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我有一口两界钟 > 第一百四十五章 提议

第一百四十五章 提议

书名:我有一口两界钟 作者:弯刀对着瓢切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3-11 04:14:27

周道全对于清河县令和廉访使被杀一事,曾专门做过卜算,结果算来算去,毫无半点结果,反而导致天机反噬,受了点小伤。

于是便知道害死朝廷命官的存在,非同小可,绝非自己所能测度。

但他本身就是当世大儒,修为高深,卜算之道更是冠绝天下,能让也摸不清来头的存在,来头之大,修为之深,可想而知。

前几天云州府万花楼,有高手斩杀朗明山的弟子,惊动了周道全,周道全卜算之下,也遭到了反噬,与此次卜算的反噬颇为相似。

而这两件事里,都有李牧在场,令周道全不得不怀疑是李牧的身份。

区区一个宝明县的秀才,到底是怎么有如此神通,即便周道全见多识广,也感觉有点奇怪。

此次感应到李牧修行的异象,心中愈发惊异:“非成道之法,无如此动静,这李牧之到底是哪位圣贤的传承?”

卧室外人影一闪,护卫沈冲的声音传来:“大人,可否让属下前去查探一番?”

周道全阻止道:“不可,观人修行,乃是修行大忌,你若是将其惊动,便是被人家当场打杀,我也说不出什么来。”

沈冲淡淡道:“属下自保之力,还是有的。”

他虽然这么说,终究还是没敢靠近李牧的宅院,此人狂妄归狂妄,却也不傻。

似李牧这般惊人传承,他纵然是兵家子弟,也不敢轻易得罪,傲骨可以有,傲气也可以有,但傻气最好别有。

“沈护卫,这李牧来历有点奇特,但观其所作所为,却也是侠义中人,是好是坏,有待多接触才知。你不要太过防范他,免得日后起了争执,生出事端来。”

周道全也不出屋,对门外沈冲道:“天不早了,歇息吧。”

沈冲在门外对周道全微微一礼:“是!大人也早早安歇吧!”

他离开之后,周道全笑了笑,熄灭油灯,缓缓躺在床上。

无人看见时,才有诸多忧色浮现在他的脸上:“一州之地,诸多事务,这宝明、清河两县,灾民众多,虽暂时有清粥度日,然则冬去春来,夏末秋至,良种难得,天灾**不断,便是朝廷也无余粮……只盼圣上圣明,少听奸佞之言,多做有益之事……”

当今陛下好色贪杯,三年不曾上朝,终日与宫中女嫔厮混,以至于朝政散乱,百官昏庸,整个朝廷已然有了日暮西山的景象。

周道全几番上书痛陈利弊,却只得来个降职罚俸,困顿云州,胸中抱负,难以施展。

他初来云州之时,本地官员士绅,极为排斥,各种掣肘不胜枚举,以至于政令难出,消息难进,宝明、清河几个县城遭了瘟疫涝灾,死了好大一批人,他到现在才知道,心中愤怒可想而知。

然则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面对如此灾情,想要救治百姓,最后还得让士绅出力,纵然明知他们不是东西,该用还是得用。

“如今夏末秋初,再无种子下地,到了严冬时分,恐怕又要有无数百姓冻饿而死。”

周道全心中诸多谋划,打定主意,明日必定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大不了狠查贪污,诛杀一批乡绅地主,吃大户。

他一番计较之后,方才沉沉睡去。

到了他这般境界,行走坐卧,便是修行,已经用不着刻意练气,牵引周天。

且说李牧,到了次日天明,从卧室内走出,来到密室之内,发现顾倾城和胡芸娘依旧处于修行状态,并不曾醒来。

李牧牵引周天星力,汇集无穷精气,令两女所获匪浅。

本来顾倾城在天河剑派修行之地,不乏灵气浓郁之所,但她之前修为有限,纵有再多的灵气,也无法有效利用。

但自从与黑水大王交手,又被李牧打入体内一道纯阳剑气之后,她体内的寒冰真气与纯阳剑气相交,阴阳交互,水火相济,竟然破开了修行障,修为更进一步。

本来修成剑丸,只是一枚虚丸,但与李牧接触之后,从离中虚,化为坎中满,剑丸一分为二,成就阴阳双剑,修为狂飙猛进。

当此之时,正急需吸收灵气,巩固自身,偏巧李牧牵引灵力,形成灵气潮汐,顾倾城得其所哉,因此闭关修行,陷入深沉入定。

而胡芸娘则是受了顾倾城的指点,对赤炎剑经有了新的感悟,重新梳理生平所学,洗刷妖丹,化妖丹为剑丸,脱去本壳,成就人身,因此也需要大量的灵气浇灌,来弥补妖丹中剔除的杂气。

只看她们两人的情形,没个三五七日,休想醒转过来。

李牧乃取出几个傀儡,放在密室之内,又用符文将密室封印,封印外,又放了两个玄铁变形金刚傀儡,这才来到大厅里坐下。

早有仆人做好早餐,为李牧端了上来,两个丫鬟伺候李牧净面洗手,又伺候李牧吃过早饭,这才行礼离去。

“芸娘找的这几个丫鬟越来越懂规矩了,妈的,再这么下去,老子岂不是堕落成传说中的地主老财了?实在是脱离了普通百姓的本色,这点得自我批判一下,但是批判归批判,享受还是要继续享受,这才是硬道理……”

李牧用完早餐,将孙洪烈喊到面前:“洪烈,你去喊一下张世宏,就说我有一桩好处送给他。”

孙洪烈因为与张世宏一起治理清河县,做事极有章法,脑子又灵活,短短一段时间内,便在清河县混成了有头有脸的人物。

他得李牧传法,打熬筋骨,磨炼肉身,学会了一门缩骨神通,于是运转缩骨术,改头换面,成了另一副面孔,早就不是昔日通缉犯的模样。

他本名孙志,字洪烈,如今已然改名为孙浩,洪烈这个表字,倒是没变,对外也说自己是宝明县人,自幼伺候李牧,乃是李家的一名家仆。

现在主人李牧开恩,放了他奴籍,许他在外经营,另立门户,孙浩感恩,不忍离开旧主,因此依旧追随李牧。

这个故事说出来后,无人不赞,一说李牧仁义,二说孙浩忠心,反倒成了一桩美谈。

孙洪烈又是读书人,颇通经义,能书善画,在这清河小县,当真是了不得的读书人。

就连举人张世宏等人,也最多会写一手大差不差的字体,琴棋书画,却几乎无人能会,孙洪烈能书善画,自然受到众人尊重。

“是,老爷!”

孙洪烈不敢怠慢,急忙走出宅院,去喊张世宏。

时间不大,张世宏便策马前来,小跑着来到院内:“李兄,不知何以教我?”

李牧笑道:“我这有一些上好粮食,准备赊给两县灾民做种子,只是数量不少,若全都赊出去,也太过引人注目,因此想让张兄与我一起做一次善人,救济一下身边百姓。”

张世宏道:“李兄,你有如此善心,兄弟岂敢不从?这些粮食你不用出太多,兄弟家中也有不少余粮,也可以赊给灾民,以做良种。”

他说到这里,好奇道:“李兄,你到底准备拿出多少来?也好让兄弟提前心里有个数。”

李牧道:“那就先拿出十万斤吧,若是不够,到时再说。”

“十……十万斤?!”

张世宏失声道:“这么多?”

在这大殷朝,田地产出极薄,亩产粮食一百来斤,便已经算是很不错了,若是能一亩地能超过一百五十斤,便足以算得上大丰年了,若是能亩产超过两百斤,那特么简直就是天降祥瑞,全体百姓都得烧香磕头,感谢老天爷才行。

若是一个地主家里有一千亩土地,遇到丰收年,也不过才收入十万斤粮食,而这十万斤粮食,还要分佃户一半,另外还要交赋税,又得舍去三成,又要给家中奴仆族人分润一些,因此纵然有千亩良田,一年到头,地主家里能剩下两万斤粮食,便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好在田地作物一年两茬,夏季收麦,秋季收豆,只要不遇到极端天气,百姓地主倒也能勉强过活。

张世宏家里就有一千多亩良田,除了自家留了十来亩外,全都租给佃户种植,一年到头,也不过两三万斤粮食的进项,不过他家在县城有商铺,有豆腐坊,有酿酒坊,有木工作坊,有酱油作坊,一切生活用度,都能自给自足,产出多的,还可以对外出售。

还有猪马牛羊等牲畜,每年都繁殖不少,也能卖出不少钱财,还有造纸作坊,附近县城的纸张,几乎都是老张家来提供,这些买卖才是张世宏家中真正的财源。

但即便如此,粮食依旧是老张家赖以生存的根基,此乃重中之重,绝不敢稍有马虎,每年都要储存晾晒,仔细检查,有新粮入库,才能旧粮出仓。

十万斤粮食,放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算得上是大手笔了,张世宏原以为李牧能出几千斤良种,也已经对得起自己的身份了。

无论如何没有想到,李牧竟然有如此大的手笔,心中惊骇不已:“李兄,你何来这么多粮食?你自家不用了么?”

李牧笑道:“自然要留出自家的口粮,十万斤若是不够,我可以再拿出十万斤来。”

张世宏怔然道:“怪不得李兄要假借我的名姓,来做此事,若是你一人献出如此多的粮食来,确实有点骇人。”

李牧道:“你是如今清河县令,我借良种,正好为你解决燃眉之急,张兄,此乃合则两利的事情,你说我做得还是做不得?”

“当然做得!”

张世宏笑道:“此时夏季已过,正好耕种,秋季还能收获一番,不至于让百姓饿死。来来来,咱们一起面见巡抚老大人,向他禀明此事,也好得个赏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