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 > 第007章:覆杯即愈

第007章:覆杯即愈

书名: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 作者:田梦顽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1 00:47:02

黄药师一边小心翼翼地倒着药汁,一边不急不慢地说道:“这边只提供一剂中药的代煎服务,超过一剂的话,都需要自行回家煎煮。而其中标记‘急煎’字样的,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不可死守教条。”

“所以,事急从权,麻黄汤也无需按照原方所述,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再纳诸药,对吧?”张景随着话问道。

“麻黄不先煎,这个和是否急煎关系倒不大,麻黄只有用量超过二两,也就是30克的时候,才需要先煮去上沫,以免发散太过,令人心跳加速,甚则汗漏不止。”

张景听了连连点头,果然不愧是国医堂,煎药的老药师也绝非等闲之辈。

本来还想着向黄药师再多多请教请教的,不过惦记着高热的患者,不能耽搁。

于是先行别过,双手端着保温药杯便快步向休息室走去。

推开门,张景便发现女患者半躺在沙发椅上,明显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

不过,当看见张景时,女患者立即强打起精神,兴奋道:“药煎好啦?”

“嗯,不过现在还有点烫,需要再稍等两分钟。”

张景边说边将药杯放在旁边的小茶几上,并将杯盖拧开,以便尽快冷却。

“现在还是很难受吧?”张景俯下身子,关切地问道。

“对的,还是全身都很酸疼,怕冷也很厉害,而且头脑晕乎乎的,特别想睡觉。”女患者声音听起来,也有点软绵绵的。。

“嗯,别担心,这副药喝下去,身体就舒服了。”

“好!我也是听朋友说这里的中医个个都很厉害,然后才特地坐中巴车找过来的,希望没有来错。”

张景很清楚,国医堂之所以成为闻名全国的一块金字招牌,靠的绝不是“广告”,而是确切的疗效和患者口口相传的好口碑。

“中药温度差不多了,你赶紧趁热全部喝了吧。”

“好!”女患者接过药杯。

“尽可能快速喝完,可能有点麻嘴,不过不用担心,这是因为里面有一味生麻黄,是正常的中药味道。”

女患者又点了点头,然后将药汁一饮而尽。

“现在,你可以把羽绒服的拉链往上拉到底,将脖子往衣领里面缩缩。身上有什么反应,随时告诉我。”张景继续交待。

“好!”女患者又应了一声。

约莫两三分钟后。

女患者突然说道:“我好热!”

说完便准备去拉开拉链。

张景连忙制止了她,解释道:“知道热是好事情,马上就会有汗发出来了,身上的寒气和病毒也会随之一起排出。”

话音刚落,便看见女患者的额头开始沁出细细的汗珠。

紧接着,脸上也开始出汗了。

“张医生,我真的好热,感觉全身都在流汗,还是不能脱衣吗?”

“是的,再坚持一下,等汗出透了,才能好得更快。”

正说着,女患者吸了吸鼻子,突然兴奋道:“张医生,我觉得鼻子好像完全通气了!”

须臾,又接连报告“战况”。

“头也不痛了。”

“浑身关节也舒服多了。”

“我感觉体温好像也开始下降了!”

张景于是也拿手背碰了碰女患者的额头,确实感觉清清凉凉的。

不过,张景很清楚,发汗后局部皮肤变凉,并不代表全身的体温就一定降了下来。

只有通过腋下体温计测量,才能作数。

一念至此,张景连忙对女患者交待说:“你继续捂捂汗,我去找根体温计来。”

女患者连连点头。

很快,张景就向门诊的前台借来了一根水银温度计。

捏紧温度计的尾部用力甩了甩,然后递给女患者:“把它夹在腋下,温度计的头部位置一定要贴紧皮肤。”

交待完后,便别过脸去,以免女患者不好意思。

几分钟后,测量时间结束,女患者将体温计递还给张景。

张景双手小心翼翼地接过,深吸一口气,然后缓慢转动体温计,当看见一条粗线与数字刻度面相交时。

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上面清清楚楚的示数为:36.7

“果然是覆杯即愈啊!”张景没忍住小声喊了一句。

倒是女患者,一时没明白过来。

急问道:“什么意思?”

“体温已经降至正常啦!”张景激动地将体温计指给她看。

女患者这才咧开嘴笑了起来,。

“谢谢!真是太感谢您了,张医生!”

“嗨!这都是我老师李渔医生的功劳。”张景不敢贪功,连忙纠正道。

“不对,您和李主任都得感谢,说实话,长这么大,我还没见过像您这么有责任心的医生。”

看到女患者眼神里充满了真诚,张景的心里不禁一阵触动。

没错,这才是医患者之间应该有的样子!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医患矛盾日益突出,伤医事件时有发生。

很多人都认为是随着社会风气越来越浮躁,患者也变得愈来愈“戾气”了。

其实张景倒不这么认为。

他觉得,“冷漠”二字或许是其最为关键的导火索。

君不见,这些伤医事件为何通常发生于综合性的大医院吗?

而且,伤医的对象往往又是院内甚至是业内的权威呢?

其实,这根本与医术无关。

基本上,也与医德扯不上太大关系。

只不过,西医由于是循证科学,讲究用数据说话,所以会过度依赖各式各样的检查手段。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面对的只是一个个病例,而不是患病的人。

因此,在诊治的过程中,不太注重与患者之间的交流。

因为他们坚信,数据不会骗人,而患者的描述可能带有很多主观性,并不可靠。

在这方面,中医则完全不同,因为中医之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无论是天人合一、取类比象、一气周流的理论,还是辨证论治的思想,无不是将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

至于患上各色各样的疾病,归根结底,都不过是身体阴阳失衡罢了。

所以,从最根本的角度来讲,只用调整阴阳,使阴阳重新达到平衡即可恢复健康。

反观西医理论,如果碰到只有高热症状的病人。

无论男女老幼,也无论平素体质如何,必定是无差别处理。

先用上“退热药”草草了事,如果反热反复,之后才开始所谓的循证治疗。

……

“张医生,我还用再找李主任开点药吗?不然回去又烧起来该怎么办?”

女患者的问话,将张景从思绪中拉了回来。

“这个……”张景思忖片刻,接着道:“和西医退热药原理不同,中药一旦退热,通常都不会反复。不过,你可以跟着我一起再去问问李老师,看看需不需要再开点调理身体的中药。”

“好的,好的。”女患者连连点头。

张景于是领着女患者出了侯药休息室。

不过,并没有直接上楼找李渔,而是先去煎药室归还了药杯。

“你怎么还自己送过来了,根本不用的,我每天都会定时去休息室收取。”

黄药师的脸上显得有些诧异。

其实,他的心里却暗忖:这小伙子还真不错,看来李渔后继有人了。

“没关系的,就是随手的事儿。对了,黄药师,回头有空我想过来向您多多学习,请问可以吗?”张景礼貌地问道。

黄药师大嘴一咧,笑了笑:“当然行呐,小伙子,难得你这么看得起我这个糟老头子。回头我交待一下负责登记的小同志,煎药室的大门,将随时向你敞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