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 > 第176章:阳黄黄疸的经方治疗

第176章:阳黄黄疸的经方治疗

书名: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 作者:田梦顽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10 19:01:42

“除了肝呢?”杨主任又问。

“呃……应该还有胆,因为肝胆相表里,肝胆通常都是同时为病的。”苏敏娟连忙补充了一句。

“嗯,小苏,那现在你再用中医的理论,解释一下为何肝胆为病会导致黄疸出现的呢?”杨主任点了点头,紧接着又问。

苏敏娟心中暗暗叫苦不迭,原本把事情想得很简单。

就是想请张景分享一下这个病案的治疗思路,自己可以好好学习一下。

结果,没有想到,张景和杨主任轮番着来考自己。

偏偏自己入职中医院轮完科后,就一直在儿科病区上班,中医相关理论知识,压根儿就用不上一丢丢。

幸好,毕竟在中医药大学里曾经学过多年,残存的记忆多少还是有一点儿的。

中医有点儿特殊,只要懂点相关基础知识,加上一副好口才,往往也能说得头头是道。

就好比明德堂中医诊所的黄彪,单单只用五行相生相克那一套,绕来绕去,面对来诊患者,那叫一唬一个准。

其实,这都还不算什么。

放眼各大保健养生场所,巧舌如簧的技师们,那天花乱坠的一套一套说辞,也是足以把外行人忽悠得团团转,被人奉若中医大师的。

然而,苏敏娟毕竟是个实诚人。

略一思忖,还是如实相告,自己其实已经遗忘得差不多了,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试着分析。

杨主任又点了点头,不仅没有责怪,反而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她。

他原本就不是为了要故意刁难她,或者是让她出糗。而是认为,学习中医的过程,只有亲身参与,并且用心思考了,才能让学到的知识在脑海中加深印象。

同时,杨主任也是希望当着儿科其他医生的面,通过自己的循循善诱,能够让大家对于中医治病产生兴趣。

当然了,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

杨主任还想着以此来给张景立立威,以便为他今后能在中医院大展身手打好群众基础。

苏敏娟受到鼓励后,不由得精神为之一振。

略一沉思后,开始组织语言,开始分析。

“我觉得应该是湿热内郁,影响了肝胆的疏泄所致。因为肝胆本身就是主管疏通全身气机的,现在有形的湿热之邪内郁,影响到了肝胆的疏泄。”

“导致肝胆疏泄不顺畅,使得胆汁不遵循常道。甚至于逆流入血,从而泛溢肌肤,因此才出现了身目黄染的情况。”

听完后,杨主任赞许地点了点头,显然对这个答案比较满意。

然后微笑着说道:“苏医生分析得很好嘛,这也算是大部分人公认的‘胆黄说’。不过,关于湿热发黄的解释,其实还有一种‘脾黄说’。因为在五色中,黄色是对应脾的。”

“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营养不良的小孩子,都是面黄肌瘦,而且头发也是枯黄的。这是因为脾胃虚弱,脾之本色外露所致。”

“同理,黄疸之症也一样,由于热不得外越,湿不得下泄。湿热郁积在体内,便迫使脾之本色外露而身发黄染。”

说到这里,突然又话锋一转:“当然了,我觉得这种脾黄说解释得比较牵强。张医生,你认为呢?”

张景略一沉思,却缓缓说道:“我倒是不这么认为。”

“哦?”

这显然出乎了杨主任的意料,一脸诧异地看着他,等待下文。

张景继续说道:“《伤寒论》里讲湿热发黄,一个是在阳明病篇有,一个是在太阴病篇有。也就是说,始终没有离开脾胃,始终没有离开中土。”

“阳黄即湿热发黄,外在症状表现一般来说有6点。关于出现这些症状的病机,我个人的理解如下。”

“第一个是小便不利,我认为是因为湿热互结,湿邪受热邪牵制不得下泄所致。”

“第二个是但头汗出,是因为湿热互结,热邪受湿邪牵制而不得发越,而头为诸阳之会而湿邪牵制不住,故汗出齐颈而还,从而表现为但头汗出。”

“第三个是身黄如橘子色,我认为是由于湿热郁蒸体内。因为热为阳邪,所以发黄颜色鲜亮如橘子色,与寒湿发黄,也就是阴黄的色泽晦暗正好相对应。”

“第四个是腹满,我的理解是,湿热阻滞气机,所以会导致腹满,通常会食欲不佳,严重的会有便秘。”

“第五,渴饮水浆。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湿热互结,津-液不化,其二则为热盛伤津所致,其中又为第一个原因为主。”

“最后一个是心中懊恼,我认为是因为湿热互结,郁热扰心所致。”

听到这里,杨主任突然脑子里灵光一闪,紧接着若有所思道:“所以,张医生,你是抓住了心中懊恼这个主证,才使用的栀子豉汤?”

话音刚落,又摇了摇头,自我否定道:“不对,不对。小孩子还太小,自己也描述不出这种感觉呀,而且,我记得你好像也没有问。”

张景微微一笑:“没错,我确实没询问。杨主任,请先别着急,听我慢慢来分析吧。”

张景喝了口水,继续说道:“《伤寒论》中,阳黄,也就是湿热发黄的治法为清热利湿退黄,包含有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三个方证。”

“其中茵陈蒿汤由茵陈蒿、栀子和大黄三位药组成,历来被医家公认为治疗黄疸的第一方。当然了,我是不赞成这种极易先入为主的提法的。”

张景稍顿了顿,继续说道:“分析其组成方药,功效以清热和利湿并重,故用于湿热俱盛之黄疸。”

“而栀子柏皮汤以栀子伍黄柏,外加一味炙甘草,以清热为主,兼有退湿之功。故适用于湿热黄疸属热重于湿者。”

“最后一个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伤寒论》第二百六十二章: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该方原本专为阳黄兼表证而设。只不过,如今也多用于荨麻疹、湿疹,及各种瘙痒性皮肤病等。这是题外话,我们暂且不谈。”

“现在就来说说,我为何认为栀子豉汤可以治疗616床患儿的黄疸之证。”

重点终于来了,众人立马竖起了耳朵。

“首先,我来说说,通过望闻问切得到的四诊结果。”“患儿巩膜黄染,身黄如橘子色,口不欲饮,纳差,大便正常,小便黄,舌质红,苔薄腻微黄,脉浮滑,左关略数。”

“按照传统的脏腑辨证方法,这个病案首先可以诊为肝胆病之阳黄证,初看黄染程度,如果把脉象误诊为滑数脉,就很容易想到治疗湿热并重的茵陈蒿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