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四合院从老贾出事开始 > 第299章‖秦春河出事

第299章‖秦春河出事

书名:四合院从老贾出事开始 作者:嘚瑟的胖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7-28 23:46:01

“带了,带了!”

郑振东笑着回道。

说完之后,赶紧从提包中拿出档案和调令递给丁世才。

丁世才笑着接过去,又指了指门口拐角处的沙发:“你们先坐下休息休息。”

“老丁,你忙你的就行,不用管我们。”岳蔚山摆摆手。

丁世才也不多言,只是点点头,接着坐回办公桌后面,拿起调令看了一下,接着又拆开档案袋,从里面抽出档案看了起来,看完之后,说道:

“郑振东同志,伱之前一直在工业局工作,还担任过工作组股长职务,而且你还是中专生毕业,又是预备党员,按理来说,应该把你分配到技术部门工作,可现在没有合适的工作岗位,你对此有什么想法?”

还没等郑振东开口回话,岳蔚山就赶忙说道:“老丁,你先把郑振东同志的档案收了,然后再把他安排到采购科就行了,我之所以带他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件事情。”

“哦?”丁世才有点错愕,不过,他还是点了点头道:“也好,我这就帮他把手续办了。”

郑振东看他们已经把话说清楚了,也就没再多说什么。

丁世才拿着手里的档案和调令仔细斟酌了一番,最后沉吟道:“郑振东同志,鉴于你之前的工作经历,再加上你是主动申请调到咱们厂里来的,按照惯例,对于你这种人才,应当予以重用,这样吧,你本来是七级办事员,这次提前给你转正,级别上提到五级办事员的序列。”

突然被提拔,郑振东多少有些惊讶,不过想想也就释然了,毕竟从工业局来轧钢厂工作,厂里多少也要给予补偿。

毕竟两个单位可不一样,工业局是上级垂直主管部门,从那里来轧钢厂虽然不算发配,可两者之间不可同日而语,在级别上予以补偿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想清楚了原因,郑振东赶紧站起身来,点点头应道:“好的,谢谢丁科长,我服从组织安排。”

丁世才笑着摆摆手:“放松,不用整得这么严肃。”

说完之后,他想了想,又说道:“我先去把你的档案交到档案室,回来就帮你把手续办了。”

说完后,他站起身来,径直往外面走去。

目送丁世才出门,岳蔚山拉着郑振东重新坐了下来,然后就笑着问道:“小郑同志,家里几口人呀?”

“岳部长,我家有七口人。”郑振东回道。

岳蔚山点点头,又问道:“父母做什么工作的呀?”

“我妈也在咱们厂工作。”郑振东说完这句,脸上有些犹豫,他并不想把家里的情况说太多,所以就没把父亲牺牲的消息透露出来。

见郑振东没说父亲的情况,知道这里面可能有什么避讳,岳蔚山虽然好奇,可也并没有多问。

只是他还是惊讶道:“哎呀,你还是咱们厂的子弟呀,你怎么不早说!”

“嘿嘿……”一时间,郑振东不知该怎么接话,只好傻笑两声。

“我真是没有想到,你还是咱们厂里的职工家属!”

看郑振东不说话,岳蔚山又感慨了两句,接着又问道:“对了,你妈妈在咱们厂做什么工作,叫什么名字啊?”

郑振东看他一再追问,只好回道:“我妈在妇联工作,名字叫王翠芬,岳部长您认识吗?”

听郑振东说完,岳蔚山这下更惊讶了,他赶紧回道:“原来你是王主任的儿子呀,你妈我当然认识了,你看这事闹得,咱们可不算外人,你妈跟我媳妇在一起工作,之前可没少打交道。”

知道人家说的是客套话,郑振东自然不会当真,毕竟如果关系特别亲近的话,双方早就应该见过面,今天初次相见,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虽然明白这里的关系,郑振东还是一脸惊喜的回道:“岳部长,您看这是怎么话说的,原来咱们还有这层关系,您要是不问我还不知道呢!”

两人通过一番交谈后,这关系不知不觉间就拉近了不少。

随着时间渐渐流逝,丁世才交完档案回来了,看到二人聊的热火朝天,不禁就有些纳闷,不过,时间确实不早了,他也没多有问,只是好奇的看了看。

把手里的单子递给岳蔚山后,丁世才笑着说道:“老岳,给,这是调职单,你可以领郑振东同志去上任了。”

岳蔚山接过来,又仔细瞅了一眼,然后笑着回道:“谢了老丁,我这就领小郑同志过去,你先忙着吧。”

“好的,你们路上慢点,我就不送你们了。”

从人事科出来后,岳蔚山领着郑振东又回到前面办公楼。

此时正好赶上下班时间,看着工作人员陆续从楼里往外走,岳蔚山抬起手看了一下时间,发现已经五点半了。

他只好叹息道:“小郑同志,今天看来是来不及了,这样吧,明天早上上班后,我再送你去采购科。”

“好的,岳部长,让您费心了。”郑振东不免有些失望,还以为今天就能把事情办利索了,谁知紧赶慢赶还是拖到了下班的时间。

岳蔚山拍了拍郑振东肩膀,随后笑着劝道:“好了,咱们快走吧,这事总要跟刘厂长说一声。”

郑振东郁闷的点点头,接着就和岳蔚山往楼上走去。

两人一路往上走,岳蔚山时不时跟下班的工作人员打着招呼,本来只有两三分钟的路程,硬生生走了十多分钟,这才回到刘长河办公室门口。

敲开门,两人走进办公室,刘长河也不等他们说话,直接就问道:“怎么样,手续办完了没有?”

岳蔚山点点头,笑道:“手续办好了,不过今天时间有点紧,这都到了下班的时间了,我就没带小郑同志去采购科,明天吧,明天一早我再带他过去。”

看事情没有办利索,刘长河不禁皱了皱眉头,不过,他也知道这事怪不得人家岳蔚山,只好点点头,笑着说:“那也行,实在辛苦你了,蔚山同志!”

岳蔚山却笑着摆摆手:“刘厂长,您实在太客气了,就凭我跟小郑同志的关系,这事也是应当应分的。”

听他这么说,刘长河瞬间就有些摸不着头脑,他疑惑的打量着郑振东,想要把事情搞清楚。

“领导,是这么回事,我妈跟岳部长的夫人都在厂妇联工作,这一聊起来,都不是外人。”郑振东简单解释了一下原因。

至于其他的话,现在毕竟有岳蔚山在场,他也不好多说。

刘长河听后点点头,虽然心里还有不少疑问,可偏偏不好再继续追问。

三人又简单聊了几句,随后便收拾东西下班。

走出办公楼,三人步行来到门口,这时看郑振东两人没有交通工具,知道他们还要去工业局,岳蔚山又帮他们借了辆自行车。

郑振东千恩万谢后,这才骑着自行车驮着刘长河往工业局赶,路上又把情况做了个说明。

刘长河听后感慨道:“没想到还有这么回事,不过,你说的未尝没有可能,他虽然跟你妈认识,可论到关系嘛,那就不好说了,你自己多注意点,不要觉得有了这层关系,你在后勤部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咱们毕竟初来乍到,有些人的具体情况还不清楚,可别轻易相信他们!”

郑振东点点头:“领导,我有数,这位岳部长一看就是官场老油子了,我不会轻易相信他的。”

“……”

就这样,两人一路聊着天,大约又骑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郑振东他们二人,这才回到工业局门口。

把自行车停在门口,又跟门卫吴大爷打了个招呼,两人快步走进车棚。

推着各自的自行车来到门口,看着这多出来的一辆自行车,两人有点犯愁,最后郑振东一咬牙道:“我试试能不能骑着两辆自行车回去,您帮我掌着这辆的车把,我先蹬上这辆。”

刘长河有点担心,只好开口劝道:“你可注意安全,不行就把你那辆自行车放回车棚里,大不了等明天咱们再来一趟就是了。”

郑振东可不想再绕道来工业局,所以他摇摇头:“领导,没问题,我先试试看,如果不行的话,咱们再按您的意思办。”

看他都这么说了,刘长河只好点头答应下来,他把自己的自行车停好,然后扶着借来的那辆。

郑振东看他做好准备工作,立马骑上自己的这辆自行车,然后抓着另一辆自行车的车把,晃晃悠悠的往前行去。

刘长河看他这样,多少有些不放心,立马蹬上自行车跟了上去。

初时,郑振东确实有点害怕,生怕不小心摔倒在地,毕竟有一辆是借来的自行车,要是给人摔坏了,那就不好交代了。

可骑出去几百米之后,郑振东发现也没这么难,便开口对刘长河说:“领导,没问题,您就放心吧,这天色也不早了,您就不用跟着我了。”

看郑振东骑得四平八稳,刘长河这才把心放肚子里,看天色渐暗,他点点头嘱咐道:“你路上慢点,注意安全,我从前面调头。”

两人往前又骑了一二百米,这才在十字路口分开。

在回家的路上,行人看他骑着两辆自行车,纷纷露出诧异的目光,毕竟这个年代自行车可是大件物品,一般人别说拥有了,就连骑都没骑过,看他竟然可以做出如此驾轻就熟的动作,仿佛是在天桥看杂耍一般。

迎着大家好奇的目光,郑振东骑着自行车慢慢往回赶,这一路上他骑得并不快,所以当他回到南锣鼓巷时,天色早就黑了下来。

刚到大门口,郑振东都还没来及下车,就看到王翠芬快步走出大门口,脸上还露出急切的表情。

郑振东还以为自己回来晚了,她在替自己担心,特意出来看看自己回来没有。

谁成想,王翠芬看到他回来后,眼睛瞬间就是一亮,嘴里更是急呼道:“老三,你可算回来了,快快快,你赶紧带我去交道口趟派出所,你秦大叔被逮进去了,说是在搞什么投几倒把。”

郑振东瞬间就是一愣,差点没从自行车跌下来,他可是知道,这个罪名一旦坐实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王翠芬看到郑振东晃悠了一下,差点没摔倒在地,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最后又看他凭着强大的身体协调能力硬生生稳住,这才舒了口气,赶忙上前帮忙扶着另一辆自行车。

郑振东心急如焚,也顾不上问清楚原因,慌忙把车头调转过来,就要往派出所去。

王翠芬想了想,又赶忙说:“算了,算了,我还是和你一起吧,不然这心里老是七上八下的。”

郑振东点点头:“行,正好有两辆自行车,你骑那辆吧。”

两人骑着自行车,一路风驰电掣的往交道口赶去。

这时,郑振东才问道:“到底怎么回事啊,这秦大叔好端端的,怎么还能得了这个罪名?”

王翠芬苦笑一声,摇头叹息道:“我也不知道,刚才街道上来了个同志,简单跟我把情况说了一下,他就走了,我换了件衣服正准备过去,这不就在门口遇到你了嘛。”

听完王翠芬的话,郑振东大失所望,这件事情在后世看来没啥问题,可在这个年代里,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国家为了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不得已采取这种措施。

53年统购统销实施以后,一些商品开始按票证定量供应。按决策者本意,“定量分配的办法”只是“暂时的措施”,待到商品供应充裕,就应取消。

可市面上商品非但没有变充裕,短缺的问题还越来越严重了。

尤其是从今年开始,非但大工厂、大商人管理严格,就连小商小贩也被纳入计划轨道。

虽然自由市场符合农民和小商贩的经济“理性”,但它受制于国家计划,因而又势必与人们进一步获利的愿望和行动相冲突。

可凡事都有具有两面性,极端不对称却事实并存的牌、市价之间也形成了一定的价差,利之所在,人必从之,商品长期短缺,使稀松平常的物资都可能成为奇货可居。

上面之所以制定这样的政策,采取一刀切的策略,就是为了能使的市场趋于稳定,不至于让老百姓生活太过艰难困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