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在下,中医黄素 > 第423章 第一天课程

第423章 第一天课程

书名:在下,中医黄素 作者:十年老陈皮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5-04 22:25:12

铃铃铃!

下课的铃声响起。

“大家下课吧!”

黄素转身走出了教室。

仲景班的十二名同学急忙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快速转战楼上的大教室。

路上大家有说有笑,每个人怀里抱着书本,嘴里讨论着黄素刚刚讲的课,对第一节中医基础理论课充满了期待。

大教室真宽畅,是一间可以容纳五百人同时上课的教室。

钟景的十二个学生走了进去,放眼望去,足足有一百二十多人,但却丝毫不显拥挤。

《中医基础理论》仲景班是和中医学一班、二班、三班一起上课的。

李燕、黄雪、秦晓路三人找了一个前排靠窗户的位置坐下。

教室里的窗户宽大,透光非常好,教学楼四周围绕着矮山,山上种满了各种草药。

三年里,黄素也教会李燕辨药识药,也经常带着李燕去草原市郊外采药。

李燕也练就了犀利的眼光,隔着老远,就认出了好几种药草。

整个蒙疆中蒙医药大学四周的山就是一个大的百草园,这些都是划拨给蒙疆中蒙医药大学的药田。

随着上课的铃声响起,从教室门口走进一个中年老师。

中年老师走到讲台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韩楚才。

“我姓韩,你们可以叫我韩老师、韩教授,是你们《中医基础理论》的老师。”

韩教授是教学、临床多面手,现在在蒙疆中蒙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坐诊,同时也在大学城这边教新生《中医基础理论》,曾将也教授过黄素《中医基础里》。

韩教授多年来一直非常受学生欢迎,因为他能够引导一张白纸的新同学马上走进中医之门,了解中医,受益于中医,感动于中医,同时他能够让对中医持怀疑态度的学子,纠偏改正,重新认识中医之美。

韩教授做了自我介绍后,开门见山直奔主题问道:“你们想想什么是中医?”

大家就在下边议论纷纷。

过了一会儿,韩教授点了一个人起来回答,正好点到盛强。

盛强紧张地站起来说,磕磕绊绊地说道:“中医……中医就是到野外山里田间,拔点青草,熬汤药,喝了就可以治病的医学。”

听到盛强的回答引起了同学们哄堂大笑,韩教授不由得莞尔一笑。

看见大家都笑话自己,盛强梗着脖子,仰起头道:“你们笑什么,我前阵子牙痛,就是喝了李燕在学校湖边拔的草,熬成汤药治好的。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我是有实践切身体会,才这样说啊!”

韩教授点点头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盛强!”

“盛强同学说的非常好,处方汤剂是中医治疗重要手段,盛强同学,我希望你在完成这个学期的学业后,能够自己搞清楚,你的牙为什么疼,李燕同学为什么要选择去湖边给你找草药,而不是随便找一块空地拔点草。”

韩教授又点了一个学生。

一名中医班的女同学站起来回答:“中医是中国独有的传统医学,它包括针灸、按摩、拔罐、刮痧,当然也包括草药方剂,所以喝汤药,应该只是中医的一部分。军训时我看到李燕同学用按摩帮助教官缓解腿痛,和中医骨伤班的同学一起治好了教官的崴脚,还有军训的时候,李燕同学治好了我们班一名中暑同学,就是掐人中、按内关,现在我们班的人都学会了这招中暑急救的说法。”

韩教授赞许,点点头说:“不错,做得非常好!”

韩教授最后问道:“李燕同学,你站起来说一说,你认为什么是中医呢?”

和黄素近亲的教授,都知道黄素收了一名徒弟,现在就在仲景班学习。

加之,陈教授开学前,经常带着黄素、李燕到公园里练功,大家对李燕也都非常熟悉了。

李燕站起来回答道:“中医是一门研究人体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学科。所以中医既包括有病治病,比如牙痛了喝汤药,腿痛了用针灸按摩,也包括无病防病的养生。所以平时习练导引吐纳,注意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也是医的范畴。”

韩教授点点头说:“是这样的。中医有个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以自然界之理,用自然之药,来调自然之身。学医明理很重要,中医里既有针灸按摩等招式技巧,也有方剂汤头等套路,更有临证交锋的对战实践,这都要在医理的指导下进行。”

“你们看小小的一个牙痛,牙龈红肿,上火,李燕用河边采的土大黄、车前草、白花蛇舌草,可以以泻代清治好,但并不是所有牙痛用大黄都能治好。用大黄的前提是热火牙痛,所以我们选择寒凉的药物,疗热以寒药。这就是一条医理。”

李燕半夜湖边采药,治疗牙疼的事情,在学校的老师里面已经传来,大家都知道了其中的过程。

很多人都羡慕黄素收了如此聪敏有悟性的弟子。

韩教授继续说道:“医理记载于我们这学期要学的《中医基础理论》里,你们学通了一条医理,就有一批药物可以被你调遣使用,甚至一大类疾病,你们治疗起来心中就会有把握。如果没有医理指导,就像无水之船不能行远,无根之木不能长久。”

然后韩教授给同学们开始讲《中医基础理论》的绪论。

讲到中医的整体观,还有辨证论治,这是中医最精髓的两大特点。

韩教授说道:“说道五脏,大家一定不要把中医和西医的五脏弄混淆,中医的五脏不是西医呆板的五个形体脏器,而是系统论,是一个密切相关的整体,中医的阴阳是辩证观。所以中医就是五脏的系统论,加上阴阳的辩证观。”

韩教授说:“学中医,学的是这个,将来医学水平登峰造极,还是在运用这个。”

大家看我的书也能够感觉到,我书里几乎没有《伤寒论》的六经辨证,都是基于五脏论和六淫论,来开方看病的。

中医学习的过程就是先做加法,后做减法的一个过程,正好符合大道至简的道理。

中医作为理论的只有《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其他的《伤寒论》《金贵要略》等经典都是基于这三本书的方法论。

韩教授讲完,有个同学站起来问:“老师,我不太清楚整体观。”

韩教授笑笑说:“这样吧,我给你举个例子,假如你家灯泡不亮了,是开关出现了问题、你是去修灯泡,还是去修开关?”

这同学说:“当然修开关了。”

韩教授笑笑说:“所以假如你头痛、牙痛,属于火气上攻,大便不通。这时你是吃止痛片,去止头痛、牙痛,还是把大便通开呢?”

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当然通大便了。”

韩教授笑笑说:“所以中医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整体观,辨证论治。这样你就能够上病下取,下病上取,找出真正病因,用起药来就如桴鼓相应…”

大家豁然开朗,意犹未尽,可下课的铃声响起来了。

最后韩教授说:“理论高度决定临床高度,打好基础很重要,旁开一寸,更上一层。希望这学期,我们一起把中医基础打牢固,将来你们一辈子都受用无穷。”

韩教授离开许久,教室里都没有一名学生离开。

大家都在回味韩教授这节课教授的内容,大家都感觉到一扇自己从未接触过的大门正在向自己缓缓打开,冲击着自己二十年来建立的世界观。

在食堂吃过午饭,大家回寝室小憩一阵。

下午三点多左右,仲景班的同学纷纷走出宿舍楼,来到操场。

这节课是体育课,所有人都保持着军训时养成的良好习惯。

所以,在体育课开始之前,仲景班的十二人已经一字排开,安静地等着老师来上课。

当教学楼里传来上课的铃声,一名穿着中国传统练功服中年老师走到队伍前面。

中年老师开玩笑地说道:“我教了这么多年的体育,你们是我教过人数最少的班级。”

“我叫熊秉坤,你们可以叫我熊老师,未来四年的体育课我们将一起度过。”

黄雪举起手说道:“老师,我们中医的体育课是不是也要有我们中医的特色呀?”

熊教授说道:“这位同学说得一点没错,以前的体育和其他大学的体育课没有什么两样,但是从你们这届学生开始,体育课主要教导大家中医引导法门。”

熊教授也是教学、临床的多面手,是中医养生、中医康复方面的专家,是蒙疆中蒙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康复科坐诊。

因为体育课教学内容的巨大变化,熊教授担任起新生们的体育老师,教授学生们中医引导功法。

这里除了李燕,其他的十一位同学都是第一次听说导引这个新名词,就连一向自诩见多识广的江斌也是一脸的茫然,不知导引为何物。

男同学们从最初的茫然,到开始雀跃兴奋。

一名男同学举起手:“熊老师,您说的引导法门有没有武侠小说里的内功厉害,据说武侠小说才有气功导引之类的**,我们学的引导法门不会就是武侠小说里的引导功吧。”

男孩子谁还没有看过几本武侠小说,谁还没有个武侠梦呢。

熊教授笑呵呵地解释说:“这位同学我看你是武侠小说看多了,但是武侠小说里的各种功法的原型的确是中医的引导术,只不过夸大了。”

“导引这个名词其实在《伤寒论》里就有记载,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里也有相关的描述,东汉名医张仲景在《金贵要略》中强调以“导引、吐纳、针灸、膏摩”治疗四肢“重滞”症,引导功法是中医养生和外治的重要手段,马王堆出土的典籍里就专门有导引图,所以导引不是新事物,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男生们笑着说:“看来我们是少见多怪哦。”

熊教授笑呵呵地吊着大家地兴趣说道“虽然中医的引导法门没有武侠小说里那么夸张,但是也能达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导引其实很简单、就是用一些意念和动作呼吸,使身体气血对流。人体气血就像货币和流水一样,只有流通中才会增值,才会有力量。导引的大原则是通则不痛,身体健康。痛则不通,身体生病。也就是张仲景在《伤寒论》里说的,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所以只要令周身之气通而不滞,血活而不留瘀,气通血活,何患疾病不除。”

一听到有延年益寿的作用,所有的学生急着说:“熊教授,那您快点教我们导引术吧。”

虽然大家都是正值年轻,但谁又能经得住延年益寿的诱惑。

大家也兴奋地喊起来:“熊老师,就让我们见识见识中医导引术是什么样子吧。”

其实中医引导术并不神秘,最早引导术就是在观察人和动物总结出来的。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人一生气就经常跺脚,其实这个动作就是人体阴阳失衡的自救。

中医认为怒则气上,你看一个人愤怒,气机就会堵在胸肋疼痛,冲上头面,脸红脖子粗,好像上冲的气球一样,这样很危险。容易脑出血。

你看那些老年人,很多就是一激动生气,脑血管破裂了,中风偏瘫了。

但为什么年轻人会很少出现呢,因为年轻人身体自救机制强大,一生气,他就会跺脚。

一跺脚,气就会往脚下跑,如果你有意地训练跺脚,像跳踢踏舞一样,那么就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发脾气的害处。

比如说,发脾气后头痛肋胀,耳朵嗡嗡响,吃不下饭,这些都是怒则气上的表现,然后直接跺脚,跺脚则气消。就这么简单,中医叫上病下取,阳病治阴。

像性子火爆、易怒、爱发脾气的人,每天左右脚各跺脚一百下,你会发现胸闷的情况会得到很大缓解,脾气也会变得缓和,心情也会慢慢变得舒畅。

尤其肝郁气滞跺脚的时候会伴随着放屁。

这就是随着跺脚和注意力下注,周身的浊气被撤下来,放了几个屁,胸中畅通无阻,就像乌云被风吹散一样。

韩教授继续介绍道:“我们常见的中医引导术有易筋经、八段锦、内家拳法的太极拳等,这学期主要教授大家的是八段锦。”

韩教授开始教大家练八段锦。

八段锦顾名思义,就是八大动作,简单易学,老少咸宜。

韩教授考虑到学生们都是第一次接触中医引导术,每个大动作教两到三个课时。

韩教授说道:“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八段锦的第一个大动作两手托天理三焦。”

韩教授一遍演示,一遍继续讲解到:“练习中医导引术的基本操作内容包括:调身、调息、调心,简称“三调”。练习中医导引术的过程,就是从三调分别练习入手,进而达到三调合一的境界。”

调身,就是调控身体静止或运动状态,使身体的状态与练习导引术所要求的境界相适应。

调息,是调控呼吸的运动,又称练气、调气、吐纳等,通过调控呼吸而孕育和引导内力。

调心是调控心理状态的活动,也称炼神、炼己等,将意识活动从外向转为内向,改变意识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从而进入到一种“虚灵、宁静”的导引练功状态。

这些动作确实很简单。就像做早操一样,如同普通的伸展运动,扩胸运动、踢腿运动。

只不过练八段锦时,节奏更缓慢。更适合养生,更适合初学者和体质比较差的中老年人。

韩教授在教八段锦都是悠闲缓慢,节奏不快,很适合初学者自己观看,了解每一个动作。

为什么是两手托天理三焦呢?从字面意思就能理解。

动作要领也很简单,两手心朝上(捧)、两手相合(调整呼吸)、起身上托(吸气)、两臂上举(呼气)。

八段锦的双手托天理三焦道理很简单,就是通过对三焦的调理而通行元气,运化水谷精微,疏通水道运行水液。

这一式可以促使全身上下的气机流通,水液布散,从而周身都得到元气和精液的滋养,全身阴阳趋于平衡,三焦通常。

身体虚弱的人可以通过这一式作为辅助锻炼,可以达到祛病强身的效果。常练此功的人精神抖擞,不容易疲劳,一般情况下还不患感冒,这就是这一式的小秘密。

练习两手托天理三焦对全身气血不畅者、上热下寒中焦阻塞者和颈椎病患者都有很好的功效。

熊教授演示完所有的动作要领后,带着大家一个动作、一个要点练习。

等大家学会动作后,熊教授纠正每个学生错误的动作和呼吸方式。

随着教学楼下课铃声响起。

熊教授说道:“大家下课吧,回去后对我教的内容要勤加练习,下节课我要检查。”

解散后,仲景班的学生们三三俩俩走在一起,回宿舍的路上还讨论今天的课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