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竹漂美人 > 113 长安:丝路高峰论坛的献舞

113 长安:丝路高峰论坛的献舞

书名:竹漂美人 作者:烟水漪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21 23:27:51

脑海里浮现出重阳下沙时的场景,也是那一次,席玖见识了一个柳歌伶的B面。

为音乐痴,也为音乐狂。

席玖不懂音乐,但是柳歌伶的音乐,懂席酒。

他付了不菲的代价,购下了版权。

席玖走到休闲区,那里摆放着一张复古留声机,他摆弄了下唱臂,留声机里传出《酒神》之乐。

这音乐让他振奋,即使前路还将一个人行走,便也值得披星戴月、日月兼程。

他回到座椅上,打开落锁的抽屉,入目是两张照片。

第一张,席酒杯独竹漂大赛,席玖和冠军竺笙的合影;

第二张,席酒产品发布会,席酒和代言人竺笙的合影。

他伸出手指,温柔地摩梭着照片中的女孩。人生第一次心动啊,奈何落花无情。

“这个大篷车音乐巡演,你应该也会去吧?”

他将门票放在抽屉里最底层,竺笙照片的下面。或许,应该感谢一下赠票人。

他给吉克发了条语音信息,“你把竺篱笙箫的品牌咨询合同拿过来。”

五分钟后,吉克没头没脑地带着合同上来,“老大,什么事?”

席玖翻看合同,在服务人员名录那里,看到了柳歌伶的手机号。他怀着以礼相待的心,加了柳歌伶的微信号,备注“我是席玖,门票收到,谢谢”。

“好了,拿走吧。”这句,是对吉克说的。

柳歌伶收到微信好友通知后,没想到席玖专门加她说谢谢,就点击通过了。

“应该的,《酒神》和《席酒之歌》是我的必唱曲目,粉丝都很喜欢。”柳歌伶回复。

席玖放下手机,准备阅读文件,就收到了柳歌伶的信息。他已经说过谢谢了,还回什么?

挠了挠头发,席玖硬核尬聊,“希望你的粉丝,也能喜欢席酒。”

这回轮到柳歌伶尴尬了。不是说席玖很忙吗?她礼貌性地回复一句,他怎么还礼尚往来了?在抠出了三室一厅后,柳歌伶输入:“我的歌网上免费听,你们最便宜的青春席酒,九十九。不是粉丝不爱,是爱不起。”

“……九十九都爱不起,那就不是真爱。”

最后这场出于礼貌的问候,变成了屏尬出屏幕的对话。

席玖直接丢开了手机。柳歌伶气鼓鼓,想摔手机呢,看到院门开了,黎箫和竺笙回来了。

竺笙带回了此次杭城之行的战果,当然最重要的就是笙箫华碗的创立,标志着竹篱笙箫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笙箫华碗的办公地址,选在了赤水市中心区的一座写字楼里。既方便与竺篱笙箫沟通,到筑城、邕城、春城、锦城也都算方便。

前期要装修,趁着这个间隙,薄勒注册并完成了全平台账户的搭建,每个平台都领了任务。

以抖手拍拍为例,平台有一个叫“征途”的板块,发布任务包,各个机构领不同级别任务,完成后就可以获得相关的流量和资源扶持。

薄勒觉得带货是变现的最快手段,所以他联络了好几家以前给他带过货的品牌。

“竺篱笙箫是靠着赤水壮大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希望前期在积蓄流量的阶段,能紧贴赤水风物人文。至于带货,不是不可以,而是我们希望与赤水特色相关联,比如赤水三农产品。”竺笙有了新的指示。

而这,之于薄勒,无异于束手束脚,带着镣铐跳舞。

“一定要这样吗?”

“今年年初,赤水拍了自己的旅游广告,围绕非遗主题。当时我们联络了很多传承人。”黎箫做解释,因为毕竟广告片时常有限,承载的内容也有限,“他们当中很多人,其实是在苦苦坚持,面临着后继无人、技艺断层的处境。如果我们能帮到他们,那也是功德一件。”

薄勒发现了竺笙和黎箫的野心。商业变现要,社会公益也要。

“那我们先做一个这样的专题吧。”

黎箫拍了下他的肩膀,“接下来我们要去长安,为丝路国际高峰论坛献舞。这边辛苦你们了。”

“嗯。”薄勒硬着头皮答应。

**

三月下旬,竺笙、黎箫、花莳奔赴长安。这次论坛开幕式,聘请了当代杰出导演段艺恒。

段艺恒面子相当大,靠刷脸请来了娱乐圈半壁江山,集体献唱《丝绸之路》。明星档期紧,歌曲排练都在演出即将开始时进行。

而另一支压轴舞蹈,就是《飞天》。

论坛在大唐芙蓉园举行。开幕式就在水面上举行。

段艺恒希望这个舞蹈能和全息影像相结合,所以在水面上搭建了一半的舞台,光与影,水与天,互相呼应。其他舞者会吊威亚,而竺笙在水上。

黎箫听了这个创意,也叹为观止。

所以他自请给段艺恒当助理,实则是“偷师”。

段艺恒知道他,抖手拍拍头部主播的头号经纪人嘛。

“这次舞蹈排练,我们还请来了一位大咖舞指,大家隆重欢迎民大舞蹈学院副院长白彦茹女士。”

一众女舞者排排站,段艺恒在主持,而他身边站着的正是白彦茹。

这是竺笙第一次见她。

之前,竺笙通过自己锦音的老师,联络上了白彦茹,并就民族舞请教她。白老师给予了她最大程度的帮助。

白彦茹向着舞者们看过来,视线落在竺笙的身上。两双桃花眼相视,会心一笑。

“在练习之前,我想做个现场调研,有多少人曾如果敦煌石窟?”

舞者中有寥寥几人举手,不到五分之一。

“太壮观了,敦煌石窟中。几乎一半都有飞天女神。”一位舞者说。

竺笙也没去过,但她下载了好几部敦煌石窟的纪录片,黎箫也帮她找到了相关影像资料,功课做的很足。

“那么有谁知道,飞天舞最早被搬到舞台上表演是什么时候吗?”白彦茹进一步发问。

竺笙举起了手,她恰好看到了这一段。

“你说说。”白彦茹笑着点到了竺笙。

“上世纪50年代,艾莲先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国手张大千先生临摹的飞天画后,赞叹不已。作为一个舞者,如果能将飞天的艺术形象,搬上舞台,那将是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