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 > 第048章:黄彪主动请教张景

第048章:黄彪主动请教张景

书名: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 作者:田梦顽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1 00:47:02

“小张,我……”黄彪欲言又止。

“有事请直说,但说无妨,黄主任。”

张景见他搞得这么神神秘秘,便猜他接下来所说的话,应该不单单是讨论点事儿那么简单。

“好吧。”黄彪像是鼓足了很大的勇气,缓缓说道:“我想跟你聊聊早上的那个病人。”

“呃,就是先找您看诊,然后您把他推荐给我的那位患者对吧。”

“没错,就是他,小桂子。不过,他其实并不是我的病人,而是我的侄子。”

张景很想说,他早就猜到了,而且桂翠的电话也基本印证了他的猜测。

不过,当着黄彪的面,自然不好意思直接打脸。

只能淡淡地回了一句:“哦,是吧。”

黄彪轻咳了两声,然后老脸一红:“你那么聪明,肯定已经知道,我为什么要让你来给他看病了。”

没等张景回话,黄彪又立即自己答道:“没错!我就是一直怀疑你的医术,认为之前的那几个病人都是你请来的托儿,所以才让小桂子特地来……来试探你的。”

黄彪原本是想说揭穿二字的,可是临到嘴边时,猛然意识到这个词大大不妥,否则的话,也显得自己太过阴险了。

张景却似乎根本没当一回事儿,淡淡地说道:“黄主任,您怀疑我很正常。说出来不怕您笑话,我这几天也是刚开始临证接诊,其实自己也没有太大的把握。”

“行啦,小张,你就别太谦虚了。一开始小翠说你如何如何厉害,一剂药就治好了一个病人,我是打死都不敢相信的。但就在刚才,小桂子打来电话说,就仅仅吃了你一剂药……啊不对,确切地说,是只吃了一次药,不仅腹泻好了,前列腺的症状也得到明显缓解。”

“如果换作别人,我可能还是不会太相信,觉得有夸张的成分。可小桂子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我知道他绝对不敢骗我。”

“急性的腹泻起效快倒也罢了,他那好几年的慢性前列腺炎我是知道的,竟然也能效如桴鼓,我从前连想都不敢想。”

“小张,你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师承何人?怎么刚刚毕业没两年,医术就已经这么高超了?”

黄彪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其实最关键的还是最后一句话。

他非常好奇,张景究竟是哪位中医大师的高徒,又怎么会甘心屈居在这家小小的诊所里呢?

张景当然也知道黄彪的想法,可是关于系统安排模拟跟师学习这件事,根本不能明说。

而且,即便说了,黄彪也绝对不会相信,而是会认为他故意推诿瞎编的。

更有甚者,以黄彪的性格,也不排除会偷偷打电话报告给老板马惠,说他可能是精神病患者,建议请三院的救护车过来拖去做精神鉴定。

思索了一会儿,张景只能含糊其词道:“不好意思,黄主任,我的老师特别交待过,不许将他的名字说出去。我只能告诉您,他是一位经方派的高手。”

“哦,是这样啊。”黄彪脸上难掩失望,不过很快又恍然大悟道:“难怪我之前看了你的方子,都是经方的路数。”

“其实也不能算是完完全全的经方,就好比今天上午给您侄儿开的处方,就是在两个经方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和加减而成的。”

“嗯嗯嗯。”黄彪连连点头:“我这次来找你,主要就是想跟你聊聊他这个病案的。”

至于小桂子的处方,黄彪早就问桂翠要来看过了。

只不过,当时他觉得张景是十几味药乱开一气,毫无章法可言,自然仍旧是嗤之以鼻。

张景也早就听到桂翠汇报过此事,不仅如此,头一天黄彪给小桂子开的处方,桂翠也拿给他看了。

一念至此,张景于是问道:“好的,黄主任,您应该也了解过他的症状情况吧?”

“对的,可能小翠也告诉过你了。我就不再隐瞒了,其实昨天上午的时候,他已经找我看诊过一次。”

为了保留一点儿颜面,黄彪没好意思说,一开始其实只是请他来当托儿的。

“呃,那黄主任,您是怎么分析这个病案的呢?”张景又问。

黄彪仔细想了想,在同行面前,还用五行那一套来忽悠,显然行不通。

于是,只好搜肠刮肚,极力回忆起中医基础理论里,涉及脏腑生理病理等内容来。

“首先,我是考虑到前列腺炎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那么肯定跟肾与膀胱脱不了干系。因为肾主水,司二便。而膀胱贮存尿液,直接参与排泄小便。小张,我说的应该没错吧?”

“请继续。”张景不置可否,接话道。

黄彪又思索了好一会儿,才继续说:“可是,通过四诊情况,我发现他的脉数而滑,苔黄而腻,应为热湿内蕴之象。所以应该从肝治,中医本来就有肝肾同源之说。然后,我诊断为肝胆湿热证,方用龙胆泻肝汤。”

说到这里,自然而然的就背上了歌诀:“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

不过,才刚念了两句,猛然反应过来。

坐在面前的可不是患者,而是前来请教的对象,怎么可以当面搬门弄斧呢!

一念至此,强行将后面两句吞进了肚子里。

然后尴尬地解释道:“这首方子不是经方,我担心你不太熟悉,所以一时没忍住,顺嘴就说出来了。”

张景淡淡一笑:“这个的确不是仲景方,不过我们大学《方剂学》课本上也有收录。此方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龙胆草、黄芩、山栀子、泽泻、生地黄、柴胡、生甘草、木通、车前子、当归等十味药组成。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

“每味药的用量呢,你也记得吗?”黄彪有点吃惊,连忙问道。

“原方用量就不记得了,我只知道课本上记载的换算成今制后的剂量。应该是龙胆草(酒炒)6克,黄芩(酒炒)9克,山栀子(酒炒)9克,泽泻12克,木通9克,车前子9克,当归(酒炒)8克,生地黄20克,柴胡10克,生甘草6克。”张景略一思索,缓缓说道。

“啊?不会吧!你竟然记得这么清楚!小王,我之前的确是太小看你了,真是有眼无珠,惭愧啊!真是太惭愧了!”黄彪一脸大写的尴尬。

“这个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是因为我刚毕业不久,而且去年才备考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所以记得比较牢而已。”张景谦虚道。

“这还叫没什么?想我从医几十年,就只会背那一小本歌诀,而且也就只知道个方药组成和主治功效什么的,要说每味药的剂量,我甚至连一首方子都记不住,只能靠自己的经验用量来开方。”

“关于每味药的用量确实也不必过于拘泥,我觉得应该视临床实际情况而定。比如《伤寒论》里的经方,通常用量都很大。”

“但是,我的老师特别告诫过,可以适当调整剂量,他就常常使用原方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甚至最小仅用十分之一的剂量,同样可以效如桴鼓,覆杯而愈。”

黄彪听了,连连点头:“没错,就应该灵活运用。不象我,从来都是按照原方不敢减少一味药,只会合方,可是用量又记不住。经你这么一说,我才明白,原来疗效不好的根源就出在这儿。”

没想到的是,张景却微微摇了摇头:“黄主任,我倒是不这么认为。中药方子疗效好不好,关键并不在于此。”

“啊?”黄彪一脸惊诧地看向他,急问:“那小张,你来说说看,关键是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