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十九世纪就医指南 > 第214章 开战

第214章 开战

书名:十九世纪就医指南 作者:号西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18 00:48:25

在整个普奥战争中,奥地利并非一直处于被动之中。

历史中的弗朗茨嗅觉非常灵敏,军事动员也要比普鲁士早了半个月,当然这里面有一部分盲目自信在起作用。而另一边的普皇则有些妄自菲薄,在最后时刻也在考虑谈判的可能性。

直到奥地利开始集结部队大半个月后,普鲁士才下达了分发武器、战马和准备作战的命令。

所以巴伐利亚的投票提议只是个契机,两方军事力量早就想碰一碰了。只是他们各自名下的小弟们却一直以为,德意志邦联大家庭的两位兄长应该不至于刀枪相向才对。

但就是在这样的先手条件下,奥地利的部署还是慢了普鲁士一大截。

眼睁睁地看着普鲁士先后占领汉诺威,横扫黑森-卡塞尔,直到碾压着汉诺威的逃军一路攻进奥地利边境。

但现在,因为争取到的时间优势和更换元帅后更激进的攻击战略,使得奥地利军队的集结速度要比弗朗茨原定计划更快。在巴伐利亚投票前两天,大军已经在奥尔米茨要塞进行大规模集结。(今捷克奥洛莫茨olomouc)

相比起各方面都更先进更优秀的普鲁士,奥地利没什么可拿得出手的东西。

军备武器落后一代,作战人数被意大利军队分走了10万。集结时间虽然够早,但离开奥地利本土后就失去了铁路支持,速度也只和对方勉强持平。部队里只有集团军之间有电报联系,下辖部队还是以通讯兵为主。

后勤保障大都差不多,储备粮和补给线远不足以支撑几十万大军行动,双方军队都是打到哪儿采购到哪儿。

比来比去,奥地利也就只有医疗保障能在敌人面前显摆一下了。

这一部分是因为卡维的建议,另一部份也得归功于拉斯洛对奥地利的支持。卡维不懂商业部分的利益交换,但他很清楚这种交换能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德国每个军的后勤马车数量在30辆左右,其中包括了野战面包房、医院设备器械和药材,以及建造临时据点的工程设备。

而在奥地利,这个数字是45辆,其中医院设备器械及药材就有25辆之多。这些运输马车只负责医院建设,如果算上医生自己携带的医疗行囊和物资,那数量只会更大。

这样庞大的医疗运输队和大部队一样,在两天前就进行了集结,并且将要塞所在城镇的一家医院改建成了战略后方医院。

卡维所带领的外伤处理分队基本就在这里活动,伤员会经由马车从前线往后方转运。如果战线前压,战略后方医院也不用动,在沿途多设立战役后方医院,卡维也会根据战事情况去往更前线参与救治。

这是基本的医疗后勤机制,比起现代的连抢救组、营、团、师救护所、集团军医院、战区医院、后方医院的多级后送机制要简单得多,运输能力也无法和现代医疗相提并论。

但至少拉斯洛为整个军医处争取到了足够多的马车配给,卡维也得以组建出全世界第一支可随时搭建临时救护所的医疗车队。

“卡维院长,这是您要的牛排、面包和蔬菜汤。”一位警卫从门口端来了火车上的午餐,送到了卡维的餐桌上,“要不要葡萄酒?帝国列车上的红酒很不错。”

“我不喝酒。”卡维接过了餐盘,问向坐在自己对面正在吃东西的赫曼,“要塞医院建得怎么样了?有消息么?”

“昨天晚上传回来的电报,说是已经建得差不多了。”赫曼说道,“床位1400,器械按照您的标准都已经备齐,一开战就随时能投入使用。”

卡维点点头,身子随着车厢来回晃荡,开始用刀叉分割牛排:“水源呢?水源找的怎么样了?”

欧洲一直缺少能直接饮用的干净水源,和平时期可以用低度酒精饮品解决,可到了战时酒精的供应肯定会出现问题,最后还是需要确保军队的用水。

这在医疗后勤尤其是卡维所在的外科表现得更为明显,单是生理盐水这一项就需要用掉大量清水。

按照现代军事医学理念,对水源的要求非常高,不仅仅是微生物,还对各种微量元素、放射性物质、重金属、有机物等有严格的要求【1】。

19世纪缺少化学检验工具,也不可能随军带着化学家,所以只能将就一下了。

不过要求低不代表没要求,卡维还是在四个月的军医集中培训里加入了自己对水源要求的理解。

首先是对比色度,水必须没有异色,没有浑浊,没有臭味和异味,没有肉眼可见的杂质颗粒。医院所在区域的水源还需要做简单的ph测试,范围不能超过6.5-8.5的范围。

至于寄生虫、细菌之类的就不做要求了,随队做微生物培养还不如直接用煮沸来解决所有问题。

“要塞的水源不是问题,苏台德山脉的摩拉瓦河供给着充足的水源。”赫曼往嘴里塞了一整块鸡肉,嚼了两口继续说道,“军队后勤部队会按照您的要求做好水源管理的。”

“和他们强调了明矾混凝过滤的重要性了么?”

“说过了。”

卡维稍稍安心了些。

自从上了离开维也纳的火车,他的心就一直悬着。

生平第一次上战场,虽然不用去前线拼命,但后方也未必能百分百太平。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一切都是未知数。他能做的就是继续严格按照自己平日里的工作态度,将所有精力放在工作上,减少其他东西带来的压力。

不过比起那些士兵,卡维所在的车厢要豪华许多,至少有睡的地方,至少有玻璃窗能看看外面的风景。

奥地利不是没有铁路网,相比起普鲁士,维也纳周边铁路网的兴建要比柏林来得更早。

也正是因为当初奥地利铁路带来的运输便捷,在1850年,也就在奥尔米茨要塞,普鲁士不得不屈服于奥地利和俄国的压力,签订了奥尔米茨条约。

条约规定普鲁士放弃领导邦联内的其他邦国,放弃统一德意志的计划,愿意向奥地利称臣,同意撤军。

然而16年之后,奥地利受困于国内经济衰退,铁路网依然还是那点大小。卡维所在的火车只能把他送到维也纳北边的马拉茨基,接着就需要靠马车慢慢开进奥尔米茨要塞。

而普鲁士的铁路却已经修到战争前线,火车站遍布各座城市,运输能力大大超出了其他欧洲国家。

卡维看着远处连绵的山脉,问道:“我们大概还有多久能到马拉茨基?”

“按照现在的速度,估计明天上午就能到。”赫曼说道,“接下去是一段长达2天3夜的马车之旅,如果马匹没问题的话,9月30日的早晨就能到前线要塞。”

“到那时,波西米亚前线应该已经开打了吧。”

“emmm不好说。”赫曼也是第一次参军,对他来说这就是一次历练,一次赚取军功的机会,“卡维医生不会是您放心吧,护卫队都是莫拉索伯爵精挑细选的,完全可以保证我们的生命安全。”

卡维担心的倒不是自己的身体,他也是死过一次的人了,早就看淡了这些东西。其实严格意义来讲,这也算不得担心,更偏向于精神亢奋的状态。

如果硬要从他的记忆里找寻类似的感受,应该和几十年前第一次跟随自己的老师进手术室差不多。

他用力捏住了手里的餐刀,轻轻划开剩下的小半块牛排,用叉子把肉送进了嘴里:“我在意的不是这些,而是你们的状态。到时候遇到的伤兵都是紧急情况,我不会给你们反应时间。如果速度跟不上我就会换人,你可得做好思想准备。”

这件事儿卡维在之前的培训中就提过。

外伤处理团队包括12位外科医生、8位外科助手和30位护士,被分成四个小队,日夜坚守他们所在的外伤处理院。

卡维所在的核心队伍四个人就是当初做费尔南腹腔手术的配置,一助赫曼、二助达米尔冈、三助贝格特、麻醉师阿莫尔,其中贝格特和阿莫尔就是助手。

虽说以贝格特的工作履历,成为随军医生根本不成问题,但在这里他还没有拿手术刀的资格。

四个小队有一条简单的竞争机制,每个人都能参与轮换。只要犯了明显的错误,级别就会往下掉一级,主刀变一助,一助变二助,以此类推。

这其中也包括卡维自己。

“我可是跃跃欲试”

赫曼看着卡维那张年轻稚嫩的脸,难得拾起了自信。但与生俱来的性格让他很快又泄了气,整个心路历程的起伏速度比过山车还快:“我知道没可能替代你,只是想去其他组当主刀而已如果可以的话。”

“没关系,到时候每天都有总结会,我会做微调的。”卡维又从自己的衣服口袋里拿出了那台奥尔吉腹腔手术的草图,“之前切除肝脏的手术流程我还没说全,现在正好和你交待清楚。”

“好好!”

赫曼将最后一点食物全塞进嘴里,把盘子推到一旁,仔细看了起来:“我比较迷茫的还是脾脏破裂时的处理方式,什么时候该缝合,什么时候该切掉?”

“这一点的话,你得看脾脏的包膜是否完整”

火车正载着卡维向北方要塞移动,而在要塞内,早已有大批部队集结到位。

布莱希特大公的指挥远比路德维希来得先进,也更富进攻性。昨晚刚接到电报,明确了普鲁士已经宣战之后,他就下令部队向北移动,准备第一时间拿下北方重镇,西里西亚的首府布雷斯劳。(今波兰弗雷茨瓦夫)

和驻守在战略后方医院的主任级医生不同,没有太多经验和身份地位的年轻医生必须跟随军队一起行动。安逸的城市生活让他们难以适应野外,而对于战争的恐惧,也在毫无意识下慢慢改变着他们对帝国效忠的决心。

第三军克拉沃夫步兵营里,就有一位典型的年轻军医。

他来自格拉茨,格拉茨医学院毕业,参加临床工作刚两年。能主刀的手术只限于一般的表皮肿瘤切除,难得能碰截肢,但成功率并不算高。

三个月前,他所在的格拉茨的医院接到了通知:所有医生都有义务报名成为预备军医。

在全民总动员的情况下,这条简短而内容极富迷惑性的通知让年轻医生胸腔中那颗躁动的“赤诚之心”燃烧了起来。他觉得参军是每个医生应尽的义务,所以马上去格拉茨募兵处报了名,并且第二天就上了去往维也纳的火车。

但和他一样一头扎进军队的年轻人非常少,在军医处报道时,周围稀稀拉拉坐了没几个人,也几乎全是上了年纪的老兵。有些甚至已经超过了50岁,不仅有慢性咳嗽,还有神经痛和肠炎。

而他们的行医经历也只是在当兵时担任过医院助手,或者只是帮忙上手术台拉个钩子。

一旦离开了军队这样的特殊环境,以他们的学历和医学知识根本不足以成为医生。可当战争又悄悄来临的时候,他们又成了军医队伍里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至于别的,谁又管得了呢。

就这样,在彷徨和失望中,年轻军医于八月份结束了简单的军医培训后。

他获得了少尉军衔,以“随军医生”的身份编入了第三军的一支步兵营中,在几天前随大部队来到了奥尔米茨要塞,直接进入了要塞陆军总医院工作。

可惜,安稳的工作很快就结束了。

今天拂晓时分,他所在的第三军就接到了统帅命令,立刻启程向北方移动,他作为步兵营的随队军医自然不能例外。

“利托克瓦医生!”

“我在!”

年轻军医正骑在自己的军马上,这是少尉军衔所带来的唯一好处。此外,作为军医,他还需要牵着一头载有必要医疗用品的骡子。【2】

少校克拉沃夫亲自减慢了自己军马的速度,来到他的身边说道:“按照指挥官的命令,我的部队需要快速向前穿插,帮助工兵部队在前方建立据点,请加快你的速度!”

“是!”

克拉沃夫看他一脸秀气,心里直摇头:“前方或许会有战斗,请务必小心。”

“是!”

只是话音刚落,两人的耳边就响起了一阵淡淡的炮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