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耽美同人 > 秦时之儒家小师叔 > 第二百二十三章 甲胄兵器按我所说之法分发

曲益惊讶的看着司马信,他印象中的司马信可是一个老实汉子,什么时候也变得会玩诬陷这一招了。子游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随后便是赞赏,在秦国没有任何办法比私藏甲胄这一招更杀人诛心了。

正所谓一套甲胄,全族升天,而且你到底私藏没私藏这不是你说了算的,我搜出来了,你说没有,那就是私藏,你说是你自己藏的,那就罪加一等,直接谋逆。

“不用急,私藏甲胄也是需要调查的,一定要趁乱,不要落人口实了。”子游说道。

“是大人。”司马信说道。

子游这句话的内涵是,让司马信看好了人再把甲胄兵器送过去,然后再派人拿下,抄家诛族。

看着三言两语就把一众豪族的结果给定下来的子游和司马信,曲益心中感慨果然近墨者黑,想当初司马信是多么老实的汉子,现在都被子游带的会玩阴谋了,不对这属于一种另类的阳谋。

此时,咸阳,秦王宫。

嬴政已经接到了子游的密信,此时吕不韦、尉缭、蒙武、王翦、李斯几人正在商议密信中的内容。

“若是项燕真的没在许地的话,或许可以让杨端和他们出击,占领许地,切断郢都等地和楚国内部的联系,到时既可东出攻魏,又可以南下收复南郡。”尉缭说道。

平兴之前的位置并不怎么突出,但是在秦军攻占下蔡和许地之后,这个位置就成为了楚国抵抗秦国的桥头堡了,而且平兴下方的息地和曾地是郢都和寿春联。无论是他们攻打魏国,楚军回援,还是南下收复南郡,切断寿春对郢都的支援,都要走曾息二地,拿下平兴便能进一步攻下曾息,哪怕无法攻下曾息二地,占据平兴也能极大的威胁楚国不敢乱动。

“但这只不过是司马信的推测,没有足够的情报,若是项燕故意泄露的情报为的就是引我们大军出击,到时候恐怕追悔莫及了。”吕不韦有些犹豫,现在秦国局势大好,完全没必要因为司马信的猜测而涉险,攻魏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虽然赵魏楚签订了盟约,但是国与国之间的盟约还不如一张厕纸,在足够的利益下,他们随时都能撕毁。

“我认为可以一试,不一定需要大军出击,可以派小股部队先行探查,佯攻,若是真的大军在攻打平兴也不迟。重点并非是平兴之地的攻打,若是项燕真的在郢都集结大军,便可直入夷陵,分兵围攻汉中,进而直入巴蜀,若是蜀地出现问题,哪怕拿下平兴也不足以弥补。”王翦说道。

“言之有理,哪怕放弃平兴也要保证巴蜀之地的安稳,老师的信中说明了两条可以直入巴蜀的道路,就是不知道项燕会选择哪一条?”嬴政看着地图说道。

“项燕的目标是巴蜀的话,极有可能走巫郡的道路,巫郡之路最快只需要十天便能入巴蜀之地,相较于黔中郡的地形,巫郡虽然多山地的,但山路较为通顺,行军速度大大提升,而且巫郡只有夷陵和渔复两地可以拦截项燕,面对的阻力也是最小的。”蒙武看着地图说道。

虽然他行军打仗的能力不如王翦和尉缭,但是简单的看图推测还是会的。

“蒙将军所言有理,迟则生变,巴蜀二地足以让项燕冒这个巨大的风险。”尉缭说道,他也觉得项燕最可能选择的路是巫郡这条路。

“如果是在巫郡这条路上阻拦项燕,可以让汉中的守军在此地高山之处拖住项燕,再让蓝田大营的军队从后出击,借道夷陵,前后夹击。”王翦指着地图说道。

“赵高!”嬴政说道。

“臣在!”赵高行礼说道。

“传下寡人的诏令,让汉中调动军队前往巫郡入巴之地进行设伏,再让蒙恬调动军队,随时准备过夷陵支援巴蜀,再让下蔡的杨端和准备好随时进攻平兴,若是项燕真的不在平兴,便大军出击,拿下平兴。”嬴政说道。

“诺!”赵高带着嬴政的口令便下去准备写下诏书,他现在是中车令,除了负责嬴政的车驾之外,还有这秦王内侍的身份,嬴政下达诏书都是他代为润笔,在交由嬴政看后,便盖上秦王印玺,再让人传达下去就行。

赵高在一旁书写着秦王诏书,嬴政几人继续开会。

“这个司马信你们有谁知道吗?”嬴政问道,子游在书信中称司马信为军中战将,而且还接受过武安君的指点,是不可多得之才。

面对嬴政的问题,军方的三个大佬和吕不韦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们都是第一次知道司马信这个名字。

“回大王,司马信乃是当初秦国大将司马错的后人,其父为昔日武安君的副将司马靳,在八年前接手了蜀郡郡尉一职,在任期间恪尽职守,练兵之事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这些年蜀地粮道的安全和其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李斯说道。

他掌管着廷尉更是在丞相府处理地方事务,对于各地郡守郡尉多有了解,所以知晓司马信。

“你们看看吧,这是老师举荐司马信的书信。”嬴政把书信放到了三个军方大佬的面前。

王翦、蒙武和尉缭都有些懵,郡尉虽然也是带兵之人,但调动的是走吕不韦那边的,跟他们没有关系,但是嬴政让他们看,他们看还是老老实实的看起来。

看完之后一个个都是一脸震惊,接受过武安君的指点和学习了一卷武安君兵法,这句话实在是吓人,震惊的同时三人还有些羡慕,要知道那可是武安君白起的亲自指点和武安君一生行兵打仗凝聚出来的兵法,他们怎么能够不羡慕?

同样的三人也明白了子游为什么这么相信司马信的推断了,他们开始相信司马信的推断了,不因为别的,就因为一句接受武安君指点,冒这个险就是值得的。

“若是项燕带兵奇袭巴蜀是真的,那么这样的人才留在巴蜀担当郡尉实在是太可惜了。”尉缭说道,不说别的单说司马信是半个武安君弟子,只担任一个郡尉实在是太屈才了。

“武安君的半个弟子的确是屈才了。”嬴政也是有些惋惜,心中已经想着若是这次司马信的推测是真的,便将司马信调回咸阳,说到武安君,嬴政想到了白家,鬼使神差的问道

“武安君的后人现在在什么地方任职?”

听到嬴政提到武安君白起的后人,房间的空气突然安静了下来,一时间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嬴政,白起的名字在秦国是一个不能提的话题,所有人都知道白起是冤枉的,但是也没人敢伸冤,一句你没有造反的心,但有造反的能力便足以吓得大臣们瑟瑟发抖了。

看到众人的反应,嬴政才知道是自己失言了,摇了摇头说道

“算了,最近科学院那边研究出来的冶炼技术如何了?”

“回禀大王,用炒钢法已经开始普及,所冶炼出来的铁块质量要远超之前。现在冶炼场内正在加班加点的冶炼,再让掌握了锻造技术的匠人进行锻炼,现在已经能够达到先生说的百锻钢的水准。至于先生说的灌钢法,科学院还在研究,他们还没有掌握其中的诀窍。冷凝甲也在研制中,科学院那边说冷凝甲制作水平水准太高,其中关键技术缺乏,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吕不韦说道。

“水车的事情如何?”嬴政继续问道。

子游在走之前还留下了一些工具图纸,尤其是水车部分极为重要,郑国渠让关中变成了千里沃土,但是灌溉依旧需要人力,而子游提供的水车图纸,水转翻车、风力水车、高转筒车,这些可以轻而易举将灌溉用水提升到高田,大大提高了灌溉的效率,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水车的事情,秦墨弟子已经研究出来,已经着手打造了,各地的都开始动工建造,关中地区已经普及近半,其他地方也在开始,不出一年就会完工。”李斯说道。

嬴政点了点头,水车的事情利在万民,这件事不容有失,赵高也将诏书写完了,嬴政看后,盖上了秦王印玺,让赵高拿下去派人去传达。

楚国,詹台家。

詹台杞和申师于、颜路三人围坐,桌子上放着子游给他们的书信,上面写的也是项燕擅自调动军队的事情。

“师兄这是在给我们信号,楚国的事情可以尽早提上日程了。”颜路淡淡的说道,这些日子里,儒家弟子入楚,一些人在民间煽动百姓,一些人投入了李园或者屈景昭三家当做幕僚,无论是做什么,目的却是一个,那就是分裂楚国,昌平君让楚地儒家分裂,他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楚国分裂。

“昌平君麾下的儒家弟子,我们已经策反了六成,而且刚刚有人汇报说,张良也投靠了昌平君。”申师于说道。

“张良吗?终究还是走上了歧路。”颜路摇头说道。

他入韩的时候,也看过张良这个人,的确是颇有君子之风,但心胸不够,心中装下的只有韩国,而非是天下,这样的人对于儒家来说是隐藏的风险,所以他也拒绝了让张良入小圣贤庄。

“让弟子们准备好,等到项燕动手之后,立刻策动李园和屈景昭三家施压。”颜路说道。

还有一章在明天中午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