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这个网红太有钱了 > 第422章 上市?

第422章 上市?

书名:这个网红太有钱了 作者:桌上没有酒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9 01:58:18

李川沉思了好一会儿,微微摇了摇头道:“我们这是被资本盯上了啊。”

“很正常。”

蒋泽宇面色平静道:“直播带货是当下的市场热点,也可以说是风口,风口行业本身就会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更别说,我们还是这个行业做的最好的一家公司。

按照常规的逻辑推断,我们早就上了各路资本的考察名单了。

之前,他们没有出手,可能是因为他们还在研究‘直播带货’这个风口的真实性,也可能是在顾虑我们这个龙头的稳定性……我们成立的时间太短了、发展的速度太快了,难免会给人一种比较虚浮的感觉,让人怀疑我们这家公司能不能长久的做下去。

这一点,我们有信心,但外人不知道实际情况,就会有所怀疑。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我们做了‘达人供’pp,专注于供应链。

供应链是直播带货的核心,这是资本市场普遍的看法。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做‘达人供’pp,就是切准了直播带货行业的核心。

立足于行业核心,可想象的空间非常大,稍微操作一下,就可以讲出更多、更好听的故事。

这一点,是资本最看重的。

在资本眼里,我们做‘达人供’pp的意义非同凡响,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他们对我们的看法。

原来,他们可能觉得我们只是风口上的一头猪,只是因为运气好,所以才飞到了最高处。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我们做了‘达人供’pp,就等于是长出了一双翅膀。

一头长着翅膀的猪,处在风口上,未来能飞多高,谁也说不好。

哪怕有一天风口没了,凭借着一双翅膀,我们这头猪也不会直接掉下来摔死,努力减减肥,说不定还能飞的更高。

资本的思维逻辑,就是这样的。

我们有了被他们看重的资本,被他们盯上也只是时间问题。

现在这个时间点,可能早了一些,但结果都是一样的。

……”

蒋泽宇说了一大通,算是把资本的思维逻辑给完整的介绍了一遍。

李川听完,也颇为认同。

不过,这并不能减轻他心中的忧虑。

“有点麻烦啊。”

李川面色惆怅道:“这些资本分好几个派系的,全部吸收进来,恐怕不可能,但如果只吸引一部分,那剩下的那部分,可能就要得罪了。”

“这个没办法,资本势力本来就是这样划分的,我们不可能做的面面俱到。”

“我知道。”

李川摆了摆手,语气无奈道:“我就是在想,有没有更妥善的解决办法?”

“三木系”虽然已经发展的非常大了,但毕竟成立的时间短,又没有特殊的背景关系,整体而言,还属于比较弱小的阶段。

那些主动找上门来的资本,大部分都有非常强大的能量,“三木系”要是对上他们,是一件颇为麻烦的事。

李川比较担心这一点。

蒋泽宇也明白李川的想法,当下思索了片刻,开口道:“更妥善的解决办法……也有,不过,只能减缓,并不能完全根除。”

李川挑了挑眉,问道:“什么办法?”

“上市。”

“上市?!”

“嗯。”

蒋泽宇点了点头:“现在找我们的这些资本,大部分的目的都是为了赚钱,如此,我们只需要满足他们这方面的需求就可以了。

一级市场的容量有限,我们没办法照顾到所有人,相比之下,二级市场的自由度更高,也可以照顾到所有人。

如果我们上市了,哪家资本觉得我们有发展潜力,那他们直接在二级市场中买我们的股票就行了,不需要搞那么多麻烦事。

这样做的效果,也是一样的。

他们买了我们的股票,就在一定程度上跟我们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到时候,他们轻易是不会跟我们对着干的。”

李川闻言,稍稍沉吟了片刻,然后问道:“你觉得,我们现在可以上市了?”

“嗯?”

蒋泽宇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摇头道:“我没这么说,我就是提个主意……你刚才不是说,怕跟这些资本闹的不愉快嘛,上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方面的问题,但我并不是说公司要立即上市,上市……很麻烦的,这里面牵扯的东西太多了,不是说上就能上的。”

“那你的意思是,我们目前还不能上市?”

“这个……”

蒋泽宇想了想,道:“我们体量虽然够了,但是成立的时间太短,不到一年,就发展到这种程度,步伐有些不稳……目前这个阶段,我们应该先沉淀一下,上市,还是等过两年再说吧。”

李川微微蹙眉,再次低头,陷入了沉思。

蒋泽宇说的没错,但他心里有不同的想法。

刚才,他简单的想了一下,觉得上市是一个好主意。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风口是有存续期的。

从世纪初到现在,二十年的时间里,国内诞生过多个风口,尤其是互联网行业,比如团购网站、互联网金融、出行软件、共享经济、外卖、线上教育、社区团购等等,每一个,当年都火的一塌糊涂,但是每一个也都火了没几年,然后就都销声匿迹了。

从这一点上看,风口的存续期最多也就两三年。

直播带货的性质有所不同,存续期可能要稍微长一些,但也不会长到哪去。

李川作为重生者,对此还是非常清楚的。

直播带货是从2018年开始火的,2019年逐渐成为风口,2020年进入鼎盛时期,2021年还在延续,但到了2022年,就开始逐渐归于平静了。

2020年和2021年是直播带货行业最火的时候。

行业越热,泡沫越大。

“泡沫”是个贬义词,它所代表的含义,是价值被高估,就比如一件商品,实际价值只有十块钱,但是经过连番炒作之后,最终却以三十块钱的价格卖了出去……这多出来的二十块钱,就是泡沫。

这种现象,对于整体经济形势而言,显然不是什么好事,但是对于泡沫所处的行业而言,却是一个重大利好。

因为泡沫所处的行业,资产价值会被高估,拥有这些资产的人,扭头一卖,就能获得更高的收益。

很多懂市场、又看的比较明白的人,往往会选择在市场最热、泡沫最大的时候,把自己的资产卖出去,换成钱。

李川也是这样想的。

他虽然不可能把“三木系”整体打包卖出去,但是趁着市场高点将一部分股份变现,还是有可能的。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途径就是上市。

上市要注意时间点,不能错过市场最热、泡沫最大的时期,否则,收益将大打折扣。

直播带货行业市场最热、泡沫最大的时间点是2020年和2021年,所以,“三木系”最好是能在2020年和2021年之前完成上市。

眼下,已经是2019年中了,距离2020年只剩下半年时间。

半年,准备上市,可能还不够。

所以,当下立即行动起来,其实是很有必要的。

这便是李川内心的想法。

除此之外,他还比较顾虑未来几年的环境变化。

未来几年是疫情期,很多工作都没办法正常开展。

上市相关的流程极为复杂,如果工作不能及时开展,结果很可能会受到影响。

这对李川而言,是比较大的麻烦。

不过,这还不是最主要的。

最主要的还是国家政策方面的调整。

众所周知,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移,目前已经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简单理解,就是以前,人们的生活条件还不怎么样,每天只想着挣钱,不干别的,国家颁布政策也不需要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

当时,人们对有钱人的看法,更多的是羡慕或者崇拜,那些商业领域的领军者,比如马芸,成为了无数国人的偶像。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普通人的机会越来越少,大部分创业者在经历过失败后,对有钱人的看法发生了变化。

以前,他们把马芸之流当偶像,现在,偶像没有了,有的只是不满和仇恨。

这种情况下,国家颁布政策就不能只考虑挣钱了,在挣钱之余,还必须要考虑到“共同富裕”等方面的问题,否则,社会矛盾激化,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所以,当下的很多政策和行为,必须要做出调整。

调整的方向肯定是有利于“共同富裕”的。

而“共同富裕”又会损害到“有钱人”的利益。

所以,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国内的市场环境必然会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在2021年前后表现的尤为明显,相继引出了“马芸外滩演讲事件”、“金服上市失败事件”等。

在一连串的事件发生后,国内外都明显感觉到了国内的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剧变。

如此,市场上流行的“中概股”开始退潮了。

以前,得益于国内良好的市场环境,只要是国内企业上市,总能获得非常高的溢价,这便是“中概股”的含义所在。

现在,国内的市场环境变了,“中概股”开始退潮。

退潮的结果,就是国内上市公司的股价越来越低,溢价正在慢慢消失。

这一点,对李川而言,也是非常不利的。

在他看来,“三木系”要是早点上市,或许还能吃到“中概股”的福利,但要是拖得时间太久,那“中概股”的福利,他可能一点也吃不到了。

所以,从现实利益的角度上讲,“三木系”越早上市,未来获得高收益的可能性越大。

李川之前没想过这个问题。

他一直以来的想法,都跟蒋泽宇差不多,就是觉得公司成立的时间太短、步子迈的太快,身形有些不稳,目前还是应该稳步发展,远远达不到考虑上市的地步。

但眼下,经蒋泽宇提醒,他仔细分析了一下,却是越想越觉得“三木系”应该早点上市。

“怎么了?”

蒋泽宇见李川长时间不说话,开口问道:“你是有什么想法吗?”

李川抬头看了蒋泽宇一眼,顿了顿,开口道:“我觉得,现在是我们寻求上市的最好时机。”

“嗯?!”

蒋泽宇面色一愣,问道:“为什么?为了不得罪那些资本?”

“不是。”

李川摇了摇头,解释道:“上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与资本之间的矛盾,这一点,你说的很对,不过,这不是我们寻求上市的主要原因。

我们上市,是为了利益最大化。

想要实现利益最大化,最好的方式就是站在风口上上市。

直播带货是当下的风口,可这个风口能持续多长时间,我们谁也不知道,如果按照之前的经验,两三年,可能就差不多了。

直播带货是从去年开始火的,这样算下来,也就持续到2021年左右……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你说的没错,但是……”

蒋泽宇蹙了蹙眉,道:“我觉得你有些多虑了,直播带货的属性和逻辑是完全经得起推敲的,未来,它会长期存在,我们不必急于一时。”

“风口总会过去,市场热度低了,泡沫就没了。”

“我知道,但是直播带货的逻辑不会崩,只有逻辑不崩,哪怕泡沫消失,我们也不会折损太多。”

“那要是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呢?”

“什么意思?”蒋泽宇有些迷惑。

“十九大报告,你看过吗?”

“十九大报告?”

蒋泽宇又愣了愣,问道:“你是指……社会矛盾吗?”

“嗯。”

李川点了点头:“社会矛盾变了,国家政策肯定也要跟着变,所以,我觉得未来的市场环境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蒋泽宇有些不同意,当下微微摇头道:“你说的这些,十九大报告刚出来的时候,很多人就已经讨论过了,当时,的确有很多人说:国家政策要调整、市场环境会发生变化,可是,这一年多过去了,还是跟以前一样,看不出什么变化。”

“这只是暂时的,未来,肯定会变的。”

“未来是什么时候?”

“就这一两年吧。”

“你是得了什么内部消息吗?”

“没有。”

“那你怎么知道的?”

“猜的。”

调整了一下大纲,本书会在近期完结,预计不会超过五百章。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