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98,崛起从敲微软竹杠开始 > 第五百八十一章 如此包装

第五百八十一章 如此包装

书名:重生98,崛起从敲微软竹杠开始 作者:临江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18 00:48:12

进来这人名叫黄世霖,是曾毓群在老家宁德一中的老同学,昔日他听说曾毓群从福建的国企单位辞职,也毅然追随,南下与曾毓群在莞城汇合。如今曾毓群创业,自然也没忘记叫上这位老同学一起。

曾毓群听了黄世霖的话,皱着眉头说:“我现在哪有功夫应酬啊,电池鼓气的问题还没解决呢。”

黄世霖说:“今天来的人不一样啊,你必须得见见。”

陈棠华问道:“谁啊?还成非见不可了。”

黄世霖说:“陆逸明。”

“哈?陆逸明?”

“内地首富陆逸明?”

曾毓群、陈棠华和梁少康三人相互对视,都感觉十分震惊。

首富之名,如雷贯耳。

更何况现在公司最缺的就是资金,如果首富愿意投资,他们的燃眉之急立刻就能解决!

公司的会客厅里,陆逸明见到了眼前这几个宁德时代的创始人。

在陆逸明重生之前的那几天,他最后一次看盘的时候,宁德时代的股价是445.77,总市值亿人民币。

而眼前这几个之后身价千亿的大老,现在缺钱缺得嗷嗷叫。

“你们好,我是未来资本的创始人陆逸明。”

毕竟这里是香江,所以在陆逸明的众多产业中,未来资本的知名度是最高的。

果然,在听说了未来资本四个字之后,曾毓群等人脸上的表情都严肃了起来。

作为老上级,陈棠华抢先开口,说道:“陆首富的大名如雷贯耳,大家都说你是少年成名,商业奇才,今天这一见,果真是年轻得很啊。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闲杂的年轻人能有这样的本事,实在是让人震惊。我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监陈棠华。”

曾毓群也跟陆逸明握手:“欢迎陆总,我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

大家相互做了介绍,曾毓群问道:“不知道陆总突然造访,有何贵干?”

陆逸明笑道:“我代表未来资本过来,当然是来投资的。我非常看好你们做的这个项目,打算投资一亿美金,换百分之四十股权。”

一亿!

美金!

那可就是足足八个多亿人民币!

这对于目前资金捉襟见肘的曾毓群等人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碳,而且还是堆成小山的碳。

曾毓群等人都感觉到有些呼吸急促起来。

“陆总,你不是在开玩笑吧?一亿美金,这……”

陈棠华很清楚,陆逸明要是真心实意投资一亿美金,那他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做实验,一定能够把电池鼓包的问题彻底解决!

至于百分之四十的股份什么的,他们直接就自动忽略了。

如果公司都维持不下去,百分之四十股份那不还是零蛋吗?

相反,如果能够尽快技术突破,进入量产阶段,那即便只剩下百分之六十,大家同样能够赚得盆满钵满!

陆逸明知道眼前的几人都是有想法有本事的天才,所以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把公司买下来,然后给他们一点期权什么让他们卖命,因为不可能。

真正的人才,往往都是有傲气有野心的,不会永远都给别人打工。

前世的时候,曾毓群就曾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卖给了老东家岛国tdk集团,但二零一一年的时候,曾毓群就又带着同时一起辞职,进行了二次创业。现在陆逸明如果买下新能源公司,那到时候就会跟tdk集团一个下场。

公司其实屁都不是,重要的是人啊。

因此,对于这种有想法更有决断力的创业者,陆逸明要做的就是给他们钱,让他们自己去折腾,然后坐享其成就可以了。

要知道,那些投资了宁德时代的投资人,每一个都赚得盆满钵满。

对于陆逸明的大手笔,大家根本就无话可说。

这就是首富的伟力啊。

他们合伙创办的企业到现在才一年时间,也没来得及做出什么成绩,别说一亿美金了,就算卖一千万,估计都没人愿意接盘。

这一个出价,让曾毓群等人都有一种如坠梦里、不真实的感觉。

“陆总,你认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值两亿五千万美金?”

陆逸明微微一笑,说道:“这破公司屁都不是。”

曾毓群:“……”

陈棠华:“……”

梁少康:“……”

黄世霖:“……”

面对众人疑惑不解的眼神,陆逸明说道:“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觉得是人才!你们值两亿五千万美金,甚至更多。公司只是附带的。作为初创企业,你们依旧愿意深耕技术,搞自主研发,单单这一点,就难能可贵。而且我听说你们最近买下了被诺基亚废弃的聚合物锂电池专利技术?”

见陆逸明把他们的价值看得如此之重,曾毓群等人心中都颇为感动。毕竟在某些人眼里,他们只是一群只会搞技术的宅男罢了。

曾毓群有些吃惊,问道:“陆总是怎么知道的?”

这件事他们一直都非常注意保密,从未对外人提起过,至于美利坚那边,没事也不会把这个消息广而告之。

陆逸明露出了一个神秘莫测的笑容,说:“我自有信息来源渠道。”

曾毓群见陆逸明都已经知道了,也没藏着掖着,如实告知道:“是的,我们买下了这个专利,但是研究进展很不顺利,这技术被诺基亚弃用不是没理由的。诺基亚那么大一家公司都没搞明白的东西,我们有些想当然了。”

详细的研发过程,曾毓群也没打算和陆逸明详细解释,毕竟在他看来,陆逸明就是一个门外汉,对电池技术一无所知。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陆逸明还真就知道这款聚合物锂电池的研发关键。

毕竟日后的宁德时代如日中天,关于曾毓群早期的创业故事,也在互联网上面广为流传,而陆逸明作为资深的“暴富研究专家”——俗称老韭菜,自然也看过这些文章。

陆逸明面对着有些懊恼的曾毓群,笑着说道;“你可以尝试着把思维放开一点,你有没有想过,聚合物锂电池的鼓气现象,跟电池本身没有关系,而是和电池里的电解液有关?”

“嗯?”

陆逸明轻飘飘的一句话,顿时如同一声惊雷,在曾毓群等人的头顶上面炸响。

在场的人都震惊无比地看向陆逸明。

陈棠华脱口而出道:“陆总,你还懂这个?”

陆逸明十分谦逊地说:“略懂,略懂而已。”

曾毓群勐地一拍脑门,发出“啪”的一声,把大家都给吓了一跳。

“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陆总,你这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其实,这个研究方向本来就是曾毓群在无数次的试错之后想到的,一开始,他和公司里的其他人一样,都太过迷信美利坚的技术,直到后面想尽了各种办法,却仍是找不到前路,才不得不回头来,重新把所有细节都检查一遍,终于发现了问题不是出在技术上,而是电池的电解液成分不行。

科研最重要的不是努力,甚至不是才学,而是方向。

方向对了,做什么都事半功倍。

但找对方向往往是最难的。

所以大多数时候,不得不进行试错,那样就会浪费很多的金钱和时间,导致成本激增。这也是创业公司虽然很多技术和想法都能让人眼前一亮,但是绝大部分都胎死腹中的原因。

曾毓群激动万分地说:“肯定是这个问题!哈哈哈,如今方向找对了,聚合物锂电池的未来已经是一片光明,公司绝对能靠着这款拳头产品,打响名气!”

见曾毓群喜形于色,陆逸明趁机说:“我在美利坚也有一些关系,曾总若是想要接触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我愿意帮忙引荐一些国外的专家学者。”

毫无疑问,陆逸明这是在展现实力。

眼见陆逸明既有钱又有人脉,而且刚才还提点自己聚合物锂电池的研究方向,曾毓群顿时就认可了陆逸明。

陆逸明说道:“那么,各位老总,你们看这投资的事情是不是可以开个会确定一下?谁愿意出让股份的?”

“我可以出一点。”

“我这边也出一点吧。”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陈棠华和梁少康他们几位股东,都愿意将手里的股份卖给陆逸明,换成真金白银。

最终,陆逸明得偿所愿,成为了新能源科技的大股东之一。

回去的车上,李易文一边看着文件一边发出自己的疑问:“一亿美金,买这公司百分之四十股份?大哥你知道这企业啥规模不?整个公司所有人加起来凑不满一张圆桌。”

陆逸明并没有回答李易文的疑问,反而问道:“最近这段时间,我们国内的手机价格是不是越来越便宜了?”

李易文一想,顿时惊讶不已,说道:“这还真是诶,以前动辄七八千上万的手机,现在普遍都降到了三千元以下,甚至有些手机五六百块钱就能入手。”

在八十年代,大哥大的价格普遍超过两三万。

数字手机的普及,价格开始越来越低。

到了今年,五千多元的诺基亚8910已经面世,这已经是比较昂贵的一款高端手机了。

而诺基亚8250和8310,则是时下最火的两部中端机,价格分别是1790和2490。像什么爱立信的t65和t29,名气和实力稍逊,只卖一千两百多。

来自法兰西的阿尔卡特ot301,作为低端机的代表,更是卖出了六百六十块的超低价,可以说手机不再是什么奢侈品,变成了哪怕工薪阶层,咬咬牙也能买一台的消费级电子产品。

陆逸明对李易文说;“手机的普及,代表以后锂电池的需求将会激增,这个时候投资电池企业,你觉得利润大不大?而且不仅仅是手机。你想啊,手机普及之后,笔记本电脑会不会普及?社会总是在向前发展的,目光总是应该要放长远一些,不要计较眼前一块钱两块钱的得失。”

李易文这才恍然大悟:“所以他们做的这个电池大有可为?”

陆逸明说:“是的,根据工信部的统计和预测,我们国家今年的手机销量将会超过八千万部,而每一部手机,都至少需要一块锂电池,甚至很多人喜欢多买几块电池换着用,你想想曾毓群手里的聚合物电池要是研发成功,我的投资能赚到多少钱?”

随着陆逸明的讲述,李易文的呼吸都开始变得急促起来。

“这么说来,这个曾毓群他们,这次创业完全就是站在了风口上啊。这时代的风口一来,怕是连一头猪也要被吹得飞起来。”

手里握着聚合物锂电池的技术专利,又恰好赶上了夏国人普及手机的好时代,真是想不赚钱都难啊。

当然,这钱也确实该曾毓群他们来赚,毕竟他们是踏踏实实搞技术研发的科技型创业公司,不靠炒作,更不靠营销。

而雷天集团最终失败,就是因为钟雷天在研发出新型电池之后,醉心于钻营,玩资本,最后把一副好牌打得稀烂。

要是钟雷天能够踏踏实实搞研发做产品,根本就不会有后来的宁德时代。

随后,李易文又对陆逸明赞不绝口,道:“表弟啊,还是你牛逼,这都能从沙堆里扒拉出金子来。”

陆逸明说:“不是我眼光好,而是他们本来就是金子,就算没有我,他们也一样能够取得成功。而我的出现,只不过是加快这个进程。”

李易文越说越来劲:“我发现你好像特别喜欢投资这种科技创新型的企业。”

陆逸明澹定地表示:“因为技术的创新,往往能够颠覆已有的市场,这样才能带来最大的收益。更何况高科技才是一个国家最核心最重要的基石,比起投资股票和房地产,我更希望夏国的综合国力能够快速提升。”

生意做得越大,就越明白“背景”和“靠山”的重要性。

陆逸明是夏国人,因此他的利益必然与夏国深度捆绑在一起,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在外面做生意怕是连腰杆都挺不直,甚至说不定还要被人当猪给杀了。

所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陆逸明还是希望自己的祖国能够越来越强大,为他在国外的生意和投资保驾护航。

没有强的国,哪有富的家?

什么不要大国崛起只要小民尊严,不生在一个大国,底层只能是牛马。纵观世界,多少国家的国民现在还在垃圾堆里刨食,哪有尊严可言?

这个道理,陆逸明还是明白的。

有了陆逸明的资金加持,又有陆逸明的提点,新能源科技转变思路,开始研究电解液的配方,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突破,继而研发成功了不会鼓包的电池。

在陆逸明的宣传造势之下,新能源科技的这一款电池,很快就通过各种媒体的报道火了起来。反正吹牛逼又不用交税,陆逸明手里面又有几家报社,还认识电视台的人,只要砸钱,这些人死的都能帮你说成活的,更何况这款电池本身就很牛逼。

一顿操作之后,新能源科技的风头,马上就盖过了雷天集团。毕竟雷天集团是研发出了牛逼的产品引发的业内轰动,闯出来的名声。但是新能源科技的名头,不但有过硬的产品作为基础,还有陆逸明的花式宣传。

比如说,除了电池的安全性之外,陆逸明故意往手机电池和笔记本电池方面做引导,让人一眼就知道,这玩意儿前景旷阔,钱途无量。

一番吹嘘之下,就连老东家日资企业tdk,都已经放出话来,愿意花十个亿买下新能源科技。

这可不是什么估值,而是实打实地现金收购邀约。

甚至于,《走近科学》栏目,都给曾毓群发出了邀请,让他去参加一期节目,讲解这块电池。

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派喜气洋洋的氛围。

陈棠华说:“经此一役,我们彻底翻身做主,之前求爷爷告奶奶都拉不来投资,现在那些资本都赶着趟给我们送钱。”

黄世霖笑道:“可不是吗?我就跟你们说一个人,红杉资本的沉鹏,熟悉不?我之前辗转联系到他,希望红杉资本能够给我们投一笔,结果他连话都没说,直接就把我电话挂了。现在好嘛,今天早上我接到了他的电话,说这几天要过来请我喝早茶。”

“红杉资本?”

听到这个名字,曾毓群忍不住惊讶,毕竟红杉资本可是牛逼轰轰的存在。

红杉资本于1972年在美国硅谷成立。在成立之后的而是多年之中,红杉作为第一家机构投资人投资了如apple, google, cisco, oracle, yahoo, linkedin等众多创新型的领导潮流的公司。

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能被红杉资本看上,这本身就代表着公司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黄世霖有些兴奋地说:“是啊,你说我们要不要跟他们接触一下?”

梁少康却说道:“我觉得不妥,红杉资本确实牛逼,但是我们现在抱的可是夏国首富陆逸明的大腿。要说起来,夏国首富怎么着也比一个国外的资本公司要牛逼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