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在下,中医黄素 > 第0117章 三消辨糖尿病(求订阅、求月票、各种求)

包海忠并没观察到黄素的异样,依然自顾滔滔不绝讲道:“黄医生,自从老姜把你说的糖尿病足形成的原因告诉给我们这些病友后,我是既不敢吃降糖药,又不能不吃降糖药,就怕那一天也会像老姜一样得了糖尿病足。也知道吃西医降糖药就等同于慢性自杀,可又没有办法, 不吃马上死,吃了死的还能慢点。“

“黄医生,看见您把老姜的糖尿病足治好了,还用中药控制住了他的血糖,您是不知道,我们的病友圈都炸锅了,这不今天就一起结伴过来找您给看看,用中医的办法帮我们好好看看这糖尿病该怎么治疗。”

包海忠绘声绘色地描述病友圈的反应,随后拎起脚下的手提袋,从里面掏出自己的病历递给黄素。

黄素翻开病历一看,不看不知道,一看下吓一跳,好家伙尿糖四个加号。

黄素虽然是中医治疗糖尿病方面的专家,但是对于西医血糖化验报告也很熟悉。

但是黄素看西医报告,从来不看什么血糖值、脑蛋白、尿素氮、肌酐这些数值,因为这些对中医没有用,他只看尿糖的加号,来判断病情轻重。

在中医理论当中,糖尿病是消渴症的一种。

消渴症在病症上主要呈现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等特征,在西医血糖化验检查中,对应的主要特征就是高血糖及尿糖,像多饮、多尿、多食、疲乏也符合糖尿患者的病症。

黄素放下包海忠的病历道:“把右手伸出来我把一下脉。”

包海忠伸出右手,黄素三指搭在脉搏上,脉搏仿佛没有支撑力, 如同按在水中的布片, 脉搏跳动如同走珠,细小无力,跳动急,这是浮滑濡数的脉象。

张远搭在包海忠的左手上道:“患者左手脉象濡滑数,左尺濡脉尤甚。”

黄素点了点头,仔细诊断包海忠的右手的脉象,右关脉象滑数尤甚,右尺也是濡脉尤甚。

滑数主湿热,右关滑数尤甚,说明脾胃湿热,严重些会湿阻中焦。濡脉主虚证、湿证,浮而细软,则为濡脉,为精血两伤,阴虚不能维阳,说明肾阴不足。

黄素和张远交换了一下手臂,左手确实如张远所说。

黄素对张远的脉诊还是非常放心的。

放下包海忠的胳膊,黄素道:“伸出舌头,我看一下舌苔。”

包海忠伸出舌头,只见舌质红, 舌苔白腻,舌中鼓起有裂,舌根厚腻。

等包海忠收起舌头,黄素问道:“平时可有神经衰弱,头晕心悸,耳鸣目眩的情况。”

包海忠点了点头道:“有有有!每天都没有精神,脑袋昏昏沉沉的,一天天就想睡觉,有时候弯一下腰,站起来就是头晕目眩要晕倒,一到晚上就心慌得睡不着觉。”

黄素结合包海忠的舌象问道:“是否有口渴喝水多的情况、喝完小便频多,尿液浑浊发稠。是否进食量大,进食频率多。”

“黄医生您说的太对了,我一天都感觉口渴,每天五百毫升杯子的水,我都要喝二十多杯,喝完就小便,尤其是夜晚,一晚上要上好多趟厕所,就好像身体里存不住水似的,尿出的尿确实浑浊,有些粘,还有甜味。”

“我每顿饭吃得还特别地多,但还是容易饿,家里平时也为我准备一些零食,我儿子也常常给我备这无糖饼干,无糖蛋糕,方便我饿的时候吃。”见黄素将自己的症状都说对了,包海忠说完自己的病情后,急忙问道:“黄医生,您说我这是什么情况?”

“你这是肾不摄水,无论你喝多少水,绝大部分的水都无法补充体内,顺着下焦膀胱排除体外,这就是为什么喝水后,出现立刻小便的原因。这也是糖尿病的主要病症。在中医理论中您这属于下消证,你是因为肾阴亏虚不能通水所致。”黄素又继续解释道:“至于食量大,进食频繁,是胃热炽盛所致,反应在舌象上就是舌中鼓胀有裂纹,在中医这属于中消证,多是由于胃热炽盛所致。您的糖尿病属于中消证和下消证兼有的证候。”

中医在消渴症最常用的辨证手法就是三消辩证法。

肺热伤津、口渴多饮为上消,证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质红少津,苔薄黄,脉洪数。

胃火炙盛、消谷善饥为中消,证见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结。舌苔黄干,脉滑数。

肾不摄水、小便频数为下消,证见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尿甜,口干,头晕,腰腿酸痛。舌质红少津,脉细数。

可见消渴症主要病机在肺、胃、肾,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消渴日久,病情失控,则阴损及阳,热灼津亏血瘀,而致气阴两伤,阴阳俱虚,络脉瘀阻,经脉失养,气血逆乱。

症状上就表现为疖、痈、眩晕、胸痹、耳聋、目盲、肢体麻疼、下肢坏疽、肾衰水肿、中风昏迷等兼症。

所以中医在治疗糖尿病多采用传统三消辨证的基础上进行论证。

然而中医临床治疗表明,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的病症并非三消的症状独立存在的,往往同时存在,仅表现程度上有轻重不同而已。

导致其分型越来越复杂,也正因为糖尿病分型的复杂,对于医术功底不牢固的中医来说糖尿病也是一种非常棘手的疾病。

包海忠被这中消、下消给弄晕了,问道:“黄医生,你看我这病情这么复杂,好治疗吗?”

“你的病情其实并不复杂,病机在于阴虚肾亏、中焦湿热不清,我给你开着滋阴生津,健脾补肾,清化湿热的方子。”

黄素说着拿出处方单写道:苍术10g、白术15g、茯苓9g、黄连3g、黄芩6g、知母10g、葛根6g、天花粉12g、麦冬12g、杜仲10g、蒺藜10g、狗脊9g、鸡内金6g、佩兰12g、广藿香12g、六味丸12g(包煎)。

“妙呀!妙呀!”

王新路接过黄素的方子,来回看了好多遍,嘴里连连赞叹。

签过字后,将方子递给张远,让张远仔细瞧瞧。

张远看过后,将方子递给包海忠,黄素嘱咐道:“这剂药喝十四服,然后你重新做个血糖化验,两周后再挂我的号过来复查。服用此方的时候停掉所有的西药。”

见包海忠走后,王新路没有急着让张远叫下一位病人,而是望着黄素问道:“黄素你讲讲你开这个方子的思路。”

“其实我在研究生的时候就开始关注中医该如何治疗糖尿病,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绝对是高发疾病,我们可以参考现在西方的发达国家三高患者的比重就可以得知。”

黄素急忙编了一个理由,解释自己为什么这么善于治疗糖尿病,毕竟今天要看二十多位糖尿病患者,能把糖尿病错综复杂的病机判断明白,可不是一个天赋过人就能搪塞过去的。

随后,黄素挠挠头发,装作腼腆地道:“还好自己研究生四年略有感悟,我发现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脾肾气虚的情况,所以治疗糖尿病的时候,补虚的时候一定要同时补气,所以在方子里加入党参等补气的药物。”

脾肾气虚,脾气虚则无法运化,导致体内津液堆积成痰,严重的就会出现水肿,而肾气虚,就是会出现肾不摄水,小便频数,经常小便或者淋漓不尽、夜尿多、遗尿。

补充的水分要么排除体外,要么堆积成痰,自然人体循环的津液就少了,水少了糖的浓度自然就高了,这就是中医对糖尿病病机的理解。

而肥胖病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表明绝大多数都属于严重的脾肾气虚。

黄素见张远正在奋笔疾书地记录,稍微停顿一会儿继续道:“既然糖尿病患者都纯在脾胃气虚,那么阴虚湿热就成为糖尿病人较为常见的一种证候,所以就需要在配伍中需求一个平衡,做到滋阴不碍湿,祛湿不伤阴。”

阴虚湿热在很多中医功底不扎实的医生手里一直都是非常棘手的证候,开方把握不好分寸,往往顾此失彼。

脾肾气虚,另一种经常出现的证候就是脾肾气虚而夹淤,气虚则血瘀。

黄素又等了一会儿张远才道:“所以我采用以佩兰、藿香佐以少量苦寒之药芳香化湿热,达到清湿热而不伤阴。同时麦冬、葛根等滋阴生津的药物在佐以杜仲、狗脊补肾同时,杜仲、狗脊又有利于化湿,从而做到滋阴不碍湿。”

王新路用打量稀世珍宝的眼神看着黄素问道:“这哪里算是略有感悟, 这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即使黄素两世为人,被王新路一问也不由得满脸通红,不作声地点了点头。

见得到黄素脸红,王新路只当黄素是害羞谦虚,接着问道:“黄素你就没有想过向糖尿病方面发展,广渠门医院也是中国最早开始研究中医糖尿病的医院,只要你想向这方面发展,以你现在水平三五年就能成为中国中医治疗糖尿病方面的专家。”

王新路现在终于理解,为什么黄素在治疗姜成斌的糖尿病足是如此的信手拈来,原来黄素已经对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不由得感慨黄素的天赋之高。

黄素拒绝道:“人无信则不立,我既然选择读孙教授的博士生,我就不会更改。”

王新路露出失望的神色劝慰道:“黄素,即使你读孙教授的博士生,也不要放弃在糖尿病方面的发展。”

黄素道:“王教授,我会的。”

心中却想:我还有一笔血账要算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