加上张起航这些年来不断的从大毛家各个航空发动机设计和研发单位划拉来的设备以及从事一线生产和技术研发方面人员,用大半年的时间只完成d-30kp-2发动机的改进设计工作,其实已经是很慢了——别忘了,2003年的留里卡-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的人才流失情况有多么严重,但即便是如此,人家也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完成了d-30kp-2到d-30kp-3的改进工作。

当然,如果你问咱们国家在那之后为什么还是坚持采购d-30kp-2而非是d-30kp-3,那就只能怪毛子心太黑了:d-30kp-2的报价只有120多万美元,而d-30kp-3的报价却超过了200万美元,以咱们国家当时的财政状况,这几百台发动机的差额那就是好多小钱钱啊,兔子能干?

刘专家当然是不知道这些的,但不知道这些压根没关系,在度过了最初的震撼之后,刘专家猛然想到了张起航刚刚说他们华腾工业集团竟然已经开始准备试制这个被他们称之为d-30kp-3的d-30kp-2改进型的样机,他猛然兴奋起来,强忍着心中的激动颤声道:“张总,这种事情您可不能开玩笑。”

“这种事情我们当然不可能开玩笑,”张起航肯定的点头:“咱们的团队里面应该有涡扇发动机领域的专家吧?如果你们想要了解我们这个方案有没有问题,我们可以将方案拿出来给大家评估。”

听到张起航这话,刘专家哪里还有心思吃饭?他深吸了一口气凝望着张起航,郑重的低声说道:“张起航同志,你说真的?你真的愿意将这个方案拿出来评估?”

张起航望着刘专家,同样认真的说道:“领导,我很清楚这个发动机的用途,在咱们国家没有合适的装机对象之前,这款发动机在生产出来之后,要么以改装套件的形式对咱们的国家装备的伊尔-76运输机的发动机进行改装,要么……”

说到这,张起航不由得迟疑了一下,不知道接下来的话该不该说。

倒是刘专家,连忙问道:“要么什么?”

张起航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要么,就是用d-30kp-3替换h6上年的那台涡喷-8。”

现在的h6k项目还在讨论中,h6k这个编号压根就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自己也就只能说用这台发动机来提到涡喷-8了。

张起航的话,让刘专家的眼睛猛然亮了:用华腾集团生产的这台所谓的“d-30kp-3”来替代涡喷-8?

57xx厂身为空军最大的航空发动机大修厂,修理过的涡喷-8不知凡几,而刘专家身为57xx厂的专家,对h6这款飞机以及其所搭载的涡喷-8发动机更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是以,闻言,他心中立刻下意识的将涡喷-8与自己比较熟悉的d-30kp-2进行了一番对比,衡量d-30kp-2是否具备取代涡喷-8的可能性:

首先是涡喷-8,最大重量3100公斤,最大直径1400毫米,最大推力9500公斤;

然后是自己熟悉的d-30kp-2,最大重量2668公斤,最大直径1560毫米,最大推力公斤……

嘶,差不多啊!

d-30kp-2只是直径比涡喷-8稍微粗了点儿,但重量更轻、推力更大,而更难得的是两款发动机一个是涡喷,一个是涡扇,油耗方面根本没有可比性;

虽然d-30kp-2发得弄个及的直径稍微粗了一点点,但西飞已经在最初版本的基础上发展出了那么多的改进型,相信对发动机舱进行一下微调以使其适应全新的发动机,那根本就没有问题。

接下来问题来了,既然d-30kp-2可以装进发动机舱,那么华腾工业集团搞的这个所谓的“d-30kp-3”,问题会很大吗?反正都是要对发动机舱进行调整和修改嘛……

想到这,刘专家彻底无法淡定了,他先是低声对张起航叮嘱了一句“张总,你先等我一下”,然后就急匆匆的来到了57xx厂来访团队当中一个其貌不扬、丢人堆里完全不起眼的人的跟前,小声的跟他说了些什么。

没一会儿,这位其貌不扬的仁兄就无法淡定了,他向张起航这边看了两眼,然后低声对刘专家说了几句什么,刘专家连连点头,拼命的压低声音和他说了些话,很快,这位仁兄的表情就变得格外严肃起来,他抿着嘴,快步来到张起航跟前,首先递给张起航一本证件:“张总,这是我的证件,您先看一下。”

张起航也不客气,打开证件看了一眼,随即惊讶的抬头看向刘专家。

刘专家没说话,只是肯定的点了点头。

张起航点点头,将证件还给这位老兄:“我没问题了,孙同志,您想要跟我说什么?”

孙同志沉声道:“张总,刘专家将一些情况大致向我做了汇报,莪认为这些情况非常重要,所以接下来我需要联络我的同事,由我和我的同事一起就一些事情单独向您核实和确认一下,整个确认和核实的过程会全程录音录像,所需需要你俺们找一个安静一点的房间,请问有没有问题?”

张起航忍不住皱起了眉头:“这是审问?”

“当然不是审问,”孙同志解释道:“但张总您应该明白,如果您说的那些都是真的,这件事对我们的国防安全的影响太大了,所以……”

“我明白了,”张起航点头道:“我可以配合你们的工作,这个没有问题,但我要将这个情况向我们省国资办的领导汇报……您放心,不该说的我不会说,整个通话过程你们也可以在旁边,但整个核实过程,必须有我们省里的相关人员在场。”

张起航的身份实在是太特殊了,孙同志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点头:“可以,但您打电话的时候我必须在场,另外从现在开始,我会寸步不离的跟着你,包括您上厕所。”

————————————

ps:我承认,前天我目光短浅了一些,还请兄弟们见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