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 > 第019章:收了个针灸徒弟

第019章:收了个针灸徒弟

书名: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 作者:田梦顽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1 00:47:02

“小张,你可别误会,我并没有其他的意思。就是想问问你,共事快半年了,你咋一直把自己藏得这么深呢?”王森可能也意识到自己的语气有点咄咄逼人,赶忙解释道。

“我真不是有意隐瞒,只是一直没有上手的机会,所以……”

张景的这个解释真是恰如其分,一点儿毛病都没有。

“好啦好啦,都怪我,有眼不识泰山。”王森没等他说话,连忙打断话头道:“我有个想法,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听听?”

“请说。”

“说实话,你觉得我推拿的水平如何?”王森腆着脸问。

张景其实很想说,除了手熟还真不咋滴。

可是,如果直接说出来的话,未免太伤人自尊了。

想了想,便委婉道:“挺好的,反正比我强多了。”

“那就好!你看哈,我是这样想的。既然你也承认我的推拿水平不错,而你的针灸水平比我也强许多。我们何不做个交换,就是你教我温针灸,我教你推拿,如何?”

其实刚刚一开口,张景就隐约猜到他有觊觎之心。

只不过,说得这么直白,又用“看家本领”拿来交换,还是让他微微一怔。

张景思忖良久,共事快半年了,又是同住一个宿舍,对于王森还是比较了解的。

据观察,这个王森除了比较痴迷网络游戏外,其实本性并不算太坏。

工作中,也勉强算得上勤勤恳恳,至少推拿时还是充满激情的。

他也并不是故意想拖延治疗时间,完全为了多收费。只不过,实在是能力有限,所以不得不拉长疗程而已。

因此,张景觉得自己可以将温针灸传授给他。

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个:

往小了说,也算是为了明德堂中医诊所的长远发展考虑,毕竟,针灸并非自己的主业。以后少不了需要一个能独当一面的针灸推拿医生。

往大了说,则是一旦教会他后,世间可以从此少一位伪中医,却多一位真中医。此消彼长,对于华夏中医的复兴也算是做了件有益的事。

见张景半天不吱声,王森却已有些心虚了,黯然道:“行吧,我也知道自己那三脚猫的功夫,你根本瞧不上,算了,当我没说。”

“王医生,别误会,我是在考虑,该怎么教你才好,毕竟我也没有当老师的经验。”

“真的吗?你真肯教我?太好了!”王森激动得额头青筋凸起。

张景见他学习的热情这么高涨,不禁也有些欣慰。

点了点头道:“大家都是同事嘛,相互切磋一下,本来就是应该的。”

“对对对!是我的格局太小了,之前做推拿的时候还老防着你。”王森满脸羞愧。

“呃,这么的吧,我想了想,针灸的基本功还是得先认准穴位。王医生,恕我直言,你之前针刺的时候,有的穴位找得不太准确。”

“是是是!”王森连连点头。

其实他心里很清楚,张景这么说完全是给他留点颜面。

哪是有的穴位不准确,其实基本上都扎的阿是穴,也就是哪里疼痛扎哪里,毫无章法可言。

“所以,你得先把常规的穴位再好好复习复习。咱们诊所不是有个针灸人体模型吗,有空的时候多看看,慢慢地也就记牢了。”

针灸人体模型确实就摆在王森推拿室的诊桌上,不过一直以来,都只是当作摆件罢了。

“好的,好的,张医生,我一定尽快掌握。”王森信誓旦旦。

张医生?

突然的称呼改变,让张景不由得一愣。

王森赶紧解释:“不好意思哈,本来没人的时候,应该称呼你张老师的,但是我毕竟虚长了这么多岁,实在有点喊不出口呀。”

“嗨!王医生,都是同事,这么客气大可不必。和以前一样,叫我小张也行。”

“那指定不能!必须得是张医生!”王森梗着脖子,斩钉截铁道。

说完,王森挠了挠自己的秃头,歉意道:“以前是我小看你了,把你当成了书呆子,所以有冒犯之处,还请张医生多多担待。我保证,以后肯定好好跟你学针灸。

张景真没想到,这家伙还挺拧的。

只不过,学习中医还真就需要这股子拧劲儿。

于是,也不再跟他客气了,继续指导。

“掌握了常规穴位的准确位置后,就要学习怎么取穴了。王医生,关于取穴的三原则还有印象吗?”

“取穴原则……这……好像是近取,远取,还有个什么来着……真记不得了。”

虽然上大专时,也曾经读的针灸推拿专业,但毕业后就一直从事推拿工作。

关于针灸相关的知识,王森差不多全还给老师了,只得尴尬地又挠了挠头。

“还有一个辨证取穴,也叫随证取穴。”

“近取往往直接在患处或其附近取穴,远取则一般是指循经取穴。近取和远取相配合,往往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也就是近期疗效很好。”

“但是,如果想到治疗后不易复发,也就是达到较好的远期疗效,还需要辨证取穴。关于辨证,学习起来可能就比较复杂了。因此,你可以先做好近取和远取这两项。”

王森听完,点头如捣蒜:“嗯嗯嗯,有道理,有道理。先把眼下的症状快速解决掉,患者也能尽快减轻痛苦。效果好,口碑也就跟着上去了。”

“关于针灸方法的选取,我个人比较推崇贺氏针灸三通法。即以毫针刺法为主的微通法,以火针、温针和艾灸疗法为主的温通法,以及三棱针刺络放血为主的强通法。”

王森一脸的茫然:“不瞒你说,这个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其实所谓三通法,完全是在古典针灸理论的指导下演变而来的。《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有云: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

“这个倒是有点模糊的印象了,不过还是不太懂,张医生,要不还是说得直白点吧。”王森尴尬地笑了笑。

“意思其实并不难理解,翻译成白话文,也就是说,但凡使用针灸治疗时,正气虚则用补法,邪气满则用泻法,有长久淤血的用破除法,邪气胜的用攻下法。”

“针刺可补可泻,亦可平补平泻,全靠操作手法之不同。慢进针而快出针,急按针孔的为补法;快进针而慢出针,不按针孔的为泻法。不快不慢进出针,那就是不补不泻,也称为平补平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补泻手法中有两项复式绝技,一个是烧山火,另一个是透天凉。前者为大补,后者为大泻。但是,这需要有很深的针灸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完成。这两个,我也暂时都不会。”

王森点了点头:“这些上大学时老师好像都教过,只是一直荒废没用,基本上都给忘光了。”

“这些都算是针灸的基本操作,一般来说,相比之下,针刺会比艾灸效果来得更快些。而且,由于选择针灸的患者,在临床中最为常见的要数虚寒或寒湿类的关节痹症,因此我们可以首选古法温针灸,也就是将针刺和艾灸融为一体。”

“如此一来,既可以摒弃针刺缺少温热刺激的弊端,也可弥补艾灸仅达皮下而深度不够的缺憾。当然了,我说的仅仅适应于一般针灸医生。”

“对于真正高明的针灸大师,这些其实根本就不是问题。因为使用烧山火手法,同样能让针刺达到温热的效果。而使用热敏灸疗法等,也能让针感透过穴位直达病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