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在下,中医黄素 > 第0223章 会诊

第0223章 会诊

书名:在下,中医黄素 作者:十年老陈皮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5-04 22:25:12

课题组会议结束,所有的参会人员都陆陆续续地走出会议室。

黄素走到陈静山身边说道:“老师,患者在八楼,要不我们我们现在就一起去看看患者的情况。”

那日松为阿来夫办理住院手续的时候,医院的工作人员一看是中医科的患者,也直接将阿来夫放到了新住院楼,毕竟中医科在老住院楼没有自己的住院区。

“等我把崔教授几人叫上,我们一起看看。”

说着,陈静山拿出手机拨打了崔教授的电话:“老崔,你到办公室了吗,你再到会议室一趟,我们一起去看一名患者。”

只听电话里传来崔教授的询问:“老陈,是什么样的患者?”

陈静山说道:“一个嵴髓空洞症的患者。”

“这种病可不常见,你们等我一下,我马上就下来。”

崔教授说完,就急匆匆挂掉电话。

每一种罕见的疾病对于中医都是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每解决一种不治之症,都会有莫大的成就感。

陈静山的话引起了孙教授的注意。

孙教授走过来问道:“你们师徒在这里聊什么,聊得这么热闹。”

陈静山说道:“黄素手上有一个嵴髓空洞症患者,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还是算了吧,中医内科并不是我擅长的,还是算了吧。”

这倒是不是孙教授谦虚,她的一生的精力都铺在了中医肿瘤的治疗研究上了,对于其他的疾病研究,确实比不上像陈静山、黄素这种有着传统师承的内科中医。

黄素急忙劝道:“老师,您就和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我也是第一次遇见这种疾病,您也给参谋参谋呗。”

孙教授点了点头,说道:“有没有患者的病历,我先看看。”

“这是患者的病历。”

陈静山从自己的公文包中拿出了阿来夫的病历递给孙教授。

这几天为了研究患者的病情,陈静山一直将病历带在身边。

孙教授接过病历翻看起来,看见患者的名字问道:“患者是蒙族兄弟。”

陈静山说道:“是一名蒙族男孩,阿来夫的意思是活泼的孩子,可这孩子却得了这种的疾病。”

说着,陈静山长长叹了一口气。

明白了,阿来夫的意思,黄素和孙教授心情也变得沉重起来。

黄素也是现在才知道阿来夫的意思,这算不算是命运捉弄人。

“老陈,走吧!”

崔教授走进了会议室,打破了屋内突然变得沉重的气氛。

陈静山站起身来道:“走,我们去看看患者的具体情况。”

一行人七人先是坐电梯下一层,又做电梯直接前往八层,一行人之中还有那日松、何慧、李燕。

自从开始教李燕以后,只要是她上班的时候,黄素查房的时候多会将李燕带在身旁,让她多学多看。

电梯门打开,黄素跟在陈静山、孙教授的身后走出电梯,走向患者的病房。

眼前这一幕黄素有多长时间没有见到,没想到自己还能继续跟在恩师身后问诊的时候

走进病房,黄素对毕丽格道:“患者妈妈,我的两位老师一起来草原市,我将您儿子的病情和他们介绍了,今天过来就是给您儿子做个会诊。”

就如同记忆中已经模湖了的研究生生涯一样,自然做起老师和患者间的桥梁。

随后,黄素介绍自己两位老师的身份:“这位是蒙疆医科大学中医系的主任,陈静山陈教授和崔教授,这位是中国中医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孙桂芝教授。”

“两位教授,我儿子的病就麻烦你们了!”

听了黄素的介绍,毕丽格激动地纷纷和陈静山和孙教授握手,心里已经激动坏了。

一个是蒙疆最好医科学府的主任大教授,一个是自己也不知道这个研究院是干什么的,但是能用上中国开头的一定是了不起的单位。

毕丽格对自己儿子的康复又多了一份信心。

陈静山细心地安抚着毕丽格的情绪:“患者妈妈,您不要激动,你说说患者服药半个月来,身体的症状有没有什么变化。”

毕丽格说道:“身体倒是没有什么变化,就是我儿子这两天说他的后背偶尔会出现酸疼,不会是我儿子喝的药有问题吧,以前他可从来没有疼过。”

一听毕丽格的描述,所有的医生都露出了喜悦的神色。

黄素为了确认再次问道:“患者妈妈,你确定你儿子的后背出来了痛感,什么时候出现的酸痛感?”

毕丽格也被黄素的激动,问得稍微愣神,随后回答道:“就是前天晚上,喂饭的时候,我儿子亲口跟我说他后背有些疼。”

黄素继续问道:“就这一次吗,后来还有没有出现过痛感。”

“今天早上,我给他擦洗身子的时候,他有说感到了后背痛,不过后来有不疼了,就是一小会儿的功夫。”

毕丽格将早上发放的事情和黄素他们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

这两天黄素一直忙着做课题组第一阶段的工作汇报总结工作,就没有上楼上查房。

治疗嵴髓空洞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服药不会很快出现效果,黄素查房也就没有没有那么频繁,没想到孩子现在就有了效果。

见到所有的医生听了自己的讲述,脸上都露出了兴奋喜悦的表情。

毕丽格再迟钝也知道这种疼痛对自己儿子是一件好事,兴奋地问道:“黄医生,两位教授,是不是我儿子的病情在变好。”

黄素回答道:“能感觉到背部疼痛,说明你儿子嵴柱的感知在恢复,但是由于患者的痛感时间太短和偶然性,我们现在还不确定。”

听了黄素的解释,毕丽格高兴地流出了眼泪。

五年寻医问药,毕丽格对嵴髓空洞症已经非常了解。

她知道自己儿子背部没有痛感,是空洞波及,让儿子的背部出现了感知障碍。

听见自己儿子说背部疼,自己一直往不好的方面想,却忘记了最重要的信息。

陈静山也解释道:“你儿子的后背疼痛很有可能是嵴柱弯曲造成的,嵴柱弯曲是嵴柱的受力发生了改变,很有可能导致椎间盘小关节的加速退变,导致关节和椎间盘的问题,椎间盘的突出症椎管狭窄,或者是骨关节炎而牵扯整个背部酸痛。”

“或者患者嵴柱侧弯,使得腰椎正常的前凸的丧失,而导致失状面的力线失衡,会引起一定的腰背的酸胀疼痛。”

听了陈教授的解释,毕丽格终于放心了,陈教授说的这些都详细,曾经自己也听许多医生提及过。

毕丽格心急地催促道:“陈教授,你快给我儿子看看,他的情况到底有没有好转。”

陈教授坐到病床边上,看着十五岁的年纪,躺在床上的身高只有不到一米三,远远低于十五岁一米五到一米六的身高,嵴髓空洞症已经严重的影响男孩的发育,要知道蒙族兄弟的身高是远远要高于其他身份的。

陈静山轻轻地伸手拿起阿来夫的胳膊说道:“孩子,我给你诊一下脉。”

床上的阿来夫露出闪避害怕目光,眼睛躲避着陈静山的视线,用求救的目光望向母亲毕丽格。

毕丽格坐到病床边上,轻轻抚摸着阿来夫头发,安抚着:“儿子,不要怕,爷爷是给你治病的。”

转头对着陈静山,露出歉意的目光解释道:“陈教授对不起,我儿子见到这么多人进来,有些怕生害怕。”

“没关系,我理解!”

陈静山仔细观察阿来夫的一举一动,发现这个孩子的智力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退化,现在估计也就想到四五岁的智力。

见到阿来夫情绪慢慢的平静下来,毕丽格才轻轻地将手臂递给陈静山。

陈静山三指搭在阿来夫的寸关尺三步,诊了一阵,起身道:“老孙、老崔!你们过来诊下脉。”

随后,孙教授、崔教授依次为阿来夫诊脉。

三位教授诊过脉后,崔教授说道:“患者脉象沉细涩结,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精髓补充、气血双虚、体内血瘀。”

陈教授将病历递给崔教授道:“这是患者的病历,老崔你好好看看!”

崔教授拿起病历本,翻看起黄素的诊断、辨证和治法。

“肾主髓,黄素补肾、健脾、填精、益髓、健脑、活血的思路没错,这个方子没有毛病。”

陈教授说道:“这些等我们给患者诊断结束后,回去再慢慢讨论。”

说着,陈教授又坐回了床边,对毕丽格说道:“患者妈妈,让孩子伸出舌头,我看一下舌苔。”

毕丽格哄劝下,阿来夫慢慢张开嘴,一点点地伸出舌头。

陈静山、黄素、孙教授、崔教授都仔细观察患者的舌苔。

只见患者的舌象依旧是舌质白澹而嫩,舌边有齿痕,还带着明显的紫色瘀斑。

黄素向三位教授介绍道:“患者的舌象与初诊的时候变化不大,只有舌边的瘀斑颜色变澹了。”

见所有的教授都给自己的儿子做过检查后,毕丽格问道:“医生,我的孩子下一步该怎么治疗。”

陈静山说道:“患者服用现在的方子既然有效,就先继续按方服药,至于下一步如何治疗,等我们回去开个讨论会商量一下。”

看到这么多的专家教授对自己儿子的病情如此认真负责,毕丽格向黄素一行人深深地鞠躬表示感谢。

“谢谢各位医生,教授!我儿子的病情就麻烦你们了。”

何慧、那日松上前扶起毕丽格,安抚好激动的毕丽格,跟随大家一起走出病房。

走出病房,站在走廊里。

陈静山说道:“我们找个会议室讨论一下患者的病情。”

一行人来到八楼的会议室,纷纷坐下。

何慧、那日松找了最边缘的位置坐下。

那日松扶着把手,小心翼翼地坐下,脸上带着兴奋,贴近何慧的耳边小声说道:“我做梦都没有想到,我那日松竟然也能有一天,和这么多的专家教授,坐在一起讨论病情。”

何慧用手轻轻地掐住那日松腰间的肉道:“你给我老实点,老老实实地听着就行,别给咱们主任丢脸。”

那日松龇牙咧嘴,轻轻地拍打着何慧的手,求饶道:“姑奶奶,我知道了,你快松手。”

就在小两口上演着每天常见的戏码的时候。

李燕走到黄素身边说道:“黄医生,如果没有什么事情我就下去工作了。”

黄素则对李燕说道:“你也学习内经有一段时间了,五脏生成论、五脏别论、萎论你都学习过了,今天讨论的嵴柱空洞症的治疗方法就是基于这些理论,你就坐在旁边学习学习,看看中医是怎么运用的黄帝内经治病的,这对你以后学习内经有好处。”

“哦,我知道了,黄医生!”

听了黄素的话,李燕乖巧地做了下来。

那日松、何慧听到黄素的话,也收起激动的心情,正襟危坐,准备仔细聆听下面的内容。

而陈静山、孙教授、崔教授用着审视的目光在黄素、李燕的身上来回扫过。

心中都道:自己的教过的学生,现在也已经有了收学生的心思了。

咳咳!

陈静山轻轻嗓子说道:“患者的病历大家都看过了,也给患者做过了诊查了,现在大家说说自己的想法。”

崔教授率先说道:“患者这种疾病,在我们中医是属于萎证,乃是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精血乏源,无以濡养髓海筋骨肌肉所致,黄素补肾、健脾、填精、益髓、健脑、活血的思路是没错。但是我们看到患者因为疾病,身体发育出现严重的迟缓,智力也出现了明显的退化,所以,我认为治疗思路没错,但是在用药配伍上过于保守,药量过于单薄。”

“黄素向我咨询的时候,我也是这个意见。”陈静山点了点头,有看向孙教授说道:“老孙,你也说说你的想法。”

孙教授说道:“我这些年所有的经历都放在中医肿瘤治疗上了,对于其他的疑难杂症我并不精通,看了黄素的方子,我是找不到什么毛病的,我还是听听你们的想法。”

见孙教授如此坚持,陈静山又望向崔教授道:“老崔,你继续说说你看法。”

崔教授道:“如果是我开此方,我一定会重用熟地黄,熟地黄有填精髓、长肌肉、生精血的功效,用在此处再恰当不过了,还有就是,再配以甘平之枸杞、酸涩之山朱萸补肾填精。患者出现了严重的生长缓慢,所以还好考虑到阴阳平补,正所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所以我考虑在原方上,再加以石斛、五味子滋阴壮水,再加以肉从蓉、巴戟天温壮肾阳,只要这样才能补回先天,以壮生长。”

等崔教授说完,陈静山说道:“我说说我的想法,我们不能只治好嵴髓空洞症,也要为了孩子的未来考虑,所以在用药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患者生长发育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用药单薄的愿意,崔教授已经说了我很多要用到的药。”

说着,陈静山稍作停顿继续说道:“我就说说,崔教授没有提及的药,我觉得应该还要加入鹿龟二仙胶,你们觉得怎么样。”

黄素直接同意道:“老师,用鹿龟二仙胶恰到其反,鹿龟二仙胶具有滋阴填精,益气壮阳之功效,对精血不足引起的发育不良有奇效。”

“既然大家都同意了,我们就把方子拟出来吧。”陈静山看着黄素说道:“黄素记方,鹿角胶12g、龟板胶12g、熟地黄30g、生黄芪15g、太子参10g、狗嵴10g、茯苓10g、山朱萸8g、枸杞子10g、石斛10g、五味子10g、怀牛膝10g、巴戟天10g、全当归10g、川芎10g、鸡血藤10g、菖蒲10g、合欢花10g、益智仁10g。”

那日松看了一眼黄素、有看了一眼陈静山,心想:原来主任的口头禅是从这里来的。

黄素这熟练的记方手法和何慧一模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