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起航1992 > 第941章 商量着来

第941章 商量着来

书名:起航1992 作者:千年静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21 19:22:06

脸红归脸红,但更让马晓军和刘向红两人心动的还是张起航这话里面的另外一层意思,马晓军连忙问道:“张总,您的意思是,华腾集团会向我们提供发动机和变速箱?”

刘向红也是一脸热切的望着张起航。

“不止是是向你们提供发动机和变速箱,我们还可以以许可授权的方式帮你们形成自己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的生产能力,”张起航笑眯眯的说道:“既然是托管,那肯定是要对大家都有好处才成嘛。”

华腾工业集团不但愿意向秦川汽车提供发动机和变速箱,还愿意帮秦川汽车形成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自主生产能力?

张起航的话,让李向红和马晓军的呼吸都瞬间变的急促起来。李向红更是再也端不住架子了,难以自已的上前一步,一把握住张起航的手道:“张起航同志,你说的是真的?”

马晓军的反应也没比李向红好到哪儿去,呼吸变的很沉重。

也不怪两人这么激动,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秦川汽车从成立到现在,与其说是一家汽车制造厂还不如说是一家汽车总装厂,非但不能生产发动机和变速箱,甚至连外部覆盖件都不能生产,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还要追溯到90年代初兵总准备成立四大奥拓的时候,虽然有江北、江南、秦川和长安四大奥拓,但但为了形成规模优势、降低零部件成本,这四大奥拓的发动机、变速箱乃至外观覆盖件都是由当时技术实力最强的长安汽车提供的。

接下来的大家就可以想象了:长安肯定不可能、也不乐意以成本价将发动机、变速箱以及外观覆盖件提供给另外三家单位,肯定是要加上一部分利润的,而加上这部分利润之后,这个价格就已经比长安提供给自家的零部件还要高,再加上运输方面的费用,这也就导致另外三家奥拓的整车制造成本高于长安奥拓。

微型车的市场就这么大,另外三家奥拓的成本高于长安奥拓,那么自然,在市场竞争当中就竞争不过长安奥拓,可以这么说,另外三家奥拓之所以在市场竞争中逐渐的掉队,在诸多原因当中,没能够实现动力总成和外观覆盖件的自产所占比例绝对不小。

而身为陕省工业方面的主要领导,刘向红和马晓军自然更是深知,秦川汽车这些年来之所以步履维艰,发动机和变速箱不能自产绝对是“功不可没”,如果华腾工业集团愿意帮助秦川汽车解决发动机的问题,对于秦川汽车来说,那真的是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了。

张起航笑着道:“两位领导,这种事情是能随便说的吗?”

“……”

李向红和马晓军对视了一眼,两人的眼中除了兴奋之外,甚至还有些茫然,这种茫然非常好理解:华腾工业集团怎么会这么大方?这不应该啊。

要知道,陕省方面不是不知道能够自主生产发动机和变速箱的重要性,在此前的数年时间里就一直与长安汽车方面沟通和协商,探讨转让奥拓发动机和变速箱相关技术的可能性,但长安汽车方面一直拒绝就此时进行沟通,表示这件事没得谈……

数年如一日的努力没有任何结果,可就在陕省方面都已经灰心丧气的当口,华腾工业集团忽然跳出来。表说发动机的事好说……

简直跟天上掉馅饼也没什么区别了。

但也正因为觉得这是天上掉馅饼,李向红和马晓军在高兴之余,反而有些不真实感,在度过了最初的兴奋之后,马晓军问道:“那……贵方向我们转让这个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技术,肯定是有条件的吧,我能不能问问有什么条件?”

“当然是条件的,”张起航肯定的点头道:“这一切的大前提都是贵方愿意将秦川汽车托管给我们华腾工业集团,而且托管期限不低于15年;在托管期限内,我方拥有秦川汽车在财务、人事、生产管理、销售等全方位的管理权。

当然,这是大的方向,至于贵方有什么诉求,在这个大前提下,咱们可以尽量沟通、协商……总之,我们的原则就是大家一起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这样啊……”

和李向红对视了一眼,强忍着心中的兴奋,马晓军再次试探着问道:“张总,不知道贵方可以向我们转让几款发动机和变速箱的生产技术?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限制条件?”

张起航笑了笑,没有马上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说道:“马主任,现在谈这个问题太早了吧?我们华腾集团都已经表现出了如此巨大的诚意,但贵方似乎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态度。”

“……”

听到这话,马晓军和李向红心中立刻明白,想要从张起航口中得到更多想要的信息是不可能了,不过话说回来,也是这么个道理,在对方已经表达了如此之多的善意的情况下,自己非但没有给出明确的回应,反而一再的追问,人家张起航肯定不可能回答自己的问题。

不过,今天能够得到这样一个回答,也已经让两人很满意了,李向红和颜悦色的对张起航说道:“张总,我们陕省人民都十分欢迎和期待能够与华腾工业集团这样的技术实力强大的企业合作,不过这件事意义重大,我需要和其他同志协商之后才能够给您一个明确的答复,您看……”

张起航点头表示理解。

………………………………

从张起航这里得到了如此明确且肯定的答复,李向红和马晓军哪里还坐得住?立刻开始与其他领导同志协商这件事。

让马晓军和李向红有些遗憾的是,张起航在走的时候以“涉及到集团的重大利益”为由带走了那份微型车的设计简图,而自己又没有那份绘画技能,将那份设计简图复原出来,让自己没办法将这份简图拿给省里的其他同志以作参考。

不过,虽然没能看到效果图比较遗憾,但通过马晓军和李向红两人的描述,陕省的主要领导还是确认另一件事,那就是张起航的手头真的有一款不管是空间、尺寸还是造型都完胜现款奥拓的一款微型车,最重要的是,华腾工业集团还能够为这款微型车提供配套的发动机和变速箱,而且这套总成可以的生产技术转让给秦川汽车。

这就要了大家的亲命了!

对于饱受动力总成受制于人之苦的陕省的领导们来说,能够自己生产配套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一直以来都是大家的梦想,而按照此前张起航的说法,这台发动机就是黑豹面包车上的那台,也就是说,秦川汽车不但可以生产微型汽车、a0级小型轿车,将来甚至可以扩大产品序列,生产面包车。

这样的好事上哪儿找去?

当然,这一切都不是白给的,但相比于秦川汽车需要付出的代价,大家一直觉得如果华腾工业集团能够说话算话,给秦川汽车一款年产5万辆一辆的微型轿车,将来形成年产15万辆各型汽车的能力,同时还能够帮秦川汽车形成自己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的生产能力,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陕省方面都是赚大发了。

很快,陕省方面在“要不要与华腾工业集团合作?”这一点上达成了一致:合作!必须合作!

但接下来,在讨论是否将秦川汽车托管给华腾工业集团这件事上,大家发生了很大的分歧……

某位工业口的老同志首先发表了意见:“托管式可以的,华腾集团发展的这么好,咱们可以在这个托管的过程当中向华腾集团多多学习人家的先进管理方法和经验嘛,但至于具体的托管方式,我认为有待商榷,至少华腾集团提出来的这种托管方式,我认为是有些不合适的,真的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合作,秦川汽车算是咱们陕省的还是他们华腾集团的?”

这话一出来,立刻就得到了不少同志的附和与赞同……

“对对,牛老这话说的再合适不过了,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

“我觉得也是,再说了,如果秦川汽车真的完全是由华腾集团说了算,秦川汽车现在的那些领导干部怎么安排?同志们也是为秦川汽车的发展流过血、流过汗的,就这么把他们撵走?这不是寒了同志们的心么……”

“说的是,再怎么样也不能寒了同志们的心……”

…………

同志们议论纷纷,领导们则听的时而眉开眼笑,时而眉头紧皱。

不过这一番讨论下来,领导们对于同志们的心态也基本上有数了,大致上可以概括为:与华腾工业集团合作?这个当然是可以的;但直接将秦川汽车按照华腾工业集团的要求托管给他们?那是想都不要想。

至于反对的声音如此激烈的原因,领导们的心里更是心知肚明——在场的很多同志,与秦川汽车的利益纠葛太深了。

看了一眼正激烈讨论的众人,李向红低声向马晓军问道:“晓军同志,对于大家的想法,你怎么看?”

“啊?”

马晓军显然是没想到领导会在这个时候问自己,愣一下才说道:“我觉得挺好的,大家畅所欲言,能够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说出来,这就是好事。”

李向红多精明的人啊,立刻就抓住了马晓军话语中的关键点,立刻说道:“这么说来,你不看好大家的想法?”

马晓军犹豫了一下,正要说话,就听李向红低声说道:“给我说实话,你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这下子,马晓军就不能不老实回答了,他叹了口气,低声道:“我觉得大家有些过于乐观的了,”

说完,马晓军再次压低了声音对李向红说道:“乐观一点是好的,咱们的条件虽然艰苦,但也不至于对人卑躬屈膝,但我发现一些同志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有些过于一厢情愿,只想着咱们要怎么怎么样、提什么什么样的条件,却没想过一点,凭什么啊?人家华腾集团又不是拿着钱找不到地方话,凭什么答应……嗯,咱们的这些条件?”

也不怪马晓军有这样的感慨,因为就这么一会儿,已经有人提议请华腾工业集团给秦川汽车援建一个发动机工厂了。

虽然这个提议听上去就极其的荒谬,大家也都知道不可能,但问题在于,当陕省方面的同志提出这样的要求的时候,本身就说明了这位同志在这件事上的态度。

当然,虽然马晓军心里并不看好这些同志的想法,但也没办法站出来表示反对,原因么也很简单:你马晓军的屁股是坐哪边的?

虽然大家都知道华腾集团和张起航不大可能答应,但万一呢?

再说了,试试总没有问题,就算他张起航不乐意,可大家讨价还价么,你开出个什么样的条件,我跟着讨价还价一番,最终经过一番拉锯,大家达成一个彼此差不多都能够接受的协议……大家做生意、谈合作不都是这么谈的吗?

而马晓军作为陕省的同志,尽管凭借着这段时间与张起航打交道的经验,心里很清楚张起航不可能同意这些条件或者要求,但既然他是陕省的同志,就不能坐歪了屁股。

听马晓军这么说,李向红没有说话,而是默默的点了点头。

而与此同时,张起航接到了冯国庆老爷子打来的电话。

在电话里,冯老爷子开心的对张起航说道:“张总,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空军的审核小组已经完成了对咱们集团“d-30kp-2发动机升级位d-30kp-3技术方案”的审核,认为这套方案可以大幅度提升d-30kp-2发动机的性能,对这套方案予以支持和肯定,并且要求咱们尽快掌握d-30kp-2发动机的大修和生产制造工作……”

尽管张起航早就知道这一天一定会到来,但这一刻,不等冯老爷子把话说完,张起航就已经激动的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