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 > 第025章:肝气横逆

第025章:肝气横逆

书名: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 作者:田梦顽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1 00:47:02

年轻妈妈抱着孩子东张西望地走进外间的推拿室。

张景连忙站起身来,迎了上去:“这位女士,请随我来,进里间的诊室。”

年轻妈妈犹犹豫豫地跟在后头。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张景并没有把门关上。

“请坐。”张景招呼道。

“张医生,我们不做针灸,是看中医喝汤药的。”年轻妈妈提醒道。

“我知道,请先坐下来吧,我来给小朋友好好看看。”张景微笑着说。

年轻妈妈还是没有落座,俄顷,像是下了很大决心似的,吞吞吐吐道:“张医生,不是我不相信你的医术。实在是孩子年纪太小,我担心他根本喝不进中药。所……所以,我……我想请问,可不可以用他的号换成我来看诊?”

张景很清楚,她显然还是对自己的医术不放心。

其实想想也能够理解,一个这么年轻的中医,又在针灸室里坐诊,一点儿不怀疑才是咄咄怪事。

为了打消顾虑,张景郑重地点了点头:“可以的,没问题。”

年轻妈妈在说出这话时,就已经在心里盘算好了。

都说中医灵不灵,全看把脉行不行。

她就是想通过考验把脉水平,来确定眼前的张医生到底有没有真材实料。

因此,坐下后,故意不直接说出自己的症状。

“张医生,那就麻烦你帮忙号号脉,看看我身体主要哪里出毛病了。”

如果换作以前,张景肯定心里慌得一比。

但是现如今,他的脉诊能力已然达到接近一流的水平。

所以,内心根本毫无波澜。

只见他微微点了点头,指了指脉枕:“好的,请将左手放上来,手心朝上。”

“咦?不是应该男左女右吗?怎么要我伸左手?”年轻妈妈一脸的质疑。

“先诊左手,再诊右手,两手脉都得诊,男女都一样。诊脉时请尽量不要说话,以免影响诊断结果。”

张景耐着性子解释后,开始微闭双眼,细心诊脉。

年轻妈妈心中暗笑:哟,还挺煞有介事的嘛!我倒要看看,你究竟有多大本事。我一句话都不提示,看看你知不知道我最近失眠严重,胃口也不太好。

约莫六七分钟后,张景对于她的脉象已了然于胸。

左关部,指下举之无有,按之如弓弦状。

通俗来讲,就是像按到琴弦一样,绷得较紧,端直而长,直起直落。

这是典型的肝气横逆脉象。

“基本可以了,现在要说吗?”

张景并没有把话说得太满,毕竟中医讲究四诊合参,特别是舌诊和脉诊要互参。

只不过,看情形,年轻妈妈并不情愿让他先舌诊。

“好啊,快说说,快说说。”年轻妈妈立刻催促道。

“据脉象显示,你有肝气横逆的情况。”张景一脸的淡定。

“肝?我的肝前不久才体检过,没啥问题呀!”年轻妈妈心中偷乐,果然是个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被自己一下子就试出来了。

“我们中医所讲的肝,并不能简单等同于西医解剖学上说的肝脏,这两者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儿。”

“好吧,反正我也不懂。你就直接说说,我身体到底有啥毛病吧。”

“失眠,食欲差,有时伴有胃痛。”张景不缓不慢地说道。

“啊?”年轻妈妈一听,顿时惊呆了!

这个诊断结果简直可以说是满满的一百分,不对,是连附加题都答对了,因为她确实有时会胃痛。

这怎么可能?难道刚刚自己的心里话被他知道了?

这更不可能!除非他是神仙!

一直以为,只有影视剧里的神医才有如此神奇的本事,不过,她心里很清楚,那些十有**都是编剧虚构的。

万万想不到,现实中居然真能遇到这种高人!

而且还这么年轻!

“您……您真能通过把脉就知道这些?”年轻妈妈结结巴巴地问道。

张景谦虚道:“其实单凭脉诊,并不能百分百诊断正确,只不过,因为你的脉象比较典型,所以基本能够推断出来。”

“那也非常了不起了!”年轻妈妈双手竖起了大拇指。

然后,有些羞愧地说道:“真不好意思,张医生,刚刚还一直怀疑您,真对不起!”

“嗨!不妨事,我完全能够理解。那么,现在是你自己开药还是小孩开药呢?”张景微笑着问。

“都要看,都要看。您先给我开药吧,回头我下去缴费拿药时,再补个挂号费。”

“这样吧,你呢,目前情况并不严重,我建议你可以先吃点中成药柴胡疏肝丸,我们楼下的中药房就有。待会儿直接开在小朋友的名下,不用重复支付挂号费。”

“这……这怎么好意思呢?”年轻妈妈一激动,又结巴了。

“行了,就这么办吧,还是先看看小朋友要紧。”

“对对对,我们家欢欢情况是这样的……”年轻妈妈赶紧说道。

“请先不要说病情,让我先诊诊脉。”

“小孩子也能把脉?”年轻妈妈奇道。

“当然能,只不过由于小儿手腕短小的限制,只能三部总取。”

“那……”

“请先别说话,保持安静。”张景做了个禁声的手势。

年轻妈妈一愣,立马闭紧嘴巴。

再看张景,双手轻握欢欢的小拳头,用两拇指分别按在两位小手腕上。

这是在系统安排跟师学习时,李渔教给他的小儿脉诊方法,非常实用。

此次,用时只有一分钟左右。

这也是根据小儿特点变通而来的。

因为,小儿天性好动,根本不可能配合长时间的诊脉。

况且,小儿脉象相对单纯,又是三部总取,所需时间本也不必太多。

“脉弱略滑。”诊完脉,张景缓缓说出四个字。

“什么意思?不会很严重吧?”年轻妈妈一脸紧张地问道。

张景摇了摇头,安慰道:“没事,不用紧张,我再做下舌诊。”

“哦,那就好。”年轻妈妈松了口气。

“小朋友,把嘴巴张大,发出‘啊’的声音好不好?”张景俯下身,柔声道。

小欢欢有点犹豫,扭过头看着妈妈。

年轻妈妈连忙鼓励道:“欢欢最棒了,让医生叔叔看看你的小嘴巴里有没有小虫子。”

妈妈毕竟最了解自己的孩子。

比如昨天那位用的是恐吓法,而这位妈妈用的则是鼓励法。

这一招果然很奏效,小欢欢立刻把嘴巴张得大大的。

张景仔细看了看,发现他的舌质很淡,舌苔比较厚腻,舌头中部尤其明显。

舌质淡主阳虚,苔中厚腻主湿停中焦。

再结合脉弱略滑的脉象,二诊互参,这是典型的阳虚湿滞之证。

“好了,欢欢妈妈,你现在可以简单说一说,孩子这几天的发病和治疗过程了。”张景淡淡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