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在下,中医黄素 > 第384章 论证会

第384章 论证会

书名:在下,中医黄素 作者:十年老陈皮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5-04 22:25:12

赵维忠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承诺,还得到意想不到收获,就和父亲匆匆地来,又匆匆地走了,没有惊动草原市的任何官员。

下午下班后,陈静山再次来到黄素的家里。

赵维忠打算走中医特色的医改道路,相对于陆老来说或许只是欣赏,能够把发展中医放在第一位的地方官员,赵维忠还是第一位。

赵维忠的医改道路对陈静山的冲击可就大了。

如果赵维忠能在蒙疆推行中医特色的医改道路,蒙疆的中医可就真的发展起来了。

纵使陈静山四十多年的中医生涯,养气功夫已经登峰造极,很少有事情能够让他出现情绪起伏。

可是这件事,陈静山即使已经消化了一下午,情绪依然非常激动。

坐在黄素家的客厅里,陈静山端着水杯的手依旧微微颤抖,可以说明此时他心里的不平静。

“黄素,赵厅长就这位突然说出他的计划,不会是镜花水月,空欢喜一场。”

陈静山依然不敢今天发生的事情是真的,支持中医发展在现在简直就会梦幻。

在这个年代,从上到下都是高喊大力发展西医,一批批优秀的留学生走出国门,学习西方先进的医疗技术,一台台价格高昂的先进医疗设备,乘风破浪漂洋过海引进中国。

但是提到发展中医,赵维忠这位卫生厅厅长,还是蝎子粑粑,独一份。

“老师,我觉得赵厅长应该是经过慎重考虑,看病难、看病贵、医院矛盾现在都变得多尖锐了,如果想要降低看病费用,让更多的人都能看得起病,发展中医肯定是见效最快的。”

黄素知道赵维忠现在的想法,对于现在医学界的主流思想简直就是离经叛道。

但是,黄素知道再过三年的时间,陇西省一位和赵维忠同名的厅长就披荆斩棘,开始探索中医特色的医改道路。

而且医改仅仅实行两年的时间,人均医疗费用就降低两千元,医疗纠纷和事故降低百分之六十,疾病治愈率提高了百分之四十。

即使成绩如此辉煌,那位厅长却面临着巨大压力,被西医集体蔑视地称为猪蹄厅长。

黄素对赵维忠对医改方案非常有信心,陇西省在没有任何支持下,都能成功推进懂中医特色医改的进行。

更不用说赵维忠,既得到陆老与中医研究院的支持,又能得到蒙医的支持。

不得不说。陆老给赵维忠提出的中医、蒙医并序发展的思路,是非常准确的。

蒙族聚集区发展蒙医的医改,更容易得到上面政策的支持。

“老师,我们是不是可以向赵厅长建言,将中医疗效收费纳入到他到医改计划当中。”

黄素希望能将疗效收费模式在中医早日推广开来,如果能搭上赵维忠中医特色医改的便车,将疗效收费模式在蒙疆推广开,推向全国就更快一步了。

李伟英提出的收费改革方案和赵维忠的医改计划简直完美契合。

陈静山略微沉思,点点头:“现在说这些还是为时尚早,还是小范围试点后有了成果后,才有说服力。”

说完,陈静山又继续问道:“明天就要开第一次论证会了,你准备得怎么样了?”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huanyuanapp.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我已经思考很久了,明天都论证会绝对不会出现差错。”

“你自己心中有数就行!”

对于黄素这个弟子,陈静山还是非常放心的。

看了一眼时间,陈静山说道:“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去了。”

黄素换好衣服,起身送陈静山回酒店。

翌日,黄素、李伟英再次来到酒店。

李伟英把论证会地点选择在陆老他们下榻的酒店,疗效付费模式论证完成前,做到尽量地保密。

最理想就是,即使在市医院进行试点测试的时候,医院的医护人员依然不知道疗效付费的内容。

毕竟没有一个医生会注意到收费模式的变化。

如果把论证会放在医院,消息肯定很快就会在医院传播开,医院的医生知道了他们正在进行收费改革的尝试。

医院的医生知道了,就代表蒙疆西医集团知道,必将迎来他们破坏阻止。

李伟英已经在黄素那里已经知道其中的凶险,坐上自然更加小心谨慎了。

“今天的会议感觉像是地下党接头。”

开会前,李伟英为了活跃气氛,下意思地开了个玩笑,也是缓解自己的紧张。

李伟英还是第一次和这么多的权威专家坐在一起开会,难免出现心里紧张的情况。

可是这个玩笑听在一众中医专家的耳朵里,是那样地刺耳。

在这片中医诞生的土地上,为了躲避别有用心之人,开个会议还有东躲xZ,如此小心。

看见自己玩笑并没有达到活跃氛围的目的,李伟英轻轻咳嗽医生说道:“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设想的收费改革模式。”

说着,李伟英又把疗效付费模式的概念向会议室里的十多位专家又详细地讲了一遍。

所有的专家都仔细地记录李伟英讲诉的内容。

虽然这几天大家都做了很多功课,但是从设计者的嘴里讲出来,了解得更加直观。

“区别于按项目付费和按总预算付费,按疗效付费实际上是基于作为需求侧的患者一端的支付模式改革。这种收费模式真正做患者的每一分钱都体现在疗效上,同时中医院也能仅为疗效负责,不用顾忌其他,大胆使用以疗效为目标的中医手段,体现中医特色,治得好就能患者多得,患者也能相对少花钱。”

面对如此多中医专家,李伟英开始还有些紧张,可是说道自己耗尽心血的杰作,慢慢地就忘记紧张。

总结来疗效付费模式的特点后,李伟英看向黄素说道:“我们这次论证会就是根据疗效付费方式,制定出几种疾病的收费方案,并在市医院小范围试点实施,现在请我院中医科黄主任遴选的疾病种类。”

“陆老,各位专家!我这次选择三种疾病,第一种是孝喘、第二种是中风、第三种是风湿性关节炎。”

黄素解释道:“因为气候原因,我选择的这三种疾病都是东北的常见病,正因为是常见病,试点过程中将会有大量的数据作为参考。”

“这次请各位中医专家过来,就是根据症状、治疗方式,对三种疾病制定疗效收费标准。”

陆老率先问道:“那今天我要讨论的是哪种疾病。”

“我们就先难后易,先从中风说起。”

黄素刚刚说完,一名教授继续说道:“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如脑梗死、脑出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属中风范畴。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常可导致出血性中风;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常形成缺血性中风。另外高血糖、高血脂、血液流变学异常及情绪的异常波动引发的中风。”

“这么多的疾病,每种疾病治疗方案、病情程度、收费标准都各不相同,如何制定出一个统一可以实行的收费方案。”

黄素则客气地说道“谢教授,这次收费改革是按照中医体系进行改革,我们在制订计划的时候最好先忘记西医的疾病名称。”

这时,孙教授也说道:“无论是脑梗死、脑出血、动脉硬化、还是三高引起的颅压升高,在中医里面它们都是属于中风,有着中风相同的主要症状头痛、头晕、呕吐、意识障碍、猝然昏扑、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

“我同意孙教授和黄素的说法,西医对于疾病的命名太过繁冗复杂,中医的一个中风就将这些繁冗复杂的疾病都包括在内来,我们可以根据病人中风呈现出来的症状,对疗效医疗的总费用进行等级划分,症状愈多病情越重,疗效医疗的总费用就越高,并将每一个症状作为诊断组,在治疗过程中,我们根据每种症状转好程度,收取疗效的比例费用。”

比如,中风最常见的半身不遂,通过针灸治疗、中药治疗后,通过肢体恢复的灵活度,给半身不遂的疗效收费打分,确定收费比例。

另一名专家说道:“引起中风的证型各不相同,治疗办法、治疗费用也是大相径庭,各不相同,这怎么做到收费的统一。”

听见专家以后,陆老说道:“无论你是用天麻钩藤饮治疗、还是用镇肝熄风汤治疗、还是桃仁承气汤治疗,这都是改善症状的手段,既然是按照疗效收费,症状的改善才唯一的收费标准,也是证明疗效的唯一办法。”

另一名教授为难地说道:“按照症状收费,这种收费方式太模湖了,价格界限不好定夺,总不能是头晕五元、半身不遂三百吧。”

听着这位教授反映的困难,所有的专家也都沉思不说话,是在拿症状制定收费标准,前所未有,这种收费根本无法制定界限。

看着众人一副冥思苦想、产生抗拒的时候。

陆老语气非常不客气都说道:“之所以请你们这些中医专家过来,就是厘定每种症状的收费界限,如果好干就不用请你们这些专家了。”

黄素见陆老语气有些重,唱起了红脸解释道:“按照症状也不是不能厘定收费标准,就那半身不遂来说,我们需要通过针灸治疗、中药活血通络治疗改善,那么这两种治疗方式所产生费用就可以作为这项诊断组的收费标准。”

说着,黄素继续举例道:“中风引起头疼、头晕,可能要经过放血治疗和平肝熄风的治疗方式,收费标准就可以治疗需要的耗材进行评估。”

听了黄素的话,大家这时才恍然大悟,陆老、孙教授、陈静山看相黄素有欣赏、有欣慰、更有骄傲。

因为是一种全新的收费模式,大家却是一时间无法制定出标准来。

加上很容易受到传统收费模式的影响,经常出现思维混乱,在旧模式中转不过来弯。

经过黄素的形象的举例,所有对制定中风疗效付费标准有了清晰的认识。

也为接下来的孝喘、关节炎疗效付费标准的制定,理清了方式方法。

思路清晰以后,在做的中医专家才突然明白,自己遇见什么样的机遇。

疗效付费完全是体现中医特色和优势的新型付费方式。

如果试点成功以后,会议室里的所有专家都相信中医疗效价值付费是一条广阔之路,现在只是在积极探索以供需双方结合的绩效标准作为疗效标准,这是初期的尝试。

大家都能看到的是,在未来,患者方为主的疗效标准才是最终的方向,所有的疗效评价标准应当是围绕患者来制定的。

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在目前看病贵、看病难、乱开方,以医生为主体传统收费模式,必将被以患者为主体的疗效付费模式取代。

谁不接受疗效付费模式,无论你把自己疗效夸张如何天花乱坠,终究会失去患者的信任,终将会在更完善的医疗制度下淘汰。

而今天参加会议的所有中医专家们,将会成为疗效付费模式的权威。

他们没有陆老在中医界的地位,没有孙教授在专项疾病的地位,也没有陈教授在中医教育方面的威望。

然而,只要将中医疗效付费这个课题做好,他们也将会成为收费改革方面的专家权威。

会议室里,所有想明白的中医专家,此时的目光充满了斗志的火焰,人也难免变得斗志满满。

接下来的讨论就变得更加激烈了。

即使大家一直保持着高昂的工作热情,一个中风疗效收费标准的初级制定,就耗费大家半个月的时间。

每一个症状诊断组,都要根据治疗耗材反复确认费用范围。

直到草原市大树的叶子掉光,广袤草原的青草枯萎。

在草原市迎来第一场雪的时候。

历经一个月,在十多位中医专家共同努力下,中风、孝喘、关节炎东北三大常见病的疗效付费方案终于制定出来。

当李伟英在办公室颤抖地拿起方案时,快五十岁的男人,眼睛已经变得湿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