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 > 第179章:左青龙右白虎

第179章:左青龙右白虎

书名: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 作者:田梦顽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10 19:01:42

杨主任听得连连称道。

几位年轻女医生也是一边听着,一边在小本子上飞快地记录着。

尤其是苏敏娟,更是听得如饥似渴。

这一刻,仿佛又回到了曾经的大学校园。

很快,张景开始继续讲述:“关于喘证的病因,差不多就是这些了,现在再来谈谈如何治疗吧。”

“中医治疗任何疾病自然都离不开‘辨证论治’这四个字。关于教材上所谓的标准分证论治,大家都可以在书上查得到,有兴趣的可以去复习一下,我在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

苏敏娟显然有点儿误解张景的意思了,跟着说道:“教材上的那些内容都太过教条,临床上根本用不上,也不知道那些脑残编委是怎么编的。”

没想到,张景却摇了摇头:“苏医生,可不能这么说。教材上的内容本来就仅供参考,而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拿来直接套用的。因为临床中碰到的情况千变万化,不可能描述面面俱到。”

“其实不仅是教材,包括各位医家的论述观点,也切记不可生搬硬套。因为,虽然都是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宝贵经验总结,但是,或多或少都带有个人的色彩,甚至是偏见。况且,由于每个人学识都是有限的,也不可能保证观点百分百正确。”

“因此,我接下来分享的,同样仅供参考,权当给大家提供一种辨证治疗的思路而已。”

苏敏娟听了,连连点头称是。

杨主任也微微颔首。

张景这才开始继续说道:“首先,喘证最为常见的自然是在肺位,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中有言:肺位最高,主气,为手太阴脏,其脏体恶寒恶热,宣辛则通,微苦则降。若药气味重浊,直入中下,非宣肺方法矣。”

“治肺之药,当首推麻黄。对于麻黄这个药,很多人认为是温热之性,其实不然。张山雷所撰之《本草正义》言:麻黄,其性微温,非大温大热之比。专以轻疏见长,则不独泄散风寒,而亦可泄散风热,质轻而空疏,气味皆薄,淡泊殊甚,故轻浮上升,专泄肌腠。”

说到这里,张景突然停住了,对着苏敏娟问道:“刚刚杨主任有提到治喘第一方,即小青龙汤。苏医生,你知道为什么这个方子以小青龙命名吗?”

苏敏娟思索了好一会儿,仍然回忆不起来,不禁尴尬地直挠头。

幸好,在坐的有位年轻女医生看不过眼了,起身替她回答道。

“因为小青龙汤的主药麻黄别名就叫青龙。我记得在中药房里看见过,麻黄颜色就是青色的,而且细长,轻薄,飘逸,如果不截断成小节的话,看起来就象真的青龙一样。”

张景点了点头,不过随即又补充道:“这的确应该是原因之一,不过,另外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

“什么原因?”刚刚那位女医生立马好奇的追问道。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俗语,叫黄帝化龙,坐镇中央,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话音刚落,就有一个声音紧跟着回答道:“我知道,我知道,这不就是华夏神话传说故事中的‘四大神兽’嘛,他们分别驻守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

“嗯,没错,那你知道具体是如何对应的吗?”

另一个声音立马抢答道:“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当然应该是,北边对应朱雀,南边对应玄武,西边对应青龙,东边对应白虎了。”

张景听了,却摇了摇头:“不对,我们应该是依据黄帝的视角,坐北朝南来看的。因此,和你刚刚所说的恰好相反。正确的应该是左东对应青龙,右西对应白虎,前南对应朱雀,而后北对应玄武的。”

说到这里,张景又稍微顿了顿。

然后才说道:“大家可能有些好奇,我为什么要引入这个‘四大神兽’的概念呢。其实主要是因为,一直往前追溯,中医的源头也与这些有所关联。”

“所以《伤寒论》四大名方在取名的时候,也借用了这些名字。分别有大小青龙汤,白虎汤,朱雀汤,也就是黄连阿胶汤,最后一个玄武汤,当然也就是真武汤了。”

“之所以取名‘四大神兽’汤,分别坐镇东西南北,意义自然不简单,具体的留着后面有机会再讲。现在先来说一说这个小青龙汤,青龙位于东方。大家都知道,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属木主升发。”

“说起小青龙汤,古人把麻黄叫做“青龙”,极言其“行云布雨”之功。经方大家刘老曾经提出过治喘三方,分别对应‘云龙三现’。”

“其一就是治疗寒喘的小青龙汤,另外两个,一是治热喘的麻杏石甘汤,以及一首治湿喘的麻杏苡甘汤。

先说治寒喘的小青龙汤。”

“青龙汤有大小之分,喻昌言,小青龙翻波逐浪以归江海,大青龙升天而为,此二言解大小青龙,胜过众家之言许多。”

“青龙者,春升之道。小青龙者,一如初春之时,春寒尤料峭,水有坚冰,小青龙温化寒冰,破浪乘风直奔苍海。”

“至于大青龙,则一如急雨欲来,风云突变,气压甚低,阳郁已极,郁极而发,雷电齐至,青龙腾飞,行云布雨,一时即得清快。是谓一雨而散也。”

“小青龙汤,所治者皆言外寒内饮,表里两解。但是从临床上看,其实其着眼主要在于内有寒饮,其外之寒束可有可无,并非必须悉具。”

“关于小青龙汤的辨证,继续分享一下我老师的见解,仅供参考。第一个是面色可见水色、水环或者是水斑。”

“第二个是痰,痰可以清凉如水,落地即化,也可稀而多风泡,一般比较易咯出。但是,如果痰在肺内停滞时间长,也可为粘痰,这些都不可不知。”

“第三就是咳喘,哮与喘可并行,咳与喘也可以同见,也可一轻一重。至于口感,常表现为不渴,味淡或者清凉。”

“此外,舌诊方面。舌质的话多为淡色,这是因为寒饮浸泡于内所致,有的也可见郁暗之红色。苔则多为白腻,并且多水滑或水润。”

“最后一个是脉象,小青龙汤患者多见弦脉,或浮紧、浮滑之脉,另外,病久者也可见沉弦、沉细之脉。如果病人有小青龙汤证,其脉尺弱者,小青龙当化裁用之,不可发散太过,动其人之冲气,可入附子磁石以湿潜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