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98,崛起从敲微软竹杠开始 > 第三百五十二章 互联网的事能算抄吗

陆逸明带着时清雪,直接从沉俊杰和肖圆圆两人面前走过,来到马陈树面前。

马陈树趋步上前,主动伸出手,表情更是十分热切:“陆总,久仰大名啊。”

陆逸明跟他浅握了一下之后,也是笑着说道:“幸会。”

虽然眼前的中年人其貌不扬,说话更是带着几分讨好之意,可陆逸明却半点也不敢小看对方。

夏国地大物博,自古商业发达,但交通落后、信息不便,所以古人做生意,都是老乡、亲戚结伴成行,在他们的带动下,逐步形成了一个个商团和商帮。

而在夏国的历史上,鲁商、苏商、福商、秦商等十大商帮很有影响力,其中尤以明清时期的晋商和徽商最为显赫,其组织之严密,传承之久远,比之犹太人也丝毫不输什么。

到了近代,随着海洋贸易日渐兴盛,影响最大的当属宁波帮和潮汕帮。前者以中海和江浙为主阵地,后者则是活跃于香江、粤省乃至整个南洋。

因此潮汕商帮可以称得上是历史悠久,古时也被叫做“红头船商帮”,大致形成于晚唐,发展于宋元,到了现在,更是具备了世界级的影响力。

比如李超人,他就是潮汕商帮的扛鼎人物,虎踞香江,登顶亚洲首富。

而除了香江的李超人之外,潮汕商帮在南洋暹罗国也拥有庞大的势力,以大富豪谢果民为首的潮汕商帮成员,常年雄踞当地富豪榜的前三名,在暹罗几乎等同于财富的代名词,影响当地生活的方方面面。

只有真正接触这股势力,才知道他们的能量和影响有多大。

就陆逸明所知的,日后夏国的好几届首富,其实都出自潮汕商帮。比如卖家电的黄首富,还有笑容憨厚的许老板,背后都是这股经济势力在支撑着他们的商业王国。

这样的一个圈子,是陆逸明上一世无论如何也无法触及的。

但是现在,他却能够跟这些人谈笑风生。

当然,陆逸明并不关注马陈树,因为他对这个人并不熟悉。他更加熟悉的是站在马陈树身旁的年轻人。

白面无须,带着一副眼镜,看起来甚至有点傻傻的。

此时依旧年轻的小马哥,还不是日后那个让人“用薪创造快乐”的互联网资本巨头,今年才27岁,风华正茂的年纪,甚至在同龄人中都显得有些腼腆,不善交际和言辞,就连陆逸明主动伸手过来打招呼的时候,他都显得有些迟疑和木讷。

虽然不能说是普通家庭,但小马哥确实也只能说平平无奇。

单单是在鹏城,比他条件更好的富二代也大有人在,但是未来能如他那般执夏国互联网牛耳的,却没有几个。

陆逸明在默默观察着这位未来的行业霸主,企鹅社交帝国的缔造者,却根本看不出什么,心中只有亲眼见证大风起于青萍之末的深深感慨。

谁能想到,二十年后的夏国互联网,眼前的技术宅竟然是一方霸主,举手抬足,都可号令群雄呢?

虽然后世小马哥威名赫赫,但是现在,陆逸明却表现得云澹风轻,很是随意地开口问道:“听说你最近开了一家公司?”

马藤在陆逸明面前显得有些拘谨,迟了半拍才点头回道:“是。”

见儿子马藤半天憋不出一个屁来,马陈树心里那个着急啊。

不过,马陈树在马藤的公司里面兼职会计,对于公司的业务还是非常了解的,赶紧接过话头给陆逸明介绍说道:“现在他们正在开发一款软件,专门做网上寻呼的。”

陆逸明顿时心中了然,这门生意他不陌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夏国开始出现了传呼机。

而自一九九零年起,传呼台便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传呼市场的繁荣,使各传呼台之间的竞争也日益白热化。

但随着手机开始慢慢出现,一九九五年下半年开始,传呼业务在手机强大的攻势下,逐渐败下阵来,传呼用户开始不再增加。一九九六年更是出现下滑,用户减少,传呼台数量也急剧下降。

但不要以为寻呼机就此推出历史舞台了,其实恰恰相反,越是厮杀惨烈的市场,本身就越繁荣,否则哪有那么多人打破头也要挤进去?

实际上,寻呼业在夏国创造了足足十年暴利时代。

哪怕是在发展停滞的一九九五年到一九九八年的这四年时间里,全国每年新增寻呼用户也均在一千五百九十三万户以上,绝不是什么江河日下的产业,里面的利润还是很丰厚的。

二零零零年,更是中国寻呼业发展到顶峰的一年,此后才真正开始急转直下,寻呼市场也日渐萎缩。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究其原因,还是当下的手机还很昂贵,属于奢侈品,就连通话费用都贵得离谱,以夏国百姓目前的人均收入,根本负担不起这样的消费支出。

所以现在用寻呼机的人并不在少数,反而属于主流人群,陆逸明这种手里拿着手机天天“喂喂喂”的人,才是真正的“异端”和“少数派”。

如今的马藤,在陆逸明的面前,就跟没穿衣服似的,可能陆逸明比马藤自己都更了解他。

不过,百科之类的东西,只是信息汇总,具体马藤这个人如何,家庭如何,思想如何,这些东西还得是要真正接触他的人才知道。重生之前的陆逸明没有这个机会,但是如今,陆逸明却跟小马哥他爹谈笑风生。

陆逸明好奇地问道:“你为什么突然想起要做这个东西?”

说起自己的事业,原本还沉默寡言的马藤也变得话多了起来。

只见他面向陆逸明,讲述起自己的商业理念来:“现在的电话费太贵了,按分钟收钱,不少人打电话都要掐个秒表,时间短了觉得亏,时间长了又心疼钱,我觉得这样搞还不如用寻呼机的方式来传递文字信息,这样能节省不少通讯方面的开销。”

所谓寻呼机,更通俗的叫法是BP机。它的工作原理是:从基站发射的寻呼信号和干扰中选择出所需接收的有用信号,恢复成原来寻呼本机的基带信号,并产生音响或振动,显示数字或字母、汉字消息。

不得不说,马藤确实很有眼光,而且初次创业就找准了切入点。

眼下的鹏城,正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靠着与香江对接,贸易繁荣,经济发达,而商业本身又是对信息极为敏感的一个行业,所以对这方面的业务需求很大,赚钱是不成问题的。

马陈树满怀期待地说道:“我儿子这公司虽然成立才几天,但是我儿子之前已经有过不少创业经历,而且都取得了成功。现在我儿子刚刚注册的这一家公司,名叫‘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目前正在积极寻求对外融资,不知道陆先生有没有兴趣?”

钱多钱少无所谓,关键是马陈树对陆逸明这个人脉很重视。

马藤和张志东也眼巴巴地看着陆逸明,渴望得到他的认可。

没办法,他们这样的草根公司,迫切地渴望拥有更大的生存空间,免得市场随便一个浪花打过来,就把他们这小身板给淹没了。

公司现在钱还没开始赚,开销却不小,正愁去哪里找个金主爸爸呢。现在马陈树联系了陆逸明这么个有钱的大少爷,对于他们来说,那不就是想打瞌睡天上掉下来一个枕头?

然而,正当他们激动地盘算陆逸明会给他们投资多少钱的时候,陆逸明却是微微一笑,说道:“我对寻呼系统一点儿也不感兴趣。毕竟从历史规律来说,这东西被手机取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陆逸明晃了晃自己手里的摩托罗拉,朝三人笑了笑:“等你们有更大的梦想的时候,再来找我吧。我相信你们的才能和野心,不止于寻呼系统。”

他从怀中拿出几张自己的名片,发给马陈树、马藤和张志东三人。

陆逸明的这个选择,实在是出乎了大家的意料之外。

虽然没拿到投资让陆逸明有些失望,但是马陈树明显感觉到陆逸明对马藤是认可的,他当即对马藤说道:“还不谢谢陆总?”

“谢谢陆总。”

投资虽然没拉到,但是好歹建立了联系,马陈树觉得还是有成果的,他想起吃饭的事情,赶紧说道:“陆总,现在也到饭点了,我们先去吃饭吧。”

陆逸明微微点头,说:“请。”

“请。”

几人到了位于滨海酒店三楼的餐饮区要了个单间,然后分主次坐了。

茶水一上桌,张志东便迫不及待地问道:“陆总,你刚才说寻呼系统被手机取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让我们有更大的野心和梦想的时候再说。那么你觉得,未来的主流会是什么呢?”

陆逸明语气坚定,毫不犹豫地说道:“互联网就是未来。”

“互联网?”

马藤跟张志东两个人对视了一眼,他们都从对方的眼神里面看到了惊喜。

张志东有些激动地说道:“陆总,不瞒你说,我们两个人也觉得互联网才是未来。这一门技术,必将左右整个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眼下的夏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传统的思想和意思仍然非常强大,甚至十年后,还有人把互联网当成是电子海洛因。

所以,尽管马藤和张志东早就觉得互联网才是未来的主流,但是却不敢孤注一掷地投入到互联网浪潮之中,而是做点寻呼系统这种稳定的买卖赚点钱,积累第一桶金。

而早已亲眼见证未来的陆逸明,对此自然没有任何的疑惑和彷徨,说出的话更是斩钉截铁:“随着广播、电视、互联网和其它电子媒介的出现,随着各种现代交通方式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地球村”这一词是加拿大传播学家M.麦克卢汉一九六四年在他的《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一书中首次提出。

而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铺设,等到互联网的时代到来,这一概念才渐渐被大众所熟知。

“地球村?”

马藤和张志东两人细细地咀嚼着着个名词。

张志东激动地说:“妙啊!地球村这个概念实在是太妙了。以前远距离通信动辄以‘月’作为单位,但是现如今,在键盘上面敲击一下,就能够在互联网上传递信息,这不就是跟村子里面邻居串门一样吗?真正把偌大地球,变成了一个村落了!”

这三个字,顿时让马藤和张志东如获至宝,就像是一支刚刚起步的起义军,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总纲和理论指导,瞬间就对未来的局势有了清晰明了的掌握。

说到这里,饭菜上桌,大家边吃边聊。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专业之间已经吃到了下午两点。酒足饭饱,大家这才分别。

回去的路上,张志东的心绪久久未能平复下来,心潮起伏,彷佛看到汹涌的大时代浪涛,向他席卷而来。

就连一向少话的马藤都显得有些兴奋,感慨说:“陆先生果然如传闻中那样,当真是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风采气度,叫人心折啊。”

张志东在一旁忍不住出声吐槽:“你现在才拍马屁,会不会太晚了点,这话刚才你怎么不当面说?”

马陈树笑着数落起来:“就是说啊。”

马藤当即面红耳赤地争辩说:“这怎么能叫拍马屁呢?我是真的很佩服陆先生的好吗!”

闲聊之后,张志东又迫不及待地问马藤:“那我们现在怎么办?还做这个寻呼系统吗?”

马藤想了想,还是心疼之前的投入:“传呼机还是要搞的,但我觉得我们应该有更远大目标。前几天,我偶然之间再互联网上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外国软件,名叫OICQ。只要有电脑,就算不是面对面的两个人,也可以通过文字来进行交流。我觉得我们也可以做一个。”

作为技术宅,马藤一直很不习惯和人面对面交谈。

而OICQ这个软件,就完美地帮他规避了这个问题,既能跟人交流,又不用跟人面对面,简直就是完美的社交模式。

张志东本身也经常上网冲浪,自然也知道这个软件,当即惊讶不已:“你是打算抄这个OICQ?”

马藤顿时又涨红了脸,为自己辩驳道:“互联网的事,能算抄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