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在下,中医黄素 > 第0222章 课题组一阶段完成

第0222章 课题组一阶段完成

书名:在下,中医黄素 作者:十年老陈皮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5-04 22:25:12

黄素驾驶着汽车,行驶在前往草原市机场的路上。

今天是孙教授、陈静山到达草原市的日子。

课题组第一阶段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孙教授是过来听取汇报工作的,并安排第二阶段的工作计划。

停好汽车,黄素走出停车场。

现在的草原市机场还没有经过2004年的扩建,依旧是老机场的样子。

草原市机场是中国最早建立的机场之一,始建于1932年。新中国成立后,草原市机场成为了蒙疆民航的首个航班,是蒙疆最重要的对外口岸。

黄素走进国内航站楼的出站口,等待孙教授下飞机。

过了好一会儿,黄素才看到孙教授所乘飞机降落的信息。

没过多久,黄素就看到了拖着行李的孙教授。

当孙教授走出出站口,黄素上前接过孙教授手里行李箱,关心地询问:“老师,这一路您辛苦了。”

草原市是孙教授的最后一站,为了听取各个证候组的工作进展,孙教授以六十多岁的高龄,天南地北,飞遍了大半个中国。

“还行,我在冰城休息了一天,才飞过来的。”

孙教授在黄素的陪同下,一起来到停车场。

黄素为孙教授打开车门,将行李放进后备箱。

黄素才坐回驾驶位,发动汽车开出了机场。

在公路上,黄素一边看车,一边问道:“老师,其他几个小组第一阶段的工作情况怎么样?”

“第一阶段的工作都非常顺利,都没有出现化疗猝死的情况,只是羊城、津门出现了耐药的患者,但是在中医的介入下,经过多次化疗,也已经控制了肿瘤的发展。”

孙教授身体全部靠在座椅里,向黄素介绍各个课题组的情况。

耐药就是指人体对药物产生的耐受性或抵抗性,一旦出现耐药,就需要加大剂量或增加给药次数。

然而,肿瘤患者一旦出现了耐药性,如果的单纯的西医治疗,基本上就可以宣告患者的死亡了。

因为人体根本就不可能承受住大剂量的化疗药物和多次频繁的化疗。

而中西医联合治疗,则让这些耐药的肿瘤患者见到治愈的希望,中医不仅可以极大缓解化疗的不良反应,更能大大减轻化疗对身体的伤害,让耐药肿瘤患者的身体可以承受大剂量和多次化疗。

当然,中医也不是万能的,这种病人的治疗需要的时间更长,而且,因为化疗而猝死的概率,要比正常的中西医联合治疗要大的多。

中药只是能减少化疗对患者身体的损伤,但是并不能完全杜绝。

黄素通过后视镜看见靠在座椅闭眼假寐的孙教授,知道孙教授一定非常劳累了。

半个月里,频繁的在天南地北的五个城市飞行,就是年轻的身体也不一定能受的老。

黄素闭上嘴巴,不在和孙教授聊天,专心致志的开车,就是让孙教授在车里好好休息一会儿。

后座闭眼假寐的孙教授却再次开口说道:“黄素,你们前一阵的事情干得非常不错,我都没有想到岛国人会真的对我们课题组动手,偷取我们的配方。是不知道这件事情真的把我吓到了,他们竟然在所有的课题组都收买了志愿者,可见他们真的是处心积虑。”

“老师,这有什么奇怪的,岛国人一向就是只会干一些偷鸡摸狗的勾当,当初报名的时候,我看见岛国人准备混进课题组,我就多加小心岛国人了。”

“草原市政府和公安机关的同志们帮了课题组的大忙,这次我们要好好感谢一下。”

“是呀,警察同志为了课题组可是在冬天在外蹲守了将近半个月,我还说送锦旗感谢一下呢,最近太忙了一直没有送过去……”

孙教授打断黄素的话说道:“这个锦旗还是我亲自去送更好,可以显示我们课题组的诚心。”

“行,老师都听您的。”黄素透过后车镜看着孙教授劳累样子道:“老师,您现在车上小憩一会儿,当到了市医院我在叫您。”

嗯!

孙教授轻轻地答应了医生,便更用力地靠向了后车座,闭眼休息起来。

一路无话,当黄素将汽车开进市医院,将汽车停在了新楼宿舍前。

没有睡着的孙教授,也因为汽车停了下来,睁开了眼睛。

看见孙教授醒来,黄素说道:“老师,您醒了!宿舍到了,您先回宿舍休息一会儿。”

说着,黄素走下汽车,从后备厢取出行李箱,跟着孙教授走进宿舍楼。

黄素将行李箱放进孙教授的客厅说道:“您先好好休息,呼市到草原市的火车也快到了,我还得去接一趟我老师。”

孙教授开玩笑地说道:“这个老陈,怎么还要摆成老抠了,连一趟飞机都不舍得做,在说了也不用花他自己的钱,课题组又不是不给他报销。”

这话也就是孙教授和陈静山关系十分要好,能开这种玩笑。

“我也纳闷,这么老师没有做飞机过来呢。”

黄素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在自己印象中,陈静山可不是为了节省金钱,浪费时间的人。

孙教授接过黄素手中的行李箱道:“你去接你老师去吧,我这里不用你管了,我也要好好休息休息。”

“老师,那您好好休息。”

说着黄素走出了孙教授的宿舍,走出宿舍,再次发动汽车去火车站,接陈静山。

来到火车站,黄素等在出站口,听着车站广播,播报着呼市到草原市的火车进站的消息。

黄素站在进站人群的前排,看着出站口的大门缓缓打开。

不多时,就见到陈静山单肩背着一个旅行包走出出站口。

黄素急忙上前接过陈静山肩上的背包道:“老师,您怎么做火车过来呀,怎么不做飞机,坐这么长的火车,您也不嫌弃累。”

黄素的话里带着埋怨,但是却看得出来,黄素对陈静山的关心。

陈静山脸色不好的说道:“别提这些烦心的事情了。”

黄素看着陈静山难看的脸色,联想到中医系的处境,也基本能猜测缘由,为了打压中医系,现在他们竟然连这种下作的手段都用出来了。

见陈静山不想多说,黄素便拎着老师的背包,两人一起前往停车场。

见陈静山走进汽车就开始闭眼小憩起来,看来多日的火车,真的让老师累坏了。

黄素只好尽量将汽车开得平稳些,避免颠簸打扰了老师的休息。

当黄素开车走进市医院,停在新宿舍楼的时候,停车的动静都没有弄醒陈静山。

从后视镜里,看到陈静山沉睡的样子,看着一脸疲惫的老师,黄素的脸色有些难看。

“老师醒醒,宿舍到了,回宿舍您再休息。”

黄素陪着陈静山走进宿舍,将背包放在客厅的沙发上说道:“老师您先睡一下,等到晚饭时间了,我再过来教您。”

陈静山坐在沙发上,对黄素挥了挥说道:“行了,你去忙你的吧,我好没有老到自己不能照顾自己。”

晚上,黄素带着阎冰陪孙教授、陈静山一同吃过晚饭后。

黄素带着阿来夫的病历敲响了陈静山的房门。

陈静山开门问道:“黄素,这么晚你有什么事情吗?”

黄素走进宿舍说道:“老师,我手上有一名患者,有些拿不定主意,过来想请您给我一些建议。”

陈静山马上关上房门,邀请黄素来到客厅。

这还是黄素毕业后第一次请教自己病情,一年多的时间,自己的弟子已经成到自己已经不认识的程度了。

陈静山坐在沙发上问道:“说说患者的情况。”

黄素将阿来夫的病历递给陈静山:“老师,这是患者的病历,您先看看。”

说完,黄素拿起暖水壶给陈静山沏上茶水,静静地等待老师查看病历。

陈静山也是随着翻看病历的时间变差,眉头的川字皱的越紧。

许久,陈静山才放下病历道:“这种嵴髓空洞症我也是第一次遇见,既然是嵴髓空洞就说明是嵴髓不充引起的。”

“素问·萎论曾言: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躄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肾气热,则腰嵴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内经之旨,究其本证,惟在四末,本在脾肾,而以下元虚衰为主,法以补肾健脾。然肾精乃是五脏六腑活动之基,其为生之根本也,是故补肾填精。所以你这方子以补肾填精、健脾益气、益髓健脑、补血活血的思路是没错的,但是……”

听到老师说道但是,黄素不由得挺直腰板,仔细聆听下面的关键。

见到黄素认真聆听的样子,陈静山彷佛感觉又回到了自己带黄素的那三年时光。

自己每次分析患者病情,黄素都是坐在自己身边这样仔细聆听。

拉回思绪,陈静山继续说道:“但是我觉得你这个方子过于单薄了,你忽略了患者还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身体正在发育的阶段,你看你的病历不是也写着,患者年纪十五,身形却似十岁儿童,这说明骨髓空洞症已经影响孩子的发育。”

“补肾益精填髓之药,有促进身体生长发育之功,补肾填髓所用药物的配伍、药量,要满足填髓生长之需求,药量单薄,其功效只会被两者摊薄,收效甚微,延误病机。”

听了老师的话,黄素的思路又清晰了许多。

“老师,这个方子您看该怎么开?”

陈静山将病历放在桌子上道:“你先把病历放我这里,我再思考一下,你回去也再想想,等课题组会议开过以后,我们再一起坐下来探讨,我也第一次遇见这种疾病,对其也是非常好奇。”

陈静山说完,用赞许的目光看黄素道:“黄素,对于首次见到的疾病,你能正确找到治疗思路,已经实属不易,说明你对内经的理解,已经可以运用自如了,老师非常欣慰。”

“老师,这都是您教导的好!”

黄素瞬间脸色变得通红,挠着头发谦虚地说道。

随后,黄素又陪着陈静山聊了许久。

直到陈静山脸色有了困意,黄素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老师的房间。

白天,第二天,孙教授没有急着开会,而是在两个课题组主要成员的陪同下,用了两天时间,走遍了所有的病房,将所有课题组志愿者的病情现状做了了解。

孙教授在黄素的带领下,走进了李福根的病房,李福根也是孙教授走访的最后一个病人。

今天李燕休息,正在陪在爷爷的身边,见到孙教授、黄素一行人进来,急忙站起身来。

“孙教授、黄医生!”

作为课题组的医护人员,李燕自然是认识孙教授的。

孙教授走到李燕身边,伸手拉过李燕的手,握在手心里说道:“你就是李燕吧,你可是课题组的小英雄呀。”

孙教授这么说,大家都知道是什么事,也跟着一起夸奖起李燕来,有的夸李燕勤劳、有的夸李燕勇敢、有的夸李燕孝顺。

李燕被这么多人夸奖,瞬间脸红的如同苹果一样,低着头小声喃喃地说道:“孙教授吗,我没有那么好,我就是想报答黄医生的恩情。”

孙教授依旧握着李燕的手,轻轻地拍着李燕的手臂道:“报恩也罢,英雄也罢!作为对课题组做出这么大贡献,我对项目的负责,对于有贡献的人一定是要给予奖励的。”

孙教师说着,从魏来手里接过一个信封,递给李燕。

李燕没有多想便接过了信封,以为不过是一些小奖品罢了。

当真正接过信封,用手捏着里面的东西,李燕才知道是钱,而且是自己从来就没有见过的数目。

“孙教授,这钱我不能收,你们收留我爷爷,为我爷爷治疗,对我们已经是天大的恩情了,我怎么可以再收下你们的钱呢。”

李燕急忙将信封推回给孙教授。

孙教授看着这名贫穷有志气的小姑娘,对李燕就更有好感了,转头看向黄素。

“黄素,你怎么说!”

黄素看着李燕说道:“李燕,既然是老师给你的,你就安心地收下。”

“黄医生……”

见李燕还要决绝,黄素继续说道:“你不要又什么心里负担,换成是其他人,老师一样会给予奖励的,你就放心的收下吧。”

“谢谢,孙教授!”

李燕紧紧将信封捧在怀里,鞠躬感谢孙教授。

李燕心里清楚,有了这笔钱,自己和爷爷今后的生活将会有极大的改善,自己甚至有可能重回校园。

孙教授做到凳子上,微笑地看着李福根道:“老哥哥,您真的是好福气呀,有这么一个孝顺懂事的好孙女,为了您的孙女,您也要好好配合我们的指导。”

“孙教授,太谢谢你们了!”李福根眼泪在眼睛里打转,哽咽地说道:“孙教授,是你们让我有了继续活下去的信心,您放心我一定好好配合治疗,我还要看着我家燕子上大学,成家立业,看到我的重孙子呢。”

“老哥哥,您能这么想就对了,你要好好睡觉,多吃饭,养好身体,才能更好的积极配合我们治疗。”

李福根说道:“自从接受了黄医生的治疗,我感觉我现在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现在睡得香、吃得多。不像以前,一天天疼得睡不着觉,更是吃不下饭了。”

“老哥哥,吃得好,睡得好是好事,对于肿瘤患者,睡觉、吃饭是最好恢复人体元气的办法。”

孙教授与李福根如同聊家常一样闲聊一阵,也基本了解了李福根的病情,就带着所有的医护人员走出了病房。

在了解患者所有病情后,第二天,孙教授召开了两个课题组的会议。

“首先,我要祝贺大家顺利完成了课题组的第一阶段工作,在第一阶段,我们通过中医联合治疗的方法,对中晚期患者的肿瘤实现了百分百的控制,在对五个课题组,近一千五百名志愿者进行化疗后,我们实现化疗零死亡率。”

会议开始,孙教授对课题组第一阶段的工作给予肯定。

听到孙教授的讲话,会议室里面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等掌声结束后,孙教授继续说道:“经过半年的时间,我们课题组顺利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工作。”

“第二阶段的工作,我们将以中医经方治疗为主,抑制消灭肿瘤,在这一阶段,需要所有课题组的医护人员,记录患者每天的数据,这一阶段将是中医治疗肿瘤,最重要的数据采集阶段,是形成循证数据的阶段。”

见大家都听明白了,孙教授问道:“大家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魏来举起手说道:“我们早期组的患者是否可以根据病情,继续加减处方的用药量。”

“我们这次循证试验目的,是统一使用与早、中晚期所有患者的用药量,现在的药量是经过第一阶段服用后最终确定下来的药量,只要志愿者服用后没有不良反应,就要严格的执行。”

“大家要记住,我们不是用循证医学循证中医可行,让你记录这些数据不是证明中医能够治疗胃癌,是要利用好循证医学这个工具,让中医胃癌各个证型的用药、用量的统一,实现各证型早、中晚期的药物通用的问题。”

见大家略有所思,孙教授继续说道:“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未来一位患有胃癌患者,只要中医辨别患者的证候后,中医不用自己配伍开方,只要拿出对应证型的胃癌药物就可以治疗,大家设想一下,当所用的癌症都能明确证型,统一方剂,只要是一名懂得中医四诊合参辩证的医生,是不是就可以治疗癌症,这将大大降低中医治疗癌症的门槛,这也将是所有癌症患者的福音。”

经过孙教授这么解释,下面的医生这才恍然大悟,大家现在也明白了,为什么岛国人要千方百计要盗取配方了。

见所有的人都明白了,孙教授再次问道:“大家还有没有别的问题?”

见所有都摇头表示没有了,孙教授拿起资料,起身说道:“那就散会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