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在下,中医黄素 > 第0011章 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求收藏、评论、推荐、月票、投资)

在接受了一名热哮病人后。

今天的查房,黄素成为了妇产科最忙碌的医生,也成为市医院有史以来第一个转科医生比科室医生还忙的医生。

黄素坐在床边,正在给他转科的第一个患者诊脉,与昨天复查的相差不大,舌苔薄黄、脉象沉细而数。

舌苔有病症的表现可分白、黄、灰、黑,白苔多为表寒湿证,黄苔多为里热证,苔灰主里证,苔灰薄而润滑,多为寒湿内阻,或痰饮内停。苔灰而干燥,为热病或阴虚火旺。而黑苔大多由黄苔或灰苔转化而成,说明病情极其严重。

从舌苔薄、厚、腻、腐可以判断出表里轻重。

陈萍的舌苔变得薄黄,就可以判断里热之证已经改善,至于脉象沉细多为气血亏损的脉象,大病初愈气血亏损实属正常。

见到黄素诊脉结束,陈萍丈夫赶紧问道:“黄主任,我老婆病情怎么样了。”

“热证已经大有改善。”黄素一边向家属解释,一边道:“何慧,给患者量下体温。”

阎冰抢在何慧前面,拿着体温计为患者测量体温。

当注意到挡在自己身前的是阎冰时,黄素不解地询问道。“阎医生怎么是你给患者量体温?”

阎冰解释道:“作为中医治疗的第一位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患者,一个疗程结束了,我这个曾经经治医生当然要看看疗效。”

不多时,阎冰取出温度计查看起来。

黄素问道:“体温多少。”

阎冰将体温计递给黄素让他自己看,只见体温计显示三十六度七。

将体温计递给患者家属,黄素道:“体温已经恢复正常,现在再检查一下病灶的恢复情况。”

待拉上窗帘,患者露出病灶,黄素小心的取下敷药的医用纱布。

病灶的红肿已经消失大半,红紫色的区域已经彻底消失。

黄素问道:“现在病灶处还痛吗?”

陈萍回答道:“虽然还有点疼,但是不像前几天疼得晚上睡不着觉了。”

黄素点了点头,待陈萍穿上病服道:“我再给你开四剂汤药加以巩固。何慧记方,柴胡10g、蒲公英10g、当归10g、乳没各10g、青皮10g、漏芦10g、蜂房10g。”

此方去掉黄芩、赤芍寒凉之药,换上药性温的青皮,以免血凝而导致肿块难以消除,再辅当归温补病后气血双亏。

中医是以中药寒热温凉平五种药性,调节身体阴阳平衡。热病用寒凉之药,寒病用热温之药,都靠医生随时把控阴阳平衡。所以看中医大多数都要经过多次复诊,医生根据患者身体变化,调节方子的药性。

将方子递给陈萍的丈夫,黄素走向下个病床。

阎冰则吩咐跟随的住院医师:“给陈萍做个血常规,查一下白细胞数量。”

见黄素过来,宝力格的丈夫起来热情打招呼道:“黄主任,你好。”

黄素问道:“患者昨天用药后有没有什么不适的情况。”

宝力格丈夫回答:“没有什么不适的情况,她说抹上了您开的药膏,患处的肿胀感觉减少了。”

黄素点了点头道:“那就等吃完我开的药量后,我再过来复诊。”

走出病房,黄素一行人直接向重症病房走去。

走进病房,患者的丈夫面色倦容地站起来道:“黄主任,你们来了!”

黄素则问道:“家属,昨晚病人喝过药后,情况如何了。”

患者丈夫回答道:“昨天喝了您给开得药,晚上没有喘得那么厉害了,难得地睡了两个小时的安稳觉。黄主任您不知道,自从我老婆怀孕后得了哮喘,被病折磨得日夜难得安枕,痛苦万分。”

黄素点头问道:“新方子的药抓了吗?”

“已经抓好了,中药房正在给熬着呢。”患者的丈夫忧虑道:“黄主任,既然大黄和芒硝用量超标会有流产的危险,您看,您最开始开得方子不是有效果吗,不如我们还用以前的方子安稳些慢慢治。”

黄素解释道:“家属不用担心,只要用药得当,不会有流产的危险,如果慢慢治疗,邪热久滞而不下,那才会伤害到胎儿的先天元气,有堕胎的危险,即使大人治好了,胎儿无恙,出生以后难免会体弱多病。”

就在患者丈夫犹豫之时,护士已经将中药端了过来。

看着棕黄略黑的中药液,患者最终同意了。

待患者喝下中药大约一刻钟以后,突然感觉到便意。

患者的丈夫小心翼翼地搀扶虚弱的她,慢慢地挪动到卫生间。

黄素嘱咐道:“粪便先别冲掉,出来告诉我粪便的样子。”

许久,患者在丈夫的搀扶下走出卫生间。

所有人都明显发现患者胸腹起伏变缓,呼吸间几乎听不到杂音,哮喘症状大大好转,虽说脸色依旧青中带紫,但精神却好了稍许。

泻法讲究就是快,是中医急救经常用的一种手段,对邪气阻滞的病症有立起沉疴,效如桴鼓,推陈致新之功。

将患者在病床上安顿好,患者的丈夫面带喜悦地说道:“黄主任,我老婆排除好多如同皮冻一样的大便,这么多天终于排除大便了。”

南方的朋友或许不知道皮冻是什么,大家可以想象成为凉粉冻的样子。

就在家属高兴的时候,床上的患者小声道:“我饿了。”

一听见妻子要吃饭,患者的丈夫脸上露出笑容,这是住院半个月来,自己妻子第一次主动要吃的。

黄素笑道:“赶快去给你老婆买饭去吧。”

患者丈夫连连感谢后,高高兴兴地走出病房,再也不提大黄和芒硝用量的事情。

看着高兴的病人家属的背影,黄素却紧皱着眉头高兴不起来。

自己还是被药典规定的给限制住了,用量过少导致患者多受一天折磨,如果性命攸关生死存亡的时刻,自己还敢开方吗?

在药典规定大黄用量在五到十五克之间,芒硝用量在六到十二克之间,规定孕妇慎用。

中药之中很多药材多有禁忌,是有病而用药,则何禁忌之有?

不顾几千年的用药经验,对中药进行一刀切的硬性规定,却对有着诸多后遗症和不良影响的现代人工合成药却听之任之,是不是对中医中药太过苛责。

导致中医每到治病出方每每都是求慎重计,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尤其是对孕妇这种特殊病人,往往是无论何病,先存保胎之想。

虽然知道病当用攻,攻则病去胎安,却依然瞻前顾后,开以安全之药,不在乎方子是否有效,只在乎是否符合药典规定。

殊不知病当攻而不攻,不攻则病进,病进则胎堕。当攻则攻,攻下得当,才可以退病保胎。

一个特殊病人群体都有这么多的顾忌,更不用说中药之中带有毒性的药材,早已成为禁忌,更是每每被别有用心的中医黑拿来攻击中医,却从来不提中医在几千年用药经验中早有中和之法。

拿乌头举例,我们往往可以看到但凡出现乌头的方子,绝多数多会出现甘草或炙甘草。

甘草可以中和很多有毒中药的毒性。加之它的药性甘平,不会影响抵消其他药物药性,甘草成为中和药物毒性最常用的一味药材。

而每每和他们提及西药副作用时,却双标地选择性忘记。

黄素知道自己如果在一个中医科完善的医院,这样的方子是绝对开不出来的,即使开出来也会被驳回,还会受到科室和院办的双重请喝茶。

中医古代讲究有故无殒,亦无殒也。

现在中医开方讲究按典开方,不管药量够不够,按照药典开准没有错,也免得给自己惹来麻烦,导致中医变得治病慢,不治病。

早已经没有了一人一方,因人而异的治病特点,完全被西医话语体系束缚住了手脚。

再加上培养一批又一批不会治病的中医,或挂着中医名讳,行西医治疗的中西医。

长此以往,便会失了传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