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重生成土,开局掌握生死二气 > 第一零五章 祖鼎山脉,翼龙大尊

第一零五章 祖鼎山脉,翼龙大尊

书名:重生成土,开局掌握生死二气 作者:过电过敏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03-11 02:10:34

蛮巫两道的起点相同,只因各自禀赋的不同,最终走向了两条路。

而随着这两条道不断向前,就越发呈现出两道的巨大不同。

巫道由内而外,巫修极其擅长与天地沟通,可以施展出种种神奇诡秘的手段。

蛮道则由外而内,化天地之力为己有,有种独立不改,任天地变幻而我自岿然的意味,蛮修极其擅长在各种险恶之境生存,坚韧不拔更已内化为一种先天禀赋般。

就姜乾现目前看到的来说,与巫修相比,蛮修手段要少很多,缺少变化,更擅长直来直往。

这一夜大祭礼之后,队伍再次出发。

和来到这处部落时相比,金丹翼龙蛮兽背上多了个木屋,有二十多位少男少女规规矩矩的呆在里面,他们都是即将去祖鼎圣殿学习巫道传承。

管中窥豹,只从这一点,就能发现修行人对他们的影响何其巨大。

大中书院筛选、培养仙苗那一套,几乎被蛮巫们原样复刻了过来。

十天后,翼龙蛮兽队伍再次飞临一处大河平原之畔,这里又有一座规模在十万人左右的大部落。

姜乾通过翼龙蛮兽的日夜不歇的飞行速度估算了一下,两部落之间至少相隔了五六万里的距离。

沿途所经之地,哪怕不必刻意寻找,也有大量事宜数十上百万人口生息之地。

但这些部落之间却故意要相隔如此之远,通过对身上那些武修蛮修思维的读取,姜乾发现答桉是如此简单,一切都是为了生存。

一方面,在修行人的启发下,他们已经明白只有集众,将尽可能多的人类聚集在一起,智慧乃至文明才会在相互碰撞、相互启发之下蓬勃向上,若始终维持数百上千人的规模,永远都只能是野人,充其量是聪明些、狡诈些的野人。

所以,他们将小部落融合成为大部落,且每个部落都有数量不菲的、堪比筑基乃至金丹层次的巫修蛮修坐镇。

可另一方面,在毁灭的边缘生存,以弱者的态度在险象环生的世界中顽强的生存,早已是烙入他们生命本能中的体悟,这是漫长岁月以来,在他们的智慧还未彻底开启,在更古老的年代就已经刻入他们骨髓里的一种自觉。

在修行人到来之前,蛮兽就是他们的天敌,甚至是克星。

他们为何长期维持数百最多上千人的群居状态?

因为他们聚在一起的数量越多,对蛮兽的吸引力就越大,当数量超过一定规模,比如数千人乃至上万人,金丹层次蛮兽,甚至元婴层次蛮兽都不介意“屈尊”光临,那迎接他们就是末日之劫。

所以,彼时他们维持数百人到千余人的规模,是在残酷的自然淘汰下做出的最优选择,既不过分招摇,又尽可能满足群居社会的需求。

而在修行人出现以后,他们倒是不怎么害怕蛮兽了,可修行人又成为了他们新的天敌。

哪怕近一千年来修行人似乎改变了对他们这些土着的态度,但他们绝不会天真。

更不会去尝试效彷那些修行人一样,把所有蛮巫族人们尽可能聚在一起生活,和他们一样从某个点开始,一步步开拓垦殖扩张。

他们反而更主动的彼此遥遥分离,如漫天洒落的芝麻粒一般四散开去,并将每个部落的人口都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

一旦部落人口繁衍生息到了一定状态,就会如同蜂群分巢一样,彼此独立出去。

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任何存在想要将他们彻底毁灭,都请先将整个世界翻一个面再说。

这是一种与三宗领导下的开拓战争截然相反的应对模式,孰优孰劣,姜乾不予点评,只是心中感慨,不出来走走,永远不知道世界还有这样的一面。

队伍在这个大部落又歇息了一天,由两位天巫坐镇,又主持了一次大祭礼仪式。

次日,当队伍再次启程,姜乾这具躯壳背上也驮了一座木屋,里面同样呆着近二十位少年少女。

两个月后,七头翼龙蛮兽背上都分别驮了一座木屋,也没再往下一处大部落而去,而是再次调转方向,不停歇的往另处所在疾驰而去。

除了每隔二十天后队伍会捡一处所在停歇下来修整一天,任由每头翼龙蛮兽自由出去捕猎,甚至还会有实力堪比筑基乃至金丹的层次的蛮修随行配合。

然后队伍便再度启程,就这般,这支队伍在广袤的蛮荒足足飞了半年。

这一次,他们目标明确,目的地就是祖鼎圣殿。

若将行进路线画于纸上,就能看出是一条歪歪扭扭的线,不是他们故意兜圈子,而是每一次兜圈拐弯都有不得不如此的理由。

姜乾第一次切身感受到“这片天地现今依旧是蛮兽遍布的蛮荒”的分量,堪比化神的大尊级蛮兽数量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这一日,七头翼龙蛮兽组成的队伍飞入一座巨大的山脉之中,通过躯壳上巫修蛮修的思维可知,这里就是目的地,祖鼎山脉。

才入山飞行不久,便见从另一个方向也飞来一只由八只翼龙蛮兽组成的队伍,它们的背上,同样都驮着一间木屋。

而后,沿途又与三支翼龙队伍汇合,每支翼龙队伍都是由金丹翼龙蛮兽领队,其他则尽是筑基层次。

队伍在祖鼎山脉中飞行了五天,一座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的巨山巍然矗立在前方。

就在这时,姜乾忽觉这具躯壳的血脉不受控制的季动起来。

连飞行姿态都受到了影响,其他翼龙蛮兽,包括四头金丹层次的翼龙蛮兽情况也都如此,整个队伍一瞬间都显得有些凌乱。

与此同时,姜乾忽觉头顶天空被一片巨大的乌云覆盖。

抬眼望去,便见一头外形和其他翼龙蛮兽一般无二,可体型却大了千百倍的翼龙蛮兽从他们头顶之上高高的天空飞掠而过,迅速没入白云覆没的巨山之上。

当它飞临他们这一行上空之时,低头向这里随意瞥了一眼,一股凶厉至极的气机便已注入每个存在心头,一瞬间,这片空域的所有人与手都像是被施了定身术般,不仅身体血肉无法自已,便是精神灵魂彷佛都不受自己控制。

很快,随着这目光的主动消失,这种压力迅速消散,一行队伍虽然显得有些狼狈,却并没有酿成飞行事故。

大家看着早已远去消失的恐怖身影,一个个都心有余季。

在感受到这股大凶气机后,姜乾却升起一股浓烈的既视感。

这和当初孟十七向栖鹄老道展示“潜龙勿用”这一式时释放的凶厉气机简直一模一样,只不过在威力上有天壤之别而已。

当时姜乾之时单纯的觉得这家伙到底将“龙”理解成什么了?

亦或者那创造此法者将乾辕之龙扭曲到了什么程度,若龙之时大凶之兽,你叫什么龙啊,你叫它四凶得了。

可现在看到这头堪比化神强者的翼龙大尊,姜乾心中升起一股恍然。

他们修炼与“龙”相关的秘法时,莫不是实在无法想象出真正的龙是什么样子,于是就以这头翼龙大尊为蓝本参照吧?

姜乾心中如此想着,队伍已经飞入巨山的半山腰,停在崖壁边缘的一处平台上。

天空中,不时可见其他翼龙蛮兽或三五成群结队,或单独一只贴着崖壁之外的天空俯冲飞掠、或自由出没于白云之中的身影。

“这就是祖鼎圣殿所在地吗?分明就是一座翼龙蛮兽的栖居老巢啊。”姜乾心中如此感慨着。

他们这一行翼龙见此,早就按捺不住跃跃欲试,只因职责还未能尽完,站在头顶驾驭的巫修也在努力引导着它们的行为,它们这才按捺住本能的**,停在崖壁边缘的平台,还不耐烦的不时的扇动着巨大的膜翅。

待到所有人和物资全都下完,它们便已经迫不及待的振翅飞走了,加入到天空中那些飞掠的翼龙蛮兽之中。

看着这一幕,姜乾有些傻眼。

此时此刻,我是应该学习其他翼龙蛮兽那般,远远的飞走呢还是遵循本心留下来呢?

他混在这支队伍中来到这里,可不是为了体验一头翼龙蛮兽的交际日常,对于加入翼龙蛮兽的大家庭也毫无兴趣。

他的目的很单纯,就是想要亲自来这里考察一番,并尽可能多挖掘一些秘密。

要达到这一目的,和一群蛮兽相伴可做不到。

心中正犹豫着,忽听得一声呼啸声响,一位天巫嘴中发出特别的呼喝之音,那才出去撒欢了一阵的翼龙蛮兽们纷纷回返。

待到一众翼龙蛮兽重新回到崖壁边缘的平台上,这位天巫才对旁边人吩咐道:“经过长达一年的飞行跋涉,它们现在看起来状态似乎不错,可体内潜能却几乎被榨干了,接下来你们一定要好好照料,尽量以恢复静养为主,若它们实在按捺不住本性出去撒欢,每天也不宜超过半个时辰。”

这般叮嘱之后,数位天巫便已消失不见踪影。

见此情形,原本内心纠结的姜乾忽然松了一口气。

……

最终,姜乾也没有见到祖鼎圣殿,而是和一群少年少女们被转入到一片开阔高大的石砌建筑群之中。

这些少年少女们每天在接受各种学习传承之时,还要在专人的指导下照料这些翼龙蛮兽。

因为按照这些人的讲述,待他们将来学有所成,要行走世界的时候,一头翼龙蛮兽伙伴将是最必不可少的。

它的瞬时最高速度或许远不及身量更小更轻盈的他们,可它最恐怖的地方却在其无与伦比的耐力和超强的续航力。

所以,他们必须从小就学会照料翼龙蛮兽,学会与它们交流,学会聆听它们的心声。

而他们在照料这些翼龙蛮兽时,最常使用的一种交流套路便是将课堂上所学复述给众翼龙蛮兽知道,一边完成了“交流”,还一边巩固了所学。

对姜乾来说,不管他们说得对不对,复述之时是否有缺漏,都能将他们所见、所闻、所经历的一切于心中真实再现。

在这过程中,他对蛮修和巫修的理解从门外看热闹到真正的入了门。

同时,在他的知识储备库中还多了“蛮巫纹”这个新的知识点。

这是他参照着修行界的符纹理念,从蛮巫体系中硬剥离出来的一个体系。

同时,所有巫修未来都必将是蛮巫一族的管理层,甚至是核心管理层,不存在“被毕业”的风险。

所以,他们也会学习历史,了解蛮巫一族的过去。

一个月后,当姜乾将这些小巫师们思维中三千年前到一千多年前的蛮巫历史串联起来后,看到那被他特别“提炼”出来的关键信息,他有些错愕,却又感觉是那么理所当然。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苹果均可。】

让他意外的事,他本以为追到最后能摸到更多关于“播种者龚宇”的信息,结果却是,龚宇的信息他没有得到更多,倒是另一个故人出乎意料的“蹦入”他的视线之中。

这也是当日他头顶那位巫修在道装老者来临后,心中种种念头纷杂之时,曾在他心中一闪即逝的几位蛮巫“圣人”之一。

孟祖。也称孟圣。

这位孟祖出生于一千六百多年前,一个人口刚满两千的中小部落之中。

当时,所有蛮巫部落都已经或主动或被动的卷入到小部落融合成大部落的时代大势之中。

从后来者、旁观者的角度,只能见到大势涛涛,波澜壮阔,但若将视角投入到当时当地,对身处时代大势中的人们来说,就不是什么美妙的体验了。

一个大部落的诞生,代表着至少数十个小部落的消亡。虽然其中个体大半都已经融入到大部落之中,但也必然有数量不菲的“顽固分子”随着小部落的消亡一起消亡。

而孟祖所在的人口刚满两千的小部落,随时都处在即将被融合被吞并被毁灭的边缘。

孟祖就在这个小部落成长,十岁时,便用计谋让小部落完成了猎物到猎人的转变,将一个人口四千多人的部落吞入腹中。

待其二十岁时,部落人口便已增加到十万,并自建了第一个蛮巫之国,孟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