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回1982小渔村 > 第1276章 申请免息贷

第1276章 申请免息贷

书名:重回1982小渔村 作者:一杯冰柠檬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02 01:30:43

李寿全他们也好说话,提前打个招呼,也没有不应的,反正在他们船满了后,及时过来把货收走就行。

每天过来收一趟,他们船舱其实也都没满,只是想到渔船多,收鲜船每天出来一趟,正好可以满一船回去。

一开始也是为了叶耀东着想,怕他往返耗油,他们是无所谓,白天的捕获量也比不上晚上,但是现在能少耽误一点时间,不用每天称货也好。

叶耀东跟李寿全商量好后,又将他们剩余最后一条船的货也都收走了,这才立即赶紧返回。

从昨天夜里出海到现在也十几个小时过去了,往返了两趟,这会儿回去卖完货也正好直接睡觉。

明天起来,他再去政府问一下那片垃圾地的事,批不批,得多少钱,给个准信。

刚刚的一切幻想,都是基于那块地批下来,他能搞到免息贷的基础上。

返回的途中,他脑子里也都在继续打磨着刚刚幻想到的事。

真把船工们都拉拔起来,派他们去单干,他起码近几年也不需要去深海了,开着收鲜船在渔场就能把钱赚了。

不过,这个肯定也搞不了几年,等大家干个一两年,两三年,都赚到了钱后,到时候大概也会跟裴父一样不乐意让他赚那么多。

别看现在一个个都站在他这一边,义愤填膺的谴责裴父,等轮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指不定比裴父还难受钱都被他赚了。

不过,他也不会把事情做死了。

这些船工如果也要搞船的话,资金不够,他就入股,到时候他可以提前说,前期他帮忙投资,后期他们如果想要赎回渔船的其他股份,也可以按照市场价赎。

也可以规定一个时间,比如他就入股三年五年,三五年后,他们可以按照市场价赎回渔船的全部股份,赎回后,他就不参与分红了。

这也给人家一个期盼,不至于好好的帮扶,后面全被恨上了。

这样全村的村民都得受益于他,老年人在家养海带,年轻的去渔场赚钱,妇女姑娘在他作坊做工杀鱼,全村除了孩子,劳动力都在热火朝天的赚钱发财,人均几万元户。

他们村肯定得成为全省,甚至全国的典型了。

至于以前入股的,归以前入股,像丰收号,当时加入时也没有说挣够了钱之后退股什么的。

而且现在闹这一出之后,他要是退股,还显得他理亏心虚一样,裴父指不定更得意,自己一搞,整条船就归他们了。

阿光也可能都会多想,他是不是把这事放在心上记着,对他们父子有意见了。

再怎么样,他们也是父子,他爹一把屎一把尿的将他拉扯大,即使怪他爹把事弄砸了,埋怨他爹把关系搞僵了,但那也是亲爹。

他直接把船退股还给他们,指不定还会把关系搞僵了。

当前对大家最好的就是,这事直接揭过翻篇,船暂时给阿光掌控。

同时,阿光再搞一条属于他们自己家的船,没有人掺合的,裴家自己挣的钱自己收,而丰收号就拿出去出租,到时候三方分钱,那就皆大欢喜了。

然后,接下去几年有船工们帮他冲锋陷阵,他除了名声跟上一层楼,还能积累一大波财富,陆续再订几条跟货船同样好的渔船再派去深海。

那会儿大概都90年代了,渔船的技术更为成熟,国内也会有更多的渔船去探索深海。

怎么算,对他而言都是百利而无害。

至于说培养的人,他都扶持他们搞渔船去了,他的人手会缺失,这也不用太担心。

周围的村民一听说只要跟着他混的个个都买上了船,住上了大房子,成为富户,多的是附近邻村的人想要投靠他。

再说了,下一代不是也在成长?村里的下一代听了他的丰功伟业后,只会崇拜,然后也跟着他干。

也不可能做到每一家每一户都有船的,生产都需要时间。

而他肯定也不会一直飘在海里,安排好船队,步入正轨后,出海打鱼,出海收货,他肯定都是安排请人干的,他只要在岸上收钱,减少风险,好好享受生活就行。

想想就很完美。

叶耀东越想越觉得可行,这次的免息贷还真是一个机会,解决内患,提升他的财富,拉拔船工,又能提升他在村里的威望。

还能为他以后的深海船队打下基础。

毕竟自己直接掏钱,哪有国家掏钱给他搞来的香,自己掏钱还得慢慢来,国家掏钱一点犹豫都不用。

眼看着快靠岸了,他也赶紧将思绪收回来,先把这一批带回来的鱼货在码头上摆着卖,等卖的差不多,才叫来大卡车拉了一车虾皮去加工厂。

这些新鲜的虾皮虽然没有带鱼值钱,但是架不住量多,而且还有八条船的量。

而且这八条船除了虾皮,也有其他一些鱼货捕到,也一起都卖给他,光今天两趟来回,他赚的就是之前一趟的双倍。

今天总卖出去大概有28000多,要知道,今天少了一条丰收号,而那些捕虾皮船也才一天的收获量。

自己这边三条船大概卖了12000多,自己收入手三成,也有三四千,再加上东升号是他的,顺丰号也有他三成,自己这边就能收入九千来块。

虾皮的抽成他能有一半,大概能有个8000左右,只今天一趟,他就挣了1万七八。

前些天还了阿光2万块钱,后面几天又攒了一万多,他现在手头林林总总,光自己的钱加起来就又有了3万左右。

阿光那里还欠15000,现在要直接还给他也行,但是他还想着买房买地,所以这个钱就先放着,等他把事办完了,有剩再还,反正欠都已经欠了。

等下一趟渔船都回来,几条船的帐算一下,月底还那十几条拖网渔船的账也再算一下,这些还阿光的15000也绰绰有余了。

叶耀东算好手头的存款后,好好睡了一觉,养足精神后,他才去找阿光,两人一起去政府那边。

本来也是他们两个一直到处看,到处打听的,也是他俩一起定下来各自要哪里的地。

从他们提出到再次过来,也有三四天了,早就有方案了,他过去一问,立马就有人接待他。

并且他们每人要的地,价格也有了,他的那一块垃圾场地丈量过了,有个三亩二,因为他渔业协会副会长的身份,给他优惠价算2万块。

阿光瞧中的是海边附近的一片空地,离码头远,算是渔港的边缘,但是离岸边近,本地人担心台风跟海浪,也没有居民住,只有两亩一,也得要2万块。

两人相互对照了一下,阿光就有些不乐意了,差距太大了。

他据理力争了一下,政府给出的理由也只是土地不一样,那边堆满了生活垃圾跟码头垃圾,会便宜。

态度也是爱买不买。

叶耀东一看这价格,就想到自己那边去年市里头那13亩地才1万块,就想偷偷的拍一下大腿,捡到大便宜。

虽然港口跟港口是不一样的,而且他市里头那边已经处于郊区边缘的村子了,但是有市场在啊。

这边在渔港边上,但是差距是真的大,10倍了。

这边外地人跟渔船真的太多太多了,那些船老大有钱大概也是众所周知的吧?

阿光也想到了叶耀东在市里买的地,两相一对比,简直是白菜价,这么一想,他也更不愿意花这2万块了。

为了能贷到5万块,还要先花2万块,他也有些舍不得了,原本想的是空手套白狼,现在差距太大了。

要是花的不多,那花了也就花了。

他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而叶耀东却立即应下来,在他的计划中,这个地是必须拿下的。

再说,这个价格能买到也是白菜价啊,等过个10年,得翻几百倍,这比什么投资都值得。

港口附近的地,用屁股想,都知道是值得的,更何况这边是渔场,这块地现在10万块买下来都值得,更不要说只要2万块。

而且他还能拿这块地再套个10万块钱出来利用,这垃圾堆,总没有人要去占领吧?

值!

阿光在叶耀东出声说要的时候,赶紧拦了他一下。

“你不再考虑一下?这太贵了,你之前买了13亩地,那才多少钱?”

“不能比的,地方不一样,价值当然也不一样,而且这里是渔港,人多自然也意味着价值高,靠这个渔港生存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到时候当地的土地只会越来越值钱。”

“这跟之前出入太大了,还没干嘛就要花2万块,万一贷不出来呢?”

叶耀东想着都这地步了,怎么都得劝一下。

“不管贷不贷得出来,能买得了土地也值得,以后生活条件水平好了,大家肯定会有更高的追求,土地自然也会越值钱。”

“其他的我也不知道咋说,反正能2万块买一片地,再撸到贷款太值了。”

“那个免息贷简直是国家在送钱,而沈明娥也很明确说了给我们走后门安排渔船,对我来说没什么可犹豫的。”

“我2万块放在手里不会变多,但是这么一利用,可以给我翻不知道多少翻。”

“你要信得过我,能听得进去就买下来。但是我也得丑话说在前头,买了地,人不在当地,也容易被侵占,到时候可别怪我。”

“如果买了你现在这块地,你也最好放出风声,说是被人抵押给政府了,这样才能让人不敢乱动。”

“我买的是垃圾场,倒是不用担心太多。”

叶耀东说完就让他一个人思考,自己跟着人先去办手续,办完手续他还得带回家拿钱过来交,然后再去登记。

阿光听了后也没有做决定,只说要想一想。

叶耀东也没在管他,2万块不是小数目,得他自己想妥当了再做决定。

当天他来回来回跑了好几趟,等办完土地登记的手续后,他也拿到了钢印的单子,上面也有政府的盖章,还有土地局的盖章。

现在这些都很简陋,等以后有改进后,他再拿过来换本子。

这张纸也是重中之重,他折了又折,好好的锁定进了密码箱,等什么时候沈明娥那边需要了,他再拿出来。

屋子的事还没有着落,不过他也不担心,买不着就买不着,反正已经有土地了,等第二天再去找沈明娥问问看。

这两天没有出海,他就想抓紧时间,把这事给落实办了,早点办了也能早点把船定下来,到时候也能早点交货。

等他第二日再去找沈明娥时,阿光已经没有陪同一起了,因为他还在纠结要不要买地。

理智上知道叶耀东不会骗他,但还是那句话超出了他的预期,2万不是小数目,他还得考虑考虑。

叶耀东这也没管他,自己管自己先去办事。

沈明娥看他过来了也很高兴。

“你要是再不来,我明天也要去找你了,也有好几天了,你房子跟地的事儿怎么样了?”

“我花了2万块买下了一块地,房子还没消息,所以先过来问一下,有地收拾也可以了?”

“应该没问题,你是两市渔业协会副会长,有海洋局承认的身份,证件上也有海洋局的印章,还是入党积极分子,这个有优待的。我问过了,没地也可以,有地的话,估计能给你贷更多。”

叶耀东眼睛一亮,“还能贷更多?”

“对,我之前帮你问了,你不是说让我问一下,你能不能给你其他朋友也担保,领导说不行,全部都外地的,不会给通过放款。”

“但是如果是你想要多贷的话,那可以优待,因为你有身份证明,还有资产证明,像那个土地购买合同,还有渔船购买合同等等,这些都是资产证明。”

叶耀东期待了,“那最多能给我贷多少?”

“20万,最多了,你要是还有政府扶持的工厂的话,那还可以再往上加码。”

“靠,这个我也有啊!”他一激动立即道。

这下换沈明娥瞪大了眼睛,“啊?”

她就是随口一说而已啊。

“你还有政府扶持的工厂?”

“我在温市有一个跟朋友合伙的打火机厂,在老家市里也有一个13亩地的厂子。”

“13亩地!”沈明娥声音都拔高了,一下子惊动整一个银行的人。

她立即尬笑的朝其他人笑笑,摆手示意她没事。

“真的假的?这个可不能造假哦,银行要审核证明的,你得有实际的盖章证明。”

叶耀东沉默的皱了一下眉头,“要实际的盖章证明,那我现在还真拿不到,我也不能飞回去啊。”

代办的话,大概也没那么容易,他那13亩地的,也就只能算是一个作坊,他都不敢搞大了,刚刚也只是脱口而出的吹牛逼。

方经福那边也不知道能不能行。

沈明娥眼神亮晶晶的看着他,“你怎么这么本事啊,给你映衬一下,我几个哥哥都是废物了。”

“呵呵……那不能这么说。”

叶耀东没有多做作反驳,他的心思都去思考着20万到手后的安排了。

花个10万块去定一条40米左右的收鲜船,应该也绰绰有余了。

剩下的10万块倒是可以利用起来,拿来入股船工们订船,或者他干脆自己预订。

像东升号那样的再定个5条,然后从现在手里20多个工人里头,挑5个老实本分,又有点年纪出来,给个10%的股份当船老大。

至于其他船工们开年想要自己搞渔船,有想法的可以去搞,他再说服阿清从家里拿钱支持他们入股,就跟前天晚上回来,在船上想的那个方案一样。

反正家里也大几十万的钱,而他接下去两个月少说也能挣个十几二十几万的。

这么多钱也肯定得利用起来。

而他除了买船,也没有更好的想法了,现在也不是买房买地的最佳时刻。

遇上机会了买一点,那也是有机会才行,大行情可不支持他把钱都拿来买。

买船倒是没影响,而且保值,还能创造更多的价值,短期内能让他再翻好几倍。

他就喜欢这样踏实稳稳进钱的感觉,要是大量的买土地,他守不住也是白搭。

而且因为他只支持买类似东升号这么大的,小拖网渔船他是不支持了,他够多了,这样一来,明年自己单干买船的船工也会少一点。

他人手也能衔接的上,老带新。

毕竟那一条船也得两三万,即使他注资一半,他们也得找兄弟亲戚合伙。

但是东升号挣钱的速度也不是普通渔船能比的,大家同在这里,相互也都能了解得到小船每天能卖多少钱。

心里也都会对比,买多大的船划算,而且大船也不容易被淘汰。

然后他拿钱在舟市这边订渔船,工人们肯定是得年底回去找家人商量,到时候肯定也是在县城或者市里预定。

数量不多的话,下半年都能交货,也不会造不出来。

或者租他船的表兄弟可能更能拿得出来钱,毕竟他们分一半,而船工只有死工资,那船两三万呢。

表兄弟们更有希望,他注资这也算帮扶亲戚了。

他想想这样倒是最好的方案,他能完完全全把免息贷的资金利用起来,给自己创造最大的收益。

等过几年,注资的渔船被他们陆续赎回后,他也赚够了,正好可以再次预订40米的船组建团队。

那时候对他来说,资金也不会有压力了,造船技术又会上一个台阶。

现在让他掏钱造40米的船还是有一定压力的,也造不了几条,不够一只船队的话不划算。

还不如就收鲜船在这边收货来的好赚。

叶耀东低头思考了许久,沈明娥看他在想事情,也就没有出声,安静的等他想完。

只是看他好像沉浸在思绪中,一时没那么容易回神,她就先去给他拿一份免息贷的合同,先帮他写申请。

反正他是妥妥的要贷的,而且领导对他贷款也没有问题,现在先把合同写好了,让他稍后把证明拿过来就行,领导看过后没问题就可以放贷。

叶耀东把自己脑子里的想法捋了捋,大致又清楚了后,才想跟沈明娥说一下先贷20万。

毕竟现在的想法是这样的,谁知道过段时间会不会变,会不会有更好的方案,计划赶不上变化。

反正能先撸到20万的免息贷,先撸到手先。

这个贷款说不定明年还能有呢?

或者等他回到家那边后,指不定家那边也有一个免息贷呢?

这国家颁布的政策应该是全国统一的吧?

那他到时候回去之后,还可以再撸一遍家那边的免息贷,不这种福利不要白不要,反正只要他还上就行。

不一定非要盯着这边薅羊毛,家那边做免息贷指不定更简单。

他刚转头想说的时候,结果她已经在写申请单了。

“哎,已经写上了?”

“是啊,看你在想事情就没有打扰了,反正你这个肯定是可以的,你也是会贷的,我就先给你写上。你先签个字,晚一点把你购买土地的证明,还有渔船的证明,还有你的身份证都拿过来复印一下,我一起提交审核。”

“好啊,多谢了。”

还挺善解人意的,知道他在想事情就没有打扰,不过他没有夸出来,免得以为他的调戏。

他长这么帅,万一真对他产生什么想法,怎么办?

叶耀东看了一下她推过来的申请单,从头到尾看得很仔细,还好他不是文盲,要不然那还得闹笑话。

没问题后,他才签了个大名,盖了个手印。

“这样就好了吗?我等会就回去把几个证明资料都拿过来复印?”

“对,你等会就拿过来复印吧,你村里开具的身份证明也要,两省渔业协会的证书也要,我好一起提交。等审核通过后,我去你家找你签字,然后就这样等放款。”

“明白了。”

反正能给他加码的,能给他证明身份的,通通拿过来复印就对了。

“对了,今天怎么就你一个过来?你朋友呢?他不贷了?”

“这一开始不是以为申请就可以吗?现在还因为是外地的,还要资产证明,还要土地房产抵压,要先下血本,所以他有些犹豫。”

“那没办法,谁让他是外地的,他也没有你那么多重身份可以证明,也没有你那么多的资产。光你那一条货船都不止10万块了,这可是你能贷20万的资本。”

“嗯,反正让他考虑。”

“可惜了,我觉得这挺好的了,你们的思想就是太落后了,国外做贷款太正常了,而且都还要利息,咱们这现在都不要利息,是免息的。就是想太多了,能落到实惠就好了,以后肯定会很普遍的。”

“对,我也这么觉得,能落到实惠就好了,他们就是思想太落后了,过了这村,指不定就没有这店了。”

“肯定的啊,哪能一直都免息啊,但是没几个人听我的,都觉得我年纪小,说的话不能听,一个个的就是太封建了。”

叶耀东呵呵笑。

老一辈的没文化的多,思想又落后,新一辈的年轻人哪有那个底气做贷款?

现在消息传播的慢,没有那么灵通。

要不然怎么只有少数一部分脑子灵活的人,才能凭这个免息贷一飞冲天?

沈明娥毕竟是留学过来的,想法开放一点也正常。

她又笑着对他道:“好了,你赶紧回家拿资料过来复印,今天我都给你办了,提交上去。”

“好,那你在这等会儿,我骑自行车很快的。”

一开始也不知道是不是能立即办,他就没有带,反正来回也不麻烦。

他来回奔波,等到中午下班时,刚好把申请的事都办好了,也算是效率了。

昨天买了地,今天就把免息款给申请了,接下去就得要申请通过后签字确认无误,然后等待放款。

他哼着歌回家时,谁都看出来他心情好。

“东哥,心情这么好,捡到钱了?”

“这都被你知道了。”叶耀东笑着说。

可不是捡到钱了吗?还一捡就捡了20万,折合成渔船就是,一条40米的,4条24米的!

爽歪歪了!

能趁着下午有空,吃完饭他就去船厂把渔船给预定下来,提前让沈船长给排个能活动的最早交期。

然后等银行一放款,立马就让银行打到船厂的对公账户上。

也不知道有没有对公账号,这种国营的船厂应该有的?

这个经验他倒是没有,家那边县城的船厂,他们可都是拎着现金来去的。

下午可以去问一下,正好也省得他把钱拎在手上,那可风险太大了。

现在最大面额还依旧是10块,百元大钞的还没发型,得等到1988年的时候,才会正式发行,然后在市场上普遍流通起来。

这要是20万的大团结,他拿个密码箱过来都不知道能不能装得下。

家里原本的3万多块钱都装了一整箱了,有大团结,也有毛票子一大堆。

昨天清点了2万的大团结买地,直接把整钞都拿出去了,现在都是小额的多,看起来也是一大箱。

他估摸着,等过年的时候,得拿麻袋装钱扛回去才行。

“真捡到钱了?那不得加餐?”

“平常少你吃了?”

“那横财的意义不一样,人家都说了,捡到钱立马花出去,以后才能继续捡。”

“有道理,还好我捡到立马就能花光。”

“哈哈,原来你在说笑。”

“吃饭了!”

今天很早,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