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98,崛起从敲微软竹杠开始 > 第五百六十三章 收购复大微电子

第五百六十三章 收购复大微电子

书名:重生98,崛起从敲微软竹杠开始 作者:临江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18 00:48:12

大家进了公司办公室,围坐了一圈,曹国兴泡了一壶茶,又拿了一些红瓜子和几包烟。

施雷给陆逸明散烟,陆逸明礼貌地说:“学长,我不抽烟。”

施雷顺势把香烟叼在嘴里,一甩打火机,潇洒地点着,勐吸一口,吐出一阵浓烟,然后说道:“唉,这年头做芯片真是太难了。不但技术要求高,而且资金方面一直严重不足。”

他这话是故意说给陆逸明听的,毕竟首富就在眼前,此时不哭穷更待何时?

而陆逸明过来,也是为了投资,双方可谓是一拍即合。

陆逸明直接开口:“别的难处我解决不了,只能靠你们这些科研工作者来一一攻破,不过如果是钱的问题,我想我还是能够解决的。”

众人不由大喜过望,尤其是之前就在为钱发愁的施雷,更是忍不住问道:“陆总,你打算投资我们复大微电子?”

毕竟传言是传言,当不得真,之前曹国兴说陆逸明可能投资复大微电子,大家也只当是个揣测,但是现在陆逸明亲口这么说了,那自然十有**是真的了。

俞军担心陆逸明只是一时头脑发热,到时候十天半个月看不到成果就嚷嚷着要撤资,这他们可忍不了,于是提醒道:“你可要想清楚了,我们夏国的芯片产业还很落后,这个项目一时半会儿想要盈利是不可能的。芯片投资规模大见效慢,可不比什么快消品。”

虽说这话很有劝退投资人的嫌疑,但是他们既然敢在这个年代开始赔上全部家当搞芯片研发,只能证明他们确实对这一行是真正的热爱。而且陆逸明是国内最年轻首富,未来潜力无限,现在能靠着巧舌如黄从陆逸明那里搞一笔投资,但是后续呢?

想要后续陆逸明继续投资,此时就不得不开诚布公,大家把所有的条件都摆到明面上来谈。

陆逸明对此早就心知肚明,当即说道:“放心吧,我已经做好了十年不盈利的打算,无论如何,半导体产业,不能没有我们夏国人的声音。”

就因为没有属于自己的半导体产业,上一世的夏国手机公司,天天被老外割韭菜。

对方想禁售就禁售,想加价就加价,尤其是棒国,天天拿工厂着火当借口,肆意提高内存条的售价。

偏偏你还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因为你自己没有,那就只能捏着鼻子掏钱买。

其中最难受的,就是夏国的手机产业,看着发展得红红火火,实际上天天都得给美利坚当孙子,妥妥的属于跪着要饭。你要是哪天不想当孙子了,直接制裁你,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听陆逸明这么一说,复大微电子的人都喜上眉梢。

“陆总,难怪年纪轻轻就能成为内地首富,这眼光果然无人能及。”

“陆总,夏国有你这样的企业家,简直是一种幸运啊。”

陆逸明摆了摆手,笑着说道:“行了,各位,拍马屁的话就不要说了,大家都是理工男,不兴那些。我能去你们的实验室看看吗?”

不得不说,作为一家初创企业,复大微电子将“穷”这个字,展现得淋漓尽致。别的不说,就眼前的这个办公室吧,能拿来接待首富的,必然是最好的了,可这办公室满打满算也就三十平,茶几沙发一放,那真是连转个圈都费劲。

但是,眼前这群人的志向却一点也不小,他们一心要做国产芯片,打破半导体领域的国外垄断。

有此鸿鹄之志,就已经胜过了这世上绝大多数庸庸碌碌的人。

陆逸明打心底里,对他们是敬佩不已的,也愿意投资他们梦想。

“走吧,我跟施总带你去。”俞军起身说。

俞军和施雷带着陆逸明到了实验室。

相比于刚才,此时的俞军显得热情了许多,一边带着陆逸明参观,一边耐心地给陆逸明做着介绍:“陆总,芯片行业大体分为四个环节——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根据所切入的环节,行业内的商业模式,大体可分为Idm、Fabless和Foundry代工模式。”

“其中,Idm模式,集合芯片全产业链,能够独立生产芯片,资金投入大,技术门槛高,属于重资产。Fabless模式相对轻资产,只负责芯片设计,制造、封测供需全都外包。”

说到这里,俞军无奈地叹了口气:“我们复大微电子的团队受起家基础所限,一开始就选择Fabless模式,主要从事芯片的设计、测试服务,现在的营收结构中,其设计环节收入,占比一直保持在九成左右。”

最后,俞军又给陆逸明透露了目前复大微电子正在研发的保密项目。

“这是我们完全自主设计的“神威1号”,这款高性能嵌入式三十二位微处理器,一旦研发成果,绝对能够创下此时国内cpU研制的最高水平。”

虽然还停留在模型阶段,但是陆逸明已经非常满意了,毕竟现在还是二零零零年,还有机会追赶。虽然这是一条铺满荆棘的道路,但是陆逸明也没有打算回头。只为那一句“遥遥领先”!

陆逸明问道:“你们的资金缺口目前有多少?”

俞军想了想,说:“原本按照计划,复大微电子打算赴港上市,发行股票融资两亿作为研发资金。”

陆逸明当即说道:“搞芯片诶,两亿够干嘛的?眼睛一睁一闭就没了。我给你们二十亿。”

“二十亿!”

施雷和俞军两人都震惊了,当初他们创建复大微电子,七拼八凑求爷爷告奶奶,才七拼八凑了六百万,现在陆逸明一口气就要投二十亿!

只能说,在有钱人嘴里,钱真的只是一个数字。

然而,没等两人高兴完,陆逸明接下来却说道:“我打算出二十亿,完全收购复大微电子,把公司完全私有化。上市融资是不是圈钱我不知道,但是一旦财团入手,复大微电子很有可能会江山易主。我不希望大家的毕生心血被别人抢走。”

面对陆逸明的要求,两人都沉默了。

毕竟,这是他们的心血。

而且,他们也不知道陆逸明说的是真是假。

虽然陆逸明说得头头是道,但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万一陆逸明就是那个来抢果实的人呢?

施雷问道:“就没有别的方案了?我们上市也是为了筹钱搞研发。现在你愿意投资,我们推迟上市也是可以的,收购我看就没必要了吧?”

陆逸明却是目光坚定地说:“我觉得很有必要。我要确保公司按照我规划的路线前进。”

俞军有些不服气地说道:“恕我直言,你现在还是一个大学生,而且也不是搞半导体的,你会规划路线?你有什么资格说在这个领域你比我们还要精通?”

陆逸明澹澹地说:“你们看到的是现在,而我看到的是未来。我知道未来需要什么,这个理由够吗?”

眼看着气氛突然紧张起来,施雷赶紧打圆场,说:“年轻人比我们有想法那不是正常的吗?老俞你说什么呢?不过陆总啊,你说你知道未来需要什么,那你能不能说说看,未来需要什么呢?”

陆逸明掏出自己的小灵通手机,说:“你们信不信,以后的手机,能够干电脑的活?”

施雷微微一愣,随后干笑道:“这个,我觉得你有些开玩笑了吧?”

俞军连珠炮似地说道:“手机怎么可能干电脑的活啊?手机能上网吗?能打游戏吗?能写电子邮件,能编程吗?”

陆逸明笑道:“看吧,我就说了,我知道未来需要什么。自从一九四六年电脑问世,到现在不过五十多年,体积却从一个厂房那么大,到一个公文包这么大。那为什么未来就不能是一个手机这么大?”

陆逸明也不再多说,更不想两人多问,于是接着说道:“我愿意给研发人员股票期权,但是公司的所有权,我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在这个公司里,我要让研发人员成为公司的骨干,让有思想有本事的人发家致富。但是公司必须我说了算。”

虽然很敬佩施雷和俞军他们对夏国半导体产业所做的贡献,可在商言商,陆逸明并不太看好他们运营公司的能力,更是生怕之后出现什么股权之争,导致芯片产业的发展横生波折。

陆逸明坦言道:“实话实说吧,芯片产业的布局涉及到我后续的一些商业计划,所以我绝不允许有任何意外发生。更何况芯片产业的投资,至少需要上百亿的资金,十几年的时间持续投入,与其一次次稀释股权,你们还真不如把公司卖给我,然后拿着股权和资金继续搞研发。”

“上百亿?十几年?”

陆逸明如此的雄心壮志,再次震惊了两人。当他们还在为几千万几亿的研发资金烦恼的时候,陆逸明直接提出了百亿规模,并且还要持续十几年的不断投入,这是他们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施雷迫切地追问道:“陆总,你真的打算投入上百亿的资金来造芯片?”

他们最好的预算,也就是指望陆逸明能掏出十亿八亿来做这个项目而已,之前陆逸明说要拿二十亿出来,无论施雷还是俞军,都只是当陆逸明吹牛逼罢了。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换源app,huanyuanapp. 安装最新版。】

毕竟这年头做生意,谁不吹牛逼呢?

可现在陆逸明直接喊出上百亿的投资,他们可就坐不住了。

毕竟上百亿的资金啊,这个牛逼吹得可就有点大了。

陆逸明一脸平静,看起来就好像完全没有吹牛逼的样子。

“上百亿我都是往少了说,真正想要搞出点名堂来,追赶上欧美的脚步,按照我的估计,没有上千亿的资金是想都别想的。”

二零二一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共销售了一万一千五百亿片芯片,市场规模达到五千五百六十亿美元。

二零二二年,这个数字更是直接突破到了六千亿美元。

而夏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口额最大的产品,既不是被称之为工业血液的原油,也不是什么铁矿石之类的矿产资源,而是用沙子做成的芯片!

仅芯片一项,夏国每年就要花费两千四百亿美元,约一万五千八百亿元的“巨资”!

小小的芯片上面,蕴含着大大的生意。

若是花一千亿的成本,就能从这个每年超过万亿规模的市场里捞金,哪怕只是吃掉国内的芯片份额,陆逸明怕是做梦都要笑醒。

某种程度上来说,陆逸明比施雷和俞军更加狂热,更加希望芯片项目能够成功。

施雷激动地说:“陆总,你这话说的可是真的?真打算在未来十年内投资一百亿?”

陆逸明说:“这个条件可以写进合同里,我要是做不到,复大微电子的股份,我双手奉还。”

施雷得到这个肯定的回复,立刻把俞军拉到一边,低声说:“我觉得公司可以卖给陆逸明,毕竟复大微电子在我们手里,无论如何都弄不来一百亿的研发资金。”

俞军没好气地说:“别说一百亿了,就算是十亿我们都弄不到。”

两人都是那种比较纯粹的科学家,比起开公司赚钱,更倾向于在研究领域的探索,否则他们也不会从事芯片研发这种“没前途”的工作了。

“那把公司卖了?”

“嗯。”

两人商议完毕,施雷对陆逸明说:“既然陆总你这么有诚意的话,我们同意你的建议,马上可以签订转让协议。但是我们有一个要求,你承诺的前期研发资金必须马上到位,研发不能中断。”

见两人点头,陆逸明心中十分高兴,当即承诺说:“当然没有问题,我对芯片的需求比你们更加迫切。这样,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们,只要合同一签订,前期二十亿资金我保证当天到账。”

陆逸明这话可把施雷和俞军高兴坏了,俞军大笑道:“那我们一些原本买不起的仪器设备,现在可以联系厂家下订单了,一些原先做不起的消耗性实验,现在也可以安排上日程了。”

陆逸明见两人都已经开始研究怎么花钱了,非但没有阻止,反而说道:“不要怕花钱,只要能尽快出成果,花再多的钱也值得。”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效率和速度,那可是企业的生命线,陆逸明深知,想要和外企竞争,就绝不能在科研上面省钱。

“不仅仅仪器设备要买,实验要做,人才也必不可少!公司要扩大现有的研究团队,你们推荐一些半导体领域的人才,能挖过来的,就直接挖过来。你们搞不定就我直接出马。”

“好,陆总,不瞒你说,关于人才这一点,我们早就想扩充队伍了,现在这点人手是真不够看啊。但是无奈,我们囊中羞涩,连做实验的钱都没有,更加没钱去挖人了。既然陆总你有这么大的决心,那我们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施雷从口袋里面掏出来一张看起来就折叠过很多次的A4纸,些微泛黄的纸张甚至都已经被摸出了毛边。

“这就是我们看好的人才。”

俞军说:“别的人能请就尽量请,请不过来再想办法找别人,但是黄令仪黄教授一定要请过来。”

此时的黄令仪教授,她已经是一位六十四岁的老人了,但仍然奋斗在科研的第一线。

一九九零年回国后,黄令仪教授就潜心钻研各种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从建立版图库、时序库开始,到寄生参数对性能的影响、时钟树的生成、全局规划、时序驱动布线等等,全定制、标准单元、宏单元的设计方法都研究过,用户包括华为的程序控制芯片、计算所的模湖控制芯片等等,批准了两个发明专利。

这样一位半导体产业的技术大牛,陆逸明也是如雷贯耳的,他说道:“好,我亲自去请。这上面写着她在桂省是吧?等我们签完合同办完手续,我马上就出发!”

如今六十四岁的黄令仪,已经从岗位上退休了。

不过,尽管已经退休,她却不是一个闲得住的人,前不久刚刚参加了一个国际发明专利博览会,这个在德意志纽纶堡召开的博览会于一九四九年创立,今年第一次邀请夏国参加。

全国大约去了三十二人,别人摊位是一个公司,夏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却只能在这里拥有一个拥挤而窄小的摊位,可见此时东西方之间的技术差距,大到了何种地步。

夏国以举国之力,在一些高精尖的技术领域,都比不过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一些私人公司。

前往机场的大巴走了约一半车程,黄令仪被通知所送的专利被评为银奖,她感到十分的高兴。但是兴奋之余,定下心来,她仔细一想:真正用上的芯片在哪里?

虽然在设计时,就像一个老迈之年的人,用战战兢兢的双腿爬上了一个山峰,仰头一看,又一座更高的山峰堵住了前进的路,然后一咬牙,又顽强地一步一步地爬上那更高的山峰。

可是令人痛心的是——芯片设计出来了,没有用,锁在抽屉中,得了奖,又怎样?

没有用武之地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